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形态 2
第一节 形态的基本要素 2
第二节 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3
第三节 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 5
第四节 形态的创造逻辑 7
(一) 形态的生成 7
(二) 形态的本质 8
(三) 构成的逻辑 10
(四) 系统构思 11
第五节 材料和成型法 14
第二章 材料和加工法的体验 23
第一节 线的立体构成 23
(一) 连续线材构成 23
(二) 单位线材构成 24
(三) 线层的构成 30
第二节 面的立体构成 32
(一) 直面立体构成 32
(二) 曲面立体构成 42
(一) 块的分割 48
第三节 块的立体构成 48
(二) 块的积聚 52
(三) 块的组合 53
第三章 立体感觉 60
第一节 量感 60
(一) 量 61
(二) 量感 62
(三) 内力和生命活力 64
(四) 给形态注入生命活力 65
第二节 空间感 72
(一) 空间 73
(二) 空间感 74
(三) 知觉场的创造 76
(四) 场的测定与配置 84
第三节 肌理 86
(一) 质地和肌理 86
(二) 肌理在造形中的作用 87
(三) 肌理的构成 89
(四) 肌理的配置 98
(一) 错觉和错视 100
第四节 错视 100
(二) 错视的内容及分类 101
(三) 错视的原因 115
(四) 错视的利用和矫正 118
第四章 美感要素 126
第一节 单纯与模糊 126
(一) 单纯形的定义 126
(二) 单纯形在造形世界的作用 127
(三) 单纯化原理 128
(四) 单纯形的创造 129
(五) 形态的模糊性 131
第二节 秩序和混沌 132
(一) 所谓秩序 132
(二) 整体与部分 133
(三) 秩序与单纯化的同异 135
(四) 秩序在造形中的运用 136
(五) 混沌和变化 138
第三节 稳定与均衡 139
(一) 实际稳定和视觉稳定 139
(二) 均衡的视觉原则 140
(三) 获得均衡造形的方法 144
(四) 心理安定 145
第四节 形象与意境 146
(一) 形象与意境 146
(二) 创造艺术形象的原则——移情说 148
(三) 抽象艺术形象的创造 150
第五章 立体构造 160
第一节 技术意识 160
(一) 自然的启示 160
(二) 材性和构性 162
第二节 结构分析 170
第三节 机能造型 173
(一) 联接和固定 174
(二) 包容和开取 178
(三) 折叠和支撑——联接传动的综合构造 183
(四) 传动和传导 188
第四节 技术形态的美 192
(一) 精确和完善 194
(二) 机敏和巧妙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