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决策学 上篇 现代管理理论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圣阶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800101320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现代管理理论基础 1

第一章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1

第一节 什么是管理 1

一、引子 1

目录 1

二、管理是微分决策的积分 3

三、管理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四、管理概念的举例说明 5

第二节 什么是管理学 7

一、决策和决策活动 7

二、实践 7

三、决策实践 8

四、决策实施结果和管理活动 9

五、管理学 10

第三节 管理学的由来 10

(一)奴隶制度下的管理思想 12

一、古代管理 12

(二)封建制度下的管理思想 13

二、近代管理 17

(一)传统管理 18

(二)科学管理与组织管理 18

(三)目标管理 18

三、近代管理学派简介 19

(一)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 19

(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管理 20

(三)目标管理的X理论 23

(四)目标管理的Y理论 23

(五)目标管理的权变理论 24

四、发展着的现代管理 24

五、小结 25

第一节 现代管理学的哲学观 27

第二章 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27

第二节 科学方法论基础的研究 28

一、现代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课题 28

二、科学方法论发展简史 28

(一)科学发展的历史梗概 28

(二)“三论”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29

(三)“三论”是科学方法论的新发展 30

三、辩证唯物主义与“三论”的归一性 31

(一)“三论”的归一性 32

(二)辩证唯物主义对“系统”和“信息”的认识 34

(三)方法论归一的理论——《法元论》 38

第三节 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38

一、管理学的基本科学结构 38

二、管理学的基本要素 39

三、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39

四、管理学的基本科学结构分析 40

第三章 管理学的科学原理 41

第一节 信息性与运化性 41

一、存在性原理 41

二、可控性原理 42

三、封闭性原理 43

四、整体性原理 44

五、耗散性原理 44

六、动力原理 45

第二节 多义性与同态性 46

一、价值准则原理 46

二、优化性原理 48

三、可模拟性原理 49

第三节 层次性与边界性 50

一、层次性原理 50

一、规律存在性原理 51

二、边界性原理 51

第四节 约束性与随机性 51

二、应变原理与机动灵活原理 53

第五节 稳定性与循环性 55

一、抗干扰原理 55

二、经济效益原理 56

三、协同性原理 57

第六节 “几”变性与发展性 57

一、解体性原理 58

二、结构效应原理 59

三、组合效应原理 60

第四章 管理学的科学结构 62

第一节 管理学的基本科学结构注释 62

一、基本科学结构 62

二、管理系统的分类原则 62

三、管理系统的分类 63

第二节 物质管理系统的科学结构 64

一、物质管理系统 64

二、物质管理系统的科学结构注释 64

(一)基本结构 64

(二)主要功能 65

三、物质管理的基本特点 65

四、物质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 65

第三节 精神管理系统的科学结构 67

一、基本结构 67

二、基本特点及主要功能 68

三、管理者 68

四、管理系统的构成 70

五、管理的职能 71

第五章 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分析 72

第一节 决策者的素质 72

一、大智 73

二、大勇 74

三、豁达大度 74

四、坚定的原则性 75

五、机动灵活 75

六、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75

第二节 管理者的素质 76

一、西方学者对领导问题的研究 76

(一)组织成功需要有效的领导 76

(二)关于领导的概念开发 76

(三)为克服“磨洋工”所进行的研究 77

(四)西方管理理论家的不解之谜 79

二、管理者的素质 80

(一)领导的个人品德 80

(三)一个好的领导者一般应具有的品德特征 82

(二)检查好领导的20条准则 82

三、有效管理者的行为 83

第六章 有效管理——领导理论研究 85

第一节 领导理论的科学结构 85

第二节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分析 85

一、奴隶社会 85

二、封建社会 86

三、资本主义社会 87

第二节 西方领导理论基础的研究 87

一、需求层次论 87

二、保健激励论 88

三、X理论和Y理论 88

(一)X理论 89

(二)Y理论 89

四、权变理论 89

五、方格理论 90

一、一般方法 91

第四节 西方的领导方法 91

二、具体方法 92

第五节 西方的领导理论及方法的局限性 93

一、西方的领导理论及方法的局限性 93

二、劳工运动与经济大萧条 93

三、凯恩斯理论 94

第六节 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管理)的基本经济原则 94

第七节 资本主义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管理科学 97

第七章 被管理者——管理对象研究 102

第一节 什么是“人” 102

第二节 人的特征 104

一、关于人的个性 104

二、关于人的共性 105

第三节 动机、行为和激励 106

一、动机 106

五、行为的基本模式 107

四、行为的数学符号模型 107

二、行为 107

三、激励 107

六、具体的需求是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根源 108

第四节 西方学者对激励的研究 108

一、对环境的控制 109

二、矛盾的需求 109

(一)生产工人 110

(二)群体 110

(三)定额破坏者 110

三、货币的作用 111

第五节 西方学者对激励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111

一、“矛盾需求”剖析 111

二、西方学者解决“矛盾需求”的理论与方法 112

(一)期望与工作成绩激励模型 112

(三)迈尔斯的调查研究 113

(二)满意与不满意激励模型 113

(四)职工福利规划与工作设计 115

三、西方激励理论和方法的失败 116

第六节 西方学者对雇佣关系的啮合方法 117

一、啮合原则 117

二、诱因的产生 117

三、对啮合方法的剖析 118

四、啮合成功的根本条件 118

五、西方行为科学的“两难”问题 118

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两难”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118

七、“两难”问题的解决时时刻刻在进行 119

八、“两难”问题的解决 119

第八章 社会主义的管理系统与激励 1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特点 121

一、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根本特点 121

(一)矛盾的普遍性 123

二、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矛盾性 123

(二)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则 124

(三)解决矛盾的根本出发点 1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激励因素 125

一、物质因素 126

二、精神因素 126

三、归属因素 126

四、荣誉因素 12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激励模式 127

一、人对挫折、冲突和忧虑的调节性反应 127

二、一般类型的防范态度 128

三、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激励模式 129

第四节 社会系统的合力论 130

一、无定向目标的活动 130

二、有定向目标的活动 130

三、理想状态的活动 131

一、“理想状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132

二、实现“理想状态”的关键 132

第五节 关于“理想状态”的讨论 132

三、思想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34

第九章 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激励原则与科学程序第一节 从世界观的高度解决思想问题的原则 136

第二节 思想工作的程序 137

一、不满——问题 137

(一)来自管理者的不满 137

(二)来自被管理者方面的不满 138

二、环境分析 138

三、收集资料 138

(七)数据分析 139

五、概念开发 139

四、研究资料 139

(九)社会调查 139

(八)记录收集 139

(四)骨干了解 139

(六)座谈讨论 139

(五)民意测验 139

(三)群众反映 139

(二)谈心家访 139

(一)察言观色 139

六、查证与审核 141

七、认清问题的实质 141

八、制订对策 141

(一)观点问题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141

(二)实际问题尽可能满足需要 142

第三节 激励方法与手段 143

一、政治动员 143

(一)目标激励 144

(二)责任激励 144

二、微观激励 144

(三)奖惩激励 145

(四)支持激励 146

(五)关怀激励 146

(六)榜样激励 146

(七)集体荣誉激励 146

(八)数据激励 147

(九)管理者的行为激励 147

三、社会主义激励效果的检验 148

(一)检验标准 148

(二)检验方法 148

(三)总结经验 148

一、组合 149

二、语义 149

第一节 组合与语义的基本概念 149

第十章 组合成功与管理系统的构成 149

第二节 语义的多义性 150

第三节 信息传递 151

一、信息传递模式 151

二、信息传递通道 152

(三)时间紧迫 153

(二)地位 153

(一)语义问题 153

三、沟通障碍分析 153

(四)价值评断 154

(五)下级的灵活性 154

四、信息有效交往十诫 154

五、善于接受信息 155

第四节 沟通与组合的构成 156

一、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56

二、组织的目标 157

(二)价值观的分类 158

(一)价值观分析 158

(三)价值准则的本质 159

三、组织目标的形成过程 159

四、构成组织目标应考虑的因素 161

五、组织目标的性质 161

六、组织目标的主要类别 162

第十一章 组合的稳定度分析 164

第一节 体现组合稳定度的因素 164

一、两个层次目标的一致性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64

二、分工与分配问题 164

三、分配活动中的价值观 165

四、以生产不足为根据存在分工就必然存在阶段 166

第二节 职业与管理职业 166

(二)社会主义制度与两难问题的解决——科学管理学的诞生 167

(一)卡斯特关于他个人的“两难问题”的高明决策 167

二、管理职业的概念开发 167

一、职业的概念 167

(三)关于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 168

第三节 把人作为“人”来研究 168

一、直接劳动 168

二、劳动 169

三、所有体力劳动也都是脑力劳动 169

四、“世界之王” 169

五、脑力劳动体现着人的伟力 169

六、脑力劳动 170

七、脑力劳动者集团中的剥削阶级 170

八、阶级斗争不能导致管理集团的消灭……………………………………(171 )九、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的是寄生者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以便把人作为人来发挥作用 17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管理者应是利他的职业工作者 173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173

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分析——把人作为人的历史回顾 174

(一)奴隶社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174

(二)封建社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175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176

三、管理职业 177

(一)资本主义管理系统向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过渡的必然性 177

(二)管理职业的属性 179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社社会主义管理的特点 180

一、历史的启示 180

二、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优越性 182

三、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183

四、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稳定性的提高 185

(一)变利己性为利他性——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矛盾的必要条件 186

(二)管理者的职业化——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的充分条件 186

(三)消灭有职无业的管理者 18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管理系统的稳定度分析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191

一、团体目标的重要作用 191

三、团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非一致性 192

二、团体目标的发展 192

第二节 坚持法治 193

一、坚持改革克服官僚主义 194

二、宣传法制、放手发动群众 196

第三节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197

一、关于“目光短浅” 198

二、关于“蒙昧” 199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200

第十三章 最佳组合形成的标志——生存度分析第一节 管理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管理系统的外信息 203

一、管理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依存关系 203

二、管理系统的边界划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03

三、环境条件决定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204

四、管理系统的边界性 204

(一)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204

(二)边界的特点 204

(一)当代社会环境的变化是迅速的 205

五、管理者如何认识环境 205

(二)宏观社会环境 206

(三)工作环境 207

(四)一般环境、工作环境与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207

(五)战略决策与系统的重要作用 209

(六)管理系统与环境的封闭性 209

第二节 组合目标与管理目标 210

一、组合目标 210

二、管理目标及其特点 211

(一)管理目标的层次性 211

(二)管理目标的价值体系 211

三、目标置换 212

四、目标内在化 213

一、管理系统的变异度 214

第三节 构成最佳管理系统的标志 214

二、管理目标及组织职务的安排 215

三、管理目标的统 216

第十四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218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 218

一、组合目标 218

二、管理目标 218

三、管理的计划职能 218

四、决策与计划 218

第二节 计划的特性 219

一、计划的超前性 219

二、计划的未来性 219

三、计划的实践性 220

四、计划的相关性 220

六、计划的可调性 221

七、计划的明确性 221

五、计划的稳定性 221

第三节 计划的分类…………………(222 )一、概述 222

二、按时间周期的分类 222

(一)长期计划 223

(二)短期计划 223

三、按功能分类 224

(一)组织计划 224

(二)生产计划 224

(三)财务计划 224

(四)市场开拓计划与科研发展计划 224

(五)功能计划之间的关系 225

四、按层次分类 225

(一)战略计划 225

(三)作业计划 226

(四)专案计划 226

(二)协调发展计划 226

第四节 计划的制定过程 227

一、概念开发 227

二、明确目标 228

三、确定达标手段 228

四、计划细则 228

五、计划审评 229

六、计划审批 230

第五节 计划的评价标准 230

一、程序分析法 230

(一)客观性 230

(二)结构化程度 231

(三)机动性 232

二、经济效益法 232

(一)管理机构的本质属性 233

一、什么是组织 233

二、组织(管理机构)的性质与目的 233

第十五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233

第一节 组织的概念开发 233

(二)管理机构的“一体三面精神” 234

(三)目的 234

三、智能结构 234

第二节 智能结构学基本原理 235

一、客观存在性原理 235

二、构成元素的社会性原理 236

三、信息性原理 236

四、系统性原理 236

五、层次性原理 237

六、功能原理 238

七、智能结构的“几”变性原理 238

(一)劳动专业化原则 239

(二)部门化原则 239

一、部门间的差异化与管理跨度 239

第三节 管理机构的特性 239

(三)管理跨度 241

二、组织总体的一体化 244

(一)协调机制的类型 244

(二)组织总体一体化的评核标准 244

(三)促进协调的技术与方法 245

三、组织型态的系统化 247

(一)功能型组织 247

(二)专案型组织 248

(三)矩阵型组织 248

(四)组织连续型 249

(五)如何发挥专案计划协调员的作用 251

(六)系统线性责任模型 251

二、“蒙昧”的组织过程 253

第四节 管理机构的形成 253

一、组合与组织 253

三、组织设计的基本观念 254

(一)全局观点,集体主义观念 254

(二)自知之明与认识环境 254

四、管理机构组织设计的一般过程 255

(一)职责分派 255

(二)权力的委任 255

(三)责任建立 255

(四)委权的技术与方法 256

(五)工业企业的组织设计 256

五、机构改革 256

(一)管理机构的动态性 257

(二)动态管理系统组织机构的最优化设计 258

一、监察与控制的关系 259

第一节 监控的必要性 259

第十六章 管理的监控职能 259

二、监控存在的必然性 260

三、有效监控的条件 260

第二节 监控的过程分析 261

一、建立监控标准 261

(一)监控标准的客观性 261

(二)标准的建立方法 263

二、检测和比较信息 264

三、纠正措施 265

四、监控实施 265

(一)监控系统的层次结构 265

(二)监控矩阵 267

(三)反馈监控 268

(一)预先监控 268

(二)现场监控 268

第三节 监控职能的类型与监控系统 268

(三)监控的重点 268

一、监控职能的类型 268

二、监控系统 269

(一)监控的基本要素 269

(二)监控系统 269

第十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 27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71

一、信息 271

二、信息的度量 272

三、管理信息系统 275

(一)手动工具处理 277

(二)机械工具处理 277

二、电子计算机阶段 277

一、人工处理阶段 277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277

(一)单项信息处理 278

(二)多项信息处理 278

(三)综合信息处理 278

(四)网络化信息处理 278

(一)非主导地位 280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地位 280

的作用 280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系统中 280

(二)非替代地位 281

(三)辅助和助手的地位 284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284

(一)提高直接的经济效果 284

(二)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 285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信息的品质 288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288

(一)物质的同态性原理 289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290

(一)按照信息来源分类 291

(二)按照信息的稳定程度分类 291

二、管理信息的分类 291

(三)按照其它特征分类 292

三、管理信息的品质 292

四、管理信息系统示例 293

第五节 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应用 297

一、电子计算机技术 297

(一)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结构 297

(二)计算机软件 298

(三)计算机工作过程 299

二、通讯技术 301

(一)计算机系统与通讯技术 301

(二)数据传输 302

(三)载波传输 303

(一)计算机网络设计 305

三、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05

(二)避免数据传送错误的方法 306

(三)操作系统对程序的处理方式 307

第六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308

一、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准备 308

(一)系统开发的必然性及其特点 308

(二)系统建立的保证措施 309

二、系统分析 310

(一)可行性分析 310

(二)系统调查 310

三、系统设计 312

四、系统实施 313

五、系统维护与发展 314

六、管理者与系统建立者的关系 314

(一)管理者与系统建立者的矛盾 314

(二)建立两种人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