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篇 器件物理与基础技术 1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中载流子运动的基本规律 1
第一节 能带理论 1
1-1-1 原子中电子的能级 1
1-1-2 晶体中电子的能带 2
第二节 载流子运动规律 4
1-2-1 半导体的导电机构 4
1-2-2 电子和空穴的统计分布 5
1-2-3 载流子的运动规律 14
主要参考文献 23
第二章 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 24
第一节 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工艺、生产及理论 24
2-1-1 晶体管工艺与生产的发展概况 24
2-1-2 晶体管理论的发展概况 25
2-1-3 集成电路的理论分析 27
2-2-2 平衡情况下的载流子密度分布 28
第二节 “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 28
2-2-1 杂质分布的控制 28
2-2-3 非平衡载流子密度分布 29
2-2-4 “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 30
第三节 PN结特性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 32
2-3-1 平衡状态下的PN结 32
2-3-2 PN结的电流-电压特性 41
2-3-3 PN结电容及导纳 49
参考文献 56
第三章 双极型器件物理 60
第一节 用“少数载流子总量”方法分析多个PN结之间的相互作用 60
3-1-1 多个PN结之间的相互作用 60
3-1-2 双极晶体管和注入型电路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 61
第二节 双极晶体管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 61
3-2-1 晶体管直流放大系数α0 62
3-2-2 晶体管的频率特性 69
3-2-3 瞬态特性 75
3-3-1 注入型电路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82
第三节 注入型电路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三个PN结的相互作用) 82
3-3-2 注入型电路的“少数载流子总量”分析方法 84
参考文献 101
第四章 MOS器件物理 103
第一节 MOS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03
第二节 栅下硅表面空间电荷区的基本特性 105
第三节 MOS晶体管特性 109
4-3-1 直流特性 109
4-3-2 交流特性 119
4-3-3 开关特性 123
4-3-4 MOSFET的穿通特性 126
4-3-5 MOSFET的短沟道特性 130
第四节 影响MOS晶体管特性的几种效应 137
4-4-1 温度效应 137
4-4-2 老化效应 139
4-4-3 辐照效应 141
4-4-4 热电子效应 142
参考文献 144
第五章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技术 145
第一节 隔离技术 145
5-1-1 集电极扩散隔离 145
5-1-2 局部氧化隔离 146
5-1-3 V形槽隔离技术 148
第二节 微细加工 148
5-2-1 电子束曝光 148
5-2-2 离子注入技术 152
5-2-3 干法腐蚀 157
第三节 等平面硅栅工艺 164
5-3-1 硅栅工艺 165
5-3-2 自对准 165
第四节 薄膜工艺 168
5-4-1 氮化硅工艺 168
5-4-2 三氧化二铝工艺 173
5-4-3 多晶硅工艺 176
主要参考文献 177
6-1-1 十进制码 179
第一节 常用代码 179
第二篇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179
第六章 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179
6-1-2 二-五码与五-二码 180
6-1-3 原码、反码、补码与偏移码 181
6-1-4 葛莱码(Gray Code) 182
6-1-5 约翰逊码(Johnson Code或M?bius Code) 183
6-1-6 奇偶数 183
6-1-7 海明码(Hamming Code) 184
6-1-9 多项式码 186
6-1-8 余数码 186
6-1-10 字符码 187
第二节 组合逻辑 188
6-2-1 基本逻辑运算及其运算规则 188
6-2-2 混合逻辑符号 189
6-2-3 逻辑功能的描述 191
第三节 时序逻辑 198
6-3-1 触发器 199
6-3-2 计数器 202
主要参考文献 208
第七章 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分析 209
第一节 数的运算 210
7-1-1 数的形式 210
7-1-2 数的表征 216
7-1-3 数的运算 217
第二节 寄存器的结构 221
7-2-1 Intel 8086的寄存器结构 221
7-2-2 TMS 9900的工作寄存器结构 223
7-2-3 寄存器结构的选择 224
第三节 指令形式 225
7-3-1 字节式指令形式 225
7-3-2 整字式指令形式 228
7-3-3 指令形式的选择 232
第四节 地址方式 234
7-4-1 地址形成方式 234
7-4-2 地址方式的选择 240
7-5-1 操作的种类 241
第五节 操作的种类 241
7-5-2 操作的选择 246
7-5-3 机器语言 247
参考文献 248
第八章 微型计算机的逻辑结构 249
第一节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 249
8-1-1 总线结构 250
8-1-2 通讯方式 251
8-1-3 地址编号 252
8-1-5 结构的选择 253
8-1-4 总线驱动器的安排 253
第二节 微处理机的设计 255
8-2-1 微指令集合的选择 255
8-2-2 微处理机的结构 259
8-2-3 运算功能的实现 260
8-2-4 控制功能的实现 269
第三节 微程序设计 276
参考文献 283
第一节 中断控制接口电路 284
第九章 微型计算机的接口 284
9-1-1 中断转移的过程 285
9-1-2 中断请求信号的举例 287
9-1-3 中断控制接口电路 289
第二节 并行传送接口电路 293
9-2-1 并行传送接口电路的结构 293
9-2-2 并行传送接口电路的应用 294
第三节 串行传送接口电路 297
9-3-1 寄存器及其作用 297
9-3-2 信号线及其作用 301
9-3-3 发送与接收的实现 302
第四节 调制解调接口电路 305
9-4-1 调制解调的方法 306
9-4-2 发送与接收的过程 307
第五节 直接传送接口电路 312
9-5-1 DMA控制器的框图 312
9-5-2 DMA传送技术的应用 312
第六节 虚拟式输入/输出 315
参考文献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