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
绪论 1
概说 1
二、中医诊断学三大原则 5
(一) 审察内外 5
(二) 四诊合参 6
(三) 辨证求因 6
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7
(一) 四诊 7
(二) 八纲 7
(三) 辨证 7
(四) 诊断与病案 7
(三) 树立良好的医德,坚持实事求是 8
四、学习中医诊断学的要求和方法 8
(二) 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8
(一) 熟练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 8
第一章 四诊 11
一、四诊的概念及内容 11
二、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11
第一节 望诊 12
一、望神 13
(一) 神的概念 13
(二) 望神的意义 13
2. 失神 14
1. 得神 14
(三) 望神的重点 14
(四) 神的表现类型 14
3. 假神 15
4. 神气不足 15
5. 神志异常 16
二、望面色 16
(一) 面部色诊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16
(二) 面部与脏腑的相关部位 17
(三) 望色十法 17
(四) 常色和病色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18
1. 常色 18
2. 病色 19
3. 体胖 22
(二) 望姿态 22
5. 畸形 22
4. 体瘦 22
(一) 望形态 22
2. 体弱 22
1. 体强 22
三、望形态 22
1. 动静姿态 23
2. 体位 23
3. 意态 23
四、望头颈五官九窍和皮肤 24
(一) 望头部 24
1. 头面 24
(二) 望颈项 26
1. 外形 26
2. 头发 26
2. 动态 27
(三) 望五官 27
1. 望目 27
2. 望耳 29
3. 望鼻 29
4. 望口 30
5. 望咽喉 31
(四) 望下窍 32
1. 望前阴 32
1. 色泽 33
2. 润枯 33
(五) 望皮肤 33
2. 望后阴 33
3. 肿胀 34
4. 痘疮 34
5. 斑疹 35
6. 白? 36
7. 痈、疽、疔、疖 36
五、望小儿食指络脉 37
(一) 络脉的概念 37
(二) 望络脉的方法 37
(三) 临床意义 38
1. 正常形色 38
2. 病理性变化及主病 38
六、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38
(一) 望痰 38
七、望舌 39
(五) 望呕吐物 39
(二) 望涎 39
(三) 望涕 39
(四) 望唾 39
(一) 舌诊的临床意义 40
1. 判断正气盛衰 40
2. 分辨病位深浅 40
3. 区别病邪性质 40
4. 推断病情进退和预后 40
(二) 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40
1. 舌与脏腑的关系 40
1. 方法 41
2. 注意事项 41
(三) 舌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41
2. 舌诊原理 41
(四) 舌诊内容 42
1. 望舌质 42
2. 望舌苔 45
3. 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观察 48
第二节 闻诊 58
一、听声音 59
(一) 正常声音 59
(二) 病变声音 59
1. 发声 59
2. 语言 60
3. 呼吸 61
8. 太息 63
7. 暖气 63
9. 肠鸣 63
5. 呕吐 63
4. 咳嗽 63
6. 呃逆 63
二、闻气味 64
(一) 口鼻之气 64
(二) 病体之气 64
(三) 排出物之气 64
(四) 病室之气 64
第三节 问诊 68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 69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9
(一) 问诊的方法 69
1. 围绕主诉,全面诊察 69
4. 危重病人,扼要询问 70
(二) 问诊的注意事项 70
2. 系统灵活,分清主次 70
3. 问辨结合,减少盲目 70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71
(一) 一般情况 71
(二) 主诉 71
(三) 现病史 72
(四) 既往史 74
(五) 个人生活史 74
(六) 家族史 75
四、问常见的现在症状 75
(一) 问寒热 75
(二) 问汗液 80
(三) 问疼痛 82
(四) 问头身症状 83
(五) 问胸胁脘腹症状 85
(六) 问耳目症状 88
(七) 问口渴 90
(八) 问饮食异常 91
(九) 问口味异常 93
(十) 问睡眠 94
(十一) 问大便 95
(十二) 问小便 97
(十三) 问妇女 99
(十四) 问小儿 101
第四节 切诊 110
(一) 脉诊的概念 112
(二) 脉诊发展概况 112
一、脉诊 112
(三) 脉象形成的原理 113
(四) 脉诊的部位 114
(五) 寸口诊法 116
1. 寸口脉的部位及分部 116
2. 寸口诊病的原理 116
3. 寸口脉分候脏腑 117
4. 寸口诊脉的临床意义 119
5. 寸口诊脉的方法 120
(六) 正常脉象 121
1. 正常脉象的形态和特点 121
2. 正常脉象的生理性变异 121
(七) 病理脉象 122
1. 浮类脉 123
2. 沉类脉 124
3. 迟类脉 125
4. 数类脉 126
5. 虚类脉 127
6. 实类脉 129
【附】 131
1. 脉象鉴别 131
2. 败脉诊法 132
3. 相兼脉与主病 134
4. 诊妇人脉 134
5. 诊小儿脉 135
6. 脉症顺逆与从舍 135
1. 按肌肤 137
(五) 内容 137
(四) 注意事项 137
(三) 临床意义 137
(二) 手法 137
(一) 概念 137
二、按诊 137
2. 按手足 138
3. 按胸腹 138
4. 按俞穴 139
第二章 八纲 150
概说 150
一、概念 150
二、沿革 150
三、重要性 151
第一节 表里辨证 151
一、表证 152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153
二、里证 153
【附】半表半里证 154
第二节 寒热辨证 154
一、寒证 154
二、热证 155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156
第三节 虚实辨证 156
一、虚证 156
二、实证 157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159
第四节 阴阳辨证 159
一、阴虚证 160
二、阳虚证 160
三、亡阴证 161
第五节 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 162
四、亡阳证 162
一、证候相兼 163
(一) 表证与寒热虚实相兼 164
1. 表寒证 164
2. 表热证 164
3. 表虚证 164
4. 表实证 164
5. 表寒证与表热证、表虚证与表实证的鉴别要点 165
(二) 里证与寒热虚实相兼 165
1. 里寒证 165
2. 里热证 165
3. 里实寒证与里虚寒证,里实热证与里虚热证的鉴别要点 166
二、证候错杂 166
(一) 表里同病 166
4. 表里俱实 167
3. 表里俱虚 167
2. 表里俱热 167
1. 表里俱寒 167
(二) 寒热错杂 168
1. 表里寒热错杂 168
2. 上下寒热错杂 168
(三) 虚实错杂 169
1. 表里虚实错杂 170
2. 上下虚实错杂 170
三、证候转化 171
(一) 表里转化(表里出入) 171
2. 热证转化为寒证 172
1. 寒证转化为热证 172
(二) 寒热转化 172
2. 里邪出表 172
1. 表证入里 172
(三) 虚实转化 173
1. 实证转化为虚证 173
2. 因虚证导致实证 173
四、证候真假 173
(一) 寒热真假 173
1. 真寒假热证 173
2. 真热假寒证 174
(二) 虚实真假 174
1. 真虚假实证 174
2. 真实假虚证 174
3. 辨别证候真假的要点 174
一、概念 184
第三章 辨证 184
二、各种辨证方法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185
第一节 病因辨证 186
一、六淫、疫疬病辨证 186
二、七情病辨证 190
三、饮食、劳逸病辨证 191
四、外伤病辨证 192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195
一、气病辨证 197
(一) 气虚证 197
(二) 气陷证 198
(三) 气滞证 199
(四) 气逆证 200
(一) 血虚证 202
二、血病辨证 202
(二) 血淤证 203
(三) 血热证 204
(四) 血寒证 205
三、气血同病辨证 207
(一) 气血两虚证 207
(二) 气滞血淤证 208
(三) 气虚血淤证 209
(四) 气不摄血证 210
(五) 气随血脱证 211
四、津液病辨证 212
(一) 津液不足证 212
(二) 水液停聚证 213
1. 水肿 213
2. 痰饮证 216
第三节 脏腑辨证 225
(一) 概说 228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28
(二) 常见证候 229
1. 心气虚 229
2. 心阳虚与心阳暴脱 230
3. 心血虚 232
4. 心阴虚 233
5. 心脉痹阻 233
6. 心火亢盛 234
7. 痰迷心窍 235
8. 痰火扰心 237
9. 小肠实热 238
(三) 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 238
(一) 概说 240
【附】心与小肠病证归纳简表 24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240
(二) 常见证候 241
1. 肺气虚 241
2. 肺阴虚 243
3. 风寒束肺 244
4. 寒邪客肺 244
5. 水饮停肺 245
6. 痰湿阻肺 246
7. 风热犯肺 246
8. 热邪壅肺 247
9. 燥邪犯肺 248
10. 大肠湿热 249
12. 肠虚滑泄 250
11. 大肠液亏 250
(三) 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 251
【附】肺与大肠病证归纳简表 253
三、脾与胃病辨证 254
(一) 概说 254
(二) 常见证候 255
1. 脾气虚 255
2. 脾阳虚 256
3. 中气下陷 257
4. 脾不统血 257
5. 寒湿困脾 258
6. 湿热蕴脾 259
7. 胃阴虚 260
8. 食滞胃脘 260
9. 胃实寒证 261
10. 胃虚寒证 262
11. 胃实热证 263
(三) 脾与胃病辨证要点 264
【附】脾与胃病证归纳简表 266
四、肝与胆病辨证 266
(一) 概说 266
(二) 常见证候 268
1. 肝气郁结 268
2. 肝火上炎 269
3. 肝血虚 270
4. 肝阴虚 270
5. 肝阳上亢 271
6. 肝风内动 272
7. 寒滞肝脉 275
8. 肝胆湿热 276
9. 胆郁痰扰 277
(三) 肝与胆病辨证要点 278
【附】肝与胆病证归纳简表 280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81
(一) 概说 281
(二) 常见证候 282
1. 肾阳虚 282
2. 肾阴虚 283
3. 肾精不足 284
4. 肾气不固 285
5. 肾不纳气 286
6. 膀胱湿热 286
(三) 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 287
【附】肾与膀胱病证归纳简表 288
六、脏腑兼证 289
(一) 概说 289
(二) 常见的脏腑兼证 289
1. 心肾不交 289
2. 心脾两虚 290
3. 心肝血虚 291
4. 心肾阳虚 292
5. 心肺气虚 292
6. 脾肺气虚 293
7. 脾肾阳虚 294
8. 肺肾阴虚 295
9. 肝肾阴虚 296
11. 肝胃不和 297
10. 肝脾不调 297
12. 肝火犯肺 298
第四节 经络辨证 311
一、十二经脉病证 312
(一) 手太阴肺经病证 313
(二) 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313
(三) 足阳明胃经病证 313
(四) 足太阴脾经病证 313
(五) 手少阴心经病证 314
(六) 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314
(七) 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314
(八) 足少阴肾经病证 314
(十一) 足少阳胆经病证 315
(十二) 足厥阴肝经病证 315
(十) 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315
(九) 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315
二、奇经八脉病证 318
(一) 督脉病证 318
(二) 任脉病证 318
(三) 冲脉病证 318
(四) 带脉病证 318
(五) 阳维阴维病证 319
(六) 阳痒?阴?病证 319
第五节 六经辨证 323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 324
(一) 太阳病证 325
1. 太阳经证 325
2. 太阳腑证 326
1. 阳明经证 328
(二) 阳明病证 328
2. 阳明腑证 329
(三) 少阳病证 329
(四) 太阴病证 330
(五) 少阴病证 331
1. 少阴寒化证 331
2. 少阴热化证 332
(六) 厥阴病证 332
(三) 传经 333
3. 表里传 333
1. 循经传 333
2. 越经传 333
(二) 并病 333
(一) 合病 333
二、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333
(四) 直中 334
第六节 卫气营血辨证 340
一、卫气营血病证的分类 341
(一) 卫分证候 341
(二) 气分证候 342
(三) 营分证候 343
(四) 血分证候 344
1. 血分实热 344
2. 血分虚热 344
二、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 345
第七节 三焦辨证 350
一、三焦病证的分类 352
(一) 上焦病证 352
(二) 中焦病证 353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规律 355
(三) 下焦病证 355
第四章 诊断与病案 359
第一节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 359
一、辨证要点 359
(一) 四诊要求全面真实 359
(二) 围绕主症进行辨证 360
(三) 次要症状有时也是辨病的关键 360
(四) 从病变发展中辨证 361
(五) 辨证、辨证的有机结合 361
二、八纲辨证及其它辨证的运用 361
三、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 362
第二节 病案 362
一、中医病案的沿革 362
(一) 内容 363
二、中医病案的特点 363
三、中医病案的内容和书写要求 363
(二) 病案书写要求 364
四、病案的事理 364
五、病案的书写格式 364
(一) 住院病案格式的内容和要求 364
(二) 住院病程记录 366
(三) 门诊病案 366
〔附录〕 369
附一:《中医诊断学》自学方法指要 369
附二:《中医诊断学》主要参考书简介 371
附三:《中医诊断学》记诵歌诀 379
附四:《中医诊断学》考试题解选载 414
附五:《中医诊断学》诊法客观化研究思路与方法简介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