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党校系统哲学教材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2099·78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4

三、哲学的党性 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9

二、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12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16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16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9

第二章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21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 21

一、自发的唯物主义和哲学唯物主义 21

二、哲学的物质概念 23

第二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26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6

二、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31

三、物质运动有它自己的规律性 35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8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8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41

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43

第四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3

二、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4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7

第一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47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7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50

第二节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的反映 52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2

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4

第三节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57

一、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57

二、正确意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59

第四节 坚持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61

一、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1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62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65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6

一、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66

二、联系形式的多样性 69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72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73

一、发展的实质 73

二、发展的根源 75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77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78

第三节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78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79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0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83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3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83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87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0

一、矛盾的普遍性 90

二、矛盾的特殊性 94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00

一、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 103

第三节 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3

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105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08

第一节、质、量、度 108

一、质 108

二、量 111

三、度 113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115

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15

二、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新的量变 117

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19

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24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 124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24

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127

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29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31

一、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131

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34

三、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36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若干成对的范畴 139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 139

一、什么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139

二、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41

三、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42

第二节 形式和内容 143

一、什么是事物的形式和内容 143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145

三、注重内容,反对形式主义 147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48

一、什么是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148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49

三、正确总结经验,科学预见未来 151

第四节 偶然性和必然性 152

一、什么是事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152

二、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153

三、通过偶然性揭示必然性,掌握工作主动权 154

一、什么是事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155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55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57

三、尊重实际,创造条件,将四化蓝图变为现实 158

第九章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60

第一节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60

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和两种不同的反映论 160

二、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64

第二节 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169

一、从实践到认识 169

二、从认识到实践 172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74

一、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176

第三节 坚持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76

二、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179

第十章 科学的真理观 182

第一节 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82

一、真理的内容和形式 182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84

第二节 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87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7

二、通过实践发展真理 190

第三节 坚持实践标准,为真理而斗争 193

一、敢于坚持真理 193

二、勇于修正错误 195

一、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98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198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98

二、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200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201

一、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201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02

三、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伟大意义 203

第三节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06

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06

二、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8

三、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10

一、什么是生产力 213

第一节 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13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13

二、什么是生产关系 216

第二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18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18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221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24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24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28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9

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点 229

二、自觉地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32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 234

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34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34

二、什么是上层建筑 235

三、什么是社会形态 236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237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37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39

第三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241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41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44

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特点 24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46

二、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合又有矛盾 247

三、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性质和解决方法 248

第十四章 阶级 国家 社会革命 251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5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51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55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258

第二节 国家 260

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260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263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267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270

第三节 社会革命 270

二、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273

第十五章 社会意识及其若干形式 276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76

一、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76

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78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80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若干形式 282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282

二、道德 283

三、科学 287

四、艺术 291

五、宗教 292

第十六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96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96

一、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96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98

三、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01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02

一、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02

二、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306

三、以科学态度对待无产阶级领袖 309

第三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312

一、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 313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