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困境:可持续发展 3
一 失衡与平衡 3
1.地球村 3
2.生态文明观 4
3.从采猎文明到生态文明 4
4.困扰全球的四大显性危机 5
5.人类社会的困惑 6
6.《沙乡的沉思》与《21世纪议程》 6
7.中国化思路 7
二 全球问题与中国 8
1.人口爆炸 8
2.资源短缺,开采无限 17
3.人口压力与难以承载的环境容量 40
4.贫困:20世纪末的阴影 55
三 解决全球与中国问题的必由之路:可持维发展 81
1.关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研究 82
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属性 86
3.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87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90
5.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与原则 92
四 可持续发展运行:从战略到行动 99
1.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途径 102
2.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合理使用途径 118
3.反贫困的可持续社会途径:从弱到强 134
4.人口可持续发展途径:从爆炸到静止 154
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175
一 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及其对策 175
1.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四大危机 176
2.在取得对国情共识的前提下,策划与部署可持续发展战略 181
二 青山、绿水和蓝天的呼唤 194
1.人类的困惑:生物圈的失衡 194
2.青山绿水枉自多,良田沙化无奈何 196
3.人口膨胀与资源穷竭 198
4.洁水与节水 201
5.静寂的春天:没有鸟语,花也不香 203
6.环境兴亡,官民有责 205
7.人口经济与环境优化 207
8.生态思维方式的转变 213
9.从生态学到生态经济学,再到生态经济文化研究 223
三 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229
1.人口问题: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焦点 229
2.中国人口繁衍与传统文化 234
3.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44
4.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现代互动论 250
5.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叶氏理论:三大生产 260
6.天人合一,古为今用 267
四 古今人口流动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影响及其对策 276
1.中国历史上移民倾向 277
2.现代中国人口流向 291
3.中国人口流动制度及其政策传统 301
4.特殊的动力机制 306
5.人口流动的宏观意义 309
6.如何评价“流动民工”群体 319
7.西方人口学家的解释 324
8.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启示 332
9.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 343
10.人口流动政策新走向 353
11.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 363
12.展望:从“两栖化”到合法化 368
21世纪中国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79
一 更上一层楼:农业可持续发展 379
1.世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381
2.生物工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 384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 388
4.第二个飞跃:规模经营 391
5.产业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位 395
6.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 403
7.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405
二 战后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新审视 409
1.农业发展的四大战略措施 409
2.新的挑战和任务 414
3.高科技与可持续农业 415
4.新的机会与行动 422
三 农民可持续发展:东方社会跨世纪国略 427
1.东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429
2.从“红旗卷起农奴戟”到“六亿神州尽舜尧” 430
3.面对现实: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民彻底解放 433
四 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城乡关系 436
1.影响全局的环节: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 437
2.蓦然回首:城乡关系的演变 442
3.改革带来了城乡经济发展新气象 452
五 城乡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464
1.市场化转型期城乡产业可持续发展 464
2.城乡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 470
3.城乡商品流通可持续发展 484
4.城乡市场体系可持续发展 491
5.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对策 496
6.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降低城乡流动人口比重 499
7.西方理论在中国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 501
8.加快城乡体制改革,推进城乡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 504
9.城乡关系演变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 507
六 “九五”农村可持续发展 511
1.“八五”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 513
2.“九五”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515
3.强化科技兴农意识 525
七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四大主题 538
1.生态农业:丰富多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38
2.规模经营:从沿海到内地循序渐进 544
3.农业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59
4.粮食保障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578
5.一个违背国情和历史的耸听危言——布朗神话 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