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章 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和各种考古文化的分布 1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1
第二节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与居民 12
一、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14
㈠ 仰韶文化 14
㈡ 大汶口文化和苏北青莲岗文化 22
㈢ 龙山文化 28
㈣ 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和齐家文化 35
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37
㈠ 江浙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 37
㈡ 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 45
㈢ 福建、台湾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48
㈣ 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50
㈤ 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54
三、我国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56
㈠ 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 56
㈡富河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 62
㈢ 新乐下层文化 64
㈣ 新疆喀什、阿克苏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64
四、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民族 65
第二章 我国传说时代的社会制度和民族关系 77
第一节 关于我国的古代传说 77
一、三皇时期的社会状况 81
第二节 原始时代传说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81
二、五帝时期的社会状况 90
㈠ 黄帝、炎帝和蚩尤 92
㈡ 太?与少? 99
㈢ 颛顼和共工 102
㈣ 帝喾和祝融 109
㈤ 尧、舜和禹 111
第三节 传说时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126
一、传说人物的族属问题 126
二、各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 133
第三章 夏朝的建立发展及其社会制度与民族 138
一、夏的起源 139
第一节 夏族的起源和建国 139
二、夏族的建国和发展 142
三、少康中兴和桀之亡国 150
四、夏国的辖区 153
第二节 对夏朝社会几个问题的探讨 162
一、社会生产和土地制度 163
二、政治制度 171
三、婚丧和宗教信仰 174
四、夏是否存在文字 178
第三节 夏时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183
一、夏民族的形成 183
二、夏朝的民族关系 188
一、商人的起源 197
第一节 商人及其建国 197
第四章 商朝的社会与民族 197
二、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207
第二节 商朝社会的几个方面 218
一、生产和交换 218
二、政治和社会组织 225
三、居住和服饰 230
四、婚姻丧葬 232
五、甲骨文 239
六、宗教信仰 241
第三节 商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249
一、夏族或华夏族的发展 249
㈠ 北方民族 254
二、商代其他民族及其与商朝的关系 254
㈡ 西方民族 261
㈢ 东方民族 266
㈣ 南方民族 268
第五章 周代民族及其族际关系 275
第一节 周人的起源和发展 275
一、周人是夏族的一支 275
二、周人的兴起 282
三、武王克商、周公东征和周初分封 285
四、西周之兴衰和平王东迁 291
第二节 春秋战国政治形势的演变 295
㈠ 齐桓公称霸 296
一、春秋时诸侯霸权政治的演变 296
㈡ 宋襄公争霸受辱而死 302
㈢ 晋称霸中原和晋楚之争 302
㈣ 秦的兴起 309
㈤ 楚的发展 313
㈥ 吴之兴起和衰亡 318
二、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发展 323
㈠ 越国之兴亡 323
㈡ 七国之争和秦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328
第三节 周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335
一、五大民族集团 335
二、周朝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345
三、东夷及其与周朝的关系 350
四、南蛮民族集团及其和周朝的关系 357
㈠ 荆蛮 357
㈡ 越族 360
㈢ 吴国的族属 364
㈣ 蜀和巴 366
㈤ 庸、罗、?和? 373
㈥ 僬侥、越裳及其他 380
五、北狄及其与周朝的关系 382
㈠ 西周时期的北方民族 382
㈡ 春秋时期的北方民族 389
㈢ 战国时期的北方民族 396
六、西戎及其与诸夏的关系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