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通论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1
人民至上的新文化运动 3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应当是革命者 11
历史研究不能离开阶级分析 16
解放思想 繁荣学术 22
解放思想 开展争鸣 25
历史科学研究应有大的突破--在上海市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上的发言 28
研究历史应当以近代现代为重点 33
和青年谈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41
中国现代文化与向西方求真理--谈谈中国文化应走的道路 44
论严复 48
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者--纪念严复名著发表九十周年 48
论康有为 51
康有为黄金时代的思想体系和评价 51
论谭嗣同 98
谭嗣同学术思想提要 98
论宋恕 111
论宋恕的思想 111
孙中山的中心思想和历史地位 128
论孙中山 128
孙中山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研究述评 142
论章太炎 149
论章炳麟思想的阶级性 149
论章炳麟的思想面貌及其变化原因--章炳麟思想研究之二 171
论佛学 194
论佛教的三纲思想 194
附录:吴玉章对章太炎思想的论断 198
论清末佛学思想的特点 201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思想运动--资产阶级各派主要的反孔反封建思想 209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新思想 209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的大争论 238
论梁启超 258
梁启超后期的思想体系问题--孔家店的新老板 258
梁启超在政治上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不同地位--再论梁启超后期的思想体系问题 275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 288
三论梁启超的旧传统思想体系 299
四论梁启超后期的思想体系问题--读陈旭麓同志的《辛亥革命后的梁启超思想》 311
梁启超的总评价--梁启超有创造历史纪录的一面 327
论蔡元培 334
蔡元培先生的各种特点 334
值得国人纪念的蔡元培 339
一所好大学应具备的几种精神--以北京大学为例 346
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历史经验 358
蔡元培的创造历史纪录 366
论李大钊 376
李大钊的思想评介 376
论蔡和森 386
我党系统传播列宁建党学说的第一人--论蔡和森建党理论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贡献 386
论胡适 398
全民教育与全民经济--兼评胡适晏阳初诸先生的教育思想 398
胡适思想批判 410
胡适反唯物论的历史观点批判 423
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对胡适历史观点的批判 430
论戴季陶 441
死圣人与活人民孰重 441
戴季陶的礼教道统说 443
论梁漱溟 445
梁漱溟思想批判 445
论冯友兰 465
论盗贼与忠恕--评冯友兰先生的道德哲学 465
论潘光旦 468
论教育的社会化--读潘光旦先生的《论教育的更张》 468
与《大公报》论民主和教育的因果--民主愈延缓、文化愈低落 476
论王芸生 476
论王国维 486
王国维的学问、思想及死因 486
王国维在学术上的独特地位 499
论柳诒徵 505
柳诒徵先生之最 505
论吕思勉 509
值得回忆的吕思勉先生 509
论陈垣 512
论陈垣老师的历史避讳学 512
陈垣同志的学术贡献 524
顾颉刚先生治学的几个特点 542
论顾颉刚 542
顾颉刚创建的新疑古派--《古史辨》派作用的具体分析 547
论郑天挺 554
郑天挺同志治学与做人的特色 554
论范文澜 559
范文澜同志的长于各种结合 559
论嵇文甫 567
嵇文甫同志的治学和为人--纪念嵇文甫同志诞生九十周年 567
论艾思奇 572
与艾思奇同志一次谈话的回忆 572
附录:蔡尚思中国近代现代学术思想史论文编年索引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