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思想政治学工作方法大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3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金晖,边丽君编纂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4311618
  • 页数:125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编(上) 1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导向法 1

第一章 组织领导法 1

1.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领导方法 2

一、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法 2

2.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领导方法 3

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4

4.抓中心环节以带动其他的领导方法 4

二、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法 5

1.辩证指导法 5

2.内外因指导法 5

3.主客体辩证指导法 6

4.联系发展观点指导法 6

5.一般和个别指导法 7

三、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法 7

1.多手段组织法 7

2.多渠道组织法 8

3.多层次组织法 9

4.多形式组织法 9

5.渗透性组织法 11

6.规范化组织法 11

四、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法 12

1.党性原则 12

7.动态性组织法 12

2.真实性原则 13

3.启发自觉的原则 13

5.实践性原则 14

6.诚恳性原则 14

4.治本性原则 14

9.区别对待原则 15

8.渐进性原则 15

10.正规化为主原则 15

7.及时性原则 15

11.实事求是原则 16

12.讲求实效的原则 18

13.民主平等的原则 18

17.因人施教的原则 19

14.思想领先的原则 19

15.言传身教的原则 19

16.正面激励的原则 19

18.灵活性原则 20

19.连续性原则 20

20.知行统一的原则 20

2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2

22.思想教育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原则 23

23.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 23

2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 24

25.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24

26.提高思想认识同关心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25

五、领导能力修养法 25

2.理论创新能力修养法 26

1.党的政治领导能力的含义 26

3.政治决生能力修养法 28

4.组织行动能力修养法 29

5.思想引导能力修养法 30

6.政治适应能力修养法 31

7.角色变换能力修养法 32

附录 35

第二章 决策实施法 84

一、党的政治领导决策法 84

1.党的政治领导决策的特点与原则 84

①党的政治领导决策的含义 84

②党的政治领导决策的特点 84

③党的政治领导决策的原则 85

②确定目标,理论论证 86

2.党的政治领导决策的过程 86

①调查研究,掌握情况 86

②咨询系统 87

③提出方案,评估选择 87

④全面考虑,果断决策 87

⑤反馈调整,修正完善 87

3.党的政治领导决策系统 87

①信息系统 87

4.党的领导决策失误的主要教训 88

①脱离实际 88

④反馈系统 88

③决策系统 88

②理论失误 89

④个人专断 89

二、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作用 89

三、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原则 89

③违背决策程序 89

1.明确目的是决策的出发点 90

2.注意全局 90

3.机动灵活 90

四、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基本程序 90

①找到问题的症结,确立决策的目的 90

②拟订各种可行方案供选择之用 90

③比较各种方案并从中选优 90

五、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方法 91

1.科学决策法 91

2.经验决策法 93

3.追踪决策法 94

4.专家决策法 95

5.数学决策法 96

6.实验与模拟决策法 97

六、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制订法 98

七、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法 99

1.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方法 99

2.耐心说服与严格纪律相结合的方法 100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101

4.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法 102

5.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102

6.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103

7.现行政策教育与共同理想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103

8.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相结合的方法 104

1.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处理法 104

八、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104

2.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系处理法 105

3.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处理法 105

4.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处理法 105

5.小道理和大道理的关系处理法 106

6.先进和后进的关系处理法 106

7.表扬和批评的关系处理法 107

8.说服教育和纪律处分的关系处理法 107

9.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的关系处理法 108

10.钥匙和锁的关系处理法 108

11.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处理法 109

12.“疏”和“堵”的关系处理法 110

13.言教和身教的关系处理法 110

九、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实施 111

1.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 111

2.端正党风是实现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关键 113

3.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 116

附录 127

第三章 反思导向法 127

一、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的意义 127

1.社会代价与政治契机 127

2.教育失误与改革成就 127

5.经济发展与思想保证 128

3.“和平演变”与对外开放 128

6.四项原则与改革开放 128

4.青年成长与社会责任 128

10.群众运动与政治斗争 129

11.积极反思与振兴中华 129

9.传统美德与西方文明 129

7.澄清是非与解放思想 129

8.国情标准与思潮判断 129

2.理论思维 130

3.传统思维 130

12.党的形象与重塑灵魂 130

二、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的模式 130

1.政治思维 130

1.党的思想建设导向法 131

三、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的方法 131

8.建设思维 131

7.开放思维 131

6.改革思维 131

5.历史思维 131

4.批判思维 131

2.政治理论教育导向法 137

3.国情教育导向法 142

4.文明教育导向法 150

5.群众运动导向法 157

6.文化反思导向法 164

7.文化消费导向法 169

8.民族文化建设导向法 171

附录 179

第二编 199

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法 199

第四章 调查了解法 199

一、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方法论 199

1.调查研究的特点 199

2.调查研究的原则 200

4.创造最佳调查气氛的方法 203

3.确立调查研究态度的方法 203

5.运用表情动作获得调查效果的方法 204

6.准备调查研究的方法 205

7.建立调查信息点的方法 205

二、思想政治工作观察法 206

1.察颜观色法 206

2.历史的观察方法 206

3.发展的观察方法 207

4.“多维视野”的观察方法 208

5.辩证考察方法 209

6.观察法 210

1.现场调查法 213

三、思想政治工作调查法 213

2.开调查会的方法 214

3.典型调查的方法 215

4.个别调查的方法 216

5.全面调查的方法 217

6.微服私访调查的方法 218

7.追踪调查的方法 219

8.民意测验的方法 220

9.个案调查的方法 221

10.三十二问法 222

11.思想动向调查摸底法 223

14.专家调查法 224

15.系统调查法 224

13.对比调查法 224

12.实验调查法 224

16.生活调查法 226

18.家庭教育调查法 233

17.意见调查法 233

20.素质调查法 234

19.特殊教育调查法 234

21.企业调查法 235

22.政治思想状况调查 236

24.政治思想结构调查 237

23.政治思想类型调查 237

四、调研工作者的修养法 237

1.调研工作者的基本修养 237

2.调研工作作风修养 238

3.调研工作者的法纪修养 238

4.调研工作者的政策修养 238

5.调研工作者的理论修养 239

10.文化基本功修养 240

9.调研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240

8.调研工作者行业知识修养 240

7.调研工作者的文化知识修养 240

6.调研工作者的知识修养 240

11.调研工作者的知识更新 241

12.调研工作能力修养 241

13.观察能力修养 241

14.思维能力修养 242

15.表达能力修养 242

16.创造能力修养 242

19.统才能力修养 243

18.调研技能修养 243

17.调研协调能力修养 243

20.计划能力修养 244

21.宣传能力修养 244

22.想象能力修养 244

23.应变能力修养 244

24.判断能力修养 244

27.调研决断能力修养 245

28.社会交际能力修养 245

26.调研管理能力修养 245

25.调研组织能力修养 245

29.调研工作者的交际修养要点 246

第五章 收集分类法 247

一、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收集法 247

1.思想信息的特征 247

2.思想信息收集的要求 248

3.思想信息收集的方法 249

4.思想信息收集的渠道 250

5.思想信息收集的技巧 250

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记忆法 252

1.人名记忆法 252

2.相貌记忆法 253

3.动作记忆法 254

4.形象记忆法 254

5.情绪记忆法 254

6.分类记忆法 254

7.连锁记忆法 254

8.区别记忆法 255

9.累计记忆法 255

10.卡片记忆法 255

12.勤翻资料记忆法 256

11.收听录音记忆法 256

13.利用记事本记忆法 257

14.讨论记忆法 257

15.记录技术法 258

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误差排除法 259

1.思想工作中存在“信息差”的表现 259

2.思想工作中存在“信息差”的原因 260

3.思想工作中“信息差”缩小或排除 261

①曲解作用排除法 262

②幻想作用排除法 262

4.排除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差的方法 262

③投射作用排除法 263

④压抑作用排除法 263

⑤文饰假象排除法 263

⑥表同作用排除法 263

⑦反向作用排除法 264

四、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分类法 264

1.分类的原则 265

2.分类的要求 265

3.分类的方法 265

4.分类的实施 266

五、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加工 267

1.信息传递法 267

2.信息筛选法 269

附录 271

第六章 分析研究法 273

一、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分析方法论 273

1.思想信息分析的作用 273

2.思想信息分析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273

3.思想结构的评估方法 273

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总体分析型 276

1.演绎分析法 276

2.归纳分析法 277

3.分析与综合法 278

三、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分析型 278

1.定量分析法 278

2.定性分析法 279

3.辩证分析法 280

四、思想政治工作成因分析型 281

2.因素树分析法 282

3.因果分析法 282

1.因素分析法 282

4.由果究因分析法 283

5.多因素分析与单因素探究相结合分析法 284

五、逻辑分析型 284

1.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84

2.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 285

3.调查研究的逻辑起点 285

4.调查研究的逻辑线索 285

4.共因关系分析法 286

2.因果关系分析法 286

3.功能关系分析法 286

六、关系分析型 286

1.函数关系分析法 286

5.互相影响分析法 287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287

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法 288

1.比较研究法 288

2.多向研究法 289

3.专家论政研究法 290

4.综合研究法 291

5.回潮分析研究法 291

7.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相结合 292

6.调查研究中的归纳法 292

8.调查研究中的演绎法 293

八、“中国公民政治心理调查”青年回答分析 293

1.政治意识 293

2.政治责任感 294

九、大学生班级人际关系的调查和分析 295

1.目的和本意 295

2.对象和方法 295

3.结果与分析 296

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303

2.从青工的思想道德现状看加强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 303

十、青工思想状况分析 303

1.从青工的地位和作用看加强青工系统思想 303

3.从青工实际需要的变化看加强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 304

附录 305

第三编 307

思想政治工作交谈教育法 307

第七章 促膝谈心法 307

一、谈心方法概述 307

1.谈心方法的功能 307

2.谈心的具体方法和形式 307

二、谈心的原则 308

1.运筹周密 准备充分 308

①摸清思想底数 308

②弄清社会联系 309

③搞清前因后果 309

④准备有关资料 309

①放下架子破除等级观念 310

②尊重对方 实行民主协商 310

2.平易近人 满腔热情 310

3.实事求是 入情入理 311

①区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 311

③以心换心 缩短感情差距 311

③区分过失错误与人为错误 312

4.受挫不怒 循循善诱 312

②区分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312

②不怕误解,有负责到底的精神 313

③不惧反复,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313

①不惜面子,有自我解剖的精神 313

②善于心理体验 揣摩心态 314

①注重心理研究 认识规律 314

③掌握心理特点 相机行事 314

5.掌握心理,把握火侯 314

②灵活适度 不丢原则 315

①坚持原则 不失灵活 315

③有机统一 科学结合 315

6.坚持原则 灵活适度 315

①上级 316

1.与不同职级者谈心 316

②同级 316

三、谈心的对象 316

③下级 317

2.与不同思想基础者谈心 317

①思想基础较好者 317

②思想基础一般者 318

③思想基础较差者 318

3.与不同政绩者谈心 318

①政绩突出者 319

②工作平庸者 319

③事业受挫者 320

4.与不同性格者谈心 320

①内向型 320

②外向型 320

③孤僻型 321

四、谈心的时机 321

1.需要防微杜渐 消除隐患时 321

①种好“牛痘”防患未然 322

②见微知著 常下“细雨” 322

2.需要消除误会 解除偏见时 322

①穿针引线消误会 323

②审慎自身解偏见 324

②面对“棒杀”时,帮助保持清醒的头脑 325

①盲目自傲时,帮助提高追求的目标 325

③受到刁难时,帮助排除前进的干扰 325

3.需要鼓励先进、升华追求时 325

①滑坡阶段 及时引导 326

4.需要鞭策后进 鼓舞斗志时 326

②转化阶段 循循善诱 326

③反复阶段 给予厚爱 327

5.需要摆脱逆境 校正航向时 327

①愿望受挫时 给予锐意进取的力量 327

②婚恋受挫时 给予自我解脱的钥匙 328

③家庭受挫时 给予制服厄运的方法 328

④健康受挫时 给予战胜伤残的勇气 328

①在人员去留变化时谈好心 329

6.需要适应变化,抓好转变时机 329

②在驻地环境变化时谈好心 329

五、谈心的种类 330

④在形势政策变化时谈好心 330

1.个别谈心 330

③在工作任务变化时谈好心 330

①个别谈心的类型 330

③个别谈心场所和环境的选择 331

②个别谈心的一般步骤 331

⑤个别谈心应注意的问题 332

④个别谈心情感的表露和控制 332

2.集体谈心 334

②集体谈心的适用范围 334

①集体谈心的特点 334

③集体谈心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335

3.答辨解疑式 335

①搞好预测准备 335

②进行充分说理 336

③表达应变能力 336

④力求充实新颖 336

4.聊天漫谈式 336

①聊天漫谈式谈心的特点 336

②聊天漫谈式谈心的作用 337

③聊天漫谈式谈心应注意的问题 337

六、谈心方法的实施 338

1.准备阶段 338

2.进行阶段 338

③真诚感 339

②尊重感 339

①同情感 339

④责任感 339

⑤憎爱感 339

1.要注意培养和谈心对象之间的感情 339

七、实施谈心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339

3.巩固阶段 339

2.要注意语文言和表情、动作、目光、时间与空间等的正确运用 340

附录 341

第八章 民主对话法 349

一、民主协商对话的意义和作用 349

二、民主协商对话的原则 350

1.从群众中来的原则 350

三、民主协商对话的实施 351

3.坚持实事求是和服从真理的原则 351

1.对话工作准备法 351

2.贯彻民主平等协商的原则 351

2.对话内容确定法 352

3.对话队伍组织法 353

4.对话效果强化法 354

四、民主协商对话应注意的问题 355

附录 356

第九章 劝说启迪法 369

1.条分缕折法 369

一、论理型 369

2.辨事明理法 369

3.类比推论法 369

4.轴辐相成法 370

5.正说反议法 370

6.以小见大法 371

7.深入浅出法 371

8.顺延引谬法 371

9.寓理于事法 371

二、劝说型 372

1.劝说的功能 372

①激励功能 372

②导向功能 373

③安慰功能 374

④协调功能 375

⑤释疑功能 376

⑥告诫功能 377

2.劝说的程序 379

①准备阶段 379

②转接阶段 380

③交锋阶段 382

④收场阶段 384

3.劝说的语言技巧 385

①浓重的感情色彩 385

②生动形象的比喻 386

③恰如其分的幽默 388

④严密的逻辑思维 389

⑤格言警句的妙用 391

4.劝说的辅助手段 392

①面部表情 392

②身体姿势 393

③动作手势 394

⑤空间距离 395

④语言声调 395

⑥环境气氛 397

5.劝说成功的基础 398

①对症下药 398

②尊重对方 400

③通情达理 402

④缩短距离 403

⑤时机成熟 405

1.原型启发法 407

三、启示型 407

2.抛砖引玉法 408

3.类推诱发法 408

4.隐喻暗示法 408

5.知识启迪法 409

6.投石激浪法 409

7.启发记忆法 409

8.反思启示法 410

四、说理启迪法 410

1.何谓说理启迪法 410

2.说理启迪法的效能 411

3.说理启迪法的方式 411

①直接式与间接式 411

②普遍式与个别式 411

③激烈式与缓和式 412

①摸清情况 413

②针对性要强 413

4.实施说理启迪法的要求 413

③说理要真实 414

④方法要适宜 414

附录 415

第四编 427

思想政治工作因人施教法 427

第十章 自我教育法 427

一、思想问题自我解决方法论 427

1.自我教育方法概述 427

①自我教育的方法论原理 427

②自我教育方法的作用 428

附录 1 428

①自我教育方法的分类 429

②自我教育方法的实施 429

2.自我教育方法的分类与实施 429

3.实施自我教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431

①积极创造实施自我教育的必要条件 431

②育针对性地灵活地运用自我教育的具体方法 431

③发展完善自我教育的具体形式 431

二、自我教育的原则 431

1.过分自信是危险的陷井 432

2.自暴自弃则停滞不前 433

3.自知之明是对自我的认识 433

4.变“得到”为“付出” 434

5.检查自己的身心是否健康 434

7.树立乐观的人生观 435

6.如何攀登令人生畏的高峰 435

8.发牢骚是内心不安的反应 436

9.休假也是一种自我实现 436

10.为了人生更有意义 437

三、自我教育指导法 438

1.自我教育指导法的涵义 438

①何谓自我教育指导法 438

①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 439

②青年间交流的指导 439

③读书指导 439

2.自我教育指导法的实施途径 439

②自我教育指导法的效能 439

④咨询 440

3.实施自我教育指导法的要求 440

①导而不包 440

②选择时机 440

③因人制宜 440

④指导者要有较高的自我修养水平和积极的态度 440

四、思想政治工作自我教育法 441

1.自我体会法 441

2.自我反省法 441

5.自我对话法 442

4.自我评价法 442

3.自我鉴定法 442

6.自我意识法 443

7.自我暗示法 443

8.自我控制法 443

9.自我管理法 444

10.自我修养法 445

11.自我辨解法 445

12.自知之明法 445

13.三省吾身法 446

14.克已让人法 447

15.束身自修法 448

16.理论研究法 450

17.思想小结法 450

18.回忆对比法 450

19.温故知新法 451

20.拜师求教法 451

五、思想问题自我思考法 452

1.自信思考法 452

2.自尊思考法 452

3.自律思考法 453

4.自强思考法 453

5.自我宽容思考法 454

6.自我否定思考法 455

7.自我适应思考法 455

8.自我更新思考法 456

9.自我换位思考法 457

10.自我设计思考法 457

六、各种境况中的思想方法 458

1.欢乐时的思想方法 458

2.悲伤时的思想方法 458

4.赞扬声中的思想方法 459

3.安乐环境中的思想方法 459

5.面对竞争强手的思想方法 460

6.面对竞争弱手的思想方法 461

7.遭人嫉妒时的思想方法 461

8.受到误解时的思想方法 462

9.犯错误后的思想方法 463

10.受处分后的思想方法 464

11.恋爱受挫时的思想方法 464

12.面对爱人“感情转移”时的思想方法 465

5.解动式自我批评 466

6.渐进式自我批评 466

4.直接式自我批评 466

附例 466

1.发问式自我批评 466

3.参照式自我批评 466

2.商讨式自我批评 466

七、思考问题自我批评法 466

第十一章 褒贬教育法 481

一、表扬与奖励教育方法 481

1.表扬与奖励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481

2.表扬与奖励方法作用的原理 481

①实施表扬与奖励必须尊循的基本原则 482

3.表扬与奖励的原则与实施 482

②实施表扬与奖励的基本过程 483

③实施表扬的基本过程 484

4.实施表扬与奖励应注意的问题 484

①实施表扬应注意的问题 484

②实施奖励应注意的问题 484

二、批评教育方法 485

1.批评教育方法概述 485

2.批评的类型和形式 486

3.批评教育方法的实施 487

①批评的原则 487

②批评前的准备 487

③实施批评要注意渐进性 488

④掌握被批评者的心理态势 488

4.批评中群体压力的影响与运用 489

5.批评教育的时机 489

6.批评教育的具体方法 491

①启发批评法 491

②警告批评法 491

④幽默批评法 492

③曲线批评法 492

⑤直接批评法 493

⑥间接批评法 493

⑦商讨批评法 494

⑧参照批评法 494

⑨发问批评法 494

⑩点名批评法 494

⑾暗示批评法 494

⒁领导示范式批评 495

⒂正面说理式批评 495

⑿集体批评法 495

⒀触动批评法 495

⒃事实说服式批评 496

⒄对比式批评 496

⒅激将式批评 496

⒆归谬式批评 497

⒇开门见山式批评 497

(21)忠言顺耳批评法 497

(22)辨证批评表扬法 498

7.批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498

②谈心者要勇于开展积极的批评教育 499

①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 499

③努力造成有利于批评教育的良好气氛 500

④谈心者要善于把握批评教育的分寸 500

8.批评效果评估 501

三、褒贬教育法 501

1.表扬与批评是劳动者的精神需要 501

2.表扬、批评的功能 501

3.表扬批评的现实心理 502

四、赏功罚过法 504

附例 505

1.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 519

2.疏导方针 519

第十二章 疏导教育法 519

一、疏导法 519

3.必须采取疏导的方针 520

4.疏导方针的适用范围 520

9.思想疏导的方法 521

6.坚持疏导方针要防止和克服的偏向 521

8.坚持疏导方针不是意味着取消批评,取消思想斗争 521

7.坚持疏导方针要注意划清的界限 521

5.坚持疏导方针 521

①何为超前疏导 523

②超前疏导的必然性 523

10.超前疏导 523

③怎样坚持超前疏导 524

11.挫折疏通法 525

二、诱导法 527

1.环境诱导法 529

2.事物诱导法 529

3.事实诱导法 530

4.文艺作品诱导法 530

5.褒贬诱导法 530

6.启发诱导教育法 530

三、宏观引导法 531

1.宏观引导法的特点 532

2.宏观引导法的原则 532

3.宏观引导法的内容 532

①直接作用型 533

②间接作用型 533

4.宏观引导法的形式 533

③混合调控型 534

5.宏观引导法的功能 535

④导向功能 536

③辐射功能 536

⑤效益功能 536

②约束功能 536

①凝聚功能 536

2.因果引导化解法 537

1.行为引导化解法 537

3.对比引导化解法 537

四、引导化解的方法 537

4.循序引导化解法 538

5.需要引导化解法 538

1.正视甲乙利益 540

五、双互诱导法 540

2.双互理解信任 541

3.双互探讨吸收 541

4.双互评价反思 541

5.强化“互动效应” 541

6.研究测量主客体 541

7.双互“全息摄影” 541

8.注意信息反馈 541

9.双向改进探索 541

附录 541

第五编 583

思想政治工作书面教育法 583

第十三章 集中授课法 583

一、运用集中授课进行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583

二、集中授课的原则和授课前的准备 584

1.授课教育的基本原则 584

2.授课前的准备 585

三、集中授课的实施 586

1.理论性效果检验 587

2.实践性效果检验 587

四、集中授课的效果检验 587

附录 588

二、演讲稿的写作方法 623

一、演讲的特点和作用 623

1.要了解对象 623

第十四章 讲演教育法 623

5.要善于作哲理性的概括 624

4.例证要生动 624

6.组合安排要灵活 624

三、演讲的方法 624

3.要有明晰的结构 624

2.主题要明确 624

1.即席演讲的方法 625

2.文稿演讲的方法 625

3.论辨演讲的方法 627

3.在演讲进行中要关注听众情绪 628

2.上台之前要镇定下来进入“角色” 628

1.感情与真诚 628

2.哲理与警句 628

3.形象与生动 628

4.趣味与幽默 628

五、演讲前后应注意的问题 628

1.演讲前要认真作好准备工作 628

四、增强吸引力的方法 628

4.结尾要余味无穷 629

5.演讲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629

6.仪表与现场 629

附录 630

一、读书指导法的涵义 679

1.何谓读书指导法 679

第十五章 读书指导法 679

3.读书指导法的效能 680

2.读书指导法的特征 680

1.宏观指导法与微观指导法 682

二、读书指导法的类型 682

2.综合指导法与单项指导法 683

3.一般指导法与个别指导法 684

三、读书指导法的实施要求 684

1.要重视青年的读书热点和坚持因势利导 684

2.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685

3.要把指导青年读书与指导青年应用结合起来 686

4.要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读书水平 686

附录 686

①典型示范方法的历史考察 695

1.典型示范方法概述 695

②典型示范方法的分类 695

第十六章 典型示范法 695

第六编 695

思想政治工作行为训练法 695

③典型示范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696

2.典型示范方法的科学依据 697

①典型产生的客观性 697

②典型示范作用的必然性 697

3.典型示范方法的实施 697

①发现典型 697

②培养典型 698

③推广典型 698

4.运用典型示范方法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699

①典型事迹必须真实可靠 699

②典型事迹的多样性 699

③推广典型不能强求一律 699

④正确运用后进典型,作为典型示范方法的辅助内容 699

5.典型示范的方法 699

①典型引路法 699

②树立标兵法 701

③表率示范法 702

④榜样教育法 703

⑤典型示范法 704

附例 706

⑥“滚雪球”法 706

一、行为训练法的涵义 717

1.何谓行为训练法 717

2.行为训练法的功效 717

第十七章 行为训练法 717

二、行为训练法的形式 718

1.学习实践 718

2.工作实践 718

4.公益劳动 718

3.生活实践 718

2.要反复进行训练 719

1.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训练 719

三、实施行为训练法的要求 719

3.要启发青年自觉地进行行为训练 719

4.要与说理启迪法相结合 719

2.课后导行法 720

四、行为训练的方法 720

1.实践教育法 720

3.行为感化教育法 721

4.言传身教法 722

5.骨干示范法 723

6.摹拟仿效法 723

7.良习养成法 724

8.行为弱化法 724

9.现身说法法 725

11.联谊活动教育法 725

12.现身法 725

10.共建联谊法 725

附例 727

13.公约守则法 727

1.团体之间的竞赛评比 741

二、评比竞赛的形式 741

一、评比竞赛法的涵义 741

第十八章 评比竞赛法 741

2.个体之间的竞赛评比 741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742

三、实施竞赛评比法的要求 742

4.综合性内容的竞赛评比 742

3.单项内容的竞赛评比 742

4.要奖励优胜者 743

四、评比竞赛的方法 743

2.竞赛评比的条件要具有明确性 743

3.评判要公正 743

1.知识竞赛法 745

2.挑战应战法 745

3.立功教育法 745

4.评比奖励法 746

五、怎样通过评比竞赛活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746

附例 746

一、参观访问法的涵义 753

第七编 753

思想政治工作立体教育法 753

第十九章 参观访问法 753

2.参观访问法的效能 753

1.作为思想教育方法的参观访问 753

3.参观访问法的特征 753

二、参观访问法的类型 754

1.对象分类法 754

2.组织分类法 755

3.特殊分类法 755

三、参观访问的实施 756

1.准备阶段 756

2.动员阶段 756

四、参观访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57

3.现场指挥阶段 757

4.总结 757

1.要有明确的目的 758

3.在参观访问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积极主动谦虚 758

4.要组织好事后的座谈讨论 758

附录 758

2.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访问的对象 758

第二十章 环境教育法 763

一、环境教育方法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763

1.环境教育方法的哲学依据 763

2.环境教育方法的心理学依据 763

3.环境教育方法的特点 764

4.运用环境教育方法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要求 764

二、环境的分类 765

1.从环境的空间范围分类 765

2.从环境的内容上分类 765

3.从人对环境的好恶来分类 766

4.从环境对人的影响时间上分类 766

三、环境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 767

1.明确教育目的 767

2.环境的选择和设置 767

3.把握教育对象对有关环境的适应进入 768

四、运用环境教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768

五、如何搞好环境教育 768

1.优化政治环境 768

①国际环境和国内现状要求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769

②珍惜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769

③要坚决执行和善于运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770

④善于运用各种社会规范和规章制度 770

⑤党风正、民风好,发挥党团干部的表率模范作用 771

2.改善舆论环境 771

①采取各种措施,改进和利用舆论环境 771

②善于提出鼓动性的宣传口号 771

③运用群众心理,强化无形舆论的健康形成 772

④利用非正式青年群体的影响作用 772

3.关注生活方式 773

⑤融洽的气氛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 773

①帮助青年认识当前生活方式变革的必然性 774

②帮助青年划清生活方式变革中有关问题的界限 774

③帮助青年为建立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振奋起积极进取的精神 774

4.抓好闲暇领域 775

①加强系统化的思想教育 776

②优化青年所在区的环境 776

③强化信息渠道,建立预测体系 776

5.重视社会功能 777

①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一个自然人塑造成一个 777

社会人 777

②思想是一种社会现象 777

④思想工作社会化要求开辟更多社会化渠道和利用更多的社会化工具 778

六、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教育的具体方法 778

1.三结合教育法 778

4.熏陶教育法 779

3.社会教育法 779

2.家庭教育法 779

5.家访教育法 781

6.访问法 783

7.环境调节法 784

8.习惯养成法 787

附例 789

一、寓教于乐方法的作用原理 799

第二十一章 寓教于乐法 799

1.娱乐的功能为寓教于乐法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799

2.健康的文娱活动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799

3.思想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799

4.寓教于乐做为一种“无意识教育”,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800

二、寓教于乐的形式及特点 800

1.寓教于乐的形式 800

2.寓教于乐的特点 800

①“教”与“乐”的统一性 800

②潜移默化性 800

③艺术感染性 801

三、寓教于乐方法的实施 801

1.明确目的 801

2.选择“乐”的内容和形式 801

3.寓教于乐教育效果的强化 802

四、寓教于乐方法的效果评价及应注意的问题 803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803

1.寓教于乐效果的评价 803

2.以礼相待法 804

1.投其所好法 804

五、寓教于乐的方法 804

6.书评影评法 805

5.寓教于无形法 805

4.寓教于乐法 805

3.含笑面谈法 805

8.文体活动法 806

7.读报用报法 806

9.教唱歌曲法 806

附录 809

二、自然美育法 819

三、社会美育法 819

第二十二章 立体美育法 819

一、艺术美育法 819

六、气质美育法 820

五、环境美育法 820

四、心理美育法 820

九、催情育思法 821

八、模仿美化法 821

七、审美领悟法 821

十二、激清美育法 822

十、扬美抑丑法 822

十一、美育启示法 822

十三、想象美育法 823

十四、联想美育法 825

十五、共鸣美育法 826

十六、模仿美育法 827

十七、读书美育法 829

十八、学诗美育法 831

十九、乐教美育法 833

二十、影评美育法 837

附录 838

思想政治工作治病救人法 855

第八编 855

第二十三章 品德评价法 855

一、思想品德评价法的涵义 855

1.何谓思想品德评价法 855

2.思想品德评价的标准 855

3.思想品德评价法的效能 855

1.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 856

三、实施思想品德评价法的要求 856

3.青年个体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分析评价 856

二、思想品德评价的形式 856

1.青年工作者对青年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 856

2.青年集体对青年个体的行为的分析评价 856

2.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857

3.要坚持从青年的思想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 857

4.要注意肯定青年的优点 858

5.要有正确舆论的配合 858

6.评价要公正 858

四、道德教育法 858

5.革命军人职业道德 859

4.农民职业道德 859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 859

1.职业道德 859

3.工人职业道德 859

6.革命干部职业道德 860

7.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 860

8.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 860

9.人民教师职业道德 860

10.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861

11.人民律师职业道德 861

12.外事工作者职业道德 861

13.著作者职业道德 861

14.编辑职业道德 861

17.服务员职业道德 862

18.售货员职业道德 862

15.演员职业道德 862

16.运动员职业道德 862

五、道德修养法 863

六、道德规范法 864

附录 864

1.明示警呵法 891

3.震慑警呵法 891

2.强谏警呵法 891

一、警呵型 891

第二十四章 警呵唤醒法 891

4.制止警呵法 892

5.持续警呵法 892

6.儆众警呵法 892

二、限制型 892

1.党内监督法 892

4.自我监督法 893

3.互相监督法 893

5.责任制约法 893

2.群众监督法 893

8.舆论制约法 894

7.制度制约法 894

6.保证制约法 894

2.热处理法 895

1.冷处理法 895

三、处置型 895

3.限期改正法 897

4.先警后惩法 897

5.惩一宽十法 897

6.响锣轻敲法 897

7.组织调整法 898

四、惩罚法 898

1.罚不避亲法 898

2.法不阿贵法 899

3.法不护已法 899

4.慎用惩罚法 900

附例 901

5.惩罚运用法 901

第二十五章 治病救人法 911

一、矛盾钝化型 911

1.用短教育法 911

2.肯定教育法 911

3.吸引教育法 911

4.信任教育法 911

5.矛盾钝化教育法 912

二、治病救人型 913

1.特级护理法 913

2.对症下药法 914

3.对时下药法 915

4.治病除根法 917

6.同病异治法 918

5.治病救人法 918

三、扬长避短型 921

1.扬其所长法 921

2.优点“放大”法 922

3.水滴穿石法 925

附例 926

第二十六章 心理治疗法 941

1.心理诊断法 942

2.心理测验法 942

3.心理实验法 943

4.心理断乳法 943

5.心境调节法 943

6.心理卫生法 943

9.压力调节法 944

7.注意转移法 944

8.情绪调节法 944

10.向心迁移法 945

11.性格评定法 945

12.推心置腹法 946

13.角色换位法 946

14.精神治疗法 947

15.心理致伤预防法 947

16.心理压力排除法 948

17.心理障碍消除法 948

18.变态心理矫正法 948

19.病态固执回避法 949

20.心理定势稳定法 949

21.人格解体重整法 949

23.补短法 950

22.性格异常转化法 950

24.生命空虚化疗法 951

26.心理不安消除法 951

27.心理创伤医治法 951

25.心理接触谈话法 951

28.嫉妒心理矫正法 952

29.嫉妒心理剖析法 953

附例 955

第九编 985

思想政治工作情感激励法 985

第二十七章 精神激励法 985

一、激励的一般特性 985

二、管理者的激励能力 985

1.卓越超群的才能和专业知识 985

2.高尚的道德情操 985

3.丰富的思想情感 985

4.民主参与式的管理作风 985

5.胸怀宽广的容人风度 985

三、物质与精神的激励方式 985

1.物质需要差异与激励 985

3.激励力的大小强弱 986

2.社会环境的反作用 986

4.社会心理系统的存在 986

五、激励的方法 986

1.个体的差异 986

四、激励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986

2.精神需要与激励 986

1.目标激励法 987

2.榜样激励法 987

3.褒奖激励法 987

4.数据激励法 988

5.反向激励法 988

6.对话激励法 988

7.评比竞赛激励法 989

8.尊重支持激励法 989

9.民主评议激励法 989

10.集体荣誉激励法 989

11.能态试验法 990

12.能级流动法 990

13.能量输入法 990

14.系统建构法 990

16.环境熏陶法 991

17.“双向”激励法 991

15.群体互励法 991

20.绩效量化法 992

19.挫折转化法 992

21.激发自尊法 992

18.典型示范法 992

22.激将法 993

23.行为激励法 994

24.“将军”法 995

27.科学帮扶激励法 996

26.兴趣吸引激励法 996

25.目标策动激励法 996

28.精神激励法 997

29.荣誉激励法 999

六、怎样掌握成功的激励艺术 1000

附例 1001

第二十八章 情感投资法 1015

一、感情投资型 1015

1.情感投资有利于沟通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 1015

2.情感投资可以使劳动者的感情因素转化为生产力 1016

3.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情感投资 1016

①深入群众法 1017

②平等相待法 1017

①放下架子,缩小与下属的距离 1017

4.“投资”的方法 1017

②为下属办实事,让群众感到顺心 1017

③以诚相见法 1018

二、以情感人型 1018

1.慰藉钝化法 1018

2.细雨润物法 1019

3.情境交融法 1019

4.真情化冰法 1019

7.理解关注法 1020

8.排忧解难法 1020

5.诚心交友法 1020

6.激情感染法 1020

9.关怀体贴法 1021

10.尊重信任法 1021

11.热情诚恳法 1021

三、感情交流型 1021

1.双导感情交流的产生 1021

2.注意缩短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1021

3.双向感情交流的最佳状态 1022

心心相通法 1022

心心相连法 1022

1.以行育情法 1023

2.以境育情法 1023

心心相融法 1023

四、情感陶冶型 1023

心心相印法 1023

3.以情育情法 1024

五、情理交融型 1024

1.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与情 1025

2.思想政治工作中理与情的关系 1026

3.怎样运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与情 1027

六、感情管理型 1027

七、激励感化型 1029

1.先进典型激励感化法 1029

2.亲友希望和集体舆论激励感化法 1030

3.谈心者的自身形象激励感化法 1030

4.谈心对象潜在的积极因素激励感化法 1030

附录 1031

2.情感交流法的特征 1041

1.何谓情感交流法 1041

一、情感交流法的涵义 1041

第二十九章 情感交流法 1041

3.情感交流法的效能 1042

1.青年工作者与青年之间的情感交流 1045

二、情感交流法的类型 1045

3.社会实践活动中青年与广泛对象之间进行的情感交流 1046

2.青年群体中青年与青年之间的情感交流 1046

5.以艺术作品为中介的情感交流 1047

4.家庭中青年与父母、亲属之间的情感交流 1047

三、实施情感交流法的要求 1048

2.排除情感交流的障碍 1048

1.了解青年的情感特点 1048

4.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情感素质 1049

3.防止情感交流的片面性 1049

附录 1050

第十编(下) 1063

思想政治工作综合治理法 1063

第三十章 调节控制法 1063

一、调整转化型 1063

1.语言调节法 1063

2.期望调节法 1063

3.评价调整法 1064

4.行为转移法 1064

5.遗忘转移法 1064

二、把握关键法 1065

1.找临界点法 1065

2.抓闪光点法 1065

3.扎敏感点法 1065

6.站立足点法 1066

5.补结合点法 1066

4.引共鸣点法 1066

7.热点稳定法 1067

8.弱点突破法 1067

9.冷点热处理法 1067

三、随动控制型 1068

1.首因效应法 1069

2.同化效应法 1069

3.动机统率法 1069

4.动机明确法 1070

5.兴趣吸引法 1070

6.我群投入法 1070

7.连动效应法 1071

8.从众作用法 1071

9.对比反差法 1072

10.情绪领袖法 1072

13.适度曝光法 1073

12.抽丝剥茧法 1073

11.激情释放法 1073

14.气质互补法 1074

四、反馈控制型 1075

1.正反馈法 1075

2.负反馈法 1075

3.前馈法 1075

4.后馈法 1076

5.退馈法 1076

6.直接反馈法 1077

7.间接反馈法 1077

8.自我反馈法 1077

五、转化促进法 1078

1.“朽木”可雕法 1078

2.信任转化法 1079

3.游刃有余法 1080

5.“短兵常用”法 1081

4.取其所长法 1081

6.迷途知返法 1082

附例 1084

第三十一章 综合治理法 1095

一、内外结合型 1095

1.军民共建法 1095

2.警民共教法 1096

3.三位一体法 1096

4.标本同治法 1097

5.双重结合法 1097

6.军地挂钩法 1098

二、齐抓共管型 1098

1.上下贯通法 1098

2.部门协调法 1099

3.综合体系法 1099

4.连锁反应法 1100

5.合同责任法 1100

6.综合法理法 1101

2.环境净化法 1102

1.思想免疫法 1102

三、防患未然型 1102

3.除蚊填穴法 1103

4.消除误区法 1103

5.亡羊补牢法 1103

6.居安思危法 1103

四、防微杜渐型 1104

1.察微洞隐法 1104

2.补偏救弊法 1104

3.斩草除根法 1104

4.绝弊清风法 1105

5.谨言慎行法 1105

6.禁止堵塞法 1105

7.以正压邪法 1105

8.预防法 1107

9.防患未然法 1107

1.骨干帮教法 1108

2.帮教小组法 1108

五、群治群帮法 1108

5.干群互促法 1109

4.群众互助法 1109

3.帮教对子法 1109

6.交友教育法 1110

8.滴水穿石法 1111

7.工读教育法 1111

附录 1112

第三十二章 业务浸透法 1129

一、结合业务渗透法的客观必然性 1129

1.社会主义建设人们的政治思想倾向主要表现于业务方向和业务工作态度上 1129

2.对人的业务管理离不开对人的思想管理 1129

3.思想工作的效能要通过业务工作来检验 1129

2.使思想工作经常化,促进人们在各项业务活动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1130

3.促使政工、行政干部一起抓思想工作,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使思想工作真正得到加强 1130

1.使思想工作具体化,发挥其对业务工作直接推动作用 1130

二、结合业务渗透法的特点及作用 1130

4.使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避免思想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 1131

三、结合业务渗透法的实施 1131

1.根据业务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思想工作的业务,并统筹安排部署,一道去抓 1131

2.政工人员要深入业务领域,调查研究选准结合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工作 1131

3.业务管理人员要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不断解决业务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思想问题 1131

四、对结合业务渗透法实施者素质的要求 1132

1.政工人员要懂业务 1133

2.业务管理者要懂政治 1133

3.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1133

五、思想政治工作应“渗透”到哪里 1134

1.怎样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1135

2.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中去 1135

4.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各个环节中去 1136

3.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后勤工作中去 1136

5.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端正企业的社会主义经营思想中去 1137

6.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科学技术进步中去 1137

六、思想工作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1138

1.创设合成型思想工作体系,增强渗透能量 1138

2.把握渗透对象,选择最佳角度 1139

3.探索渗透方法,提高渗透效应 1139

附录 1140

第三十三章 诸类教育法 1173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同社会职业人们的一般思想特点 1173

1.工人的一般思想特点 1173

2.农民的一般思想特点 1174

4.大学生的一般思想特点 1175

3.科技人员的一般思想特点 1175

5.个体劳动者的一般思想特点 1176

6.干部的一般思想特点 1177

二、各类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法 1178

1.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1178

①正确认识当代的工人 1178

2.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1184

①正确认识当代农民 1184

②对农民要着重进行教育的几个问题 1186

③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89

3.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 1191

①正确认识我国的知识分子 1191

②知识分子的主要思想特点 1192

③做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192

4.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1197

①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197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198

③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战备思想教育 1199

④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1201

⑤战时思想政治工作 1203

5.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204

①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估计 1204

②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206

③要着重抓好的几项教育 1207

6.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210

①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210

②中、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1211

③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 1212

附录 1217

二、思想层次的特性 1253

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教育法 1253

第三十四章 层次教育法 1253

一、思想层次是客观存在的 1253

1.思想层次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产生和成熟两个发展阶段 1253

第十一编 1253

2.每一个思想层次都在前一个思想层次中产生,又在后一个思想层次中结束 1254

3.每一个同质思想层次可以相加,每一个异质思想则有可能被新的思想层次所代替 1254

三、思想的层次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1254

1.对不同的对象或同一对象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工作内容 1254

2.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 1254

3.抓住有利时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254

四、经济条件下不同年龄层次人们一般思想特点 1255

1.青年人的一般思想特点 1255

5.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气氛和环境 1255

4.既要有坚定的目标,又要有毅力 1255

2.中年人的一般思想特点 1256

3.老年人的一般思想特点 1256

五、层次教育法的实施 1257

1.把握思想层次 1257

2.研究认识结构 1258

3.分析需求心理 1260

4.掌握职业特征 1264

5.注意年龄层次 1266

附录 1269

1.报告教育法 1317

一、思想政治工作普通教育法 1317

第三十五章 普通教育法 1317

2.座谈讨论教育法 1318

3.民主讨论教育法 1318

4.主题辨论教育法 1319

5.形象教育法 1319

6.管理教育法 1320

7.直接教育法 1321

8.间接教育法 1322

9.普通教育法 1322

10.爆炸教育法 1322

11.个别教育法 1323

12.循序渐进法 1324

13.灌输教育法 1325

14.“正强化”教育法 1326

15.反馈教育法 1326

16.弹性教育法 1327

17.对比教育法 1328

18.灌输教育法 1330

附录 1334

第三十六章 日常教育法 1385

1.形势教育法 1385

2.政策教育法 1386

3.鼓动教育法 1386

4.模范事迹教育法 1386

5.宣誓教育法 1386

7.纪律教育法 1387

6.传统教育法 1387

9.诉苦教育法 1388

10.忆苦思甜教育法 1388

11.访富问甜教育法 1388

8.法制教育法 1388

12.三查三整教育法 1389

13.三忆三教教育法 1389

14.党风教育法 1390

附录 1390

第三十七章 系列教育法 1417

一、思想政治工作系列教育法 1417

1.专题教育法 1417

2.随机教育法 1417

4.系统教育法 1418

3.轮训教育法 1418

5.系列教育法 1419

6.马列主义教育法 1420

7.理想教育法 1421

8.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法 1421

9.爱国主义教育法 1421

10.国际主义教育法 1422

11.集体主义教育法 1422

12.审美教育法 1422

13.劳动观念教育法 1422

14.民主法制教育法 1422

15.知识教育法 1423

17.“四有”教育法 1424

16.三兼顾教育法 1424

18.国情教育法 1426

19.学习迁移法 1428

第十二编 1521

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价法 1521

第三十八章 方法运用法 1521

一、人的思想和思想方法 1521

1.思想的特点 1521

2.思想的构成要素 1522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可操作性 1524

1.可操作性是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特征 1524

2.如何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可操作性 1525

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构成与分类 1525

1.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构成 1525

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横向结构(逻辑维) 1526

①三维结构的基本原理 1526

③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纵向结构(范畴维) 1527

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纵深结构(控制维) 1528

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运用原则 1528

1.及时性原则 1528

2.治本性原则 1529

3.综合性原则 1530

4.择优性原则 1530

五、区别对待的原则 1531

1.认真学习,掌握方法 1532

2.科学分析,正确选择 1532

3.务本求实,不图虚名 1533

4.秉公处事,不偏不倚 1533

5.灵活运用,有机结合 1533

6.总结经验,改革创新 1534

1.各种思想工作方法本身的优化选择 1535

六、思想工作方法的优化互补法 1535

2.各种思想工作方法间的优化选择 1537

3.思想工作方法的互补 1538

附录 1539

第三十九章 效果评价法 1601

一、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价 1601

1.分析整体功能 1601

2.全面评价效果 1602

3.把握评估极限 1603

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检查的任务 1604

三、思想政治工作检验的标准 1605

1.政治工作的评价标准的确定法 1605

2.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标准 1607

四、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原则和方法 1608

1.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原则 1608

2.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方法 1608

3.思想政治工作检验途径 1611

五、运用思想信息反馈原理搞好思想政治工作检验 1612

1.方法与效益 1613

2.时机与效益 1613

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1613

3.精确度与效益 1614

附录 1614

1.系统分析的原理简述 1657

一、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分析法 1657

①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1657

②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1657

第四十章 分析预测法 1657

③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1658

2.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工作步骤 1659

①系统分析同预测分析的区别 1659

②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1659

③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 1660

①系统分析的要求 1661

②系统分析的综合评价 1661

3.系统分析的要求和综合评价 1661

4.系统分析的“六个W”法 1663

①什么是“六个W” 1663

②“六个W”工作方法原理简介 1663

③“六个W”工作方法的运用 1664

二、思想政治工作预测观 1665

1.思想预测的必要性 1665

2.预测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特点 1665

3.预测模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解释 1666

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预测法 1666

1.直观预测法 1667

4.趋势外推法 1668

3.类比预测法 1668

2.规范性预测法 1668

5.简单外推法 1669

6.间接预测法 1669

7.联想预测法 1669

8.因果预测法 1669

9.周期预测法 1669

10.网络图预测法 1670

四、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预测法 1671

1.系统分析预测法 1671

2.信息分析预测法 1671

3.形态分析预测法 1672

4.矛盾分析预测法 1672

6.否定之否定分析预测法 1673

5.质量互变分析预测法 1673

7.因果关系分析预测法 1674

8.偶然性和必然性分析预测法 1674

9.可能性和现实性分析预测法 1674

10.现象和本质分析预测法 1675

11.征候分析预测法 1675

五、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化预测法 1675

1.专家个人预测法 1675

2.归纳与演绎预测法 1675

3.回归分析预测法 1676

4.试卷预测法 1679

5.预测研究法 1679

7.主观概率预测法 1680

6.类推预测法 1680

8.合作预测法 1681

9.比较与分类预测法 1681

10.犯罪趋势预测法 1682

附录 1682

第十三编 1687

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法 1687

第四十一章 适应转变法 1687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687

1.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687

2.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1688

2.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1689

1.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不断现代化、科学化 1689

二、新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出的新要求 1689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168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