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1
第一节 分析资本主义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 1
第二节 商品是怎样出现的? 2
第三节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 6
第四节 商品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9
第五节 怎样计算商品的价值量 13
第六节 商品交换的发展必然产生货币 16
第七节 货币的魔力 20
第八节 市场需要的货币是可以计算的 23
第九节 “钱不值钱”是怎么回事? 25
第十节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28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33
第一节 货币是怎样变成资本的? 34
第二节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 38
第三节 剩余价值从何而来? 40
第四节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44
第五节 机器人能生产剩余价值吗? 46
第六节 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50
第七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 56
第八节 工资掩盖了剩余价值的剥削 62
第九节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64
第十节 资本积累和工人的贫困 68
第三章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74
第一节 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74
第二节 加速资本周转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80
第三节 个别资本的运动和社会资本的运动 86
第四节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88
第五节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92
第六节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应当快些 97
第七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是通过危机实现的 99
第八节 为什么按一定周期重复发生危机? 103
第九节 经济危机加剧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106
第四章 利润、利息和地租 109
第一节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09
第二节 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几个主要因素 111
第三节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平均化 115
第四节 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独立部分 120
第五节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参与瓜分剩余价值的形式 123
第六节 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独立化的形式 126
第七节 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参与瓜分剩余价值的形式 129
第八节 银行信用的作用 130
第九节 地租是大土地所有者参与瓜分剩余价值的形式 135
第五章 垄断统治和竞争 141
第一节 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141
第二节 垄断加剧竞争 145
第三节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147
第四节 资本集中和垄断日益向综合多样化发展 153
第五节 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 156
第六节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61
第七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联盟的产生和发展 165
第六章 帝国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革命 170
第一节 垄断决定帝国主义的寄生和腐朽 170
第二节 腐朽了为什么还能迅速发展? 176
第三节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182
第四节 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是不存在的 185
第五节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生产状况? 189
第六节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的学说 193
第七章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补充的经济形式 198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政治前提 199
第二节 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历史性胜利 201
第三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并存是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208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211
第五节 集体所有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13
第六节 各种补充经济形式及其存在的必要性 217
第八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 2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点 2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24
第三节 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手段 230
第四节 增加产品总量是满足需要的物质前提 232
第五节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产品总量最重要的途径 234
第六节 必须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36
第七节 发展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 239
第八节 进行经济建设要按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办事 242
第九章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 2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2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 2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必然产生资本主义吗? 254
第四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257
第五节 价格的制订要以价值为基础 260
第六节 社会主义竞争是有限度的竞争 264
第七节 国家市场为主,自由市场为辅 267
第十章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270
第一节 资金的循环和保持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 270
第二节 资金的周转和加速资金周转的经济意义 274
第三节 管好用好固定资金,提高固定资金的使用效果 277
第四节 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提高流动资金的经济效果 281
第五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资金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283
第六节 资金循环过程中的流通费用 28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 2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有计划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90
第二节 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要求和特点 29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几个主要比例关系 296
第四节 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是社会再生产最基本的比例关系 301
第五节 计划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综合平衡 303
第六节 搞好综合平衡的几个基本原则 306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310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10
第二节 国家预算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 314
第三节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17
第四节 个人消费品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320
第五节 平均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幻想 324
第六节 怎样确定“劳”? 326
第七节 工资、工分、奖金和津贴 330
第八节 按劳分配不是不要政治思想工作 332
第十三章 经济管理和经济效果 336
第一节 改善经济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果 336
第二节 建立服从国家决策的前提下,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相结合的决策体系 340
第三节 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343
第四节 以经济办法为主,把经济办法和行政办法结合起来 347
第五节 按专业化协作组织生产 350
第六节 建立和健全各种责任制 353
第七节 搞好企业的经济核算 356
第十四章 中国和外国的经济关系 362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3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65
第三节 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 367
第四节 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 369
第五节 引进先进技术,加速经济发展 372
第六节 利用外资的几种形式 375
第七节 对外经济援助与经济合作 378
结束语 381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