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 11
第一节 路德的宗教个人主义 11
第二节 闵采尔的泛神论 14
第三节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 17
第二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27
引言 27
第一节 认识论 37
第二节 伦理学 64
第三节 美学 75
第三章 费希特的“自我—非我同一”哲学和谢林的“绝对同一”哲学 88
第一节 费希特的“自我—非我同一”哲学 90
第二节 谢林的“绝对同一”哲学 93
引言 111
第四章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111
第一节 “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122
第二节 “绝对理念”是一个不断实现自己的过程 145
第三节 “绝对理念”发展的动因是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 200
第五章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231
引言 231
第一节 人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 244
第二节 人是上帝的创造者 275
第三节 人是道德的主体 285
结束语 297
附录 302
一、“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本来只是一个可知论命题 302
二、辩证法也有它保守的方面 309
三、“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