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红古区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兰州市红古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11018900
  • 页数:948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篇 地理 79

第一章 建置区划 79

第一节 位置 境域 79

一、位置 79

二、境域 79

第二节 建置 79

第三节 行政区划 81

第四节 乡镇 87

一、镇 87

二、乡 89

第二章 自然地理 92

第一节 地质 92

一、地层 92

二、构造 93

三、地质发展史 94

第二节 地貌 95

一、河谷川地 95

二、北部黄土山梁台地 97

第三节 气候 97

一、太阳辐射与日照 97

二、气温 98

三、降水与蒸发 100

四、地温与冻土 102

五、风 103

第四节 水文 104

一、河流 104

二、地下水 107

第五节 土壤与植被 108

一、土壤 108

二、植被 110

第六节 自然资源 111

一、土地资源 111

二、水资源 113

三、生物资源 113

四、矿产资源 115

第七节 自然灾害 120

一、干旱 120

二、冰雹 120

三、暴雨洪水 121

四、霜冻 122

五、地震 122

第二篇 人口 民族 宗教第一章 人口 127

第一节 人口变化 12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32

一、人口密度 132

二、城镇乡村人口 132

三、非农业与农业人口 133

四、民族人口 133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33

一、性别 133

二、年龄 133

三、民族 136

四、文化 136

五、职业 137

六、家庭规模 138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38

一、组织机构 138

二、节育措施 139

第二章 民族 141

第一节 民族源流 141

一、汉族 141

二、回族 142

三、东乡族 142

四、藏族 土族 142

五、其他民族 143

第二节 民族工作 143

第三章 宗教 144

第一节 伊斯兰教 144

第二节 佛教 146

第三节 道教 149

第四节 基督教 150

第三篇 农林牧渔业 153

第一章 农村经济制度 153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53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54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156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 156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56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57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57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62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 162

二、农业生产水平与收益分配 163

三、农村专业户与新经济联合体 163

第二章 农业 167

第一节 耕地 167

一、分布 167

二、演变 168

第二节 农田建设 170

一、砂田铺起 170

二、平田整地 171

三、土壤改良 171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72

一、南部粮食 瓜果 蔬菜区 172

二、西北部经济作物区 173

三、北部山地牧林区 173

第四节 农业生产 174

一、粮食作物 174

二、薯类作物 178

三、经济作物 179

四、蔬菜 184

五、瓜果 187

第五节 农业技术与推广 191

一、良种引进与推广 191

二、化肥推广使用 194

三、农膜推广应用 195

四、耕作制度 195

第六节 农作物保护 199

一、灾害性天气 199

二、病害 199

三、虫害 201

四、草害 201

第七节 农业机具 201

一、农机具 201

二、农机管理 207

第三章 林业 208

第一节 植树造林 208

第二节 林木分布 209

一、用材林 209

二、经济林 209

第三节 育苗 209

第四节 “四旁”义务植树 210

一、“四旁”植树 210

二、义务植树 210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210

第四章 畜禽渔业 212

第一节 家畜家禽 212

一、家畜 212

二、家禽 213

第二节 饲草 饲料 215

第三节 畜禽疫病流行 216

一、猪病 216

二、鸡病 217

三、牛病 217

四、羊病 217

五、马病 218

六、兔病 218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19

第五节 渔业 219

第五章 管理机构 221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221

第二节 事业单位 221

第六章 省 市 区厂矿农业单位 224

第一节 省 市 区厂矿事业单位农场 224

第二节 市属农业单位 231

一、兰州市良种场 231

二、兰州市红古苗圃 231

三、兰州市水车湾苗圃 231

四、兰州市园艺场 232

五、兰州市奶牛繁殖场花庄分场 232

第三节 矿队结合办公室 233

第四篇 水利 电力 237

第一章 水利 237

第一节 自流灌溉 237

一、二渠 三渠 237

二、河湾渠 238

三、湟惠渠 238

四、谷丰渠 239

五、海石渠 241

第二节 提水灌溉 242

一、水车提灌 242

二、解放式水车提灌 242

三、柴油机提灌 242

四、水轮泵提灌 242

五、机井提灌 243

六、电力提灌 243

七、喷灌 246

第三节 饮水工程 247

第四节 河道治理 249

第五节 水土保持 249

第二章 电力 251

第一节 电网电站 251

第二节 供电 251

一、直供电 251

二、转供电 252

第三节 供电单位 252

一、红古供电所 252

二、330变电所 252

第三章 水电管理 254

第一节 机构 254

第二节 渠道管理 254

第三节 水电费 255

一、水费 255

二、电费 257

第四节 多种经营 257

一、海丰煤矿 257

二、果品试验场 257

三、连海造纸厂 257

第五篇 工业 263

第一章 私营工业 手工业改造 263

第一节 解放前工业 手工业 263

一、采煤业 263

二、制陶业 263

三、冶金业 264

四、建材业 264

五、窑街火柴厂 265

第二节 工业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265

第二章 区属国有企业 266

第一节 煤炭开采业 266

一、獐儿沟煤矿 266

二、炭洞沟煤矿 266

第二节 陶瓷业 267

一、窑街陶瓷厂 267

二、兰州电瓷厂 269

第三节 机械修造业 270

一、机械厂 270

二、第二农机厂 270

第四节 建材业 271

一、红古砖瓦厂 271

二、建筑材料厂(石灰厂) 271

三、红古区砖瓦厂 271

四、水泥厂 271

第五节 冶金业 272

一、炼铁厂 272

二、有色金属冶炼厂 272

第六节 化工业 272

一、化肥厂 272

二、电池厂 273

第七节 木器 印刷业 273

一、木器厂 273

二、印刷厂 273

第八节 食品加工业 274

一、窑街食品加工厂 274

二、海石食品加工厂 274

三、蔬菜加工厂 274

第三章 区属集体企业 275

第一节 冶金业 275

一、红古铁合金厂 275

二、兰州硅钙合金厂 275

第二节 配件制品业 276

一、兰州矿山机械配件厂 276

二、红古区金属制品厂(五金厂) 276

三、裕康公司 276

四、华兴公司 277

第三节 服装业 277

一、红古区服装厂 277

二、海石湾被服厂 278

第四节 维修及印刷业 278

第四章 乡(镇)村街道企业 279

第一节 乡(镇)村企业 279

第二节 街道企业 281

第五章 部门企业 283

第一节 区属单位部门企业 283

一、獐儿沟煤矿劳动服务公司 283

二、红古区教育局校办企业公司 283

三、红古区机关直属汽车修理厂 283

四、兰州市红古区民兵预备役连海制袋厂 283

五、兰州连海化工厂 283

六、红古区海石造纸厂 284

七、红古区包装造纸厂 284

八、兰州宝川钢铁改制公司 284

九、红古区连海煤矿 284

十、红古区教育局煤矿 284

十一、红古区谷丰渠煤矿 284

十二、兰州西港化学有限公司 284

第二节 省 市企业部门所属企业 285

一、兰州炭素厂企业公司 285

二、兰炭高科技开发公司 285

三、兰炭炭化硅厂 285

四、兰炭硅铁冶炼厂 285

五、窑街矿务局劳动服务公司 286

六、甘肃金属支架厂实业开发公司 286

七、甘肃金属支架厂劳动服务公司 286

八、兰州连海水泥厂 286

九、中国有色八冶连海宏达冶金化轻公司 287

十、铁道部第一工程局电石厂 287

十一、首钢第四建筑总公司安装工程公司电石厂 287

十二、兰州市总工会红古工艺美术厂 287

十三、兰铝炭素厂 287

第六章 驻区企业 288

第一节 市属企业 288

一、窑街水泥厂 288

二、兰州市花庄粮食仓库 289

三、兰州包装造纸厂 289

第二节 省(部)属企业 290

一、窑街矿务局 290

二、兰州炭素厂 290

三、甘肃金属支架厂 291

四、兰州连海铝业有限公司 292

五、四冶西北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292

六、甘肃省粮食局兰州储备库 293

第七章 管理机构 295

第一节 区工业交通局 295

第二节 区手工业联合社 295

第三节 区城市集体经济管理局 295

第四节 区乡镇企业管理局 296

第六篇 交通 邮电 299

第一章 交通 299

第一节 公路 299

一、国道109线 299

二、省道民门公路 300

三、县区道永窑公路 301

四、区道海窑公路 301

五、乡村道路 302

六、公路桥梁 302

七、公路养护 303

第二节 铁路 303

一、兰青铁路干线 303

二、铁路专用线 304

第三节 水路 305

一、筏运 305

二、渡口 306

第四节 交通运输工具 307

第五节 交通运输管理养护机构 307

一、区属机构 307

二、驻区机构 308

第二章 邮电 310

第一节 机构 310

一、邮电局 310

二、邮电所 311

第二节 邮政 312

一、邮政业务 312

二、投递与邮路 313

三、报刊发行 314

四、集邮与邮政储蓄 314

第三节 电信 315

一、电话 315

二、电报 317

第七篇 商贸 321

第一章 商业 321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21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22

一、合作商业 322

二、工业供销公司 323

三、兰州红古贸易公司 323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23

一、行政管理机构 323

二、基层经营机构 324

三、商品购销 326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329

第五节 区属商业公司(商店) 330

一、百货公司 330

二、糖酒副食公司 331

三、食品公司 332

四、蔬菜公司 333

五、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334

六、工业品贸易中心 335

七、商业大夏 336

八、乡镇企业供销公司 336

九、综合批发站 336

十、海石湾百货批零商店 337

十一、跃进街百货商店 337

十二、海石湾综合商店 338

十三、窑街综合商场 338

第六节 市属商业公司 338

一、煤炭工业公司 338

二、烟草公司 339

三、医药公司 340

四、石油公司 341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342

第一节 商品购销与经营管理 342

一、商品购进 342

二、商品销售 343

三、农副产品收购 345

四、经营管理 346

第二节 社员代表大会 347

一、社员 347

二、历届社代会 347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47

一、区供销联社 347

二、基层业务机构 348

第三章 粮油经营 350

第一节 粮食贸易 350

第二节 粮食征购 350

第三节 粮油销售 351

一、城镇粮油供应 351

二、菜农粮油供应 353

三、农村粮食返销 354

四、粮食奖售 354

第四节 储运 357

一、仓储与保管 357

二、调运 358

第五节 粮票 360

第六节 机构 360

第八篇 财税 金融 365

第一章 财政 365

第一节 机构体制 365

一、机构 365

二、体制 365

第二节 收入支出 366

一、收入 366

二、支出 368

第三节 财务检查 370

第二章 税务 3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2

第二节 税制税种 372

第三节 税收 373

一、工商税 374

二、农业税 374

三、牧业税 375

第三章 金融 379

第一节 机构 379

一、中国人民银行兰州市支行红古办事处 379

二、中国农业银行兰州市支行红古办事处 379

三、中国工商银行兰州市支行红古办事处 380

四、中国建设银行兰州市支行红古办事处 381

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兰州市红古支公司 381

六、红古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381

第二节 货币 382

一、货币流通 382

二、现金收支 383

三、货币管理 385

第三节 业务 386

一、存款 386

二、信贷 386

三、公债 393

四、人民保险 394

第九篇 经济管理 397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97

第二节 计划与实施 397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 406

第二章 物价管理 407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407

一、机构 407

二、体制 407

第二节 价格调整 407

第三节 检查与监督 408

第三章 统计 412

第一节 机构与监督 412

第二节 统计业务 412

一、统计报表 412

二、统计年鉴 412

三、统计分析 412

四、普查 413

五、抽样调查 413

第四章 物资管理 414

第一节 经管机构 414

第二节 物资经营 415

第五章 土地管理 418

第一节 机构 418

第二节 管理 418

一、非农业用地清查 418

二、土地申报 登记与发证 419

三、建设用地审批 419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19

第六章 审计 420

第一节 机构 420

第二节 审计工作 420

一、政府审计 420

二、内部审计 421

三、社会审计 421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4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2

一、行政管理机构 422

二、基层机构 422

第二节 工商管理 423

一、市场建设与管理 423

二、企业登记管理 424

三、个体工商业管理 426

四、经济合同管理 427

五、商标管理 428

六、经济检查 430

第八章 技术监督 431

第一节 机构 431

第二节 度量衡 431

第三节 综合管理 431

第九章 地矿管理 433

第一节 机构 433

第二节 矿产资源 433

第三节 管理 433

第十篇 城乡建设 437

第一章 建设管理机构 437

第一节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437

第二节 局属机构 437

一、环卫园林管理所 437

二、环境监测站 监理站 438

三、海石湾供热站 438

四、海石湾水厂 438

五、海石湾房管所 439

六、窑街房管所 439

七、房地产交易监理所 440

八、兰州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红古区中队 440

九、兰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红古区分站 兰州市建筑管理站红古区分站 440

第三节 建筑工程企业 441

一、区建筑公司 441

二、第二建筑公司 442

三、红安建筑公司 442

四、城市建设工程公司 442

第二章 城区建设 443

第一节 旧城窑街 443

一、道路交通 444

二、供水 供电 供热 444

三、集贸市场 445

第二节 新城海石湾 445

一、道路 广场建设 446

二、房屋建设 447

三、园林绿化 450

四、供水 排水 供电 供热 451

第三章 城区管理 456

第一节 环境保护 456

一、机构 456

二、监测 456

第二节 环境卫生 458

第三节 房产管理 459

一、房屋普查 459

二、住房改革 459

第四节 工程管理 460

第四章 乡(镇)村建设 461

第一节 村 镇规划建设 461

一、规划 461

二、乡(镇)政府建设 461

第二节 村 社建设 462

第三节 集市 462

第十一篇 政党 467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 467

第一节 国民党窑街区分部 467

第二节 湟惠渠特种乡区党部 46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 468

第一节 中共兰州市红古区委 468

一、领导机构 468

二、工作机构 471

三、基层党组织 472

第二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473

第三节 党务工作 476

一、组织工作 476

二、宣传工作 480

三、纪律检查工作 483

四、统战工作 485

五、政法工作 486

六、经济工作 486

七、信访工作 487

八、党校 488

九、机关工委 489

十、老干部工作 49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农业学大寨及“文化大革命”纪略 490

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90

二、农业学大寨 492

三、“文化大革命” 493

第五节 落实政策 495

第三章 民主党派 496

第一节 民革红古区支部 496

第二节 民进红古区联合支部 496

第十二篇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旧政权 499

第一节 土司 499

一、连城鲁土司 499

二、红山堡土司 499

三、红古城土司 500

第二节 窑街区(镇)公所 500

第三节 甘肃省湟惠渠特种乡公所 500

一、土地征收 500

二、划分农场 501

三、地权分配 501

第二章 权力机关 503

第一节 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503

第二节 区人大常委会 508

一、常委会的设立 508

二、常委会会议 510

三、常委会工作机构 510

四、常委会主要工作 510

第三节 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 511

第四节 乡(镇)人大 513

第三章 行政机构 514

第一节 区人民政府 514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 518

一、设区前的基层行政机构 518

二、设区后的基层行政机构 519

第四章 政协 520

第一节 区政协历届委员会 520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521

第三节 历届常务委员会 524

第四节 区政协工作机构 526

第五节 区政协主要工作 526

一、协商监督 526

二、组织委员学习 527

三、提案办理 527

四、“三胞”联谊和民族宗教工作 527

五、视察 调查 527

六、咨询服务 528

七、文史资料征集 528

第十三篇 群众团体 531

第一章 工会 531

第一节 红古区总工会 531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531

第三节 基层工会 532

第二章 共青团 533

第一节 共青团红古区委员会 533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534

第三节 基层组织 535

第四节 少先队 535

第三章 妇联 537

第一节 妇女联合会 537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537

第三节基层组织 538

第四章 协会 联合会 539

第一节 农民协会 539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 539

第三节 科学技术协会 540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540

第五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41

第六节 私营企业协会 542

第七节 消费者协会 543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 543

第十四篇 民政 劳动 人事第一章 民政 547

第一节 机构 547

第二节 救灾救济 547

一、灾情救济 547

二、困难救济 549

三、五保户供养 550

第三节 残疾人工作 551

第四节 移民 552

第五节 收容遣送 552

第六节 拥军优属 553

一、拥军支前 553

二、优抚 553

三、安置 554

第七节 婚姻登记 554

第八节 社团管理 555

第九节 地名管理 556

第十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557

第二章 劳动管理 558

第一节 机构 558

一、局机构 558

二、下属单位 558

第二节 管理 558

一、职工 559

二、工资 559

三、劳动保护 561

四、就业服务 562

五、社会劳动保险 563

六、职工退休退职 565

七、劳动仲裁 565

第三章 人事 566

第一节 编制管理 566

第二节 干部增减 566

第三节 干部考核 培训 568

一、考核 568

二、培训 568

第四节 技术职称评定 569

第五节 干部工资 570

第六节 离退休制度 575

一、离休 575

二、退休 575

第十五篇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 579

第一节 机构 579

一、红古分局 579

二、派出所 580

三、监所 581

第二节 打击反动势力 581

一、镇压反革命 581

二、取缔反动会道门 581

三、打击刑事犯罪 582

第三节 社会治安 582

一、登记旧人员 582

二、治保会(小组) 583

三、户籍管理 583

四、特种行业管理 583

五、危险物品管理 584

六、社会监改 584

第二章 检察 585

第一节 机构 585

第二节 检察工作 586

一、经济检察 586

二、刑事检察 587

三、法纪检察 588

四、监所检察 589

五、来信来访 控告申诉 589

六、民事行政诉讼检察 589

七、派驻检察室 590

第三章 法院 591

第一节 机构 591

第二节 审判工作 592

一、刑事审判 592

二、民事审判 593

三、经济审判 593

四、行政审判 593

五、执行 59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94

第一节 机构 594

第二节 工作 594

一、律师 594

二、公证 595

三、调解 595

四、普法教育 595

第五章 驻区公安司法保卫部门 596

第一节 窑街矿务局公安处 596

第二节 兰州炭素厂保卫科 596

第三节 甘肃省第一劳动教养管理所 596

第四节 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红古大队 597

第十六篇 军事 601

第一章 地方武装机构 60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地方武装 601

一、土司武装 601

二、地方武装 601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601

第三节 民兵 604

第四节 武装警察中队 605

第二章 兵役 606

第一节 明清时期兵役制度 606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役制度 606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兵役制度 607

第三章 战事 军事设施及驻军 608

第一节 战事 608

第二节 军事设施 609

一、烽火台 609

二、古城堡 609

三、防空设施 609

第三节 驻军 610

第十七篇 教育 613

第一章 教育管理与教研机构 61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13

一、教育局 613

二、教育督导室 613

三、成人教育委员会 613

四、招生委员会 614

第二节 教育研究机构 614

第二章 旧学 615

第一节 私塾 615

第二节 义学 615

第三章 学前教育 616

第一节 幼儿园 学前班 616

一、幼儿园教育 616

二、学前班教育 616

第二节 重点幼儿园(所) 617

一、区属幼儿园 617

二、驻区企业幼儿园(所) 617

第四章 小学教育 619

第一节 近代小学教育 619

第二节 现代小学教育 620

第三节 民族小学教育 623

第四节 重点小学 624

一、区属学校 624

二、驻区企事业单位学校 628

第五章 中等教育 630

第一节 普通中学 630

第二节 辖区中学 632

一、区属中学 632

二、驻区企业中学 634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636

一、区属学校 636

二、市属学校 637

第四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638

一、窑街矿务局技工学校 638

二、兰州炭素厂技工学校 638

第六章 成人教育 640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640

一、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640

二、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641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642

一、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642

二、职工文化技术补习 642

第三节 高等教育 643

一、窑街矿务局职工大学 643

二、广播电视大学红古党校工作站 643

三、兰州炭素厂工人大学 644

四、广播电视大学兰州炭素厂教学班 644

五、西北师大红古文科班 644

六、兰州教育学院红古分院 644

第七章 教师 645

第一节 师资 645

第二节 培训考核与职称评定 648

一、培训 648

二、考核与职称评定 649

第三节 教师管理 649

第八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 651

第一节 经费来源 651

一、财政拨付 651

二、勤工俭学 651

三、集资办学 652

四、征收教育费附加 652

第二节 教学设施 652

第十八篇 科技 文化第一章 科学技术 655

第一节 机构 655

一、科学技术委员会 655

二、科学技术协会 655

三、农业技术工作站 655

四、地震办公室 655

第二节 科技队伍 656

第三节 科普成果 656

一、省表彰成果 657

二、市表彰成果 657

第二章 群众文化 659

第一节 文化单位 659

一、文化馆 659

二、图书馆(室) 659

三、新华书店 659

四、影剧院(队) 660

五、文工团(队) 661

六、农村业余剧团 661

第二节 文学艺术 661

一、文学创作 661

二、民间文学 662

三、民间戏剧 663

四、书画 摄影 664

第三节 传统文化活动 665

一、社火 665

二、灯会 666

第三章 文物古迹 668

第一节 新石器文化遗址 668

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68

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668

第二节 城堡 669

一、红古城 669

二、夹滩城堡 670

三、海石湾城 670

四、红山嘴城 670

第三节 恐龙化石 670

第四章 体育 672

第一节 农民体育 672

第二节 职工体育 67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676

第四节 体育设施 677

第五章 广播 电视 新闻 678

第一节 机构 678

一、局级机构 678

二、局属机构 678

第二节 广播 679

一、广播网建设 679

二、广播宣传 680

三、广播设备 682

第三节 电视 683

第四节 新闻 684

一、报刊 684

二、通讯报道 684

第六章 档案 686

第一节 机构 686

第二节 馆藏及管理 686

第三节 编研利用 687

第十九篇 医药 卫生第一章 医疗单位 692

第一节 区人民医院 692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 693

一、河嘴乡卫生院 693

二、红古乡卫生院 693

三、窑街镇卫生院 694

四、平安乡卫生院 694

第三节 村保健(医疗)站 694

第四节 驻区医疗单位 695

一、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695

二、窑街矿务局医院 695

三、兰州炭素厂职工医院 696

四、四冶西北职工医院 696

五、甘肃省康太医院花庄分院 696

六、八冶卫生所 697

第二章 卫生防疫 698

第一节 疫病防治 698

一、传染病防治 698

二、地方病防治 700

第二节 卫生防病 701

一、饮水卫生 701

二、食品卫生 702

三、学校卫生 703

四、劳动卫生 703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704

第三章 妇幼保健 706

第一节 妇女保健 706

一、新法接生 706

二、妇女病普查普治 706

三、妇女劳动保护 707

四、围产期保健 707

第二节 儿童保健 708

第四章 医药卫生管理 709

第一节 机构 709

一、行政机构 709

二、事业机构 709

第二节 医疗制度 710

一、公费医疗 710

二、合作医疗 710

三、卫生制度改革 711

第三节 医疗技术队伍 712

一、中医药 712

二、西医药 712

第四节 药政管理 713

一、机构 713

二、药政管理 713

第二十篇 方言 风俗第一章 方言 717

第一节 概况 717

一、红古区方言内部口音 717

二、窑街话与红古话的语音异同 717

第二节 红古话语音系统 718

一、声母 718

二、韵母 718

三、声调 719

四、红古话单字声韵配合表及说明 720

五、文白异读 721

第三节 红古话与北京话语音比较 722

一、声母比较 722

二、韵母比较 724

三、声调比较 726

第四节 红古话语法 727

第五节 词语 729

第六节 谚语 734

第七节 歇后语 740

第二章 风俗 747

第一节 汉族习俗 747

一、饮食 747

二、服饰 747

三、居住 747

四、婚俗 748

五、丧葬 749

六、节日 749

七、其他庆贺习俗 751

第二节 回族习俗 751

一、饮食 751

二、服饰 752

三、居住 752

四、婚俗 752

五、节日 753

六、丧葬 754

第二十一篇 人物 757

第一章 人物传略 757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57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59

第二章 人物简介 775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75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777

第三章 人物表录 784

第一节 军政人物 784

第二节 科举人物 784

第三节 革命烈士 流落的西路红军战士 赴朝鲜参战人员 787

一、革命烈士 787

二、流落的西路红军战士 787

三、赴朝鲜参战人员 788

第四节 先进模范人物 791

一、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模范 791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立功人员 803

第五节 副县(团)级 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 805

一、区属单位工作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教人员 805

二、红古籍在外地工作的县团级干部 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 807

第六节 省 市驻区单位主要领导 811

一、民国时期在窑街的工矿单位负责人员 811

二、省、市驻区县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 812

附录 825

一、1996年~1999年红古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纪略 825

(一)农林牧渔业 825

(二)水利 电力 827

(三)工交 邮电 829

(四)财贸 工商 834

(五)城区建设 837

(六)小康建设 839

(七)党政军机构 840

(八)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 841

(九)民政 劳动 人事 841

(十)教科 文卫 843

(十一)经济及社会指标 848

二、文告 851

(一)省委批复兰州市委关于新设红古区的请示报告 851

(二)同意兰州市设置红古区的批复 851

(三)红古川建设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纪要 851

(四)中共红古区委关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决定 853

(五)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的规定》中处理有关具体问题的规定 855

(六)关于河湾大队因重名更改名称的批复 858

(七)关于对窑街路等四条街道命名的批复 858

(八)关于《红古区海石湾镇区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 859

(九)关于红古区级机关搬迁到海石湾问题的批复 870

(十)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通告 870

(十一)《红古区小康乡(镇)、村达标检查验收和奖励办法》 871

(十二)《兰州市红古区创建文明区实施方案》 874

(十三)中共红古区委 红古区人民政府关于红古区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882

(十四)中共红古区委 红古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意见 889

三、文献 905

(一)道光十八年闰四月,由钦加二品管束、庄浪土官土军世袭掌印指挥使司指挥使副总府、加五级记录五次鲁,赏以给张广元的土地开发执照一份 905

(二)重修窑街玉真观《福缘善庆簿》 905

(三)创办窑街官金铜厂 906

(四)甘肃省湟惠渠灌溉区 908

(五)甘肃省政府训令 908

(六)甘肃享堂脊椎动物化石简报 909

(七)进军河西走廊时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三军作战命令 911

四、碑记 谱序 913

(一)王氏先茔碑记 913

(二)马氏历代碑记 913

(三)皇清甘肃平番县师氏先茔墓表 914

(四)李氏世系谱 915

(五)湟惠渠落成记 916

五、游记 917

(一)宁海纪行 917

(二)伟大的西北 918

六、诗词 920

七、民间故事传说 927

(一)骆驼山的传说 927

(二)东洼山的故事 928

(三)古槐的传说 929

八、《永登县志局窑街镇采访册》选录 930

编纂始末 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