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人才素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继英,李家兴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301037759
  • 页数:29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总论篇 1

概述 1

一、时代的呼唤 2

1.1 面向21世纪的竞争舞台 2

1.1.1 21世纪世界将走向繁荣进步 2

1.1.2 21世纪中国将再创辉煌 5

1.1.3 未来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 8

1.2 现代化呼唤现代人才 12

1.2.1 中国能否在21世纪崛起的关键是培养人才 12

1.2.2 国家现代化需要人才素质的现代化 15

1.2.3 现代人才的特征 17

1.3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0

1.3.1 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20

1.3.2 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24

二、历史的使命 26

2.1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27

2.1.1 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7

2.1.2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9

2.1.3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31

2.2 做“四有”新人,为中国腾飞建功立业 34

2.2.1 “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素质 34

2.2.2 虚心学习,提高素质 38

2.2.3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3

素质篇 47

概述 47

三、思想政治素质 48

3.1 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48

3.1.1 思想政治素质的含义 48

3.1.2 思想政治素质的构成要素 50

3.1.3 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 55

3.2 建设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57

3.2.1 较高的政治认知能力 58

3.2.2 强烈的爱国意识 59

3.2.3 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61

3.2.4 无私的集体主义观念 64

3.3 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 66

3.3.1 学习马克思主义 66

3.3.2 参加社会政治实践 68

3.3.3 加强政治修养 69

四、道德素质 72

4.1 21世纪人才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72

4.1.1 道德与道德修养 72

4.1.2 社会主义道德 78

4.1.3 21世纪人才应具有的主要的道德素质 80

4.1.4 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81

4.2 爱国主义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82

4.2.1 爱国主义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82

4.2.2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及主要特征 83

4.2.3 爱国主义行为养成的有效途径 87

4.3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87

4.3.1 确立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依据 88

4.3.2 个人主义同集体主义的根本对立 89

4.3.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内容 91

4.4 传统美德与现代化 92

4.4.1 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92

4.4.2 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5

4.5 道德与人的自我完善 97

4.5.1 人的自我完善 97

4.5.2 人的自我完善需要道德 98

4.5.3 道德在人的自我完善过程中的功能 100

五、文化素质 100

5.1 21世纪人才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100

5.1.1 文化与文化素质 100

5.1.2 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101

5.2 人才的合理知识结构 103

5.2.1 知识与知识结构 103

5.2.2 合理的知识结构 105

5.2.3 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方法 107

5.3 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智能 108

5.3.1 智力、能力与智能 108

5.3.2 人才的基本智能 109

5.3.3 智能结构的优化 112

5.4 智能素质的培养 114

5.4.1 注重培养基本能力 114

5.4.2 正确认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115

六、创造素质 117

6.1 创造性的思维是创造活动的前提 118

6.1.1 思维的独创性 118

6.1.2 思维的流畅性 121

6.1.3 思维的敏锐性 126

6.1.4 思维的预见性 128

6.2 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活动的保证 129

6.2.1 远大的理想 130

6.2.2 无畏的勇气 130

6.2.3 顽强的毅力 131

6.2.4 坚定的立场 131

6.2.5 无私的奉献 132

6.2.6 忘我的精神 132

6.3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活动的基础 133

6.3.2 知识水平的标志 134

6.3.1 知识是创造活动的基础 134

6.4 独特的创造能力是创造活动的条件 136

6.4.1 创造能力的基本内容 137

6.4.2 创造能力的培养 138

七、心理素质 139

7.1 心理素质与成才 139

7.1.1 心理素质对人才成长的意义 139

7.1.2 心理素质的若干标准 140

7.1.3 心理素质与现代生活 141

7.2 竞争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143

7.2.1 要培养竞争能力 144

7.2.2 要培养有利于竞争的良好性格 145

7.2.3 要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 148

7.3 合作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149

7.3.1 合作与竞争 149

7.3.2 合作能力的培养 150

7.3.3 有利于合作的心理素质 151

7.4 适应社会变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153

7.4.1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153

7.4.2 适应能力与心理素质 155

7.5 战胜挫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 160

7.5.1 人生难免挫折 161

7.5.2 勇于面对挫折 163

8.1.1 人际交往的含义 167

八、人际交往素质 167

8.1 人际交往与成才 167

8.1.2 人际交往的性质和内容 169

8.1.3 人际交往素质与交往的功能 173

8.2 交往的艺术和技能 178

8.2.1 怎样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178

8.2.2 与人交谈的技能 179

8.2.3 无声语言的魅力 180

8.2.4 消除交往中羞怯情绪的技能 181

8.2.5 怎样对待交往中的尴尬场面 182

8.3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素质 184

8.2.6 培养全方位立体型交际能力 184

8.3 1 友好交往的基础条件 185

8.3.2 珍视友谊 187

8.3.3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192

规律篇 194

概述 194

九、精神动力因素与人的素质及成才 196

9.1 精神与人的主体性 197

9.1.1 人是具有精神的 197

9.1.2 人的主体性精神 197

9.2.1 精神动力的特性 198

9.2 精神动力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198

9.2.2 精神动力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200

9.3 现代社会若干精神动力因素在人才成长 202

过程中的作用 202

9.3.1 “世界观和人生观”与成才 202

9.3.2 “人生理想和信仰”与成才 203

9.3.3 “追求崇高人生境界”与成才 205

十、客观环境与人的素质及成才 216

10.1 “客观环境”辩证 216

10.1.1 客观环境及其特性 216

10.1.2 客观环境的分类 218

10.1.3 客观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机制 219

10.1.4 正确认识和理解客观环境对人才成长的作用 221

10.2 现代社会若干客观环境因素对人才 221

成长的影响 221

10.2.1 社会需要与服从社会需要 221

10.2.2 专业、职业、事业与成才 225

10.2.3 个人际遇与成才 235

十一、教育与人的素质及成才 244

11.1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245

11.1.1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245

11.1.2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 248

11.1.3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作用 250

1 1.2 “施教活动”与人的素质及成才 254

11.2.1 家庭施教 254

11.2.2 学校施教 257

11.2.3 社会施教 264

11.3 “受教活动”与人的素质及成才 266

11.3.1 勤于学习 267

11.3.2 善于学习 268

十二、人才成长规律与途径 269

12.1 人才成长必须更新观念 269

12.1.1 改革与更新观念 269

12.1.2 更新观念是人才成长的需要 271

12.1.3 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现代新观念 273

12.2 人才成长规律 276

12.2.1 人才成长的客观因素 277

12.2.2 人才成长的主观因素 281

12.3 人才成长途径 283

12.3.1 努力学会唯物辩证法 284

12.3.2 从现实出发 286

12.3.3 成才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287

12.3.4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289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