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中国救荒史 3
写在重印本的前面 3
例言 5
绪言 6
第一编 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 9
第一章 灾荒的实况 9
第一节 灾情总述 9
一 远古传说和殷商时代 10
二 两周秦汉 14
三 魏晋南北朝 16
四 隋唐五代 19
五 两宋金元 22
六 明清 27
七 民国 34
第二节 灾荒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40
第二章 灾荒的成因 49
第一节 灾荒发生的自然条件 49
一 自然条件的作用 49
二 气候变迁的关系 50
三 地理环境的关系 58
第二节 造成灾荒的社会因素 63
一 社会因素的作用 63
二 苛政和灾荒 67
三 战争和灾荒 75
四 技术落后和灾荒 82
一 人口的流移和死亡 95
第一节 灾荒促成社会变乱 95
第三章 灾荒的实际影响 95
二 农民起义 106
三 民族之间的战争 122
第二节 灾荒招致经济衰落 125
一 劳动力激减和土地荒废 125
二 国民经济的破败 132
第二编 历代救荒思想的发展 142
第一章 天命主义的禳弭论 142
第二章 消极救济论 146
第一节 遇灾治标 146
一 赈济 146
二 调粟 149
三 养恤 153
四 除害 156
第二节 灾后补救 161
一 安辑 161
二 蠲缓 164
三 放贷 168
四 节约 171
第三章 积极预防论 175
第一节 改良社会条件 175
一 重农 175
二 仓储 178
第二节 改良自然条件 181
一 水利 181
二 林垦 187
第一章 关于巫术的记载 191
第三编 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 191
第二章 历代消极救荒的政策 200
第一节 治标政策 200
一 赈济的种类和实效 200
甲、赈济的种类 200
乙、赈济的实效 210
二 调粟 216
甲、调粟政策的内容和沿革 216
乙、调粟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 221
三 养恤 225
甲、养恤的种类和方法 225
乙、养恤政策的评价 238
四 除害 242
甲、治蝗的方法和实效 243
乙、祛疫的设备和实施 249
第二节 灾后补救政策 254
一 安辑 254
甲、安辑的办法 254
乙、安辑的前提条件 257
二 蠲缓 259
甲、蠲免的规例和利弊 259
乙、停缓的规例和利弊 270
三 放贷 276
甲、放贷的制度 276
乙、放贷的实效 285
四 节约 287
甲、节约的种类和范围 287
乙、节约的实效 293
第三章 历代积极救荒的政策 295
第一节 改良社会条件的具体政策 295
一 重农政策 295
甲、重农政策的变迁 295
乙、重农政策的成绩 308
二 仓储政策 312
甲、仓储的种类和作用 312
乙、仓储制度的利弊 328
第二节 改良自然条件的具体政策 331
一 水利政策 331
甲、灌溉事业 331
乙、浚治工程 340
二 林垦政策 342
甲、造林 343
乙、垦荒 347
附录 中国历代救荒大事年表 352
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365
卷前小语 365
论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 367
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问题 389
再论中国封建制的“停滞”问题 412
中国历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426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45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过程 502
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522
从万历到乾隆 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