目录 1
第一章 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 1
第一节 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 1
第二节 校勘不是校对 1
第三节 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2
第四节 校勘与校勘学的关系 5
第二章 校勘的历史发展和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6
第一节 校勘的发展是校勘学建立的基础 6
第二节 先秦有关校勘的记载 6
第三节 西汉刘向开创校勘规程 8
第四节 汉末郑玄的校勘业绩 12
第五节 魏晋校勘的特点 19
第六节 南北朝校勘趋向独立 22
第七节 唐代不重校勘的倾向 30
第八节 宋代校勘向理论发展的趋势 35
第九节 元明的校勘 46
第十节 清代校勘学的形成 47
第十一节 近代校勘学的建立 71
第三章 古籍的基本构成和校勘的根本原则 79
第一节 古籍的基本构成 79
第二节 经典古籍的复杂重叠构成 79
第三节 一般古籍的简单重叠构成 81
第四节 校勘的根本任务是存真复原 86
第五节 忽视基本构成的偏向 89
第六节 古籍构成的层次辨析 93
第四章 校勘的一般方法和考证的科学依据 101
第一节 校勘的一般方法 101
第二节 陈垣的四种校勘方法 101
第三节 校勘的考证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105
第四节 校勘考证的理论依据 119
第五节 校勘考证的材料依据 120
第五章 致误原因的分析和校勘通例的归纳 144
第一节 分析致误原因、归纳各类通例是校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44
第二节 疑误和异文 145
第三节 误字通例 146
第四节 脱文通例 173
第五节 衍文通例 183
第六节 倒文通例 192
第七节 错简通例 197
第六章 校勘实践的具体方法步骤 204
第一节 具体校勘前的准备工作 204
第二节 了解基本构成和流传情况 204
第三节 了解基本内容和结构体例 218
第四节 了解基本文体和语言特点 224
第五节 搜集他书资料,汲取前人成果 232
第六节 对校各本,列出异文,发现疑误 232
第七节 分析异文,解决疑误,审定正误 238
第七章 出校的原则和校记的要求 258
第一节 系统、扼要、准确地表达校勘成果 258
第二节 出校的原则 258
第三节 校记的要求 263
第四节 改字的处理 268
第五节 叙例的撰写 273
第八章 辑佚、辨伪与校勘 285
第一节 辑佚、辨伪与校勘的关系 285
第二节 辑佚与校勘 285
第三节 辨伪与校勘 295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