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泽,朱贤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304005742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国情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作用 1

第一节 国情学是一门科学 1

一、国情学的涵义 1

二、国情学的科学性 3

三、创设马克思主义国情学 4

第二节 国情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7

一、国情学研究的对象 7

二、国情学研究的范围 9

第三节 国情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1

一、国情学研究的意义 11

二、国情学研究的方法 17

第四节 国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1

一、国情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1

二、国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1

三、国情学与历史学、未来学的关系 22

四、国情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23

一、国情认识的逐步深化 24

第五节 中国国情学的创设 24

二、国情学适应时代需要而问世 26

三、创设国情学的有利条件 27

第六节 中国国情学的特征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9

一、中国国情学的基本特征 29

二、中国国情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4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国土资源 37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37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37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39

三、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40

第二节 国土资源 49

一、国土资源的涵义 49

二、中国的国土资源 50

第三节 保护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57

一、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57

二、中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严峻形势 59

三、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项基本国策 64

第一节 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70

一、人口的涵义 70

第三章 人口 70

二、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 71

三、中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 75

四、中国现行人口政策 77

第二节 当代中国人口构成 80

一、人口构成的涵义 80

二、中国人口年龄构成 81

三、中国人口性别构成 82

四、中国人口民族构成 82

五、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83

六、中国人口行业和职业构成 84

七、中国人口城乡构成 88

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口分布 89

一、人口地区分布 89

二、中国人口分布的现状 89

三、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 91

四、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91

第四节 当代中国人口素质 93

一、人口素质的涵义 93

二、人口素质的评估指标 94

三、中国人口素质的发展变化 95

四、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 97

第五节 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100

一、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100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102

三、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相协调 103

四、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04

五、增强全民的人口意识 104

一、中国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 108

第一节 旧中国的经济特点 108

第四章 经济状况 108

二、旧中国的经济特点 109

第二节 新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111

一、建国4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11

二、国民经济发展经历的几个时期 113

第三节 当代中国各种经济成份的变化 117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及其胜利 117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的曲折过程 120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的形成 121

一、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标的内涵及意义 122

第四节 当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 122

二、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增长及其发展 123

三、国民收入增长及其发展 125

四、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 127

第五节 当代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29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 129

二、当代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30

三、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134

一、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137

第六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137

二、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注意的问题 139

第五章 交通、邮电与能源 143

第一节 中国交通运输 143

一、交通运输的涵义 143

二、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143

三、旧中国的交通运输 144

四、新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45

二、邮电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58

一、邮电的涵义 158

第二节 中国邮政电信业 158

三、旧中国的邮政事业 159

四、新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 159

五、中国的电信业 160

第三节 中国能源 162

一、能源的涵义 162

二、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63

三、我国能源生产的巨大成就 163

一、交通、邮电与能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168

第四节 现阶段交通、邮电、能源问题与对策 168

二、交通运输、邮电、能源问题与对策 170

第六章 城市与农村 172

第一节 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历史特点 172

一、农村与城市的涵义 172

二、进步的农业与落后的农村 173

三、中国历史上的城市 176

第二节 新中国的城市建设 179

一、建国后前30年中国城市的发展 179

二、当代中国城市概述 180

三、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84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几次大调整 189

第三节 新中国的农村建设 189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企业 191

三、农村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194

四、全党重视、全国动员办好农业 196

第四节 城市与农村的相互依存与发展 198

一、农业国与工业化 19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存在 199

三、乡镇企业必须有一个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200

一、封建的政治制度 201

第七章 政治状况 201

第一节 传统的政治制度 201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制度 2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06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206

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2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建设 214

一、国家机构建设 214

二、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215

三、国家人事制度建设 216

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18

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20

第四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2

一、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作用 222

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 223

三、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 225

四、政治协商制度 227

第一节 中国的传统文化 230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230

第八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230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31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234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文化 235

一、近代中国新文化的内容 235

二、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 236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胜利 239

四、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4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文化 242

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42

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243

三、借鉴、吸收、挑选和改造外来文化 245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248

第九章 科技与教育 251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 251

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 251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科技状况 255

第二节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 259

一、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59

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261

三、科技体制的改革 264

四、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及前景 266

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源流 269

一、中国古代教育的兴盛 269

二、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特点 270

三、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教育的优良传统 272

第四节 新中国的教育 274

一、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 274

二、40年来中国教育的成就 275

三、中国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284

四、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86

第五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90

一、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290

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91

三、中国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 292

四、培养社会主?代化建设的一代新人 293

第十章 语言文字 295

第一节 中国语言文字概况 295

一、中国是个多语言的国家 295

二、中国语言的复杂性和统一性 296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标准 299

四、中国是个多文字的国家 299

五、现代汉字的特点 300

第二节 中国的语言文字工作 300

一、建国后前30年语言文字工作的成绩 301

二、新时期近10年的语言文字工作 304

三、继续做好文字改革工作 306

四、汉语、汉字在国外的推广和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309

第三节 当前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社会问题 311

一、语言使用方面 312

二、社会用字方面 313

第十一章 宗教与礼俗 316

第一节 中国宗教的历史概况及其特点 316

一、宗教的涵义 316

二、中国宗教的历史源流 317

三、中国宗教的特点 320

四、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21

五、中国的宗教礼俗 323

一、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 325

第二节 中国宗教的现状 325

二、建国以来宗教工作经历的曲折道路 326

三、现有的宗教信仰及特征 329

四、存在的问题 331

第三节 宗教与中国国情的协调适应 333

一、宗教长期存在的若干因素 333

二、宗教与国情协调适应的社会基础和政策根据 336

第十二章 民族 341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的由来和发展 341

一、民族的涵义 341

二、华夏族与汉族的发展 342

三、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 343

四、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 345

五、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46

六、历史上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贡献 347

第二节 中国民族的现状 348

一、中国各民族的地理分布状况与人口 348

二、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351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353

一、党的民族政策 354

第三节 新中国的民族工作 354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 355

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356

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357

五、建国40年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 358

第四节 中国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360

一、语言 360

二、风俗习惯 360

三、宗教信仰 363

一、华侨、华人的涵义 365

第十三章 华侨与华人 365

第一节 华侨、华人概况 365

二、华侨、华人的产生和华侨社会 366

三、华侨、华人在世界上的分布 369

四、华侨、华人的政治、经济状况 371

第二节 华侨、华人与祖国 376

一、华侨、华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376

二、华侨、华人是祖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379

三、爱国、爱乡是华侨的光荣传统 382

四、华侨、华人是发展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 384

第三节 侨务政策与海外统一战线 385

一、侨务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385

二、开创侨务工作的新局面 389

第十四章 中国国情再认识 392

第一节 中国国情的演变及其规律 392

一、中国国情的历史演变 392

二、中国国情演变的规律及其东方式道路 397

第二节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分析 399

一、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本质特征 399

二、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 402

三、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特点 406

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特点 408

第三节 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 409

一、中国走向世界 409

二、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412

三、多极世界中的中国:优势与劣势 415

四、自信心与危机感同在 417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

一、决策者必须具有国情意识 424

第十五章 国情与决策 424

第一节 国情认识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424

二、正确的国情认识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428

三、对国情的忽视或错误认识是决策失误的根源 430

四、在国情认识的深化中获得正确的国情认识 431

第二节 国情研究与决策程序 434

一、国情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律化 434

二、国情研究与决策准备程序 438

三、国情研究与决策方案的设计、选择程序 441

四、国情研究与决策的反馈程序 442

一、国情认识的组织保障 444

第三节 国情认识的保障 444

二、国情认识的法律保障 445

第十六章 国情预测 447

第一节 国情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447

一、国情预测的涵义 447

二、国情预测的目的 447

三、国情预测的重要意义 449

一、国情预测工作的目标 452

第二节 国情预测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452

二、国情预测工作的基本任务 453

第三节 国情预测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配备 456

一、国情专业预测机构 456

二、企业公司的预测机构 457

三、建立相应的国情学会 458

四、国情预测人员的配备和活动经费 458

第四节 国情预测的分类、方法与技术 459

一、国情预测的分类 459

二、国情预测的主要方法 460

三、国情预测技术 465

第五节 国情预测工作的步骤 467

一、培训预测人员,发挥群体作用 467

二、确立预测的目标,制定工作方案 467

三、选择预测方法,设计预测模型 468

四、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搜集资料 468

五、分析预测误差,评估预测成果 469

六、编写预测报告,提供决策依据 470

一、国情资料编纂的意义 471

第一节 国情资料编纂的意义与内容 471

第十七章 国情资料编纂 471

二、国情资料编纂的内容范围 473

第二节 国情资料编纂的要求和方法 474

一、国情资料编纂的要求 474

二、国情资料编纂的方法 476

第三节 国情资料编纂机构与队伍建设 480

一、建立国情资料编纂机构 480

二、提高国情资料编纂人员的素质 480

后记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