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 夏莉娜、陈江南 1
马烽谈“山药蛋派” 孙嘉成 4
伟人遗体的整容师马燕龙 浦晓江 8
学者化的演员于是之 张我威 13
邓林画梅 吴霖 16
文章不著一字空——记方汉奇 张进 19
中国“第一家庭”的女主人王光美 晓雪 22
事业与生活对科学家同样重要——记王佛松 段佳 26
国学大师王利器 方铭 30
在科学的王国里探索——记王淦昌 刘敬智 33
王朝闻“夕不甘死” 赵建勋 37
古元以木刻留下时代的痕迹 李虹 40
诗坛泰斗艾青 顾天雯 43
第一个走遍神州的农学家卢良恕 段佳 46
号称“大百科全书”的文物专家史树青 阿遥 53
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记白淑湘 胡志刚 59
情到深处人孤独——记冯骥才 姜苏鹏 63
一片冰心在玉壶——记冰心 傅强年 70
风雨七十载叶茂根弥壮——记阳太阳 郭锡权 75
革命文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阳翰笙 傅光明 78
雕塑永远的丰碑——记刘开渠 远乡 82
艺术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 宣奉华 86
笔墨成天趣心魂系关山——记关山月 马平 89
中国领导人的专职摄影师吕厚民 月升 92
任继愈与毛泽东的一次会见 晓飞 96
百年不醒的强国梦——记孙越崎 隆莉 99
启功的烦恼 吴霖 107
步入领袖人物的内心世界——记李琦 王奎庭 113
李准的龙马精神 姜忠亚 116
火红的交响乐章——记李德伦 宋立新 119
生动的严文井 段佳 124
新大禹的梦想——记张光斗 张忠达 127
张含英一生治河操碎了心 陈玮、周惠 132
百岁老人张国基穿过世纪风云 夏莉娜、王永志 135
一代摄影艺术宗师吴印咸 李振盛 141
人也磊落画也真淳——记吴作人 周昭坎 146
台湾企业界的“铁娘子”吴舜文 林木 149
陈贻焮把一只眼睛献给了杜甫 李方 158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者陈荒煤 韩小惠 161
陈博士“布道” 隆莉 165
暮年更恋故乡情——记邹荻帆 李虹 169
中草药的活字典——记萧培根 李方 172
我成了新中国的公民 沙博里 177
中国穆斯林的骄傲——记沈遐熙大阿訇 朱军 180
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记杨献珍 夏莉娜、陈济 184
从世纪的一端走来——记汪德昭 张忠达 191
研究中国妇女理论的前驱——记罗琼 傅运 195
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武衡 赵建勋 200
故宫岁月七十年——记单士元 李虹 205
“台胞之家”的女总管林丽韫 张进 210
季羡林梦萦未名湖 叶稚珊 214
中国核工业的英才姜圣阶 戴亚平、石岩 217
十亿人的耳鼻喉科主席姜泗长 李艳华 220
德艺双馨唱河山——记骆玉笙 张世英 229
人民音乐家施光南 源潮 232
三代御医之后——记赵绍琴 傅强年 241
走过时代风雨的“老太太”——记胡絜青 王越红 244
贺绿汀“躲”寿 吴霖 248
姚雪垠与《李自成》轶事 孙嘉成 251
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钟敬文 董晓萍 255
修瑞娟和她领导的微循环研究所 李京盛 258
中国外交界的“夫妇大使”——记凌青张联 宗道一 265
凌峰寻根 秀萍 273
拔地苍松多远声——记夏衍 赵建勋 276
为卫生事业再倾心力——记郭子恒 段承祥 283
预测大劫难的先知翁文波 任晓路 287
中国的莎士比亚翁偶虹 王奎庭 293
唐由之为毛泽东作手术 李方 297
一代名净袁世海 徐城北 301
袁晓园与汉字研究 夏莲 307
新中国第一任驻美大使——记柴泽民 隆莉、夏莉娜 311
中国领导人的专机驾驶员徐柏龄 宋立新 317
谈家桢八十高龄忙办三件事 冯学锋、周描坤 321
周恩来的中医保健医生高辉远 秦萍 325
秋雨黄昏访盛成 小眉、淡秋 328
滴血成花独饮芳香——记曹禺 张我威 331
黄胄笑谈沧桑事 臧伯良、姜苏鹏 334
剧人黄宗江 李方 340
谌容有个快乐的家 杨飞 343
活跃于台湾政商两界的巨子辜振甫 丁乙 346
中国影视界的“第一把剪刀”——记傅正义 方非 352
亲历一至八届政协会议的元老——记葛志成 任晓路 355
韩美林红尘有爱 姜苏鹏 360
杰出藏医与天文历算学家强巴赤列 多吉占堆 366
人生难得是自醒——记靳尚谊 姜苏鹏 370
台盟主席蔡子民切盼回故乡 潇怡 376
清风晚节老梅香——记臧克家 吴霖 379
精通十艺的大师臧真白 洪永固 382
蔡志忠从童年的小黑板上找到一生的路 石正茂 385
伟大时代的忠实记录者——记穆青 朱玉生 387
具有传奇色彩的外交家冀朝铸 宗道一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