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脏腑 7
第一节 五脏 7
一、心(附:心包络) 7
上篇 中医学基础 7
二、肝 8
三、脾 9
四、肺 10
五、肾 12
第二节 六腑 13
一、胆 13
二、胃 14
三、小肠 14
五、膀胱 15
四、大肠 15
六、三焦 16
第三节 脏腑组织间的关系 1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6
附:五脏病理关系示意图 18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20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20
四、脏腑组织与体表器官的关系 22
第四节 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2
一、精 22
二、气 23
三、血 23
四、津液 24
第二章 病因 28
第一节 外感 28
一、反常的气候——六淫 28
二、疫疠 31
三、创伤和虫兽伤 32
第二节 内伤 32
一、精神因素 33
二、劳倦和饮食 34
第三章 诊法与辨证 36
第一节 诊法 36
一、望诊 37
二、闻诊 44
三、问诊 45
四、切诊 49
第二节 辨证纲要 55
一、八纲辨证 56
二、辨证与辨病 62
附:病例分析 63
第四章 治法与方药 66
第一节 治法的特点 66
一、治病求本 67
二、灵活运用 68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68
四、正治与反治 69
五、祛邪与扶正 69
六、局部与整体 70
第二节 药物性生能与方剂配伍 71
一、药物的性能 71
二、方剂的配伍 72
第三节 治法及方药的运用 73
一、解表法 73
解表药(中药) 77
解表药(草药) 80
解表剂 82
二、清热法 84
清热药(中药) 88
清热药(草药) 95
清热剂 101
三、泻下法 104
泻下药(中药) 107
泻下剂 108
四、和解法 110
和解剂 111
五、消导法 112
消导药(中药) 114
消导药(草药) 116
消导剂 116
六、祛痰法 117
理咳祛痰药(中药) 121
理咳祛痰药(草药) 124
祛痰剂 125
七、祛寒法 127
祛寒药(中药) 129
祛寒药(草药) 131
祛寒剂 132
八、祛风法 133
祛风湿药(中药) 136
祛风湿药(草药) 138
祛风剂 140
九、祛湿法(附:利尿法) 141
渗湿逐水药(中药) 146
利尿药(草药) 149
祛湿利尿剂 151
十、理气法 153
理气药(中药) 155
理气剂 160
十一、止血法 161
止血药(中药) 164
止血活血药(草药) 166
止血剂 167
行气止痛药(草药) 168
十二、活血法 168
活血药(中药) 171
活血药(草药) 174
活血剂 176
十三、润燥法 177
润燥剂 178
十四、补益法 179
补益药(中药) 184
补益药(草药) 190
补益剂 192
十五、收涩法 195
收涩药(中药) 197
收敛剂 200
十六、镇潜法 201
镇潜药(中药) 203
镇潜剂 206
十七、宣窍法 207
宣窍药(中药) 208
宣窍剂 209
十八、驱虫法 210
驱虫药(中药) 211
驱虫剂 213
十九、排托法 214
外用药(中药) 214
外用药(草药) 217
治痈疮剂 220
二十、催吐法 221
涌吐药(中药) 222
催吐剂 222
附录 223
一、常用中成药 223
(一)感冒退热类 223
(二)除痰理咳类 225
(三)行气消滞类 226
(四)温中散寒类 227
(五)解毒消炎类 228
(六)治风湿跌打类 229
(七)治蛇伤类 231
(八)通窍镇痉类 231
(九)养心宁神类 232
(十)补益类 232
(十一)妇科药类 234
(十二)小儿科药类 236
(十三)其他药类 237
二、药物的炮制和贮藏 238
三、药物剂型简介 239
第五章 经络与针灸 241
第一节 经络 241
一、十二经脉 242
二、奇经八脉 253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56
四、有关针灸作用和经络反应的探讨 260
第二节 针灸疗法 261
一、取穴法 262
二、针刺法 264
三、灸法 268
四、常用穴位 271
头颈部穴位 271
肩胛部穴位 275
背腰骶部穴位 276
胸腹部穴位 278
上肢部穴位 280
下肢部穴位 282
下篇 常见病防治 302
第六章 常见传染病 302
第一节 发熟性流行性病的辨证论治 302
一、卫分病的辨证论治 304
二、气分病的辨证论治 307
三、营分病的辨证论治 310
四、血分病的辨证论治 312
五、心、肝、肾病的辨证论治 314
一、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315
第二节 病毒性传染病 315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319
三、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326
附:小儿麻痹后迟症的新疗法 330
四、麻疹 334
五、风疹 338
六、水痘 338
七、流行性腮腺炎 340
八、传染性肝炎 341
第三节 细菌及螺旋体传染病 343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43
二、猩红热 348
三、白喉 350
四、百日咳 353
五、痢疾 356
六、肠伤寒 360
七、钩端螺旋体病 362
第四节 寄生虫病 366
一、疟疾 366
二、血吸虫病 370
三、丝虫病 373
四、蛔虫病 376
五、钩虫病 377
六、绦虫病与猪囊虫病 379
七、肝吸虫病(中华分支睾吸虫病) 380
一、心病的辨证论治 382
第七章 内儿科常见病 382
第一节 五脏病的辨证论治 382
二、肝病的辨证论治 385
三、脾病的辨证论治 386
四、肺病的辨证论治 388
五、肾病的辨证论治 389
附:五脏病辨证论治举例 391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及治疗特点 393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 395
一、咳嗽 395
二、肺炎 398
三、肺痈(肺脓疡) 401
四、肺结核 403
五、哮喘 407
六、痰饮 412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 414
一、胃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414
二、急性胃肠炎 418
三、腹痛 420
四、急性阑尾炎 423
五、胆道蛔虫 425
六、胆石症与胆囊炎 427
七、急性胰腺炎 429
八、肠梗阻 432
九、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435
十、黄疸 436
十一、呃逆 439
十二、臌胀 441
十三、肝硬变 444
十四、幼儿腹泻 448
十五、疳积 451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及血液病 454
一、心悸 454
二、风湿性心脏病 457
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460
四、眩晕 461
附:耳原性眩晕症的治疗 463
五、高血压 464
六、血证 467
七、再生障碍性贫血 474
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76
九、白血病 476
第六节 泌尿系统疾病 477
一、水肿 477
二、急性肾炎 481
三、慢性肾炎 482
四、淋证 486
五、泌尿系感染 488
六、遗尿 489
第七节 运动、神经系统疾病 491
一、痹证 491
二、风湿性关节炎 494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 496
四、头痛 496
五、中风 499
六、神经衰弱 503
七、癫、狂、癎 506
八、小儿惊风 511
第八节 其他疾病 514
一、虚损 514
二、脚气 516
三、消渴 518
四、甲状腺疾病 520
五、夏季热 523
第一节 妇科病的辨证论治 525
第八章 妇科常见病 525
第二节 月经疾病 526
一、月经不调 526
二、痛经 529
三、闭经 532
四、崩漏 535
五、更年期证候群 539
第三节 阴道及盆腔炎症 540
一、白带 540
二、盆腔炎 543
第四节 妊娠疾病 546
一、妊娠呕吐 546
二、先兆流产与流产 548
三、子宫外孕 551
四、妊娠水肿 553
五、先兆子癎和子癎 554
六、胎位不正 556
第五节 产后疾病 558
一、胎盘滞留 558
二、恶露不止 559
三、缺乳和乳汁自出 561
四、产后发热 562
第六节 其他疾病 565
子宫脱垂 565
第一节 伤科的辨证论治 568
第九章 伤科常见病 568
第二节 头部损伤 584
一、脑震荡 584
二、下颌关节脱位 586
第三节 躯干损伤 586
一、胸部挫伤 586
二、外伤性截瘫 588
三、腰腿痛 590
第四节 上肢损伤 598
一、锁骨骨折 598
二、肩关节扭伤 599
三、肩关节前脱位 601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 605
五、肱骨干骨折 608
六、肱骨髁上骨折 610
七、肘关节脱位 612
附: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614
八、桡、尺骨干骨折 614
九、桡骨下端骨折 617
第五节 下肢损伤 619
一、髋关节脱位 619
二、股骨上端骨折 621
三、股骨干骨折 624
四、股骨下端骨折 629
五、髌骨骨折 631
六、胫腓骨干骨折 633
七、踝部骨折和脱位 635
第十章 外科常见病 638
第一节 外科病的辨证论治 638
第二节 感染 641
一、疖 641
二、痈 642
三、蜂窝组织炎 644
四、丹毒 645
五、脓肿 647
六、败血症 648
七、急性乳腺炎(乳痈) 649
八、化脓性骨髓炎 651
九、颈淋巴结核 653
十、骨和关节结核 655
十一、破伤风 657
第三节 下肢溃疡与脉管炎 659
一、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659
二、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660
第四节 烧伤与冻疮 663
一、烧伤 663
二、冻疮 666
第五节 毒蛇咬伤 667
第六节 直肠肛门疾患 673
一、痔 673
二、肛裂 676
三、直肠脱垂 677
四、肛瘘 679
第七节 皮肤病 681
一、脓疱疮 681
二、湿疹 682
三、接触性皮炎 684
四、水稻田皮炎 685
五、神经性皮炎 686
六、荨麻疹 687
七、癣 689
八、牛皮癣 691
九、剥脱性皮炎 692
第八节 肿瘤 694
(一)鼻咽癌 696
(二)肺癌 697
(三)食道癌、胃癌 698
(四)肝癌 699
(五)直肠癌 700
(六)子宫肌瘤 700
(七)卵巢囊肿 701
(八)子宫颈癌 701
附:治肿瘤民间方 702
第十一章 眼科常见病 703
第一节 眼科病的辨证论治 703
第二节 眼睑疾病 707
一、麦粒肿 707
二、睑板腺囊肿 708
三、睑皮肤炎 709
四、睑缘炎 710
第三节 泪器疾病 711
一、泪道狭窄、泪道阻塞 711
二、急、慢性泪囊炎 713
第四节 结膜疾病 714
一、传染性结膜炎 714
二、疱疹性结膜炎、束状角膜炎 717
三、沙眼 718
四、翼状胬肉 722
第五节 角膜与虹膜疾病 723
一、化脓性角膜炎 723
二、角膜软化症 726
三、急、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729
第六节 白内障 731
第七节 急、慢性充血性青光眼 733
第八节 几种常见的内眼病 735
第九节 眼外伤 739
附一:海螵蛸棒摩擦法 744
附二:针拨白内障术 744
第十二章 耳、鼻、喉、口腔常见病 747
第一节 耳、鼻、喉、口腔病的辨证论治 747
一、耳的疾患 747
二、鼻的疾患 748
第二节 耳科疾病 749
一、急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 749
三、咽喉、口腔疾患 749
二、耳道乳头状瘤 751
三、慢性中耳炎 752
四、耳瘘 754
五、耳鸣、耳聋 754
附:聋哑的治疗 757
第三节 鼻科疾病 758
一、鼻疖 758
二、酒渣鼻 759
三、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 760
四、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762
五、过敏性鼻炎 765
六、鼻息肉 766
第四节 咽喉及口腔疾病 767
一、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 767
二、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 770
三、咽部脓肿 772
四、颈蜂窝织炎 773
五、咽粘膜结核 774
六、口疮 774
七、舌下囊肿 776
八、牙痛 776
附录 779
常用方剂歌诀 779
索引 789
临床方剂索引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