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在华传教事业的奠基人——利玛窦 1
从澳门到肇庆 2
从韶州到南昌 7
南京交游 12
安居北京 17
“西来孔子”——艾儒略 27
弃家修道,东来中华 27
避难杭州,著书立说 31
赴闽传教,被誉“西来孔子” 34
西学东渐,流芳百世 38
中国与西班牙文化交流的先驱——庞迪我 40
为获取在华传教权而奋斗 40
介绍西方科学知识 44
打开加强东西方世界相卫了解的窗口 47
庞迪我的汉语研究和主要汉语著述 54
引进西学的先行者——徐光启 61
生平 61
传教士的密友 62
明末中国天主教之“柱石” 65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与富国强兵 68
“苟利于国,远近何论焉” 74
明代著名译著家李之藻 76
生平 76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活动 78
结语 84
杰出的法国传教士金尼阁 86
首次来到中国 86
重返欧洲 88
在欧洲的使命 90
再次来华后的活动 93
钦天监第一位洋监正——汤若望 99
修订历书 100
铸造火炮 102
保护《崇祯历书》 104
著书制器 105
宠臣“玛法” 107
蒙冤昭雪 112
康熙与中西文化交流 115
西方传教士:皇帝的家里人 116
复杂与矛盾:对天主教的态度 119
“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 123
中学西传 130
未能实现的突破 132
向往中国 135
杰出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卫匡国 135
早期在华活动 136
重返欧洲 139
再次来华 141
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142
康熙皇帝的第一位洋教师——南怀仁 148
死有哀荣 148
来华传教 149
在历法之争中崭露头角 150
巧运巨石通过卢沟桥 155
为清政府造炮 156
参与清政府的外交活动 157
中国与波兰友好的使者——卜弥格 162
到神秘的东方去 162
海南岛上的传教士 163
在永历朝廷 164
皇帝的使者 166
闻名于17世纪的汉学研究 169
康熙的洋钦差——白晋 174
以“国王的数学家”的身份奉派来华 174
为康熙皇帝进讲西方科学 177
奉康熙之命出使欧洲 178
从中国古籍中索隐 181
建立中国科学院的设想 185
与莱布尼茨的通信 187
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莱布尼茨 190
“狂热的中国崇拜者” 191
醉心于中西哲学比较 195
中国文字与世界通用文字 197
《周易》卦图与二进制 200
志向中国 203
法国耶稣会士张诚及其在华事业 203
张诚与中俄尼布楚条约 204
充任宫廷教师 210
在华科技文化活动及成就 214
与众不同的耶稣会士——傅圣泽 219
生平 219
为康熙提供天文和数学服务 222
在中国问题上的索隐派观点 225
对中国历史的研究 229
被迫返欧 231
对一些欧洲名人的影响 233
钦天监的又一位德籍监正——戴进贤 236
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 246
生平 246
传教士与画家的双重身份 250
油画创作 254
长春园的建筑设计 256
西方透视学的传播者及其线法画 258
工艺美术活动 261
卷轴画及其绘画新体 263
肖像画 266
历史记实画 268
法国汉学奠基人之一——黄嘉略 273
生平 273
贡献 277
评价 283
冷眼看中国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288
了解中国的途径和态度 289
对中国政制的评述 291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297
为理性而战斗的一生 301
“欧洲的孔子”——伏尔泰 301
还中国以它应有的历史地位 306
折服于孔子的教诲 310
钦誉欧洲的汉学家宋君荣 318
少年发誓,志向中国 318
学识、才能和品格 320
受雇宫廷,不懈于传教事业,保守的宗教意识 322
成就卓著的汉学家 327
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 331
来自法国的宫廷画师王致诚 337
为“上帝的事业”而运涉重洋 337
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中国画风 341
由衷称颂中国的园林艺术 344
赴法国中留学生的先驱——高类思和杨德望 351
中西文化交流大事年表(1582——1793) 363
译名对照表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