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词”的语义和作为韵文样式的“词” 1
第一节 “词”字的原义及“词”与“辞” 1
第二节 作为歌辞的“词” 6
第三节 唐代的“词” 11
第四节 作为韵文样式的“词”(北宋) 14
第五节 南宋以后的“词” 22
第六节 结束语 23
第二章 诗与词 27
第一节 问题的关键 27
第二节 诗词的常识性区别 29
第三节 晏殊〔浣溪沙〕词句示例 30
第四节 诗的理想--“格调” 34
第五节 诗词的差异 36
第六节 文学样式与士君子的理念 39
〔附考一〕 关于词的异称 43
(a) 乐府、新乐府、近体乐府、寓声乐府 43
(b) 填词、倚声、倚声填词 46
(c) 长短句 49
(d) 乐章 51
(e) 曲子词、曲子、曲、歌曲 53
(f) 诗余 54
(g) 琴趣外篇、语业、绮语 57
上篇 唐五代词论 61
第一章 词源流考 61
第一节 唐代的燕乐和乐府 61
第二节 燕乐的歌辞 65
第三节 中唐的词 76
第二章 温飞卿词论 84
第一节 温飞卿词的地位 84
第二节 温飞卿其人及其经历 90
第三节 温飞卿的诗 95
第四节 温飞卿的词 102
第三章 五代词论 113
第一节 《花间集》与蜀词 114
第二节 南唐词 126
〔附考二〕 《雲谣集》小考 137
第一章 综论 144
第一节 从唐五代词向宋词的演变与北宋初期的词 144
下篇 北宋词论 144
第二节 北宋中期仁宗朝词的发展 149
第三节 北宋后期的词 159
第二章 张子野词论 168
第一节 张子野的经历和著述 168
第二节 仁宗朝的词牌 169
第三节 张子野词的特色 其一 (日常性) 172
第四节 张子野词的特色 其二 (赋式的词) 176
第五节 张子野词的特色 其三 (敬句) 178
第三章 柳耆卿词论 183
〔上〕 柳耆卿词形式上的特色 184
第一节 词牌 其一 (同其他词人对比) 184
第二节 词牌 其二 (僻调) 186
第三节 词牌 其三 (同调异体) 190
第四节 句法 其一 196
第五节 句法 其二 (同形式及意境的关系) 201
〔下〕 柳耆卿的生涯及其词 208
第一节 对耆卿词的评价与词的主题 208
第二节 艳情词 其一 (闺怨词) 212
第三节 艳情词 其二 (咏男性思慕之情的词) 215
第四节 艳情词 其三 (合欢词) 218
第五节 艳情词 其四 (题咏妓女的词) 220
第六节 艳情词 其五 (其特色和反响) 223
第七节 耆卿的“叛逆” 227
第八节 羇旅词 其一 (“宦情羇思”) 230
第九节 羇旅词 其二 (悔恨与忧闷) 233
第十节 羇旅词 其三 (结语) 237
〔附考三〕柳耆卿家世经历考 243
(一) 经历 244
(二) 家世 255
第四章 苏东坡词论 260
第一节 张子野与苏东坡 260
第二节 东坡的生涯及其词风的转变 262
第三节 东坡词的特色 265
第四节 对东坡词的评价 270
〔附考四〕 东坡词札记 其一 275
(一) 〔菩萨蛮回文四时闺怨〕四首 276
(二)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80
〔附考五〕 东坡词札记 其二 287
(一) 初期的东坡词 288
(二) 六客词本事考 291
(三) 悼亡词 296
(四) 东坡词与陶渊明 298
第五章 周美成词论 305
第一节 周美成的经历和著述 305
第二节 周美成词在南宋流行情况 307
第三节 历代对周美成词的评价 311
第四节 周美成词的特色 其一 (格律、修辞) 314
第五节 周美成词的特色 其二 (“浑厚和雅”) 321
第六节 周美成词的物色 其三 (〔兰陵王〕、〔瑞龙吟〕词例 327
第七节 周美成词的特色 其四 (“沈郁顿挫”、“不说破”、“咽住”) 334
第八节 周美成词在词史中的地位 340
(一) 〔望江南〕小考 345
附论一 望江南、菩萨蛮小考 345
(二) 〔菩萨蛮〕小考 352
附论二 〔渔父〕词考 357
(一) 唐五代的〔渔父〕词 358
(二) 宋代的〔渔父〕词 365
附论三 霓裳羽衣曲考 377
(一) 关于其创制 378
(二) 关于梨园的存在时间 386
(三) 中晚唐的霓裳曲 389
(四) 五代的霓裳曲 395
(五) 宋代的霓裳曲 397
(六) 关于姜白石霓裳中序第一的译谱 401
索引 418
译后记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