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概述 1
1.1 认知语用学简介 1
1.2 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3
第二章 语言符号和语言使用的辩证关系 11
2.1 基本语言符号理论 11
2.2 语言形式和语言实体的辩证关系 12
第三章 内容形式和内容实体的辨证关系 18
3.1 内部语义的基本概念 19
3.2 内部语义的基本要素——内涵语义学一览 24
3.3 内部语义在语句中的选择——外延语义学一览 27
3.4 两种语义学的平衡 29
3.5 讨论 33
第四章 语言的外部语义 36
4.1 概述 36
4.2 外部语义的哲学基础 40
4.2.1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说 40
4.2.2 舍尔的间接言语行为说 42
4.2.3 古典格莱斯含义理论 44
5.1 含义的性质 50
第五章 语言的含义 50
5.2 会话含义和文学含义的区别 53
5.3 含义的分类 57
5.3.1 一般含义和特殊含义的区别 59
5.3.2 一般含义和规约含义的区别 60
5.3.3 规约含义和语用先设的区分 62
5.3.4 小结 67
5.4 含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69
5.5 含义研究的术语和方法论小议 71
6.1 概述 75
第六章 新格莱斯语用学 75
6.2 新格莱斯语用学产生的背景 76
6.3 分析 82
第七章 相关理论的基本论点 87
7.1 理论背景 87
7.2 相关理论主要论点评介 88
7.2.1 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 89
7.2.2 假设和表征由非琐碎性质的演绎删除推理规则处理 91
7.2.3 显义和隐义的区别 96
7.2.4 语境是变项 100
7.2.5 区分语言的描写和解释作用 104
7.3 讨论 105
7.4 小结 108
第八章 认知语境 113
8.1 基本理论 113
8.2 知识草案 117
8.3 心理图式 119
8.4 社会心理表征 122
8.5 语篇认知语境 124
8.5.1 语篇超结构 126
8.5.1.1 语篇草案和超结构综合分析 131
8.5.1.2 语篇宏观分析的意义 132
8.5.2 宏观结构 133
8.5.2.1 宏观规则 134
8.5.2.2 宏观结构理论的实用价值 138
8.5.2.3 小结 146
8.5.3 语篇的线性化策略 146
9.1 概述 158
9.2 宏观语用推理 158
第九章 语用推理 158
9.2.1 单向语境推导模式 160
9.2.2 单向语境推导模式的理论依据 163
9.3 微观语用推理 168
9.3.1 从相关性语用推理想起 171
9.3.2 微观语用推理分析 173
9.3.3 意识逻辑简述 181
9.3.4 小结 184
第十章 语用因素认知化 186
10.1 概述 186
10.2 语用现象习惯化 187
10.3 语用现象语法化 190
10.4 可及性理论 195
10.5 认知语法 199
10.5.1 语言的一般概念 200
10.5.2 语法的一般概念 204
10.5.3 认知语法基本概念 206
10.5.4 认知语法基本设想 209
10.5.5 认知语法的语用学价值 215
10.5.6 汉语第一人称谦虚性零成分现象图式化(认知语法化)假设 216
参考书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