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概况 1
第二章 整体观念 26
第一节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26
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存 27
自然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27
一、四时气候变化对生理的影响 27
二、一日中的昼夜晨昏变化对生理的影响 29
三、地区方域对生理的影响 29
自然环境对病理的影响 30
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 31
第二节 人体本身的整体性 33
生理上的整体性 33
病理上的整体性 35
诊治上的整体性 36
第三章 阴阳五行学说 3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39
阴阳的基本概念 39
一、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40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1
三、阴阳能概括事物的相对属性 4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2
一、阴阳的对立统一 42
二、阴阳的依存互根 43
三、阴阳的消长转化 4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47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7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47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8
四、作为论断疾病的总纲 50
五、指导疾病的治疗 5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53
五行的基本概念 53
一、五行的含义 53
二、五行的特性 54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54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54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55
一、生理方面 60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0
二、病理方面 62
三、诊断方面 63
四、治疗方面 63
第三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 65
第四章 脏象 70
第一节 脏腑生理 72
心与小肠 72
一、心 72
二、小肠 77
三、心与小肠的关系 78
肺与大肠 79
一、肺 79
附:心包络 79
二、大肠 84
三、肺与大肠的关系 85
脾与胃 86
一、脾 86
二、胃 91
三、脾与胃的关系 94
附:胰脏 95
肝与胆 95
一、肝 95
二、胆 101
三、肝与胆的关系 102
一、肾 103
肾与膀胱 103
二、膀胱 110
三、肾与膀胱的关系 111
附:三焦 112
附:命门 114
奇恒之腑 117
一、脑 117
二、骨与髓 119
三、脉 120
四、女子胞 121
第二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122
一、心与肺 123
二、心与脾 123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23
三、心与肝 124
四、心与肾 124
五、肺与脾 124
六、肺与肝 125
七、肺与肾 126
八、肝与脾 127
九、脾与肾 127
十、肝与肾 128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28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129
第三节 精神气血津液 130
精 130
二、精的作用 131
一、精的生成 131
神 133
一、神的产生 134
二、神的内容及其意义 134
气 136
一、 气的分类与生成 137
二、气的功能 141
三、气的运动 144
血 145
一、血的生成 145
二、血的功能 146
三、血的循行 148
一、津液的生成与输布 149
津液 149
二、津液的功能 150
三、津液的分类 151
精神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53
一、神与气血津液精的关系 153
二、气与血的关系 154
三、气和津液的关系 157
四、津液与血的关系 158
第五章 经络 159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159
经络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159
经络学说的发展 160
经络学说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 162
经络的组成 163
第二节 经络的概念与组成 163
经络的概念 163
一、经脉 164
二、络脉 164
三、经筋与皮部 165
第三节 十二经脉 165
十二经的命名根据 165
一、上为手经,下为足经 165
二、内为阴经、外为阳经 166
三、属脏者为阴经,属腑者为阳经 166
经脉与脏腑的表里关系 166
二、手阳明大肠经 167
一、手太阴肺经 167
十二经循行与病证 167
三、足阳明胃经 168
四、足太阴脾经 171
五、手少阴心经 171
六、手太阳小肠经 172
七、足太阳膀胱经 174
八、足少阴肾经 174
九、手厥阴心包经 176
十、手少三阳焦经 177
十一、足少阳胆经 177
十二、足厥阴肝经 179
十二经的走向规律 181
十二经流注衔接顺序 181
十二经的分布规律 183
一、在四肢部的分布 183
二、在头面部的分布 183
三、在躯干部的分布 184
十二经的交接规律与部位 185
一、十二经的交接规律 185
二、十二经的交接部位 186
第四节 奇经八脉 187
奇经的特点 187
奇经的功能 187
奇经的循行、功能与病证 188
一、督脉 188
二、任脉 189
三、冲脉 190
四、带脉 192
五、阳跷脉与阴跷脉 193
六、阳维脉与阴维脉 193
第五节 经别与别络 196
十二经别 196
一、循行路线 196
二、主要生理功能 198
十五别络 199
一、循行路线 199
二、主要生理功能 200
一、内联脏腑,外络肢节 201
二、通行气血,营养机体 201
第六节 经络的功能与临床应用 201
经络的生理功能 201
经络的临床应用 202
一、解释病理 202
二、指导临床论断 203
三、指导临床治疗 204
第六章 病因病机 207
第一节 病因 208
外感致病因素 210
一、六淫 210
二、疫疠之气 226
一、七情 229
内伤致病因素 229
二、胎传 235
其它致病因素 237
一、饮食与劳逸 237
二、外伤与虫兽所伤 240
三、水土不服 241
四、失治和误治 242
五、病理产物 243
第二节 发病 248
正邪与发病 248
一、正气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48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250
发病途径 251
发病形式 252
一、即发 252
二、伏发 253
三、复发 253
第三节 病机 254
基本病机 255
一、阴阳失调 255
二、邪正斗争 259
三、升降出入失常 261
外感病病机 263
一、伤寒六经病机 265
二、温热卫气营血病机 271
三、湿热三焦病机 275
一、脏腑病机 278
内伤病病机 278
二、气血津液病机 296
三、经脉病机 303
第七章 诊法 311
第一节 问诊 311
问一般情况 312
问现在证 312
一、问寒热 312
二、问汗 314
三、问头身 316
四、问二便 324
五、问饮食口味 326
六、问胸腹 327
七、问耳目 330
八、问睡眠 331
问经带胎产 333
一、月经 333
二、带下 339
问小儿 340
问诊治 341
第二节 望诊 341
总体望珍 341
一、望神色 341
二、望形态 343
分部望珍 345
一、头面部 345
二、肢体部 354
一、痰涎 362
望排泄物 362
二、呕吐物 364
三、二便 364
舌诊法 366
一、望舌质 368
二、望舌苔 375
三、舌质与舌苔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381
四、舌诊注意事项 382
望小儿指纹 383
一、色泽 384
二、浮沉 385
三、长短 385
第三节 闻诊 385
二、呼吸 386
一、语言 386
听声音 386
三、咳嗽 388
四、呕吐 389
五、呃逆 389
六、喛气 389
嗅气味 390
一、病体 390
二、病室 391
第四节 切诊 391
脉诊 392
一、脉诊的意义 392
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392
三、正常脉象 394
四、异常脉象 395
六、相兼脉与独论 404
七、妇女脉及小儿脉 405
八、脉证的顺逆和从舍 406
九、诊败脉法 407
十、诊脉注意事项 408
按诊 408
一、按肌肤 409
二、按头颈 409
三、按胸胁 410
四、按腹部 410
五、按手足 411
六、按腧穴 411
七、按诊注意事项 412
第八章 辨证 41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413
一、表里的含义 414
二、表证和里证 414
表里辨证 414
三、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416
四、表证和里证的关系 416
五、表里辨证要点 417
一、寒热的含义 418
二、寒证和热证 418
寒热辨证 418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 420
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 420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423
一、虚实的含义 425
虚实辨证 425
二、实证和虚证 425
六、寒热辨证要点 425
三、实证和虚证的鉴别 426
四、实证和虚证的关系 426
五、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429
阴阳辨证 430
一、阴阳辨证的含义 430
六、虚实辨证要点 430
二、阴证和阳证 431
三、阴证和阳证的鉴别 433
四、阴证和阳证的关系 434
五、阴阳辨证要点 434
心与小肠病辨证 435
一、心病辨证 435
第二节 脏腑(病)辨证 435
二、小肠病辨证 440
三、兼病辨证 442
肝与胆病辨证 445
一、肝病辨证 445
附:肝气、肝郁、肝火、肝阳、肝风 453
二、胆病辨证 454
三、兼病辨证 455
脾与胃病辨证 457
一、脾病辨证 457
二、胃病辨证 460
三、兼病辨证 463
肺与大肠病辨证 464
一、肺病辨证 464
五、辨脉纲领 464
二、大肠病辨证 469
三、兼病辨证 471
一、肾病辨证 472
肾与膀胱病辨证 472
二、膀胱病辨证 476
三、兼病辨证 477
第三节 气血津液(病)辨证 478
气血病辨证 478
一、气病辨证 478
二、血病辨证 481
三、气血同病辨证 483
津液病辨证 486
一、津液不足 486
二、水液停聚 486
第四节 水经(病)辨证 492
六经病辨证 494
一、太阳病辨证 495
二、阳明病辨证 501
三、少阳病辨证 504
四、太阴病辨证 505
五、少阴病辨证 507
六、厥阴病辨证 509
六经病证传变 513
一、循经传 513
二、越经传 513
五、合病并病 514
第五节 卫气营血(病)辨证 514
四、里证出表 514
三、直中 514
卫气营血病辨证 515
一、卫分病辨证 515
二、气分病辨证 516
三、营分病辨证 517
四、血分病辨证 518
卫气营血合病辨证 520
一、卫气同病辨证 521
二、卫营合邪辨病 521
三、气营两燔辨证 522
四、气血两燔辨证 522
第六节 三焦(病)辨证 523
四、合病 523
三、伏邪内发 523
二、逆传 523
一、顺传 523
卫气营血病证传变 523
三焦病辨证 524
一、上焦湿热辨证 524
二、中焦湿热辨证 525
三、下焦湿热辨证 526
三焦病证传变 527
第九章 预防治则与治法 528
第一节 预防 528
未病先防 528
一、增强正气 528
二、防止病邪侵害 528
既病防变 530
一、防止外感病发展 531
二、防止内伤病传变 531
第二节 治则 531
治病求本 531
一、标与本的含义 532
二、标与本的关系 532
三、标本治则的临床应用 532
扶正祛邪 533
一、扶正 534
二、祛邪 534
三、先扶正后祛邪 534
四、先祛邪后扶正 534
二、阴阳偏衰 535
一、阴阳偏盛 535
五、扶正与祛邪并用 535
调整阴阳 535
正治与反治 537
一、正治与反治的含义 537
二、反治法则的临床应用 537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538
一、因时制宜 538
二、因地制宜 539
三、因人制宜 539
第三节 治法 540
汗法 541
和法 544
下法 545
消法 548
吐法 549
清法 550
温法 552
补法 553
理气法 555
理血法 557
祛湿法 558
祛痰法 559
安神法 560
熄风法 561
固涩法 562
开窍法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