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时期的十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山东省委研究室编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09002464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序 1

一 十年历程 1

(一)拨乱反正,逐步端正思想路线 2

(二)进一步统一思想,开创 9

山东工作的新局面 9

(三)坚持全面改革开放,逐 13

步建立新体制 13

二 历史性转变的胜利实现 25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逐步确立 25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补课 26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 29

3.对重大历史问题划清是非界限 30

(二)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 33

1.提高对落实政策重要性的认识 33

2.采取有效措施 35

3.全面落实政策取得可喜成果 38

(三)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41

1.各级领导努力适应转移的新形势 41

2.宣传舆论工作积极为转移服务 43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工作着重点转移 44

(四)历史性转变胜利实现的标志 45

4.加强法制建设,保证着重点转移的顺利实现 45

1.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 46

2.宏伟战略目标的确定 47

3.开创山东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令 52

三 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就 57

(一)农村改革的兴起与发展 57

1.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发与推进 58

2.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73

3.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改革 80

4.围绕发展商品经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83

5.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 89

(二)农村改革的显著成就 96

1.新的合作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 97

2.开始找到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 99

3.整个农村经济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101

(三)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105

1.给农民以创造、发展的机会 105

2.重视农业、农村问题,敢于让农民致富 109

3.面向改革实际,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 112

4.不断探索改革中的新问题 117

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120

(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与推进 120

1.扩大企业自主权 121

2.推行经济责任制 123

3.放宽政策,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 125

4.冲破旧的束缚,改革商品流通体制 127

5.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130

6.坚定而有步骤地进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133

7.改革基本建设体制,推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 135

8.改革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138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 139

1.简政放权,推行厂长负责制 140

2.进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 142

3.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不断深化 144

4.横向经济联合迅猛发展 148

5.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151

6.进行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 153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158

1.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机制正在形成 158

2.企业开始出现蓬勃生机 160

3.多种经济形式相互促进,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161

4.向开放型经济转变 162

5.经济运行的调控手段得到改善,人 163

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163

(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总结 164

1.始终把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放在改革的首位 164

2.正确把握计划和市场的内在统一是搞好改革的关键 165

3.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促进改革健康发展 167

(一)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172

五 文化事业的改革广泛展开 172

1.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稳步进行 174

2.技术市场蓬勃发展 177

3.科研机构新的管理体制趋向完善 179

4.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突破 182

5.企业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有所增强 185

6.农技推广体制出现新格局 188

(二)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2

1.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进行 193

2.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不断深化 198

3.高等教育改革多方面展开 206

1.文艺体制改革开拓前进 214

(三)有重点地推进文艺、卫生、体育的体制改革 214

2.卫生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222

3.体育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230

六 对外开放给山东经济带来蓬勃生机 238

(一)从沿海城市的开放到山东半岛的开放 238

1.对外开放逐步展开 238

2.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进入生产经营阶段 240

3.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经济活力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增强 243

4.对外开放向着高层次发展 246

(二)开放城市的“窗口”作用日益明显 250

1.逐步完善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 250

2.积极探索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253

3.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60

4.带动全省经济共同发展 266

(三)山东经济正向着开放型转变 269

1.发挥优势,扩大对外贸易 270

2.利用外资逐年增加 277

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 278

4.广泛开展国际交往,为经济建设服务 279

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284

(一)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深入 284

1.党的路线教育日益深化 284

2.理想教育逐步深入人心 288

3.法制教育广泛展开 292

(二)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健康发展 297

1.“五讲四美”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297

2.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 302

3.学习英雄模范的活动不断开展 305

4.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入新阶段 308

(三)城乡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发生可喜变化 310

1.思想观念逐步得到更新 310

2.社会风尚逐步好转 312

3.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315

4.社会秩序日益稳定 316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319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初步经验 319

1.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 319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着力于“四有”新人的培育民族素质的提高 320

3.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群 321

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321

4.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322

八 整党为加强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325

(一)整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25

1.整党的背景 325

2.整党的过程和步骤 328

1.对整党成绩的基本估价 330

(二)整党的成绩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330

2.全党的思想更加统一 331

3.对党风普遍进行了整顿 334

4.党的纪律得到加强 336

5.党的组织进一步纯洁 338

(三)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思考 340

1.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340

2.坚持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 341

3.把党风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上 343

九 政治体制改革稳步进行 346

(一)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 346

1.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准备 346

2.积极进行机构改革的试点 348

3.稳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354

4.深入开展防止和反对官僚主义的活动 359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362

1.党政分开积极起步 362

2.进一步下放权力 365

3.社会协商对话活动广泛开展 367

十 辉煌的建设成就 371

(一)经济建设发展迅速 371

1.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372

2.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379

3.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384

4.商业、财政、金融事业稳步发展 388

5.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事业迅速扩大 391

6.基础建设成就显著 394

7.区域经济开发建设进展迅速 403

(二)文化建设繁荣活跃 410

1.科技事业成绩显著 410

2.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414

3.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旺 420

4.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426

5.体育事业逐步振兴 431

6.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扩大 437

1.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 440

(三)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440

2.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446

3.居住条件逐步改善 453

4.居民储蓄和手存现金大幅度增加 455

5.社会福利工作进一步加强 457

十一 光辉灿烂的前景 461

(一)山东省二十世纪末的发展前景 462

1.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462

2.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和格局 464

3.人民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 475

4.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77

(二)向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前进 479

1.第一个翻番的提前完成为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480

2.山东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483

十二 十年发展与探索 493

(一)走外向型商品经济发展的路子 494

(二)坚定不移地搞好改革开放 499

(三)把“富民兴鲁”的立足点放在 504

“科教兴鲁”上 504

(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508

(五)不断对省情进行再认识,不断实现思想解放和生产力的解放 512

附录: 516

山东新时期十年大事记(1978年12月—1988年5月) 560

后记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