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季绍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0819358
  • 页数:196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自学辅导 1

绪论 1

[目的要求] 1

[内容提要] 1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2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2

[小结] 3

第一章 望诊 4

[目的要求] 4

[内容提要] 4

第一节 全身望诊 4

一、望神 4

二、望色 5

三、望形体 6

四、望姿态 6

第二节 局部望诊 7

一、望头面 7

二、望五官 7

三、望躯体 9

四、望四肢 10

五、望皮肤 10

第三节 望排出物 10

一、望痰、涕、涎 11

二、望呕吐物 11

三、望大便 11

四、望小便 11

第四节 望小儿指纹 11

一、浮沉分表里 11

二、纹色辨寒热 12

三、淡滞定虚实 12

四、三关测轻重 12

[小结] 12

第二章 舌诊 13

[目的要求] 13

[内容提要] 13

第一节 舌诊概说 13

一、舌诊原理及舌面的脏腑分部 13

二、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13

第二节 望舌体 13

一、舌色 14

二、舌形 14

三、舌态 14

四、舌下络脉 15

第三节发望舌苔 15

一、苔 15

二、苔色 15

第四节 舌象分析要点及临床意义 15

一、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15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16

[小结] 16

第三章 闻诊 17

[目的要求] 17

[内容提要] 17

第一节 听声音 17

一、声音 17

二、语言 17

三、呼吸 17

四、咳嗽 18

五、呕吐 18

第二节 嗅气味 18

[小结] 18

第四章 问诊 19

[目的要求] 19

[内容提要] 19

第一节 问诊的内容 19

一、一般情况 19

二、主诉 19

三、现病史 19

四、既往史 19

五、个人史 19

六、家族史 20

第二节 问现在症 20

一、问寒热 20

二、问汗 20

三、问疼痛 21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22

五、问耳目 23

六、问睡眠 24

七、问饮食口味 24

八、问二便 25

九、问经带 26

十、问小儿 26

[小结] 26

第五章 脉诊 28

[目的要求] 28

[内容提要] 28

第一节 脉象形成原理和脉诊临床意义 28

一、脉象形成原理 28

二、脉诊临床意义 28

第二节 脉诊部位和方法 28

一、脉诊的部位 28

二、诊脉的方法 29

第三节 正常脉象 29

第四节 常见病脉及临床意义 29

一、六纲脉 29

(一)浮脉 29

(二)沉脉 29

(三)迟脉 30

(四)数脉 30

(五)虚脉 30

(六)实脉 30

二、浮脉类 31

(一)洪脉 31

(二)濡脉 31

(三)散脉 31

(四)芤脉 31

(五)革脉 31

三、沉脉类 32

(一)伏脉 32

(二)牢脉 32

(三)弱脉 32

四、迟脉类 32

(一)缓脉 32

(二)涩脉 33

(三)结脉 33

五、数脉类 33

(一)疾脉 33

(二)动脉 33

(三)促脉 33

六、虚脉类 34

(一)细脉 34

(二)微脉 34

(三)短脉 34

(四)代脉 34

七、实脉类 34

(一)滑脉 34

(二)长脉 35

(三)弦脉 35

(四)紧脉 35

第五节 脉象鉴别 35

一、对举法 35

二、类比法 36

第六节 诊妇人咏与小儿脉 37

一、诊妇人脉 37

二、诊小儿脉 37

第七节 脉症的顺逆与从舍 37

[小结] 37

第六章 按诊 38

[目的要求] 38

[内容提要] 38

一、按虚里 38

二、按胸胁 38

三、按脘腹 38

四、按肌肤 38

五、按手足 38

六、按俞穴 39

[小结] 39

第七章 八纲辨证 40

[目的要求] 40

[内容提要] 40

第一节 八纲基本内容 40

一、表里 40

(一)表里的概念 40

(二)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 40

(三)表里出入 41

二、寒热 41

(一)寒热的概念 41

(二)寒证与热证 41

(三)寒热转化 41

三、虚实 42

(一)虚实的概念 42

(二)虚证与实证 42

(三)虚实转化 42

四、阴阳 42

(一)阴阳的概念 42

(二)阴证与阳证 43

(三)亡阴证与亡阳证 43

第二节 八纲的组合关系 43

一、相互联系 43

(一)表证与寒热虚实的联系 43

(二)里证与寒热虚实的联系 44

二、相互错杂 44

(一)寒热错杂 44

(二)虚实错杂 45

三、证候真假 45

(一)寒热真假 45

(二)虚实真假 46

[小结] 46

第八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47

[目的要求] 47

[内容提要] 47

第二节 病因辨证 47

一、六淫证候 47

(一)风淫证候 47

(二)寒淫证候 47

(三)暑淫证候 48

(四)湿淫证候 48

(五)燥淫证候 48

(六)火淫证候 48

二、疫疠证候 48

三、七情证候 49

(一)喜伤证候 49

(二)怒伤证候 49

(三)思伤证候 49

(四)忧伤证候 49

(五)悲伤证候 49

(六)恐伤证候 49

(七)惊伤证候 49

四、饮食劳伤 49

(一)饮食所伤 49

(二)劳逸所伤 49

(三)房劳所伤 49

五、外伤 49

(一)金刃所伤 49

(二)虫兽所伤 49

(三)跌扑所伤 49

第二节 气血辨证 49

一、气病辨证 49

(一)气虚证 49

(二)气陷证 50

(三)气不固证 50

(四)气脱证 50

(五)气滞证 50

(六)气逆证 50

(七)气闭证 50

二、血病辨证 50

(一)血虚证 50

(二)血瘀证 50

(三)血热证 50

(四)血寒证 50

三、气血同病辨证 51

(一)气虚血瘀证 51

(二)气滞血瘀证 51

(三)气血两虚证 51

(四)气不摄血证 51

(五)气随血脱证 51

第三节 津液辨证 51

一、痰证 51

二、饮证 52

三、水停证 52

四、津液亏虚证 52

[小结] 52

第九章 脏腑辨证 54

[目的要求] 54

[内容提要] 54

第一节 心、小肠病辨证 54

一、心血虚证 54

二、心阴虚证 54

三、心气虚证 54

四、心阳虚证 55

五、心阳虚脱证 55

六、心火亢盛证与小肠湿热证 55

七、心脉痹阻证 55

八、痰蒙心神证 55

九、痰火扰心证 55

十、瘀阻脑络证 55

第二节 肺病辨证 56

一、肺气虚证 56

二、肺阴虚证 56

三、风寒犯肺证 56

四、风热犯肺证 56

五、燥邪犯肺证 56

六、肺热炽盛证 56

七、痰热壅肺证 56

八、寒痰阻肺证 57

九、饮停胸胁证 57

十、风水相搏证 57

第三节 脾病辨证 57

一、脾气虚证 57

二、脾虚气陷证 57

三、脾阳虚证 57

四、脾不统血证 57

五、寒湿困脾证 58

六、湿热蕴脾证 58

第四节 胃、大肠病辨证 58

一、胃气虚证 58

二、胃阳虚证 58

三、胃阴虚证 58

四、肠燥津亏证 58

五、寒滞胃肠证 59

六、胃热炽盛证 59

七、肠热腑实证 59

八、饮留胃肠证 59

九、食滞胃肠证 59

十、胃肠气滞证 59

十一、肠道湿热证 59

十二、虫积肠道证 59

第五节 肝与胆病辨证 60

一、肝血虚证 60

二、肝阴虚证 60

三、肝郁气滞证 60

四、肝火炽盛证 60

五、肝阳上亢证 60

六、肝胆湿热证 60

七、寒凝肝脉证 61

八、胆郁痰扰证 61

九、肝风内动证 61

第六节 肾与膀胱辨证 61

一、肾阳虚证 61

二、肾虚水泛证 62

三、肾阴虚证 62

四、肾精不足证 62

五、肾气不固证 62

六、肾不纳气证 62

七、膀胱湿热证 62

第七节 脏腑兼病辨证 62

一、心肾不交证 62

二、心肾阳虚证 63

三、心肺气虚证 63

四、心脾两虚证 63

五、心肝血虚证 63

六、脾肺气虚证 63

七、肺肾气虚证 63

八、肺肾阴虚证 63

九、肝火犯肺证 63

十、肝胃不和证 64

十一、肝脾不调证 64

十二、肝肾阴虚证 64

十三、脾肾阳虚证 64

[小结] 64

第十章 其它辨证方法简介 66

[目的要求] 66

[内容提要] 66

第一节 六经辨证概要 66

一、太阳病证 66

(一)太阳经证 66

(二)太阳腑证 67

二、阳明病证 67

(一)阳明经证 67

(二)阳明腑证 67

三、少阳病证 67

四、太阴病证 67

五、少阴病证 67

(一)少阴寒化证 67

(二)少阴热化证 68

六、厥阴病证 68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68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68

一、卫分证 68

二、气分证 68

三、营分证 68

四、血分证 69

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69

第三节 三焦辨证概要 69

一、上焦病证 69

二、中焦病证 69

三、下焦病证 69

四、三焦病证的传变 69

第四节 经络辨证概要 70

一、十二经脉病证的特点 70

二、奇经八脉病证的特点 70

[小结] 70

第十一章 诊断与病案 71

[目的要求] 71

[内容提要] 71

第一节 诊断的内容与步骤 71

第二节 病案书写 71

一、中医病案书写通则 71

二、中医病案书写格式 72

[小结] 73

下篇 自测助考 75

绪论 75

一、问答题 75

二、名词解释 75

三、填空题 76

第一章 望诊 77

一、问答题 77

二、名词解释 83

三、填空题 87

第二章 舌诊 89

一、问答题 89

二、名词解释 92

三、填空题 93

第三章 闻诊 95

一、问答题 95

二、名词解释 96

三、填空题 97

第四章 问诊 98

一、问答题 98

二、名词解释 104

三、填空题 106

第五章 脉诊 108

一、问答题 108

二、名词解释 111

三、填空题 112

第六章 按诊 114

一、问答题 114

二、名词解释 115

三、填空题 116

第七章 八纲辨证 117

一、问答题 117

二、名词解释 121

三、填空题 122

第八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124

一、问答题 124

二、名词解释 128

三、填空题 129

第九章 脏腑辨证 131

一、问答题 131

二、名词解释 140

三、填空题 141

第十章 其它辨证方法简介 143

一、问答题 143

二、名词解释 146

三、填空题 148

第十一章 诊断与病案 150

一、问答题 150

二、名词解释 151

三、填空题 151

附录一 综合选择题 153

一、A型题 153

二、B型题 169

三、C型题 171

四、D型题 173

五、X型题 176

附录二 病案分析 183

附录三 综合模拟试卷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