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数字信号传输基本原理 1
1.1 引言 1
1.2 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 3
1.2.1 一般形式 3
1.2.2 数字信号的电脉冲表示法 4
1.2.3 多进制 8
1.3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1
1.3.1 传输过程概述 11
1.3.2 传输畸变的表示方法 14
1.3.3 奈奎斯特准则 16
1.3.4 时域均衡技术 20
1.3.5 部分响应技术 24
1.4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27
1.4.1 数字信号的调制 28
1.4.2 数字信号的解调 36
1.4.3 数字信号的最佳检测 39
1.5 数字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44
1.5.1 消息源的统计特性 44
1.5.2 基带信号功率密度谱的计算 46
3.4.2 微波功率上变频器 1 49
1.5.3 载波键控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55
1.5.4 载波正交调幅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65
1.6 数字信号传输的误码率 69
参考文献 77
第二章 有关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组成的若干问题 78
2.1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网的组成 78
2.2 模-数兼容 80
2.3 视距传播 85
2.3.1 自由空间传播 85
2.3.2 自由空间传播的大气效应 88
2.3.3 自由空间传播的地面效应 91
2.3.4 衰落与分集接收 95
2.3.5 极化与交叉极化鉴别率 100
2.3.6 传播失真 101
2.4 中继方式 105
参考文献 108
第三章 数字微波发信设备 109
3.1 数字微波发信设备的组成与主要技术指标 109
3.1.1 数字微波发信设备的技术指标 109
3.1.2 数字调制的实现方法 111
3.1.3 微波振荡源 115
3.2 晶体管微波功率放大器与振荡器 116
3.2.1 微波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和阻抗测量 116
3.2.2 窄带微波功率放大器 121
3.2.3 宽带微波功率放大器 124
3.2.4 晶体管微波功率振荡器 127
3.3.1 微波二极管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133
3.3 微波二极管振荡器与放大器 133
3.3.2 微波振荡器的功率合成 138
3.3.3 微波二极管功率放大器 140
3.4 微波倍频器与上变频器 143
3.4.1 微波倍频器 143
3.5 微波振荡源的频率稳定 152
3.5.1 高Q腔稳频法 152
3.5.2 注入锁相稳频法 155
3.5.3 闭环锁相稳频法 162
参考文献 167
第四章 数字微波收信设备 169
4.1 数字微波收信设备的组成与主要技术指标 169
4.2.1 微波低噪声晶体管的特性 174
4.2 微波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 174
4.2.2 微波晶体管的S参量 175
4.2.3 微波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举例 176
4.3 微波本振源与自动频率微调系统 177
4.3.1 微波本振源的电路组成 177
4.3.2 本振源的自动频率微调 178
4.4 微波二极管混频器 182
4.4.1 微波混频二极管 182
4.4.2 变频损耗 183
4.4.3 混频噪声 184
4.4.4 平衡混频器工作原理 185
4.4.5 几种实用的平衡混频器 187
4.5 前置中频放大器 191
4.6 中频滤波器 193
4.7 主中放 197
4.7.1 共基极宽频带放大器 198
4.7.2 负反馈对管宽频带放大器 204
4.7.3 差分对管宽频带放大器 208
4.8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 211
4.8.1 可变衰耗器 212
4.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214
参考文献 216
第五章 数字相位调制 217
5.1 数字调相原理 217
5.1.1 数字调相信号的功率密度谱 217
5.1.2 数字调相信号的正交展开 219
5.1.3 相对移相与差分编码 221
5.1.4 数字调相器的性能指标 222
5.2 中频二相调相器 223
5.3 反射型微波二相调相器 227
5.3.1 性能分析 227
5.3.2 电路组成 235
5.3.3 调试方法 241
5.3.4 采用3分贝耦合器的反射型0-π调相器 245
5.4 四相调相器 247
5.4.1 四相调相器的组成原理 247
5.4.2 中频四相调相器 249
5.4.3 微波反射型四相调相器 251
5.4.4 相位逻辑与差分编码 253
参考文献 257
附录1 关于相对载漏关系式的推导 257
第六章 数字相位解调 260
6.1 数字调相信号的相干检测及误码性能 260
6.1.1 相干检测系统信噪比的三种定义 260
6.1.2 几种典型情况的信噪比 264
6.1.3 码间串扰对误码率的影响 272
6.1.4 相干检测系统的最佳化 275
6.2 检测器的电路 276
6.2.1 相乘器 277
6.2.2 积分器 280
6.2.3 判决器与取样器 284
6.3 二相信号的同步解调 288
6.3.1 载波相位误差及其对误码率的影响 288
6.3.2 对残留载波的跟踪 291
6.3.3 对抑制载波的跟踪 297
6.3.4 相位抖动的计算 305
6.4 二相信号的延迟解调 310
6.4.1 延迟解调的解码逻辑与相位误差的影响 310
6.4.2 延迟线 313
6.4.3 可变移相器 314
6.4.4 利用延迟线同时完成延迟和移相作用 317
6.5 四相信号的解调 320
6.5.1 四相PSK系统的误码性能 320
6.5.2 四相信号的同步解调 322
6.5.3 四相信号的延迟解调 330
参考文献 332
附录1 关于平方环相位抖动的计算 333
第七章 位同步恢复 342
7.1 位同步的重要性 342
7.2 传送位同步信号的几种方法 344
7.3 从数字信号中提取位同步的原理 348
7.4 位同步信号的产生 352
7.4.1 从基带信号中产生位同步 352
7.4.2 从中频调相信号中产生位同步 356
7.4.3 各种位同步产生方法的信噪比 360
7.5 位同步信号的提纯 367
7.5.1 滤波法 368
7.5.2 锁相法 372
7.6 信道透明度与位同步的中断保护 376
参考文献 379
第八章 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高速传输技术 380
8.1 引言 380
8.2 八相相位键控技术(8PSK) 383
8.2.1 八相相位键控技术的调制解调器 383
8.2.2 八相相位键控信号的功率密度谱及误码率特性 394
8.2.3 八相相位键控信号通过传输信道 397
8.3 正交部分响应技术(QPRS) 400
8.3.1 正交部分响应的调制方法 401
8.3.2 正交部分响应信号的解调 404
8.3.3 正交部分响应系统的差分编码 405
8.3.4 正交部分响应系统的载波和位同步恢复电路 406
8.3.5 正交部分响应系统的性能 407
8.4 十六进制正交调幅技术(16QAM) 410
8.4.1 调制器 410
8.4.2 解调器 411
8.4.3 十六进制正交调幅系统的预编码 413
8.4.4 十六进制正交调幅系统的性能 415
8.5 结束语 416
参考文献 419
第九章 辅助电路 420
9.1 勤务电路 420
9.1.1 勤务电路的几种组成方式 420
9.1.2 采用附加调频的勤务电路 421
9.1.3 主信道与勤务信道的相互干扰 430
9.2 误码监视电路 434
9.2.1 误码监视的必要性 434
9.2.2 误码监视的几种方法 436
9.2.3 伪误码监视的分析计算 440
9.2.4 伪误码监视的电路实现 445
9.3.1 告警电路 449
9.3 告警与信号指示电路 449
9.3.2 信号指示电路 452
9.4 备份与自动切换电路 453
9.4.1 工作原理 453
9.4.2 切换逻辑 455
9.4.3 切换执行电路 457
9.4.4 业务通道的备份与切换 458
9.5 扰码电路 459
9.6 数字接口电路 463
参考文献 464
第十章 整机性能测试 465
10.1 发信机性能测试 465
10.1.1 输出功率 465
10.1.2 输出频率及其稳准度 466
10.1.3 杂散辐射 466
10.2.1 噪声系数 467
10.2 收信机性能测试 467
10.1.4 调制误差 467
10.1.5 机馈端驻波比 467
10.2.2 本振频率及其稳准度 471
10.2.3 本振辐射 471
10.2.4 自动增益控制性能 471
10.2.5 通带幅频特性及选择性 472
10.2.6 机馈端驻波比 472
10.3 误码性能测试 472
10.3.1 码组发生器 473
10.3.2 误码仪 479
10.3.3 室内误码测试 482
10.3.4 现场误码测试 483
10.4 位同步性能测试 485
10.4.1 利用误码仪测试位同步性能 485
10.4.2 位同步抖动性能的测试 487
10.5.1 基带接口测试 494
10.5 其它性能测试 494
10.5.2 业务信道测试 495
10.5.3 自动切换性能测试 495
10.5.4 电源测试 496
参考文献 496
第十一章 数字微波中继系统的总体设计 497
11.1 引言 497
11.2 假想参考电路与传输质量标准 498
11.2.1 假想参考电路 499
11.2.2 误码率 501
11.2.3 基带接口 502
11.3 调制方式 504
11.4 射频波道的频率配置 507
11.4.1 基本概念 508
11.4.2 模拟微波中继系统的波道频率配置 509
11.4.3 数字微波中继系统的波道频率配置 511
11.5 中频频率选择 512
11.6 可靠性估算 513
11.6.1 可靠性基本知识 513
11.6.2 数字微波中继系统可靠性估算 517
11.7 设备能力估算 520
11.7.1 归一化信噪比的理论门限 521
11.7.2 恶化储备量与实际门限信噪比 523
11.7.3 视距传播方程与电平富余量 526
11.7.4 传播中断率与衰落储备量 528
11.8 干扰及防护估算 529
11.8.1 干扰的性质与分类 530
11.8.2 总干扰量及其分配 534
11.8.3 干扰防护度的计算 535
参考文献 536
第十二章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设备举例 537
12.1 2GHz32/120路PGM数字微波接力机 537
12.1.1 引言 537
12.1.2 主要技术指标 538
12.1.3 接力机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 540
12.2.2 主要技术指标 540
12.2 6GHz120路PGM数字微波接力机 549
12.2.1 引言 549
12.2.3 接力机的设备组成原理 551
12.2.4 设备结构情况 560
12.2.5 天馈系统 561
12.3 11GHz16/32路△M数字微波接力机 562
12.3.1 引言 562
12.3.2 主要技术指标 562
12.3.3 整机工作原理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