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章 美丽富庶的平原 5
一、平原沃野,山、岛屏障 5
(一)“沧海桑田”的韩江三角洲平原 7
(二)潮汕第二大平原——榕江平原 9
(三)普宁、潮阳的粮仓——练江平原 10
(四)饶平的发祥地——黄冈河平原 11
(五)惠来农业腹地——龙江下游平原 12
(六)潮汕北部屏障——凤凰山、莲花山 13
(七)海上屏障——南澳岛群 14
二、温暖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 14
(一)光照充足,气温宜人 15
(二)雨水充沛,水热同期 17
(三)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17
三、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18
(一)水源充足 18
(二)河网纵横 19
(三)地下水遍布平原 24
(四)土壤类型多样 25
四、应用性极广的宝地 27
(一)土地类型多,适宜性广 27
(二)较高的土地生产潜力 28
五、物产丰富,土特名产多 29
(一)粮食经济作物品种琳琅满目 29
(二)水果品种繁多,香飘四海 32
(三)狮头鹅和菜鸭举世闻名 32
(四)水产品种丰富多彩 33
(五)矿产资源蕴藏境内 34
第二章 典型的人多地少地区和别具特色的侨乡 36
一、人口稠密,劳力充裕 36
(一)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尚低 36
(二)二乡镇密集,人均耕地少 39
(三)劳力资源丰富,劳务输出量大 41
二、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43
(一)自古重教,名流辈出 43
(二)教育不断发展,人才频频涌现 46
三、我国著名的侨乡 49
(一)异邦立足,艰苦奋斗 49
(二)关心桑梓,投资建设 54
第三章 全国著名的农业高产区 57
一、富有成效的水利工程 58
(一)旱涝风潮危害,记忆犹新 58
(二)重新安排河山,造福人民 59
二、独特的农艺和“无用沙地”的高效利用 65
(一)精细的稻、薯、柑桔高产栽培技术 65
(二)传统的套、间种和轮作生态农业形式 67
(三)高超的“耕山”农艺 69
(四)圈猪积肥,农—牧业良性循环 73
(五)滨海沙地的高值利用 74
(六)从“耕山”到“耕海”——沙滩养殖 75
三、著名的“育种之乡” 76
四、全国闻名的高产农业 78
五、高产农业背后的忧虑 80
第四章 富于特色的茶果之乡 83
一、适应水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83
二、种类繁多的水果家族 85
三、畅销国内外的潮汕名果 90
四、香飘千里话名茶 96
(一)凤凰名茶——凤凰单丛 96
(二)石古坪乌龙茶——乌龙茶的始祖 99
(三)香压群芳的白叶草丛 100
(四)神奇名茶——蓬莱茗 102
第五章 迅猛发展的水产业 104
一、从四大家鱼到养鳗业的兴起 105
二、从围海造田到海水养殖 109
(一)从围海造田到海水养殖业的兴起 109
(二)海水养殖业之先进单位——饶平县 111
(三)沙滩养殖业的兴起 112
(四)网箱养殖的发展 113
三、从江河和浅海捕捞到远洋渔业 114
(一)江河捕捞业的萎缩 114
(二)海洋捕捞业突飞猛进 115
四、特种养殖业前途无量 119
第六章 日新月异的工业生产 123
一“海洋”“公元”和“超声” 124
(一)潮汕最大的工业企业——汕头海洋(集团)公司 124
(二)我国最大的感光材料工业基地 126
(三)超声集团重振雄风 129
二、多种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132
(一)纺织、服装工业 132
(二)机械、电子工业 134
(三)食品工业 137
(四)其他工业 139
三、新兴工业前景广阔 141
四、加速发展的电力工业 145
五、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146
第七章 焕发青春的传统工艺 153
一、大放异彩的潮汕工艺美术 154
二、名扬四海的潮绣和抽纱 157
(一)潮绣 157
(二)潮汕抽纱 160
(三)珠绣 161
(四)绣衣 162
三、别具一格的金漆木雕 164
四、普遍应用的工艺石雕 169
五、经久不衰的潮汕彩瓷 172
六、其他工艺春色满园 175
(一)潮汕玉雕 175
(二)潮汕贝雕 176
(三)潮汕泥塑 177
(四)金属工艺 178
(五)花园工艺 179
(六)编织工艺 181
第八章 历史悠久的商业与外贸 183
一、从潮州府到汕头埠——商业的门户 183
(一)潮州府——潮汕地区最早的物资集散地 183
(二)汕头埠的兴起 185
(三)近三十年间的起起伏伏 194
(四)汕头商业新貌 196
二、潮汕地区市场网络的初步形成 203
第九章 方兴未艾的旅游业 211
一、旅游资源丰富多姿 211
(一)历史名城文物众多 212
(二)港埠景致多姿多彩 215
(三)南澳风景文物并茂 218
(四)潮汕名胜天外有天 219
二、别具特色的民情风俗文化 221
(一)融宗教景观与自然风景于一体的洞穴文化 222
(二)“京华帝王府”的潮俗村居 225
(三)令人陶醉的民间艺术 227
三、引人遐思的畲族风情 230
四、驰名中外的饮食文化 231
五、旅游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237
第十章 繁荣兴旺的城镇 240
一、粤东重镇和港城——汕头市 240
二、历史文化名城——潮州 248
三、水陆交通要冲——揭阳市 251
四、发展迅速的潮阳市 255
五、繁荣的商贸中心——普宁市 257
六、其他城镇 260
第十一章 日益现代化的交通通讯 267
一、古今对比话水运 267
二、不断扩展的公路交通 273
三、由梦想到现实的广梅汕铁路 278
四、粤东最大的航空港——汕头机场 283
五、遍及城乡的程控电话 286
第十二章 世人瞩目的汕头经济特区 291
一、求实之路 291
(一)从0.2平方公里起步 291
(二)扩大成50多平方公里的综合性经济特区 293
(三)遍及全市的经济特区 295
二、宏图初展 297
(一)投资环境日益完善 297
(二)外资引进成效显著 299
三、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302
(一)外向型工业快速稳步发展 302
(二)利用潮汕优势发展创汇农业 303
(三)积极发展金融、外贸等第三产业 304
四、新的腾飞 305
第十三章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和思考 309
一、经济发展中的喜与忧 310
(一)人口和土地承载力的问题 310
(二)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问题 314
(三)文化教育和社会问题 315
(四)行政分割与宏观调控问题 316
二、出路的思考 317
(一)注重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缓解人地矛盾 318
(二)加速发展工商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进程 318
(三)严格计划用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19
(四)保护耕地,发展现代化高效农业 320
(五)大力开发海洋产业,提高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321
(六)重视环境建设和江河的整治,提高环境质量 321
(七)深化改革,建立地区统一行政管理,协调地区发展,发挥地区优势 323
三、弘扬潮汕文化,团结海内外潮人,促进潮汕经济发展 324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