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噪声原理、检测与控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灢麟,李树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931366
  • 页数:28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汽车与环境噪声 1

第一节 噪声 1

第二节 环境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2

一、环境噪声的来源 2

二、噪声对人的生理危害和心理影响 3

第三节 噪声控制标准 6

一、制定噪声标准的要求 6

二、环境噪声控制标准 8

三、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标准 11

第二章 噪声及评价指标 15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其特性 15

一、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5

二、声波的性质 15

三、声波的吸收、反射与透射 17

第二节 噪声的评价指标 19

一、声压、声强和声功率 19

二、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 20

三、响度级和响度 24

四、噪声级 27

五、噪声评价数 28

六、统计声级 29

第三节 噪声的频谱分析 29

一、噪声频谱分析的意义 29

二、噪声频谱分析的方法 30

第三章 汽车噪声 32

一、发动机噪声概述 33

第一节 发动机噪声 33

二、发动机燃烧噪声 36

三、发动机机械噪声 41

四、发动机空气动力噪声 42

第二节 底盘噪声 47

一、轮胎噪声 47

二、传动系噪声 54

三、制动噪声 61

四、车身噪声 64

第三节 整车噪声分析 64

一、汽车各声源对整车噪声的贡献 65

二、汽车型式和种类对整车噪声的影响 66

三、汽车行驶状况对其噪声的影响 69

四、车内噪声 71

五、汽车噪声辐射的方向性 74

第四章 交通噪声原理及预测 76

第一节 交通噪声特点与评价 76

一、交通噪声特点与评价指标 76

二、影响交通噪声的因素 79

三、交通噪声的传播 81

第二节 交通噪声预测方法 85

一、车辆声功率级 85

二、交通噪声的经验公式预测法 87

三、交通噪声的声源分离预测 88

四、交通噪声预测的诺模图法 90

第五章 噪声测试环境与测量分析仪器 99

第一节 汽车噪声的测试环境 99

一、近场和远场 99

二、自由声场及消声室 100

三、半自由声场及半消声室 102

四、扩散声场及混响室 102

五、半扩散声场与半混响室 103

第二节 噪声声级计 105

一、传声器 106

二、测量放大器 113

三、声级计的种类及应用 117

四、声级计的校准 120

第三节 噪声频谱分析仪器 122

一、滤波器 123

二、频率分析仪器 124

三、各种频率分析仪分析结果换算比较方法 126

第四节 声强测量仪器 127

一、声强测量原理 127

二、声强探头 129

三、声强分析仪器 131

四、声强分析系统标定及测量误差控制 133

第六章 汽车噪声测量分析方法 135

一、自由声场和半自由声场中声功率级的测量与计算 136

第一节 声功率的测量计算方法 136

二、扩散场中声功率级的测量与计算 138

三、半扩散场中声功率级的测量与计算 139

四、声功率测量的声强法 139

第二节 汽车噪声源的识别 140

一、消去法 141

二、频谱分析方法 142

三、声强测量法 144

五、汽车噪声源识别的其它方法简介 145

四、表面振动测定法 145

第三节 汽车噪声测量方法 147

一、汽车加速行驶噪声测量方法 147

二、汽车匀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 149

三、车内噪声测量 149

四、整车噪声的室内测量 150

第四节 汽车总成零部件噪声测量方法 150

一、发动机噪声测量方法 150

二、排气消声器消声性能测量方法 153

三、轮胎噪声测量方法 154

一、交通噪声离散数据采集方法及评价参数的计算 155

第五节 交通噪声测定方法 156

二、交通噪声现场直接测定方法 159

三、交通噪声的现场记录室内分析法 159

第六节 汽车噪声测量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161

一、仪器结构与性能 161

二、测量环境的影响 162

三、测量组织与操作的影响 165

第七章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67

第一节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 167

一、对噪声源进行控制 167

二、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168

三、接受者的防护措施 169

第二节 吸声法 169

一、吸声系数 170

二、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172

三、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在汽车上的应用 179

一、概述 182

第三节 隔声法 182

二、隔声原理 183

三、单层均质材料的透射损失 183

四、材料的实验透射损失 186

五、吻合效应 187

六、双层均质材料的透射损失 188

第四节 阻尼法 190

一、阻尼隔振 190

二、阻尼减振 194

一、消声器的种类及评价指标 197

第五节 消声器 197

二、阻尼性消声器 199

三、扩张室消声器 200

四、共振式消声器 202

五、微穿孔板消声器 204

六、关于气流对消声器消声量的影响 205

第八章 汽车与交通噪声控制 207

第一节 发动机噪声控制 207

一、燃烧噪声的控制 207

二、发动机机械噪声的控制 213

三、发动机空气动力噪声控制 219

四、发动机表面噪声的传播控制 235

第二节 底盘噪声控制 246

一、轮胎噪声控制 246

二、传动系噪声控制 250

三、制动系噪声控制 253

四、车身噪声控制 256

第三节 车内噪声控制 257

一、消除或减弱声源,降低其噪声级 258

二、隔绝噪声和振动的传入途径 259

三、对车室进行吸声处理 262

四、车室共鸣与风振现象的防止与消除 262

第四节 交通噪声控制 263

一、降低噪声源——车辆与道路的噪声辐射 264

二、控制交通噪声的传播 266

三、改进城市规划与建设 271

参考文献 272

附录1 273

附录2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