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新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秉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1410998
  • 页数:728 页
图书介绍:

绪编 高铭暄、王作富教授刑法学术思想述要 1

Ⅰ.高铭喧教授刑法学术思想述要 3

上篇:六十五载风雨路 3

下篇:四十春秋求索情 13

附篇:高铭暄教授著述一览 46

Ⅱ.王作富教授刑法学术思想述要 64

上篇:严谨治学,恬淡人生 64

下篇:弘扬法制,颇多建树 70

附篇:王作富教授著述一览 94

第一编 刑法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 105

一、论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和范畴体系 105

(一)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 106

(二)刑法哲学的范畴体系 112

二、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研讨 118

(一)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118

(二)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122

(三)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124

(四)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特征 132

三、论刑事管辖权 136

(一)刑事管辖权的含义 137

(二)刑事管辖权的内容及其法律渊源 139

(三)我国的刑事管辖原则 140

四、论九七年后涉港刑事案件的司法管辖权 147

(一)涉港刑事案件司法管辖权的界定方法 148

(二)涉港刑事案件的司法管辖原则 153

五、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问题 160

(一)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问题的提出 161

(二)定量分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162

(三)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 164

(四)社会危害性的模糊性 166

(五)社会危害性定量分析初探 170

六、罪过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向 174

(一)古代刑法的罪过观 174

(二)近代刑法的罪过观 181

(三)现代刑法的罪过观 183

(四)罪过观的未来趋向 186

七、论定罪的过程 193

(一)事实的筛选 194

(二)相似犯罪构成群的限定 196

(三)具体犯罪构成的选定 201

(四)罪名的确定 203

八、刑事责任概念新探 208

(一)责任及法律责任的一般原理 208

(二)刑事责任概念及其特征 212

(三)对各种刑事责任概念的评析 221

九、论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 223

(一)具体犯罪行为与刑事责任 224

(二)人格与刑事责任 233

(三)两种根据的相互关系 237

十、论违法性认识 241

(一)立法和判例 241

(二)学说 249

(三)判断 266

(一)西方刑法学中的共同犯罪理论 272

十一、论共同犯罪的理论基础 272

(二)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基础 281

十二、论共同犯罪人犯罪中止的认定 290

(一)主犯中止的认定 291

(二)从犯中止的认定 293

(三)胁从犯中止的认定 295

(四)教唆犯中止的认定 296

(五)认定共同犯罪人中止的其他问题 298

十三、连续犯的处罚探究 300

(一)连续犯的处罚原则 300

(二)连续犯处罚的具体问题 307

十四、吸收犯新探 316

(一)吸收犯的基本构成特征 316

(二)吸收犯的形式 322

(三)吸收犯的罪数本质和处断原则 326

(四)吸收犯与其他罪数形态的区别 327

(五)吸收犯概念存废之争 329

十五、论转化犯 333

(一)转化犯的概念和名称 333

(二)转化犯的基本特征 335

(三)转化犯与结合犯之比较 338

(四)转化犯与结果加重犯之比较 340

十六、法条竞合重法优于轻法原则评析 343

(一)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由来及其含义 343

(二)我国刑法学界对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表述及纷争 345

(三)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理论剖析 347

十七、对中国死刑问题的深层思考 355

(二)冷静的选择 356

(一)沉重的历史 356

(三)膨胀的立法 357

(四)神秘的司法 358

(五)危险的倾向 359

(六)严峻的现实 360

(七)杜撰的神话 361

(八)走出困惑 362

十八、论量刑情节的适用 365

(一)重罪与轻罪的区分 366

(二)从重与从轻的基点 367

(三)个别情节的适用 369

(四)从重与从轻情节的适用 372

(五)加重与减轻情节的适用 374

(六)免刑情节的适用 378

(七)应当情节和可以情节的适用 380

(八)多功能情节的适用 382

(九)竞合情节的适用 384

十九、论刑法中的立功 388

(一)立功的含义和特征 389

(二)立功的分类和构成要件 390

(三)立功的本质 393

(四)立功的认定 394

(五)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的处罚 397

二十、我国单行刑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98

(一)单行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398

(二)单行刑法与刑法典、附属刑法的关系 401

(三)单行刑法的基本功能 405

(四)单行刑法立法方式优劣评析 409

(一)依附型立法模式的应用与评价 413

二十一、我国附属刑法立法模式探讨 413

(二)独立型立法模式的应用与评价 418

(三)独立型立法模式与依附型立法模式比较 420

(四)“类推立法”问题研讨 421

第二编 具体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427

二十二、论经济犯罪的法定归类 427

(一)外国关于经济犯罪的分类 428

(二)关于我国经济犯罪分类的若干构想 431

二十三、经济犯罪数额研究 443

(一)经济犯罪数额的种类 444

(二)经济犯罪数额的计算 449

(三)经济犯罪数额和定罪量刑 454

(一)确立非法持有犯罪的必要性 461

二十四、论非法持有犯罪 461

(二)非法持有的含义 464

(三)非法持有犯罪的特点 469

二十五、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若干问题 472

(一)挪用公款行为的特征 473

(二)两种特殊挪用公款行为的司法适用问题 474

(三)挪用公款罪的对象 476

(四)公款的使用者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477

(五)承包人挪用承包企业资金归个人使用的问题 478

(六)如何理解“超过3个月未还” 479

(七)挪用公款数额的认定 480

(八)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时效 482

二十六、论挪用公款罪的定罪问题 484

(一)“挪用”的基本特征 484

(二)承包、租赁人“挪用”的特点 486

(三)担保形式的“挪用” 488

(四)“归个人使用”的认定 489

(五)“以贪污论处”的正确理解 491

二十七、论盗窃罪的对象 495

(一)盗窃罪对象的基本特征 495

(二)几种特殊对象的界定 501

二十八、贪污罪主体若干问题研究 510

(一)贪污罪主体的本质特征 510

(二)贪污罪主体分述 514

(三)贪污罪中共同犯罪的定性问题 517

(四)贪污罪主体的其他问题 519

二十九、论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的司法处断 522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 522

(二)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与其他相近犯罪的界限 528

(三)拒不执行法院裁判罪的刑罚适用 532

三十、论毒品犯罪的罪名与刑罚适用 535

(一)毒品犯罪的罪名问题 536

(二)毒品犯罪的处罚问题 544

三十一、淫秽物品研析 549

(一)淫秽物品的概念 549

(二)淫秽物品的种类 552

(三)淫秽物品的认定 553

(四)淫秽物品与非淫秽物品辨析 554

三十二、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研讨 558

(一)利用本人职务便利 558

(二)利用他人职务便利 561

(三)利用过去职务便利 565

(四)利用将来职务便利 568

三十三、经济受贿构成论 571

(一)经济受贿的主体特征 571

(二)经济受贿的客观表现 573

(三)经济受贿的客体 577

(四)经济受贿的主观心理特征 578

三十四、行贿罪问题探讨 580

(一)行贿罪的客体 580

(二)行贿行为阶段的划分及其意义 585

(三)行贿罪主观目的探讨 588

(四)关于行贿罪处罚的立法思考 592

第三编 刑法的发展与完善 597

三十五、关于完善我国刑法典体系和结构的研讨 597

(一)刑法典总则体系和结构的完善 599

(二)刑法典分则体系和结构的完善 612

三十六、新时期刑事立法的反思及改进构想 622

(一)新时期刑事立法的反思 623

(二)刑事立法的改进构想 629

三十七、论刑事立法的明确性原则 631

(一)明确性是刑法存续的保障 632

(二)明确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635

(三)明确性原则对我国刑法修改的指导意义 637

三十八、论人权之刑法保障 641

(一)刑法保障是人权的最后防线 641

(二)刑法规定人权保障的方式与分类 645

(三)刑法中人权保障的完善 649

三十九、论市场经济与经济刑法的完善 655

(一)现行经济刑法的不足 655

(二)市场经济对经济犯罪的影响 658

(三)市场经济下经济刑法的完善 661

四十、廉政建设与刑事立法的完善 665

(一)廉政建设与刑事立法完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65

(二)廉政建设与现行刑法中职务犯罪规定的完善 669

(三)廉政建设与新罪的增设 674

四十一、最高审判机关刑事司法解释工作回顾与前瞻 679

(一)刑事司法解释概况 680

(二)司法解释对刑事立法不足之弥补 682

(三)司法解释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686

(四)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思考 688

四十二、完善刑讯逼供罪立法刍议 694

(一)刑讯逼供罪的归类问题 695

(三)犯罪对象问题 697

(二)犯罪主体问题 697

(四)“以肉刑致人伤残”和“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 698

(五)法定刑的完善 700

(六)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宣言式表述 702

(七)刑讯逼供罪的法条设计 703

四十三、关于增设内幕交易罪的探讨 704

(一)增设内幕交易罪的必要性 704

(二)内幕交易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706

(三)内幕交易罪的处罚 711

四十四、计算机犯罪及其刑事立法探讨 714

(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 714

(二)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 716

(三)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 719

(四)我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的必要性 723

(五)计算机犯罪立法构想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