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网结构体系规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2099021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道路交通体系是城市机能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路网规划理论与方法在逻辑分析、量化分析、设计方法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本书首先在回顾我国城市路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路网的评价内容出发指出路网功能结构、等级结构、布局结构、组织结构等城市路网规划需要研究的内容。进一步在自下而上的战术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路网规划的微观技术支撑体系,结合定量分析的结果构建11种基本路网组织模式。同时在自上而下的战略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路网宏观组织结构,并指出合理配置路网资源、循序渐进地扩容升级、促进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

1绪论 1

1.1引言 3

1.2面对问题的困惑 3

1.3当前研究成果的不足 4

1.4研究课题的提出 7

1.4.1路网系统评价 8

1.4.2研究重点确定 8

1.5本书的内容组织 9

参考文献 11

2城市道路网的基本模式与相关概念 13

2.1路网基本模式划分 15

2.2路网图形模式分类 15

2.3路网交通组织模式分类 16

2.4路网的基本技术指标 17

2.5本章小结 17

参考文献 17

3路网组成元件及其理论通行能力分析 19

3.1路网基本组成元件分析 21

3.2交通流理论 21

3.3机动车路段交通特性分析 21

3.3.1基本通行能力 21

3.3.2交叉口间距与路段通行能力折减 24

3.3.3多车道折减系数 29

3.3.4交叉口间距及其他因素对路段车速的影响 30

3.3.5公交专用道与非专用道的交通特性分析 31

3.3.6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32

3.4非机动车路段交通特性分析 33

3.5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分析 33

3.5.1纯机动车交叉口 34

3.5.2非机动车交叉口 37

3.5.3混合交叉口 37

3.6本章小结 41

参考文献 41

4路网运输效率分析 43

4.1以往的路网运输效率分析 45

4.2新的路网运输效率概念 45

4.3基本公式推导 46

4.4路网规划效率评价指标的基本作用 47

4.4.1路网效率评价指标间的基本关系 47

4.4.2路网运输效率评价指标与传统技术指标的基本关系 48

4.5路网运输效率评价指标的应用 49

4.5.1交通设施基本造价、交通设施占地与路网规划模式的合理选择 49

4.5.2协调交通组织情况下的路网运输效率分析 52

4.5.3单向交通组织的运输效率分析 53

4.5.4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输效率比较 56

4.6本章小结 60

参考文献 60

5交通协同控制的基本规律认识 61

5.1灯控平交体系的基本规律认识 63

5.1.1极少连续转向 63

5.1.2插队优先 63

5.1.3木桶定律 63

5.1.4车队离散 63

5.1.5信号灯周期与交叉口通行能力增幅递减、延误递增规律 64

5.2绿波协同体系的基本规律认识 64

5.2.1相位与周期协调 64

5.2.2归队原则 65

5.2.3双向空档递减规律 65

5.2.4单向空档一致 65

5.2.5相位尽量最少 66

5.2.6单向交通线控效果分析 66

5.3公交运行协同性分析 66

5.4本章小结 67

参考文献 68

6合理路网密度确定 69

6.1目前对交叉口最佳间距的认识 71

6.1.1当前主要观点分析 71

6.1.2规范中的观点冲突 72

6.1.3目前主要的推理方法分析 72

6.1.4现有推理方法评析 74

6.2居民个体交通出行效率分析法与最佳路网密度确定 76

6.2.1居民出行效率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76

6.2.2居民出行效率分析法的形成 77

6.2.3公式参数取值范围分析 80

6.2.4干路网最佳间距分析 81

6.2.5步行与自行车的交通需求 83

6.2.6对居民出行效率法的进一步分析 84

6.3公交运行与最佳路网密度分析 84

6.3.1最佳公交线网密度的公式推导 85

6.3.2城市中心区的最佳线网密度分析 87

6.3.3公交最佳站距分析 91

6.3.4城市边缘区最佳公交线网密度分析 100

6.3.5基本结论 102

6.4转向比例与最佳路网密度 102

6.4.1分析条件假设 103

6.4.2左转与右转比例公式推导 103

6.4.3合理干路网密度分析 104

6.5交通迂回系数与最佳路网密度分析 106

6.5.1概念确立 106

6.5.2一般性公式的推导 107

6.5.3街区外交通迂回系数的运用 108

6.5.4单向交通情况下的街区外交通迂回系数分析 112

6.5.5运输效率综合比较与合理路网间距选择 113

6.6交通需求强度与适宜的干路网密度分析 115

6.7快速路的适宜路网密度分析 116

6.7.1最大居民出行时耗与快速路路网密度分析 116

6.7.2用地节约与快速路路网密度分析 119

6.7.3城市发展布局优化与快速路路网密度分析 119

6.7.4立交桥最小间距与快速路路网密度分析 120

6.8本章小结 121

参考文献 122

7路网组织模式构建 123

7.1路网模式构建的外部条件确定 125

7.1.1交通用地比例分析 125

7.1.2道路宽度、路网间距的比较范围界定 127

7.1.3应考虑的交通方式和交通用地面积计量分析 128

7.1.4路网模式的比较前提与主要比较内容确定 128

7.2路网组织模式:断面分流模式分析 129

7.2.1模式简介 129

7.2.2纯机动车模式 130

7.2.3机非断面分流组合模式 133

7.2.4断面分流模式与路网分流模式比较 135

7.3路网组织模式:降序组合 138

7.3.1模式简介 138

7.3.2通行能力计算 139

7.3.3路网模式改进——取消左转交通的其他办法 140

7.3.4不同路网模式的综合指标分析 142

7.4路网组织模式:机非内外交换 143

7.4.1基本设想 143

7.4.2具体实施方式 145

7.4.3适用范围与主要技术参数 148

7.4.4改良方案技术的经济分析 149

7.5单向平面分流体系 153

7.5.1路网基本统计指标 153

7.5.2路段与进口车道通行能力比较 154

7.5.3交叉口信号配置与通行能力比较 154

7.5.4交叉口的协调性分析 160

7.5.5路网运输特性分析 161

7.6路网组织模式总结 163

7.7本章小结 170

参考文献 171

8路网等级结构分析 173

8.1路网等级结构的定义 175

8.2国外道路等级划分 175

8.3我国道路等级划分 177

8.3.1历史演变 177

8.3.2现行分类方法 177

8.3.3现行道路等级分类的基本原则 178

8.3.4现行分类的主要问题 180

8.4改善道路等级结构的几点建议 182

8.5本章小结 185

参考文献 186

9路网宏观组织结构分析 187

9.1我国城市交通问题解析 189

9.1.1城市交通问题的普遍性原因 189

9.1.2城市交通问题的客观原因分析 190

9.1.3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观原因分析 191

9.1.4城市路网的结构性问题分析 192

9.1.5对交通问题形成原因的进一步剖析 192

9.2城市布局结构的发展战略目标确定 201

9.2.1现代城市空间规划思想的形成 202

9.2.2城市布局结构发展战略分析 202

9.2.3城市布局结构发展战略选择 208

9.3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分析 209

9.3.1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相互作用的一般描述 209

9.3.2交通方式与城市布局的相互关系分析 209

9.4促进道路交通与城市布局协调发展的基本措施 223

9.4.1交通需求管理的局限性与交通体系扩容升级的必要性 223

9.4.2道路交通体系升级的门槛效应与渐进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223

9.4.3我国城市交通结构恶化的部分原因与渐进策略的突破口 224

9.4.4基本策略:干预道路资源配置,优化交通结构 229

9.5城市结构单元的路网组织结构分析 238

9.5.1中心区路网组织结构分析 239

9.5.2城市发展轴路网组织结构分析 243

9.5.3居住区路网组织结构分析 256

9.5.4城市快速路系统分析 261

9.5.5路网结构单元组合 270

9.6本章小结 272

参考文献 273

10结论与展望 275

10.1主要结论 277

10.2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82

附录 283

附录Ⅰ:Vissim微观交通仿真在本书路网组织模式中的应用 285

附录Ⅱ:各路网模式的交叉口信号组织 292

后记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