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医学大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莱田,田道正,焦春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6714493
  • 页数:46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全息医学的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人类躯体的全息特性 1

第二节 人类精神心理的全息特性 5

第三节 人类的时间全息特性 7

第四节 全息医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11

一、何谓全息医学 11

二、全息医学的基本原理 11

第五节 全息医学的信息论基础 13

一、信息与信息论 13

二、信息载体 13

三、信息通道 16

四、信息反馈 16

五、从物理全息到医学全息 17

第六节 全息特性机理研究 19

一、发生遗传学根据 19

二、生物电磁波波导管说 24

第七节 全息诊疗优选 27

第二章 中医理论中的全息思想 29

第一节 天人相应全息相关 29

一、天文变化与人体全息相关 29

二、地理变化与人体全息相关 30

三、人与生物全息共振 30

第二节 脏象全息共振 31

一、脏腑全息共振 32

二、脏与其象全息共振 32

三、神形与脏腑全息共振 32

第三节 经络全息分布 33

第四节 病因全息 33

第三章 中医全息诊断 35

第一节 全息望诊 35

第二节 全息问诊 41

第三节 全息闻诊 46

第四节 全息切诊 47

第四章 中医全息辨证 49

第一节 八纲全息辨证 49

第二节 脏腑全息辨证 52

第三节 六经全息辨证 57

第四节 卫气营血全息辨证 59

第五章 治则治法全息 61

第一节 治则全息 61

第二节 治法全息 63

第六章 头部全息诊疗 67

第一节 头部全息诊断 67

一、头部全息诊断的概念 67

二、头部全息诊断的产生 67

三、头部全息诊断的方法 69

第二节 头针疗法 69

第三节 方氏头皮针疗法 69

第四节 朱一周氏头皮针疗法 69

一、头皮针的穴区定位和主治 69

二、取穴、配穴方法 72

三、操作方法 74

四、禁忌与注意事项 80

五、适应症 81

六、常见病的治疗 91

七、头皮针各流派的比较 93

第七章 颜面部全息诊疗 108

第一节 颜面部全息诊断 108

一、颜面部全息诊断的理论基础 108

二、颜面部的正常之色 109

三、颜面部的病色 110

四、望面色十法全息诊断 110

五、颜面部的五色全息诊断 111

六、颜面部明堂全息诊断 116

七、颜面部部位分属及望诊 118

八、颜面部外形全息望诊 119

九、中医相面与全息望诊 122

第二节 颜面部全息治疗 123

一、面针穴点定位与主治 124

二、配穴原则 125

三、操作方法 125

四、适应症 125

五、注意事项 126

六、禁忌症 126

七、常见病面针治疗处方 126

第八章 眼全息诊疗 131

第一节 眼全息望诊 131

一、八卦分区法 131

二、代数分区法 131

三、时钟分区法 131

四、五轮分区全息望诊 131

五、眼部形态全息望诊 133

第二节 虹膜全息诊断 133

一、虹膜的结构 133

二、虹膜定位法 134

三、虹膜异常改变的主病 134

四、检查方法 134

第三节 巩膜全息诊断 135

一、巩膜及球结膜的结构 135

二、巩膜定位法 136

三、巩膜(球结膜)异常改变主病 136

第四节 彭静山眼针全息治疗法 137

一、八区十三穴定位 137

二、取穴方法 138

三、操作技术 139

四、适应症 141

五、常见病的辨证施治 141

第九章 鼻全息诊疗 155

第一节 鼻全息诊断 155

一、鼻色望诊 155

二、鼻形望诊 156

第二节 鼻全息治疗 157

一、鼻穴的定位及其主治 157

二、配穴方法 160

三、操作方法 160

四、适应症 160

五、注意事项 161

六、常见病的治疗 161

第十章 口腔、人中全息诊疗 163

第一节 口腔全息诊疗 163

一、口腔与人体的全息对应关系 163

二、口腔全息诊断 164

三、口腔全息治疗 165

四、口针止痛 167

第二节 人中部全息诊疗 169

一、人中全息望诊 169

二、人中全息治疗 169

第十一章 舌全息诊疗 171

第一节 舌全息诊断 171

一、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71

二、五脏分部全息望诊 172

三、舌质全息望诊 174

四、舌苔全息望诊 175

五、舌质与舌苔的关系 177

六、舌形的全息望诊 178

七、舌态(舌体动态) 178

八、舌诊的临床意义 179

九、舌诊现代研究进展 180

第二节 舌全息治疗 180

一、舌穴定位与主治 180

二、配穴方法 182

三、操作方法 182

四、注意事项 183

五、适应症与禁忌症 183

六、常见病的治疗 183

第十二章 耳全息诊疗 186

第一节 耳廓表面解剖名称及耳穴分布规律 186

一、耳廓表面解剖名称 186

二、耳穴分布规律 187

第二节 耳全息诊断 188

一、耳全息望诊 188

二、耳全息触诊 192

三、耳穴全息电测法 194

四、耳全息综合分布诊断 195

第三节 国际耳穴标准化方案 198

附录 耳穴标准化方案(草案)说明 205

第四节 耳全息治疗 206

一、耳全息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06

二、耳全息治疗配穴原则 208

三、耳全息治疗选穴根据 209

四、耳全息治疗方法 211

五、耳全息治疗常见病证选穴方法 214

第五节 耳全息治疗常见症证 218

第十三章 颈项全息疗法 250

一、穴点定位与主治 250

二、配穴方法 250

三、适应症 250

四、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50

第十四章 胸全息治疗 251

第一节 胸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51

第二节 穴点定位与主治 251

一、胸部侧面穴点 251

二、胸部正面穴点 252

第三节 适应症及治疗方法 253

一、适应症 253

二、配穴方法 254

三、操作方法 254

四、注意事项 254

第四节 常见病症治疗处方举例 254

第一节 背俞全息诊断 257

一、背俞穴位与主治 257

二、诊断方法 258

第二节 背俞全息治疗 259

一、适应症 259

二、配穴方法 259

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59

第十六章 脊背全息疗法 260

第一节 夹脊穴全息疗法 260

一、夹脊穴定位与作用 260

二、夹脊穴分段主治 260

三、治疗方法 260

第二节 椎旁针全息疗法 260

一、穴位分布和主治 261

二、针刺方法 261

第十七章 腹全息诊疗 262

第一节 腹全息诊断 262

一、腹部分区及脏腑反应部位 262

二、腹全息望诊 263

三、腹全息触诊 263

第二节 腹全息治疗 264

一、腹针全息疗法 264

二、经穴全息疗法 264

第十八章 脐全息治疗 266

第一节 脐疗基本知识 266

一、脐疗的概念与简史 266

二、脐与全身的全息关系 268

三、脐疗的功用与适应症 269

四、脐疗的优点与注意事项 270

第二节 脐疗的治病原理 271

一、经络理论 271

二、现代医学理论 274

三、数学理论(黄金分割定律) 275

四、气功理论 276

五、系统论 277

第三节 脐疗的常用方法 277

一、贴敷脐部法 277

二、灸疗脐部法 278

三、拔罐脐部法 279

四、按摩脐部法 279

五、意守脐部法 279

六、针刺脐部法 279

第四节 常见病脐疗验方选 280

一、传染病 280

二、内科病症 280

三、妇科病症 282

四、外科病症 282

五、小儿科病症 283

第十九章 手全息诊疗 284

第一节 健康人的手及其变异 284

一、正常人手的特点 284

二、手指、手型及其分类 285

三、手纹线 287

第二节 手诊的方法及记录格式 290

一、手诊的方法 290

二、手全息诊察记录格式 294

第三节 常见病的手象特点(略) 295

第四节 手与时间、精神全息 295

一、手象和心理发育 295

二、手象和心理性格、情志 296

第五节 手与遗传性、先天性疾病 296

第六节 手针 298

一、穴点(穴区)分布与主治 298

二、配穴方法 300

三、适应症 300

四、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00

五、常见病的治疗 301

第七节 方氏手象针(略) 301

第八节 手部病理按摩法 301

一、穴区分布 302

二、适应范围 302

三、配穴方法 302

四、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02

五、常见病的治疗 303

第二十章 腕、踝全息诊疗法 307

第一节 腕踝针的特点和优点 307

一、特点 307

二、优点 307

第二节 探索简史--从电刺激疗法到腕踝针 307

一、第一阶段--电刺激疗法 307

二、第二阶段--腕踝针 310

第三节 腕踝针的治疗方法 311

一、身体分区 311

二、针刺点 313

三、针刺法 315

第四节 常见病症的治疗 318

第二十一章 尺肤、节肢全息诊疗法 328

第一节 古代尺肤诊法 328

一、尺肤全息穴区分布 328

二、古代尺肤诊断 329

第二节 近代尺肤全息诊法 329

一、疼痛点全息配置 329

二、近代尺肤全息诊断 330

第三节 节肢(长骨)全息诊疗法 330

一、第二掌骨侧全息穴区的定位与主治 330

二、第二掌骨侧全息穴区诊断 331

三、第二掌骨侧全息穴区治疗 331

第二十二章 脉象全息诊断 333

第一节 脉象全息诊断 333

一、脉诊及其意义 333

二、脉诊的部位全息 333

三、诊脉的方法 334

四、诊脉的注意事项 334

五、正常脉象的异常脉象 335

第二节 脉诊客观化的实验研究 339

一、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意义 339

二、脉象描记仪器 339

三、脉图的检测方法 340

四、脉诊客观化的临床研究 342

五、脉诊客观化研究展望 345

第二十三章 指甲全息诊断 346

第一节 指甲全息诊断基础 346

一、祖国医学对指甲的认识 346

二、现代医学对指甲的认识 346

三、指甲诊病机理探讨 347

第二节 中医传统指甲诊法 349

一、指甲形态主病 349

二、指甲色泽主病 350

第三节 指甲分区全息诊法 351

一、指甲分区法 351

二、王氏指甲诊法简介 353

第二十四章 足全息诊疗 356

第一节 足全息诊断 356

一、无痛诊断(以望诊为主) 356

二、有痛诊断(以触诊为主) 358

第二节 足针 360

一、足针基础穴与新穴定位法 360

二、现代足针治疗方法 367

第三节 方氏足象针简介 368

第四节 足部按摩 369

一、基本原理 369

二、适用范围 371

三、处方原则 372

四、操作常规 377

五、推拿手法 378

六、解剖生理系统对应反射区析解 380

七、足部按摩操作顺序与手法应用 401

八、新反射区手法运用 403

九、足部按摩注意事项 405

第五节 常见病的防治 406

第二十五章 小儿全息推拿疗法 419

第一节 小儿全息推拿疗法理论基础 419

一、小儿推拿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419

二、小儿推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419

三、小儿推拿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420

四、小儿推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20

五、小儿推拿与全息医学的关系 421

第二节 小儿全息推拿常用手法 421

第三节 小儿推拿全息穴点(穴区) 422

一、头面部 422

二、胸腹部 423

三、腰背部 424

四、上肢部 425

五、下肢部 430

第四节 小儿常见病的全息推拿 431

第二十六章 全息心理诊疗 435

第一节 全息心理诊察 435

一、全息心理望诊 435

二、面色与精神心理的全息关系 436

三、面形与精神心理的全息关系 437

四、面容与精神心理的全息关系 437

五、眉毛、眼神与精神心理的全息关系 437

第二节 精神全息心理分析法 438

第二十七章 全息用药 444

第一节 药物选择、成份与植物形态的全息关系 444

一、植物叶形与药用部位的全息关系 444

二、叶形与中草药成份的全息关系 444

第二节 药物性能中的全息相关性 445

一、中药的五味 445

二、药物的升降浮沉 445

第三节 全息用药 445

一、药穴相合、全息用药 445

二、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全息用药原则 455

三、“以脏补脏”的全息用药(同质用药) 455

四、同形用药 455

五、同性用药 455

六、全息择时用药 455

第二十八章 全息医学的前景展望与任务 459

第一节 全息医学的广阔生物医学前景 459

第二节 精神全息心理分析的心身医学价值 461

第三节 时间全息与提高疗效 461

第四节 全息医学的主要任务 462

主要参考资料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