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视觉发生基础研究 1
1.视觉生理 1
1.1视觉构成的条件 1
1.1.1光 1
1.1.1.1粒子说和波动说 1
1.1.1.2电磁能的共有形式与量子说 2
1.1.1.3折射与衍射 2
1.1.2眼睛 3
1.1.2.1原始的眼睛与进化的眼睛 3
1.1.2.2眼睛的结构与组成要素 4
1.1.2.3视锥感受器与视杆感受器 5
1.1.3大脑 5
1.1.3.1大脑皮层 6
1.1.3.2脑神经细胞 6
1.1.3.3海马状突起 6
1.2视觉的产生与过程 6
1.2.1视觉发生模型 6
1.2.1.1眼睛结构与照相机原理的比较 6
1.2.1.2聚焦·折射·倒像 7
1.2.2视觉的起源与发展 7
1.2.2.1单细胞的感光物 7
1.2.2.2人的眼睛·视觉与动物眼睛·视觉的比较 7
1.2.3视觉现象发生的过程 7
1.2.3.1光·物·眼·脑 7
1.3视觉的基本现象 8
1.3.1明度视觉 8
1.3.1.1视觉的明暗对比与阈值 9
1.3.1.2视觉的明暗适应 9
1.3.1.3明度与光源、光亮、方向 9
1.3.2立体视觉 10
1.3.2.1“正立”的世界 10
1.3.2.2双眼暗示与单眼暗示 11
1.3.2.3透视关系与介入物 11
1.3.3颜色视觉 12
1.3.3.1有彩视觉 12
1.3.3.2三色说与四色说 13
1.3.3.3视觉与色彩适应 15
1.3.3.4各种颜色的视觉现象 15
1.3.4运动视觉 16
1.3.4.1视网膜·映像系统与头·眼系统 16
1.3.4.2谢灵顿的内流理论与赫尔姆霍兹的外流理论 17
1.3.4.3假象运动 17
1.3.4.4游离的光线带与瀑布效应 17
1.3.4.5运动的相对性 18
1.3.4.6暗示位移 18
1.3.5深度视觉 18
1.3.5.1透视关系与深度视觉 18
1.3.5.2介入参照与距离判断 20
1.3.5.3空间错觉与纬度构成 21
1.3.5.4纹理梯度与平面空间 21
1.3.6错幻视觉 21
1.3.6.1生理混淆与错觉现象 21
1.3.6.2移情说与错觉现象 22
1.3.6.3完形倾向与错觉现象 22
1.3.6.4想象幻觉与经验幻觉 22
2.视觉心理 23
2.1视觉的感觉与知觉 23
2.1.1视觉感觉与知觉理论 23
2.1.1.1格式塔理论 23
2.1.1.2结构主义理论 24
2.1.1.3生态学理论 25
2.1.1.4符号学理论 26
2.1.2感觉与知觉 27
2.1.2.1视觉的生理感觉 27
2.1.2.2视觉的心理知觉 27
2.1.2.3感觉与知觉的同时性 28
2.2视觉的认知心理 28
2.2.1视觉注意 28
2.2.2视觉理解 29
2.2.3视觉情绪 30
2.2.4视觉记忆 31
2.3视觉愉悦 32
2.3.1视觉快感的心理基础 32
2.3.2视觉愉悦的生成原因 32
2.3.3视觉疲劳与视觉刺激 33
2.3.3.1视觉疲劳 33
2.3.3.2视觉刺激 33
2.4感官的联觉和转换 34
2.4.1视觉与听觉 34
2.4.1.1视听术语与艺术流派形式的比较 34
2.4.1.2凝固的音乐 38
2.4.1.3音乐图像学 38
2.4.1.4视听转换 39
2.4.2视觉与味觉、嗅觉、触觉 40
2.4.2.1视觉与味觉 40
2.4.2.2视觉与嗅觉 41
2.4.2.3视觉与触觉 41
3.视觉思维 43
3.1格式塔理论与视知觉形式分析 43
3.1.1格式塔理论 43
3.1.1.1格式塔(Gestalt)的含义 43
3.1.1.2格式塔学派的场论 45
3.1.1.3格式塔学派的同型论 46
3.1.2视知觉与形式分析 47
3.1.2.1图底关系 47
3.1.2.2深度层次 48
3.1.2.3阴影意义 49
3.1.2.4形状简化 50
3.1.2.5形与色彩 52
3.1.2.6象征与心理分析 54
3.1.2.7平衡与重力 54
3.1.2.8物理力与视觉力 56
3.1.2.9时间与运动 56
3.1.2.10光线与照明度 57
3.2视知觉与视觉思维 58
3.2.1视知觉的逻辑组织性与主动选择性 58
3.2.1.1视知觉的组织能力 59
3.2.1.2视知觉的整合特质 60
3.2.2视觉思维与形式生成 61
3.2.2.1视知觉的形式语言意义 61
3.2.2.2视觉思维与形式分析 63
3.2.2.3形式的眼光与形式的自觉 65
第二部分 视觉观察与体验方式研究 67
4.视觉体验 67
4.1观察感受之维 67
4.1.1视觉之看:对形式的体验 68
4.1.1.1寻找与发现 68
4.1.1.2记录与想象 69
4.1.1.3逆反与发散 70
4.1.2右脑之看:“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72
4.2表象直观之维 73
4.2.1理性之看:科学技法理论 73
4.2.1.1透视法 73
4.2.1.2解剖学 74
4.2.1.3明暗法 75
4.2.1.4色彩学 75
4.2.2幻像之看:从真实物象到作品成像 76
4.2.3整体之看 78
4.2.4图解之看 80
4.3视觉图式之维 82
4.3.1变焦之看 82
4.3.1.1抽象与具象的互动 82
4.3.1.2正形与负形的互动 84
4.3.1.3中观·近观·远观的互动 85
4.3.2二维之看 86
4.3.3四维之看 89
4.3.4形式之看 91
5.视觉范式 95
5.1原始范式:朴素的视觉与稚拙的符号 96
5.1.1艺术起源与视觉图像 96
5.1.2原始艺术的视觉延伸 98
5.1.3原始范式的视觉形式特征 99
5.2古典范式:理性的视觉与仿像的再现 100
5.2.1模仿理念与再现学说 101
5.2.2视觉仿像与相似性图式 103
5.2.3古典范式与理性法则建构 104
5.3现代范式:形式的视觉与纯粹的表现 106
5.3.1现代主义与审美的视觉 106
5.3.2范式转型与形式主义理论 108
5.3.3仿像的解构与形式的本体化 110
5.4后现代范式:体验的视觉与拟像的意象 114
5.4.1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 114
5.4.2体类混杂与视觉狂欢 116
5.4.3后现代图像与拟像的特征 119
5.4.4视觉范式中的图像转变 120
6.视觉镜像 123
6.1自然视觉与镜像视觉 123
6.1.1摄影成像原理 123
6.1.1.1光学相机的雏形:“暗箱”与“小孔成像” 123
6.1.1.2光学相机的出现:碘化银与卷轴软片 124
6.1.1.3彩色摄影的诞生 126
6.1.1.4全息成像技术 127
6.1.2镜像视觉现象与人眼视觉现象的比较 128
6.1.3镜像技术与视觉表达 129
6.1.4镜像视觉与传统绘画的转型 130
6.1.5视觉的拓展与延伸 132
6.2视觉镜像与特异视域 134
6.2.1宏观视觉 134
6.2.1.1天文望远镜与天文图像 134
6.2.1.2航空摄影 136
6.2.1.3航天摄影 137
6.2.1.4测绘影像 138
6.2.2微观视觉 139
6.2.2.1显微摄影 139
6.2.2.2微观分析 140
6.2.3特殊视觉 142
6.2.3.1表面分析 142
6.2.3.2金像图谱 143
6.2.3.3水下摄影 144
6.2.3.4遥感测绘 145
6.2.4运动视觉 147
6.2.4.1运动分析 147
6.2.4.2绘画中的运动视觉 148
6.2.4.3电影与动画 149
6.2.4.4植物与动物行为记录 150
6.2.5深层视觉 151
6.2.5.1造影技术与深层剖视 151
6.2.5.2深层剖视与医学革命 153
6.2.5.3深层剖视作为视觉样式 154
6.2.5.4深层剖视与视觉艺术 154
6.3视觉延伸与超越视觉 155
6.3.1镜像的功能意义 156
6.3.1.1视觉纪实与留存 156
6.3.1.2视觉史迹与证据 157
6.3.1.3视觉的同一化 159
6.3.1.4视觉的传播性 160
6.3.2镜像与视觉试验 161
6.3.2.1图像与科学实验 161
6.3.2.2虚拟图像与科学实验 162
6.3.2.3新几何学与分形艺术 164
第三部分 视觉表达形式研究 167
7.视觉语言 167
7.1语素 167
7.1.1点 168
7.1.1.1“点”的语义 168
7.1.1.2“点”的属性 168
7.1.1.3点的表现 169
7.1.2线 169
7.1.2.1“线”的语义 169
7.1.2.2“线”的基本属性 170
7.1.2.3线的表现 170
7.1.3面 172
7.1.3.1“面”的语义 172
7.1.3.2“面”的基本属性 172
7.1.3.3面的表现 172
7.1.4体 173
7.1.4.1“体”的语义 173
7.1.4.2“体”的基本属性 173
7.1.4.3体的表现 174
7.1.5空间 175
7.1.5.1“空间”的语义 175
7.1.5.2空间的生成 176
7.1.5.3空间的性质 177
7.1.5.4空间的形态 177
7.1.5.5空间表现 178
7.1.6光影 180
7.1.6.1光 180
7.1.6.2影 181
7.1.6.3光影表现 182
7.1.7色彩 187
7.1.7.1“色彩”的语义 187
7.1.7.2色彩的基本属性 187
7.1.7.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88
7.1.7.4色彩表现 189
7.1.8肌理 191
7.1.8.1肌理的语义 191
7.1.8.2肌理的分类 192
7.1.8.3肌理的生成 192
7.1.8.4肌理的表现 197
7.2语汇 199
7.2.1散点与线性 199
7.2.1.1散点的“看”与线性的“看” 199
7.2.1.2散点透视与线性透视 200
7.2.1.3视觉形式中的散点表达与线性表达 201
7.2.2平面与纵深 203
7.2.2.1“平面”的视觉感受 204
7.2.2.2“纵深”的视觉感受 205
7.2.2.3视觉艺术中的平面与纵深 206
7.2.3线描与图绘 207
7.2.3.1线描的“看”与图绘的“看” 207
7.2.3.2“独立”的线描与“融合”的图绘 208
7.2.3.3视觉艺术中的线描与图绘 209
7.2.4时间与空间 210
7.2.4.1共时性的视觉艺术 210
7.2.4.2历时性的视觉艺术 212
7.2.4.3共时性与历时性交叠的视觉艺术 213
7.2.5静态与动态 214
7.2.5.1静态的视觉艺术 214
7.2.5.2动态的视觉艺术 216
7.2.6黑白与色彩 218
7.2.6.1中西色彩观的比较 219
7.2.6.2视觉艺术中的黑白与色彩 221
7.3语法 225
7.3.1比例与尺度 225
7.3.1.1比例 225
7.3.1.2模数 228
7.3.1.3尺度 229
7.3.1.4比例、模数与尺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230
7.3.2对称与均衡 232
7.3.2.1对称 232
7.3.2.2均衡 233
7.3.2.3对称与均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234
7.3.3虚实与疏密 235
7.3.3.1虚实 235
7.3.3.2疏密 236
7.3.3.3虚实与疏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237
7.3.4重复与渐变 238
7.3.4.1重复 238
7.3.4.2渐变 239
7.3.4.3重复与渐变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240
7.3.5节奏与韵律 241
7.3.5.1节奏 242
7.3.5.2韵律 243
7.3.5.3节奏与韵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243
7.3.6对比与统一 244
7.3.6.1对比 244
7.3.6.2统一 245
7.3.6.3对立与统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246
8.视觉图式 249
8.1“图”的系谱分析 249
8.1.1图象 249
8.1.1.1关于“象”的解读 249
8.1.1.2物象与形态 250
8.1.2图像 250
8.1.2.1关于“图像”的解读 250
8.1.2.2图像与图象志、图像学 252
8.1.2.3影像与图像 252
8.1.2.4数字图像和数字影像 253
8.1.2.5图像的视觉表达特征 254
8.1.3图画 254
8.1.3.1图画与绘画 254
8.1.3.2图画与视觉传达 255
8.1.4图案 256
8.1.4.1图案的概念 256
8.1.4.2图案的分类与构成 257
8.1.4.3图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 258
8.1.5图形 261
8.1.5.1图形的概念 261
8.1.5.2图形的特征 262
8.1.5.3图形的构成与表现 263
8.1.6图法 264
8.1.6.1图法的概念 264
8.1.6.2图法的分类 264
8.1.6.3图法与几何学、测绘学、透视学 264
8.1.7图式 265
8.1.7.1图式的概念 265
8.1.7.2图式与风格、形式、流派 266
8.2象的系谱 266
8.2.1具象 266
8.2.1.1具象的含义 266
8.2.1.2具象与模仿、再现理论 267
8.2.1.3具象再现与科学技法理论 268
8.2.1.4具象与再现、写实、超写实 270
8.2.2抽象 271
8.2.2.1抽象的含义 271
8.2.2.2抽象主义的各种流派 272
8.2.2.3抽象与表现、象征 272
8.2.2.4抽象美学观念的发展 273
8.2.3意象 274
8.2.3.1意象与幻象 274
8.2.3.2意象与装饰 275
8.2.3.3意象与具象、抽象 275
9.视觉媒体 277
9.1印刷媒体 277
9.1.1印刷 277
9.1.1.1印刷设计的媒介基础 277
9.1.1.2印刷设计的发展历程 280
9.1.1.3印刷设计的艺术风格 281
9.1.2字体设计 283
9.1.2.1文字体系 283
9.1.2.2汉字字体 284
9.1.2.3外文字字体 285
9.1.3图表设计 287
9.1.3.1信息图表的历史 287
9.1.3.2信息图表的形式 288
9.1.4标志 289
9.1.4.1标志的定义 289
9.1.4.2标志设计的产生和发展 290
9.1.4.3标志设计的分类 291
9.1.4.4标志的特性 291
9.1.5广告 292
9.1.5.1广告的分类 292
9.1.5.2广告的媒介 294
9.1.5.3广告设计的创意与元素 295
9.1.6招贴 296
9.1.6.1招贴概念及内涵的发展 296
9.1.6.2现代招贴艺术的形式、风格及手法的发展 297
9.1.7卡通 300
9.1.7.1卡通的形式 300
9.1.7.2卡通的视觉要素 302
9.1.7.3卡通形象 302
9.2影像媒体 303
9.2.1摄影 303
9.2.1.1摄影术的发展 303
9.2.1.2摄影的形式和风格 305
9.2.2电影 310
9.2.2.1电影的元素与视觉语言 310
9.2.2.2电影的艺术发展与视觉形式 311
9.2.3电视 314
9.2.3.1电视媒介的基本特征 314
9.2.3.2电视的发展(以美国为例) 316
9.2.3.3电视节目类型 317
9.3数字化媒体 320
9.3.1互联网 320
9.3.1.1互联网的发展史 320
9.3.1.2国际互联网的特性 321
9.3.1.3网页设计的特殊性 323
9.3.2多媒体 324
9.3.2.1多媒体的概念 324
9.3.2.2多媒体的发展 324
9.3.2.3数码技术对多媒体的影响 324
9.3.2.4多媒体艺术的表现样式及创作手法 325
9.3.3新媒体 326
9.3.3.1“新媒体”与“新媒体艺术” 326
9.3.3.2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326
9.3.3.3新媒体艺术的发源 327
9.3.3.4新媒体作品 327
第四部分 视觉意义研究 329
10.视觉理念 329
10.1主体投射之“看” 329
10.1.1贡布里希主体眼光的寻找、发现、选择 329
10.1.2“先验图式”与主体投射 330
10.1.3视觉对象与主体投射 331
10.1.4视觉接受与视觉探求 332
10.2反思之“看” 333
10.2.1梅洛·庞蒂现象学:视觉的反身性 333
10.2.2可见之物呈现与视觉表现呈现 333
10.2.3“虚无形象”与“自在形象” 334
10.3思维之“看” 335
10.3.1阿恩海姆将“看”作为把握世界的方式 335
10.3.2感知方式与理性思维的联合结构 336
10.3.3视觉思维与移情说的心理学分析 337
10.4权力视觉之“看” 337
10.4.1圆形监狱与全景敞视 338
10.4.2权力的眼睛 339
10.5欲望视觉之“看” 341
10.5.1关于三种“看”的结构 341
10.5.2关于三种窥视模式 343
10.6形式之“看” 345
10.6.1沃尔夫林“形态学”的视觉形式研究 345
10.6.2事实、风格与历史结合的“眼光”到单纯形式的“眼光” 345
10.6.3立普斯的“移情论”:视觉的“情感体验” 346
10.6.4沃林格尔的“抽象冲动”:“视觉”对于“永恒性”的追求 347
10.7照片之“看” 347
10.7.1照片的特性 348
10.7.2“被拍照的人”与“看照片的人” 349
10.7.3聚情的摄影与温室照片 351
11.视觉语义 353
11.1视觉与符号 353
11.1.1符号与符号学 353
11.1.1.1符号的涵义与类型 353
11.1.1.2符号学的涵义与类型 355
11.1.2视觉符号的层次 358
11.1.2.1视觉语义——意义层面 358
11.1.2.2视觉语构——质料层面 360
11.1.2.3视觉语用——功能层面 361
11.1.3视觉符号的构成 362
11.1.3.1信源 362
11.1.3.2编码 362
11.1.3.3信道 363
11.1.3.4解码 364
11.2符号与意义 365
11.2.1关于意义 365
11.2.1.1意义的来源 365
11.2.1.2意义的范围与层次 367
11.2.1.3意义的变化与传达的限度 369
11.2.2关于诠释 371
11.2.2.1理解与阐释 371
11.2.2.2文本与真实 373
11.2.2.3客观诉求与视域融合 375
11.3视觉语义的生成 377
11.3.1视觉语义的表达方式 377
11.3.1.1图像性符号 378
11.3.1.2指示性符号 380
11.3.1.3象征性符号 382
11.4视觉语义的形式构成 385
11.4.1同构的意义与手法 386
11.4.2图形语义的同质同构 387
11.4.3图形语义的异质同构 388
12.视觉文化 391
12.1视觉文化的建构 391
12.1.1解读“视觉文化” 391
12.1.1.1对视觉文化现象的描述与体验 391
12.1.1.2视觉文化的意义 393
12.1.2视觉文化的崛起与“读图时代”的到来 396
12.1.2.1从语言到图像 396
12.1.2.2视觉性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 397
12.1.2.3媒体的视觉化倾向 398
12.1.2.4视觉技术的进步 398
12.1.3视觉的文化存在条件 399
12.1.3.1视线和文化语境 399
12.1.3.2视线的文化规则 400
12.1.3.3视线与意识形态 402
12.2图像与视觉的文化意义 402
12.2.1从摄影到图像 403
12.2.2影像作为“读图时代”的视觉化形式 406
12.2.2.1摄影图像的内在张力 406
12.2.2.2DV数字影像的内在张力 407
12.2.3“读图时代”的视觉特征 409
12.2.3.1“读图时代”图像压倒文字的优势地位 409
12.2.3.2“读图时代”电脑和网络对视觉文化的推动作用 410
12.2.3.3“读图时代”电影艺术引发的一场“视觉文化”革命 410
12.2.3.4“读图时代”的视觉污染与暴力 411
12.2.3.5“读图时代”的视觉样式异常丰富 412
12.3视觉文化与视觉人类学的确立 412
12.3.1人类学电影 413
12.3.2文化田野考察的影视记录 415
12.3.3“新城市”电影 416
12.3.4“非物质文化”的视觉文本 417
12.3.5“老照片”的主题性搜索与视角选择 418
12.4视觉形象与视觉消费 420
12.4.1视觉形象的价值取向 420
12.4.2视觉说服与媒介文化 424
12.4.3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 425
第五部分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429
13.视觉关系 429
13.1传达 429
13.1.1传达的含义、形式、原则、功能 429
13.1.1.1传达的含义 429
13.1.1.2传达的形式 430
13.1.1.3传达的原则 433
13.1.1.4传达的功能 434
13.1.2信息生产与传达设计 437
13.1.2.1视觉信息的类别 437
13.1.2.2视觉信息的特性 437
13.1.2.3传达设计 443
13.1.2.4信息对传达效果的作用 445
13.1.3主体性与设计师 446
13.2媒介 447
13.2.1媒介与媒体 447
13.2.2传达与媒介 449
13.2.3通道与链接 450
13.2.4介质与载体 451
13.2.5传达与载体 451
13.3环境 452
13.3.1社会与经济 453
13.3.2文化与生活 453
13.3.3文脉与地域 453
13.4接受 455
13.4.1受众与接受 455
13.4.2视觉接受的优势性 456
13.4.3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 456
13.4.4影响视觉接受的因素 458
13.4.5反馈与循环 461
14.视觉传达 463
14.1视觉识别 463
14.1.1生理识别 463
14.1.2经验识别 463
14.1.2.1概念性视觉经验 464
14.1.2.2常识性视觉经验 464
14.1.2.3相对性视觉经验 465
14.1.3图式识别 465
14.2交流媒介 465
14.2.1图形与符号 466
14.2.1.1图形 466
14.2.1.2符号 466
14.2.2色彩与光影 468
14.2.2.1色彩的特性 468
14.2.2.2光影的特性 471
14.2.3图表与标示 472
14.2.3.1图表 472
14.2.3.2标示 473
14.2.4量化与数字 473
14.3非视觉情报的视觉化表达 474
14.3.1数量的视觉化表达 474
14.3.2单位关系的视觉化表达 475
14.3.3情绪与情感的视觉化表达 476
14.3.4思维的视觉化表达 478
14.3.5联觉的视觉化表达 478
14.3.5.1味觉的视觉化表达 479
14.3.5.2触觉的视觉化表达 480
14.3.5.3肌肉觉的视觉化表达 481
14.3.5.4嗅觉的视觉化表达 482
14.3.5.5听觉的视觉化表达 482
15.视觉秩序 485
15.1视觉传达的形态 485
15.1.1视点 485
15.1.2视角 486
15.1.3视线 487
15.1.4视域 489
15.1.5视野 490
15.2视觉传达的导向 492
15.2.1视觉主导要素 492
15.2.1.1以文字为主的传达 493
15.2.1.2以色彩为主的传达 494
15.2.1.3以图形为主的传达 495
15.2.1.4以编排为主的传达 496
15.2.1.5传统的视觉导向设计 499
15.2.2视觉流程 501
15.2.2.1视觉流程的概念 501
15.2.2.2视觉流程设计的原则 502
15.2.2.3视觉流程设计的形式元素 503
15.2.2.4视觉流程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504
15.3视觉秩序 505
15.3.1平面秩序 505
15.3.1.1古典式编排设计 506
15.3.1.2网格式编排设计 508
15.3.1.3自由式编排设计 510
15.3.1.4综合式编排设计 512
15.3.2立体秩序 513
15.3.2.1长方体 513
15.3.2.2圆柱体 514
15.3.2.3不规则形体 514
15.3.3空间秩序 514
15.3.3.1室外空间秩序 515
15.3.3.2室内空间秩序 516
15.3.4时间秩序 517
15.3.5互动秩序 517
15.4视觉焦点与最佳视域 517
15.4.1视觉焦点 517
15.4.2最佳视域 518
后记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