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试题解 1979年全国选招中医药人员试题答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履坦等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4096·88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

1.何谓“两虚相得”?试述其理。 1

2.试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道理。 1

3.津液在体内如何运化和输布?肾在其中起何作用? 1

中医基础 1

4.六淫与六气有何区别?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

5.何以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3

6.华佗、孙思邈、钱乙、张元素、李中梓各是何时人?在我国医学上有何成就? 3

7.《金匮》中肠痈应如何辨证?其治则和方剂是什么? 4

8.王太仆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论,临床上如何应用? 4

9.简述温病学说的形成过程。 4

10.朱丹溪和张景岳主张的主要分歧点是什么? 4

14.何谓宗气?其功能是什么? 5

16.中医认为哪几脏与血有关?是什么关系? 5

15.肺的生理功能有哪几个方面? 5

12.五脏在舌的所属部位如何?如出现舌质燥裂剧痛,应想到何病?如何治疗? 5

13.举例说明阴阳在四诊上的应用。 5

11.少阴病主要有几种类型?并简述其病机。 5

17.简述手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各在四肢部的循行部位。 6

18.中医的病因学包括哪些内容?湿邪的性质、特点有哪些?外燥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6

19.心、肺两脏气虚和阴虚各有何表现? 6

20.结、促、代脉的脉象、主病是什么? 7

21.脾肺两脏在生理功能上有何关系?肺肾两脏在病理上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7

22.气之为病有几种类型?各型的症状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7

23.试述淡白胖大多津舌、光绛无苔少津舌,红绛舌白腻苔、舌体颤动各主何病?试述弦脉、滑脉、细脉、濡脉的脉象及主病。 8

24.气血在生理上有何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8

26.试述胸痹的临床特征,并指出括萎薤白半夏汤与人参汤两方的药味作用与运用标准。 9

27.辛寒清气、苦寒清热、甘寒生津、咸寒增液四法,在温病临床上如何掌握运用?并注意些什么? 9

25.试述少阳病的性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治疗禁忌。 9

28.如何理解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

29.结合药物对临床的应用,说明“甘能缓急”、“甘能助湿满中”的意义。 11

30.温病邪入营血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1

31.你对“牌主肌肉”怎样理解? 11

32.试述《伤寒论》中太阴病的性质、主症、治则、代表方剂。 12

33.为什么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2

34.治暑为什么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 12

35.怎样用阴阳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3

36.恶寒与畏寒,壮热与五心烦热,各有何不同表现?病机是什么? 13

37.什么是治未病?怎样运用? 14

38.试述心的生理功能。 14

41.试述阳明病的经、腑证治。 15

40.写出《伤寒论》六经提纲原文。 15

39.试述脾与胃之间的生理关系及病理影响。 15

42.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各有何规律? 16

43.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及其代表著作是什么? 16

44.五脏之积的名称是什么? 16

45.写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医林改错》、《妇人良方大全》各医籍的作者。 16

46.简述肾的生理功能。 16

47.试述肺与肾之间的生理联系及病理影响。 17

48.试述正、邪与疾病发生及转归的关系。 17

49.什么叫扶正?什么叫祛邪?各举三味药加以说明。 17

50.简要说明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7

51.《内经》的营卫气血和《温病》的卫气营血,它们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18

52.试述人体水液输布与哪些脏腑有关,为什么? 19

53.五脏与五味的关系怎样?试说明之。 19

56.临床切脉,为什么独取寸口? 20

54.中医在形成的早期有哪四部经典著作?金、元时代中医有哪四大学派?各举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一部代表著作。明、清时代温病学派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各举出一部在温病方面的代表著作? 20

55.在舌诊中,黑苔有何临床意义? 20

57.五脏各有何种生理功能?再加何脏为六脏?六脏六腑的阴阳,表旦关系如何? 21

58.简述伤寒六经,的主要脉证。 21

59.为什么脾主升、胃主降?试从生理方面说明之一 22

60.结合《内经》原文,论述脾的生理功能和与肝、肾、肺的关系。 22

61.试述你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认识和体会。 24

62.试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25

63.结合内经原文,论述精、气、血、津液、神的生成、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5

64.“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你是如何理解的? 27

65.祖国医学的脏象学说研究些什么内容?写出五脏六腑的名称及其主要功能。 28

66.什么叫八纲辨证?为什么说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29

67.试述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从治与逆治的含义。 29

69.试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的含义,并以临床运用加以阐明。 30

68、试述八法及其临床应用。 30

70.试述阴阳学说在病理及治则方面的应用。 31

71.试述血虚、精亏、津伤,在临床表现上各有何特点? 32

72.临床常用内治止血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种?各适应于何证? 32

73.试述五脏与五官的关系。 33

74.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们在临床症状上各是怎样? 34

75.试从舌质、舌苔的颜色和润燥上,分析其各所主疾病的性质。 34

76.什么叫十二经脉?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路线是怎样的? 35

77.试述《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属火者有几条? 36

78.圈点、语译以下原文。 36

79.将下列词句加以解释。 41

80.填充下列各项。 51

3.中药五味的作用是什么?各举例说明。 53

2.试述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 53

1.简述《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各记载多少种药物?分类方法有何不同? 53

中药 53

4.简要说明中药的性能及治病的基本作用。 54

5.针对疾病发生部位及病势趋向,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中药升降浮沉性能的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54

6.解表类药,主要功用、适应证、禁忌证都有哪些? 55

7.清热药有清气(泻火)、凉血之别;补益药有益气、养血之异,各适应于何种病证?并各举三味药物。 55

8.补益药分哪几类?试述各类药物的主要使用范围,并各举出常用药物八种。 55

9.什么叫化湿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写出主要症状)?并列出常用化湿药药名五种。 56

10.化痰止咳平喘药分哪几类?并说明每类药物的功效、主治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56

11.试述附子的性味、功能、用法、中毒及解救。 57

12.试述柴胡、银柴胡、茯苓等药的性味、功能及主治。 57

13.试述大黄、丹参、半夏的性味、功效、临床运用及注意事项。 58

15.试述麻黄与麻黄根、芒硝与火硝的性味,功能各怎样? 59

14.斑蝥、马钱子、甘遂、半夏、巴豆的性味、功能各如何?怎样炮制?为什么? 59

16.黄栀仁、干姜、荆芥、蒲黄的性味、功能各怎样?炒炭后其作用有何不同? 60

17.试述薏苡仁、白蔻仁、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的性味、功能与应用。 60

18.试述甘草的性味、归经及临床应用。 61

19,比较人参、白术与黄芪主要功能的异同。 61

20.试述山豆根、茵陈蒿、败酱草等药物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61

21.解答下列各题。 62

22.生姜与干姜的功效、主治有何主要不同?生姜在炮制方面有何用途?举例说明。 62

23.试述生荆芥与荆芥炭、生首乌与制首乌功效、主治的主要不同点。 63

24.试述莲的不同药用部分有哪些功用。 63

25.木香、香附、乌药同是理气药,在临床应用上有何不同? 64

26.大黄用于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常配何药同用? 64

27.分别说明清热药中,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两组药物的主要作用和适应证的异同点。 64

29.分别指出水蛭、虻虫、廑虫的作用特点。 65

30.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分属于什么科属?功用有何差异? 65

28.生姜、竹茹、藿香均能止呕,木香、五灵脂、元胡均能止痛,临床上如何区别应用? 65

31.简述羌活、独活、决明子等药物的功效。 66

32.试述黄连配吴茱萸等药物,在治疗上有何特长? 66

33.试述麻黄、黄芪的功效及应用。 67

34.升麻、葛根与柴胡三药的临床功用有何异同? 67

35.试述川牛膝与怀牛膝、苍术与白术、槟榔与大腹皮等各组药物,在功效上有何不同? 67

36.试述羌活与独活、黄柏与黄连、当归与鸡血藤等各组药物功效的异同点。 68

37.使用芫花、细辛、川乌头、甘草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71

38.指出下列处方内,哪些药宜后下、先煎、包煎、冲服、烊化、另煎。 71

39.试述车前子、薄荷、阿胶、芒硝、石决明、番泻叶的特殊煎服法。 72

40.写出十八反歌诀,并解释其内容。 72

42.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73

43.试述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哪些?其中水飞法、浸泡法、煅法如何操作?各举例说明。 73

41.妊娠用药禁忌,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试各举十味药物名称。 73

44.在中药水制法、火制法和水火合制法中,各有哪些常用加工炮制方法? 74

45.中药炮制中的炒、炙、淬的方法是什么? 74

46.炒黄、炒焦、炒炭三者如何区别? 75

47.中药炮制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75

48.试述中药糖浆、油膏、药露等的含义。 75

49.中药饮片用醋制、盐制、酒制的目的及制法?各举例说明之。 76

50.以盐附子为原料,加工成淡附片的方法? 77

51.试述巴豆霜、制川乌、玄明粉、朱砂、人中黄、胆南星的加工方法? 77

52.说明枸杞、红花、麝香、白芷、泽泻、蕲蛇、蜈蚣、龟胶、驴皮胶的保存方法。 79

53.雄黄、朱砂、炉甘石、滑石在加工炮制中应注意些什么? 79

54.试述大黄、党参、肉苁蓉、黄柏、车前子出现虫霉变质如何处理? 80

55.试从黄芩的有效成分及临床疗效角度,阐明用哪些方法炮制它较为合适? 80

57.试述“蜜麸”的制备。 81

56.举出毒剧药物名称十五种,并简述毒剧药物管理和使用办法。 81

59.说明用“油炙法”炮制马钱子的操作方法和规格要求。 82

60.简要说明蜜制紫菀、蜜制黄芪、酒制大黄等药物炮制的目的。 82

58.现有白术二斤、灶心土一斤,用干炒法炒成“土炒白术”,写出其操作程序和质量要求。 82

61.简述汤、丸、散、膏、丹、胶、曲等各类剂型的配制方法、特点及用途? 83

62.怎样制备中药汤剂? 84

63.水丸、蜜丸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试举例说明。 85

64.简述以手工搓丸法制大蜜丸的操作过程(重点简述炼蜜),中药大蜜丸的质量检查有哪些具体项目和要求? 85

65.说明黑膏药、白膏药的炼制方法,两种膏药在炼制中有何不同? 86

66.中草药针剂中含有鞣质有何缺点?怎样除去? 86

67.目前商品冰片有哪些品种?分别说明自何种植物制取?或用何种主要原料制成? 87

68.为什么要对中药材进行鉴定?经验鉴定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87

69.试述川黄连与胡黄连、苦杏仁与甜杏仁等药材的性状如何鉴别? 88

71.土鳖虫有哪几种?常见混入品种有哪些?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区别? 90

70.试述天麻及其伪晶的鉴别特征。 90

72.辨认药材应注意哪些方面的特征?试以丹皮为例说明。 91

73.用手摸、眼看、鼻闻、口尝、入水、火烧等传统鉴定方法,确定黄连,丹参等药材质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91

74.采用槽针插入法、铁片烧灼法来鉴定麝香的真伪,如何从其外观性状和变化来判断是否真品? 92

75.青黛用火烧灼后应出现何种烟雾?放入水中有无反应? 92

76.如何检查掺有水分、麦芽糖、淀粉的蜂蜜? 92

77.解释三萜皂甙、香豆精甙、多糖,生物碱各名称,并说明其性质与鉴别试验,列举含有这种成份的中药材各二例。 93

78.麻黄的主要药理成分是什么?各有什么药理作用? 94

79.解释下列名词。 94

80.填充下列各题。 95

方剂 97

1.方剂的组成原则是什么?其意义如何?举例说明。 97

2.分述七方的含义。 97

4.最常用的方剂剂型有哪些?各有何主要作用?举例说明。 98

3.简述十剂的名称与作用,各举例说明。 98

5.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丹的主要功能有何异同? 99

6.川芎在四物汤和川芎茶调散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升麻在补中益气汤和清胃散中的作用有何不同?为什么? 99

7.补心丹、归脾汤和酸枣仁汤都能治疗不眠,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99

8.逍遥散中的薄荷,苏子降气汤中的肉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各在该方中的作用是什么? 100

9.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保和丸三方的药物组成、主治见症和功效?各体现何法? 100

10.藿香正气散的药物组成与适应证是什么? 101

11.血府逐瘀汤的主治证及药物组成?并阐明其方义。 101

12.下列药物组成何方?体现何法?治何证?若减去桂枝又为何方?治何证? 101

13.写出下列方剂的组成与主要适应证。 102

14.写出下列方剂的药物组成。 102

15.下列各方的适应证和方义有何异同? 103

16.比较五苓散与猪苓汤,在药物组成、方义及适应证方面的异同点。 104

17.写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四方的药物组成、常用量、作用及主治。 104

19.写出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的组成和功效。 105

18.龙胆泻肝汤由何药组成?主治何证?本方既为清热泻火剂,方中配伍生地、当归及柴胡其理何在? 105

20.比较五苓散与五皮饮的功效、主治异同点。 106

21.试述理中丸和吴茱萸汤的组成、方义,二者在功效与主治上有何异同? 106

22.什么叫补益剂?补益剂分几类?试每类各举一代表方说明。使用补法的注意点? 107

23.试述二陈汤的组成、主治、功效及各药物的作用。 107

24.比较桑菊饮与银翘散在组成、主治、功效及药物配伍上的异同点。 107

25.比较黄土汤与归脾汤在组成、主治、功效及药物配伍上的异同点。 108

26.试述防风通圣散的出处、主治及药物配伍意义。 108

27.试述补阳还五汤的出处、主治及药物配伍意义。 109

28.藿香正气散、理中丸、痛泻要方在主治的病证上有什么相同点?它们的主治证候及药物配伍意义各有什么不同? 109

29.平胃散的药物组成和适应证? 110

30.说明四物汤的药物组成、各药的性味、功能及本方的适应证。 110

31.白虎汤、当归补血汤均治发热,二者有何区别? 110

34.红升丹由哪些药物组成?是怎样炼制的? 111

32.四君子汤、理中汤、苓桂术甘汤,三方仅一药之差,其主治有何特点? 111

33.同是感冒,为什么有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之别?同属里热,为什么有白虎汤与承气汤之异? 111

35.截疟七宝饮由哪些药物组成?用什么方法可降低其常山的副作用? 112

36.试述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的组成、功效、主治和方解。 112

37.试述青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当归六黄汤的组成,并比较三方临床应用的区别。 113

38.试述黄芪在玉屏风散、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防己茯苓汤、补阳还五汤、透脓散中的配伍作用。 114

39.根据温病“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各阶段举出一个代表方剂,并说明其组成、主治和方解。 114

40.试比较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的组成和临床应用的异同。 116

41.写出四逆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三方的药物组成,并指出它们所治的“四逆”在病机上有什么不同? 117

42.《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这四个方剂的共同基础方是什么?是怎样从这个基础方加减化裁而形成上述四个方剂的? 117

43.剖析《傅青主女科》完带汤,说明本方立方的宗旨何在?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治疗法度?并简略解释方义。 118

44.试述补中益气汤、独活寄生汤的组成、功用及主治证。 118

45.从组成、功能及主治证,对比小青龙汤与苏子降气汤的异同点。 119

46.白虎汤与清营汤,龙胆泻肝汤与导赤散,在组成、功效和主治上有何不同? 119

47.分析六味地黄丸和肾气丸的组成意义及主治病证。 120

48.羚羊钩藤汤与镇肝熄风汤均为平息内风之剂,二者如何区别运用? 121

49.试述三承气汤的组成、功用和鉴别要点。 122

50.试述麻黄汤与桂枝汤组成、功用和主治证的异同点。 122

51.试述小续命汤的组成意义及主治证。 123

52.填空(只写出药物,不必写剂量)。 123

内科 124

1.眩晕一证,有的为风,有的为痰,有的为虚,应如何辨识? 124

2.试述《伤寒论》中蓄水和蓄血二证之诊断要点,其主要治法、方药各是什么? 124

3.试述痿、痹、厥三证之病因及主要症状? 124

4.试述痹证的病因、病机和见症? 125

5.试述瘀血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什么? 125

6.举出与痰浊有关的内科常见证候类型四种,扼要写出其病机、主证、治法及代表方剂。 125

8.心脾两虚型血虚证的主症、治则、选方、用药? 126

9.感冒挟湿、挟暑的特征? 126

7.试述卫、气、营、血的主要特点及基本治疗原则。 126

10.以消渴病为例,谈谈你对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认识。 127

11.为什么治瘘独取阳明? 127

12.中医对嘶哑分几型?怎样辨证施治? 127

13.试述内伤发热的特点?内伤发热临床分几型?分述其治法及代表方。 128

14.何谓四饮?试述其不同主症、治法和主方。 128

15.试述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病因病理、主症、治法。 129

16.试述慢性泄泻肝气乘脾型的主症、治法、主方。说明用补涩和分利的方法治疗泄泻的不同适应证。 129

17.试述白头翁汤、荆防败毒散、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痢的不同适应证,并列出各方的药物。 129

18.简述消渴的临床特征和总的病机,上、中、下三消同时并见时,治则和主方应如何选用?为什么? 130

19.试述脾胃虚寒型便血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30

20.试述肝阳上亢眩晕的主症、治法、主方,偏肝肾阴虚的证治? 130

22.简述水肿病中,阳水、阴水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等方面有何不同?阳水、阴水临床各有哪些类型?水肿严重时可出现何种证候? 131

21.试述阴虚火旺和痰热内扰失眠的主症、治法和主方。 131

23.黄疸病中的阳黄、阴黄各有什么特点?并简述阳黄中各种类型的主要脉症、治疗原则和代表方剂。 132

24.试述秋燥的证候特点和治疗原则。 132

25.湿家为什么禁攻下、禁大汗、禁火攻? 133

26.试述湿温初起的证候特点和治疗禁忌。 133

27.试述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妄动三者的主要脉症及治则。 134

28.温病邪入营、血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34

29.试述大、小结胸的成因与证治。 134

30.心肺气虚有什么临床症状? 134

31.试述温病的十种常用治法。 135

32.试述肝火犯肺之咳嗽的治则及其代表方剂。 135

33.治疗湿温初期三大禁忌是什么?理由何在? 135

34.试述咳嗽、泄泻、头痛、中风四种病症的几个问题。 135

36.简述痫、厥、痉三者之症状表现。 138

35.从症状上如何区分肾阴虚腰痛与肾阳虚腰痛? 138

37.说明肠风、脏毒二者之症状及鉴别。 139

38.阳水、阴水临床如何鉴别?两者相互有何关系? 139

39.咳血和吐血如何鉴别? 139

40.中风闭证的主要脉症、治疗原则和代表方剂是什么?中风病人常有哪些后遗症? 140

41.血淋主症是什么?如何治疗?与血尿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140

42.四肢厥冷有寒厥、热厥之分,临床上怎样鉴别?如何治法? 140

43.温病中湿热酿痰蒙闭心包与热闭心包,在症、脉、舌上有何不同? 141

44.试述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和不同症状。 141

45.试述痰热壅肺、痰浊阻肺、寒饮射肺的共同症状和不同症状。 141

46.试述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在临床上的主要鉴别。 142

47.简述中风闭证、脱证的病机、辨证和处理。 142

48.试述心阴虚、心阳虚、肾阴虚、肾阳虚、心肾不交的临床症状各是什么? 143

49.病例分析 143

1.妇女的生理特点有哪些? 171

妇科 171

2.试述气血不调、冲任损伤,是产生妇科病的重要因素。 172

3.妇科病常用的治则有哪些?分别举出方剂。 172

4.调理气血,在治疗妇科病上有什么重要意义?调理的方法有哪些? 173

5.治疗妇科病,随年龄的青、壮、老不同,有何侧重,为什么? 174

6.简述因气滞、血热所致的妇产科疾病临床特征及其主要症状? 174

7.月经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74

8.简述月经过少的辨证施治。 175

9.痛经的辨证要点是什么?治疗应注意些什么? 175

10.癌经的虚、实、寒、热、在气、在血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176

11.痛经临床有哪几种证型?各型的主要脉症、治疗原则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176

12.试述瘀血性崩漏、痛经、倒经,在病机和治疗上有何异同?并列出方药。 177

13.“阴虚阳搏谓之崩”(《素问》),治疗本病“宜奇效四物汤”(许叔微语)。请详细解释经文,谈谈你对该方治疗血崩的看法。 177

16.脾虚带下、湿热带下如何鉴别? 178

15.有的医家认为,对血崩的治疗宜用理气、降火、升提法,谈谈你的认识。 178

14.在临床上治疗重证血崩时,川芎、当归如何使用? 178

17.肾虚型、湿毒型带证,临床如何辨证? 179

18.肝郁、肾虚,何以能导致不孕症? 179

19.妊娠肿胀有哪几型?各型代表方剂是什么? 179

20.同样是素有痰饮内停的人,在妊娠后有患妊娠恶阻的,有患妊娠心烦的,试说明二者的病机有何不同? 180

21.妊娠恶阻有哪几种证型?各型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有哪些要点? 180

22.宫外孕有哪些临床表现?中医治疗分哪几种证型?各型如何辨证施治? 181

23.《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指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试述这“三病”产生的原因? 181

24.《金匮》提到产后腹痛的有几条?其内容怎样? 182

25.产后恶露不下的原因有哪几种?怎样治疗? 182

26.试述子宫脱垂的原因和治法? 183

27.脾胃虚弱之恶阳与脾胃虚弱之带下,在病机和治疗上有何异同?并列出方药。 183

28.解释下列名词。 184

29.病例分析。 185

儿科 196

1.试述小儿特点,病理上以肺为例说明其临床意义。 196

2.对“稚阴稚阳”的小儿生理特点如何理解? 196

3.为什么说小儿时期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196

4.试述小儿指纹的观察方法?指纹的变化可提供哪些诊断参考? 197

5、如何从小儿指纹的变化,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轻重? 197

6.小儿五脏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是什么? 197

7.小儿喘嗽临床分几型?各型治疗法则是什么? 198

8.小儿咳喘风热闭肺和痰热壅肺两型的临床辨证要点是什么? 198

9.小儿常见出疹性时行病有哪些?麻疹的逆证,中医辨证有哪些类型?各型的治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198

10.麻疹的顺证和逆证,如何从发热与出疹上鉴别? 199

11.麻疹、烂喉丹痧的鉴别诊断如何? 199

12.麻疹、风疹、猩红热的鉴别诊断如何? 199

15.脾胃虚弱型积滞的病因病机和临床主症是什么? 200

13.百日咳病程经过可分哪几期?各期的主症如何? 200

14.小儿咳嗽有哪几种病可见到?如何辨证? 200

16.试述积滞伤脾型疳证的辨证、治则、选方和用药。 201

17.小儿积滞与疳证,在病理上有何区别?两者关系是什么? 201

18.疳证有“疳者甘也”与“疳者干也”的说法,如何解释? 201

19.小儿肠寄生虫病,常见的有哪几种?是怎样感染的?驱除的方法各如何? 202

20.用小儿时期的生理及病理特点,解释婴幼儿腹泻发病较多的原因? 202

21.婴幼儿腹泻的辨证施治有哪些类型?各型脉症、治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203

22.婴幼儿腹泻的病因有哪些?主要病机是什么? 203

23.痄腮的主症、治法及主方是什么?有哪些并发症? 204

24.何谓胎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04

25.试述小儿水肿的阳水与阴水? 204

26.试述小儿夏季热的主症和主要治法? 204

29.急惊风与慢惊风的病因有何不同? 205

30.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三者的临床症状有何异同? 205

28.试述湿热蕴结型急惊风的辨证、治则。 205

27.何谓惊风八候?其表现如何? 205

31.试述《福幼篇》对慢惊风的辨证? 206

32.惊风后遗症有哪些?是何原因? 206

33.病例分析。 206

外科 221

1.疮疡的阴阳如何辨别? 221

2.试述肿疡中的虚肿、实肿、痰肿、郁结肿、瘀肿在临床上的区别。 221

3.如何辨别疮疡的顺证和逆证? 221

4.试述用手指检查辨别疮疡有脓、无脓及其部位的深浅。 222

5.消、托、补三法各适用于何阶段?其中消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包括常用方剂)? 222

6.试述疮疡内治托法的适应证,并举出代表方剂。 222

9.暑疖与颜面部疖疮在症状与内治方面,有何不同? 223

7.试述温通法在外科病中的运用,并举出代表方剂。 223

8.中医外科的外治法在各期的治疗原则如何?并列举常用代表方药。 223

10.试述原发于软组织的脓肿与脓毒血症转移性脓肿(流注)的鉴别诊断。 224

11.切开排脓时,在切口上有何注意点? 224

12.肠痈(急性阑尾炎)临床上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古代医家多采用什么主方? 225

13.乳癌早期应否与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病)鉴别?如何鉴别? 225

14.乳房发现肿块,应考虑到哪些常见病? 226

15.如何鉴别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 226

16.试述慢性湿疹与神经性皮炎的鉴别? 226

17.脓疱疮与天疱疮应如何鉴别? 227

18.发际疮与蝼蛄疖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227

20.何谓三陷证?各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28

21.试述疔疮走黄和有头疽三陷证的辨证与治疗。 228

19.怎样鉴别流痰和流注? 228

22.脱骨疽如何辨证施治? 229

23.解释下列名词。 230

24.填充。 231

25.病例分析。 231

骨伤科 239

1.《医宗金鉴》正骨八法是哪八法? 239

2.什么是骨擦音? 239

3.如何掌握捆扎夹板的松紧度? 239

4.试述外伤气滞与血瘀主要症状、特点和治则。 239

5.什么叫伤筋?伤筋在古代中医文献中还有哪些名称? 239

6.损伤初期有哪几种内治法?并谈谈各法的适应证及代表方。 239

7.试述肝肾与筋骨的关系。 240

9.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是什么? 241

8.治疗伤筋、伤骨之证,为什么要调整肝肾,脾胃、心肺功能? 241

10.从损伤后肢体畸形方面如何鉴别髋关节后上方脱位、髋关节前下方脱位、股骨上端骨折? 242

11.肘后三点骨标志是什么? 242

12.骨折后在临床上除出现肿胀疼痛等一般症状外,还可出现哪些特有症状?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42

13.中医伤科处理闭合性骨折的基本法则是什么? 243

14.正骨复位的基本手法有哪些?各种手法的使用目的是什么? 243

15.端法与拔伸牵引法,怎样具体操作? 243

16.简述下列四种骨折整复基本手法常适用于何种骨折错位?如何操作? 243

17.试述骨折后应用内服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各期用药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是什么? 244

18.试述肱骨髁上骨折及桡骨下端骨折常见于哪种类型?典型者会出现何种畸形?其骨折远断端向何方向移位?如何整复、固定? 244

19.试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分型及整复手法。 245

21.试述脱位的局部症状。 246

22.肩关节前方脱位常可出现几种类型?症状表现及复位方法有哪些?下颌关节双侧脱位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复位? 246

20.试述桡骨上、中、下三段骨折的典型变位和整复方法。 246

23.试述肩关节下脱位的临床症状和复位手法。 247

24.如何慎重地、严格地诊断脑震荡? 248

25.试述骨与关节骨痨的内、外治法。 249

26.病例分析。 249

五官科 255

1.五轮学说的内容是什么?并分别举例说明它在临床的应用。 255

2.用《内经》中有关论述,说明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256

3.眼病的内治大法有哪些?并举其代表方药说明。 257

4.角膜的结构与生理功能方面有何特点? 259

5.怎样分辨外障、内障? 259

6.治疗新起翳膜和日久陈旧翳膜的退翳药有哪些? 260

7.阴虚火旺型暴盲证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处方是什么? 260

8.椒疮、粟疮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260

9.因七情郁结引起的视瞻昏渺的临床症状及治疗代表方剂是什么? 260

11.试述凝脂翳的临床特点与辨证施治。 261

10.冷泪和热泪的特点是什么? 261

12.试述青盲症的临床特点与辨证施治。 262

13.瞳神散大可由哪几种眼病引起? 263

14.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眼底检查各有哪些要点? 263

15.肝虚雀目和高风雀目,中压的病理,病机各如何? 263

16.试述抱轮红(瞳神缩小症)的辨证施治。 263

17.试述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64

18.试述耳鼻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64

19.喉科望诊的要点是什么? 264

20.虚火乳蛾与风热乳蛾如何鉴别?何种乳蛾适用于烙法?其优点是什么? 265

21.如何鉴别牙疳与走马牙疳?二者的治则是什么?并举出代表方剂。 265

22.美尼尔氏综合症,中医的病因是什么?怎样辨证施治? 265

25.解释下列名词。 266

22.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中医怎样辨证?并分述治疗方法。 266

24.试述梅核气的临床特点和证候分类,以及内治的常用方剂。 266

26.病例分析。 267

针灸 273

1.经络由哪些部分组成?经络有何生理功能? 273

2.试述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并叙述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各自特点。 273

3.写出奇经八脉的名称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274

4.写出头部、胸腹部、背部、上肢部、下肢部的骨度分寸。 274

5.写出十二经“井穴”伪名称及其主治特点。 275

6.心、肺、胃各有哪些经脉分布? 275

7.十四经俞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276

8.募穴和背俞穴其意义有何区别?临床怎样运用?试说出各脏腑的募穴名称。 276

9.何谓五腧穴?为什么说原穴对内脏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五腧穴的子母补泻法如何应用于临床?举例说明。 276

11.八脉交会穴指的是哪些穴?各属何经?各通何脉?可配合主治哪些部位的疾病? 277

10.临床取穴定位测量有哪几种方法?治疗疾病选穴法有哪几种? 277

12.什么叫特定穴?特定穴包括哪些类?试举二类特定穴的配合运用。 278

13.用经络学说解释四总穴歌。 278

14.依据八纲谈针灸的补泻原则。 279

15.何谓行针与得气?有何临床意义? 279

16.经穴处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临床常用的配穴法有哪几种? 280

17.“用针灸之类,在于调气”,对此如何理解? 280

18.晕针有哪些原因?有哪些症状?怎样处理? 280

19.什么叫灸法?灸法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灸法有哪几种? 280

20.实则泻之,寒则留之,陷下者灸之三条治则,你是如何理解的? 281

21.写出手、足少阳经的循行路线及其穴位分布。 281

22.任脉鸠尾穴至佃骨穴有多少俞穴?哪些是特定穴?其主治及针灸注意事项是什么? 283

23.率谷、胆俞、偏历、梁丘、水分等穴所属经脉名称?点出穴位部位? 283

26.眩晕证,痰浊中阻、肝阳上亢、心脾血虚三型,如何辨证论治? 286

25.如何分别头痛的不同部位,进行近部、远部处方配穴? 286

24.对于慢性腹泻的病人,应怎样辨证取穴和施用针灸手法?并说明取穴的方义。 286

27.病例分析。 287

5.推拿手法中推法和拿法在操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并分述其治疗作用。 291

推拿 292

1.试述脏象、经络学说在推拿治疗上的指导意义。 292

2.推拿治疗有些什么特点?它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有哪些主要适应证? 292

3.怎样掌握推拿手法? 293

4.成人推拿有哪些常用手法? 293

6.试述滚法手法操作要领与临床应用。 294

7.试述腰部坐势旋转复位手法。 295

8.临床上是怎样区别落枕与颈椎病?进行颈项部摇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295

9.临床上如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怎样推拿治疗?并写出推拿操作方法。 296

10.试述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如何推拿治疗?并写出推拿操作方法。 297

11.病例分析。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