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总论六条 1
阴阳水火气血论 1
男女异同论 4
脏腑病机论 7
脉证死生论 12
用药宜忌论 14
本书补救论 15
卷二 血上干证治十四条 17
吐血 17
呕血 31
咯血 33
唾血 34
欬血 36
鼻衂 44
脑衂 46
目衂 47
耳衂 48
齿衂 49
舌衂 50
大衂 50
吐脓 51
零腥 51
卷三 血外渗证治七条 54
汗血 54
血箭 56
血痣 56
血瘙 57
疮血 57
创血 59
跌打血 62
卷四 血下泄证治六条 65
便血 65
便脓 69
尿血 76
经血 78
崩带 80
产血 82
卷五 血中瘀证治五条 86
瘀血 86
蓄血 90
血臌(附血肿) 90
经闭 91
胎气 93
痨瘵 99
卷六 失血兼见诸证 99
咳嗽 100
发热 104
厥冷 105
寒热 106
出汗 107
发渴 108
心烦 109
卧寐(附梦寐) 110
喘息 112
痰饮 114
呃哕 114
痞满(积聚 癓瘕) 116
肿胀 117
怔忡 118
惊悸 119
健忘 120
恍惚(癫狂 见鬼) 120
晕痛 122
眼目(目黄 出火 见鬼 昏花 目珠红) 123
耳病 124
口舌 124
声音 126
咽喉 126
腹痛 127
痹痛 128
痿废 128
遗精 129
淋浊 130
便闭 132
泻泄 133
饮食 134
感冒 135
痉掣(拘急) 136
暑疫 137
食复 138
劳复(怒复) 138
时复 139
房劳复 141
附抱儿痨论 142
卷七 方解上 147
古今方共八十二条 147
卷八 方解下 178
古今方共一百十九条(遗方续补)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