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系统配置与批处理程序 1
1.1 怎样配置系统 1
1.1.1 BREAK命令 1
1.1.2 BUFFERS命令 2
1.1.3 FILES命令 2
1.1.4 DEVICE命令 3
1.2 ANSI.SYS命令 4
1.2.1 对光标位置的控制 5
1.2.2 清除屏幕上内容 5
1.2.3 设置显示方式 5
1.2.4 设置复位方式 5
1.2.5 设置颜色 6
1.2.6 键的重新定义 6
1.3.2 环境块信息 8
1.3.1 DOS环境的概念 8
1.3 DOS环境 8
1.3.3 环境块特征 9
1.3.4 在批处理文件中使用环境变量 10
1.3.5 在程序中使用环境变量 11
1.3.6 扩充环境空间 11
1.4 批处理命令 12
1.4.1 建立批处理文件 12
1.4.2 REM(显示批处理期间说明) 13
1.4.3 PAUSE(暂停批处理) 13
1.4.4 ECHO(显示批处理命令名称) 14
1.4.5 GOTO(DOS分支处理结构) 14
1.4.6 IF(DOS条件处理结构) 14
1.4.7 FOR(DOS重复处理结构) 15
1.4.8 SHIFT(左移批处理参数) 17
1.4.9 批处理程序的一些实用例子 18
1.5 APPEND及PATH命令 21
1.6 CHKDSK命令 23
1.6.1 CHKDSK命令的输入格式 23
1.6.2 CHKDSK命令的用法 23
第二章 DOS中的磁盘信息 24
2.1 DOS的主要组成部分 24
2.1.1 引导记录 24
2.1.2 IBMBIO.COM(IO.SYS) 24
2.1.3 IBMDOS.COM(MSDOS.SYS) 24
2.1.4 COMMAND.COM 24
2.2 DOS的磁盘分配 25
2.2.1 软盘的分配 25
2.2.2 磁盘结构的具体参数 29
2.2.3 硬盘的分配 30
2.3 软件中断和功能调用列表 33
2.3.1 软件中断总表 33
2.3.2 INT 21H功能调用一览表 34
2.4 DOS磁盘引导扇区内容注释 39
2.4.1 硬盘主引导扇区 39
2.4.2 硬盘分区引导扇区和软盘引导扇区 40
第三章 MS-DOS 5.0与优化系统的方法 41
3.1 MS-DOS 5.0的特点 41
3.1.1 MS-DOS 5.0的优点 41
3.1.2 MS-DOS 5.0的不足之处 43
3.2 MS-DOS 5.0的部分新增功能 44
3.2.1 Setver命令 44
3.2.2 Undelete命令 45
3.2.3 Doskey程序 46
3.2.4 用Doskey处理宏命令 51
3.3 优化系统的方法 55
3.3.1 系统资源 55
3.3.2 准备更多的可用内存 57
3.3.3 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64
3.3.4 在高内存区运行程序 77
3.3.5 优化系统方法小结 86
第四章 硬盘处理技术 88
4.1 硬盘的编码方式 88
4.1.1 FM制编码 88
4.1.2 MFM制编码(改进调频制) 88
4.1.3 M2FM制编码方式(四频制) 88
4.1.4 RLL(Run Length Limited)编码 89
4.2 硬盘的一些参数 89
4.2.1 磁盘的记录密度 89
4.2.2 存储容量 90
4.2.3 平均存取时间 90
4.2.4 数据传输率 90
4.2.5 硬盘间隔因子(INTERLEAVE) 90
4.3.1 ST506/412接口 91
4.3 常用的硬盘接口类型 91
4.3.2 AT BUS接口 93
4.3.3 ESDI(Enhanced Small Device Interface)接口 94
4.3.4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接口 95
4.4 PC XT硬盘控制卡 97
4.4.1 DTC-5150CR硬盘控制卡 97
4.4.2 LCS-6210硬盘控制卡 100
4.4.3 LCS-6220软、硬盘驱动器接口卡 101
4.5 如何保护硬盘驱动器 101
4.5.1 什么是温盘 101
4.5.2 如何保护硬盘 102
4.6 怎样用软件的方法改变硬盘0柱面的位置 104
4.7 可写式光盘技术简介 105
4.7.1 写光盘基本方法 105
4.7.2 光盘控制器技术及其发展 107
4.7.3 一些型号的光盘主要性能指标 111
5.1 软盘盘片的结构与保护 112
5.1.1 软盘片 112
5.1.2 保护套 112
5.1.3 软盘盘片的保护 112
5.1.4 软盘驱动器的清洗 112
第五章 软盘处理技术 112
5.2 软盘驱动器接口 113
5.2.1 360K软盘驱动器控制/数据接口(P1/J1) 113
5.2.2 360K软盘驱动器控制/数据接口信号说明 113
5.2.3 1.2M软盘接口信号分配 115
5.2.4 1.2M软盘接口信号分配说明 116
5.2.5 26线CMOS接口(新式)信号分配 119
5.2.6 26线CMOS接口(新式)与34线标准软盘接口的替换 120
5.2.7 26线CMOS接口(老式)信号分配 121
5.2.8 26线CMOS接口(老式)与34线标准软盘接口的替换 121
5.3.4 HL跳线器 123
5.3.3 IU跳线器 123
5.3 软盘驱动器上的跳线器的使用 123
5.3.2 跳线器Ⅰ和跳线器Ⅱ 123
5.3.1 LG跳线器和HG跳线器 123
5.3.5 RY跳线器 124
5.3.6 DC跳线器 124
5.3.7 D0-D3(或DS1-DS4)跳线器 124
5.4 软盘驱动器的一般调整方法 124
5.4.1 写保护指示灯位置的调整 124
5.4.2 索引孔指示灯位置的调整 125
5.4.3 0磁道开关位置的调整 125
5.4.4 磁头方位角的调整 125
5.4.5 磁头径向位置的调整 125
5.5 一些软盘驱动器的参数 125
6.2.1 PC-DOS与大容量硬盘的连接问题 129
6.2 安装新型硬盘的一般方法 129
第六章 如何在各种PC机上安装新型硬盘 129
6.1 引言 129
6.2.2 柱面数的限制及解决方法 130
6.3 安装新型硬盘的具体方法 131
6.3.1 如何在老的PC/AT机安装新的硬盘 131
6.3.2 如何在较新的PC/AT机安装新的硬盘 133
6.3.3 如何在新型的PC/AT机中安装硬盘 133
6.3.4 如何在当前版本的DOS下安装大容量硬盘 134
6.3.5 如何通过修改老式PC/AT主机的BIOS安装新型硬盘 134
6.3.6 安装两个以上的硬盘 136
6.4 使用DM软件安装新型硬盘 137
6.4.1 DM(磁盘管理)软件简介 137
6.4.2 用DM(磁盘管理)软件安装硬盘的方法 138
6.4.3 如何修改DM(磁盘管理)软件 139
6.4.4 如何使用修改后的DM(磁盘管理)软件 143
6.5 一些厂家新近生产的硬盘有关参数 144
第七章 Norton Utilities工具软件 152
7.1 Recovery(磁盘恢复) 152
7.1.1 Disk Doctor(磁盘诊断) 152
7.1.2 Disk Editor(磁盘编辑) 152
7.1.3 Disk Tools(磁盘工具) 152
7.1.4 Erase Protection(删除保护) 153
7.1.5 File Fix(文件修复) 153
7.1.6 Image(映象) 153
7.1.7 UnErase(恢复删除文件) 153
7.1.8 Unformat(格式化恢复) 153
7.2 Speed(加速) 153
7.3.1 Diskmonitor 154
7.2.3 Speed Disk(加速磁盘) 154
7.3 Security(安全维护) 154
7.2.1 Calibrate(校准) 154
7.2.2 Norton Cache(Norton缓存) 154
7.3.2 Diskreet 155
7.3.3 wipeInfo 155
7.4 利用Norton Utilities工具软件一个实例 155
第八章 压缩磁盘(Compress Desk) 157
8.1 顶行菜单的功能及使用 158
8.1.1 排序(Sort) 158
8.1.2 磁盘分析(Analysis) 158
8.1.3 磁盘压缩(Compress) 163
8.2 底行菜单的功能及使用 164
8.2.1 开始压缩(F4Begin Compress) 164
8.2.2 选择压缩技术(F5 Ordering Opt) 166
8.2.3 组织结构分析(F6 Org Analysis) 166
8.3 Compress(压缩)的参数 167
8.2.4 磁盘分析(F7 Disk Analysis) 167
8.2.5 磁盘表面分析(F8 SurfAnalysis) 167
第九章 MIRROR(镜象) 169
9.1 功能简介 169
9.2 使用说明 169
9.2.1 MIRROR的参数 170
9.2.2 Rebuild的参数 170
第十章 PCFORMAT(PC格式化) 171
10.1 格式化软盘 171
10.2 格式化硬盘 171
10.3 PC Format的参数 171
第十一章 磁盘高速缓冲存储器(PC-Cache) 173
11.1 概述 173
11.2.4 内存区域的划分 174
11.2.2 扩展内存(XMS) 174
11.2.3 扩充内存与扩展内存的区别 174
11.2 扩充内存与扩展内存 174
11.2.1 扩充内存(EMS) 174
11.2.5 PC-Cache对内存的要求 176
11.3 PC-Cache程序的参数 176
11.3.1 /Id 176
11.3.2 /SIZE=nnnK 176
11.3.3 /SIZEXP=nnnK 176
11.3.4 /SIZEXT=nnnK 176
11.3.5 /EXTSTART=nnnnK 176
11.3.6 /FLUSH 177
11.3.7 /INFO 177
11.3.8 /MAX=nn 177
11.3.9 /MEASURES 177
11.3.16 /? 178
11.3.15 /WRITE=nn 178
11.3.14 /UNLOAD 178
11.4 PC-Cache程序的缺省设置 178
11.3.11 /PARAM 178
11.3.13 /QUIET 178
11.3.12 /PAUSE 178
11.3.10 /PARAM 178
11.5 执行参数的设置 179
11.6 选择缓冲存储器大小时应注意的事项 180
第十二章 磁盘的维修、优化和数据恢复 181
12.1 概述 181
12.1.1 Diskfix程序 181
12.1.2 Mirror/Rebuild程序 181
12.2 磁盘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182
12.1.5 PC-Cache程序 182
12.1.6 Undelete命令 182
12.1.3 Compress程序 182
12.1.4 PC Format命令 182
12.3 一般性问题 183
12.4 DOS错误信息 184
12.5 CHKDSK错误信息 187
第十三章 磁盘维修(Diskfix)程序 189
13.1 引言 189
13.2 Diskfix(磁盘维修)程序的使用 189
13.2.1 Diskfix程序的使用环境 189
13.2.2 Diskfix程序的运行步骤 189
第十四章 Tree功能 197
14.1 Expand One Level(显示一级子目录)命令 197
14.2 Expand Branch(显示所有子目录)命令 197
14.3 Expand All(显示全部目录)命令 197
14.4 Collapse Branch(隐藏子目录)命令 197
15.1 CP Backup的简介 198
第十五章 Central Point Backup 198
15.2 CP Backup的使用 199
15.2.1 CP Backup的备份操作的具体步骤 199
15.2.2 备份报告与备份的可靠性测试 204
15.3 几种主要的备份方法 206
15.3.1 全部备份 206
15.3.2 日常备份 206
15.3.3 保证及时地备份 206
15.3.4 保留备份的作用 207
15.3.5 CP Backup的校验功能 207
第十六章 FILEFIX程序 209
16.1 FILEFIX程序简介 209
16.2 文件修复 210
16.2.1 dBASE文件 210
16.2.2 Lotus文件 211
主要参考文献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