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要和内容 1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
现时代的主要内容 1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
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注定要灭亡 2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本质 3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特点 3
过渡时期的主要内容 4
修正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概念毫无根据 6
第三节 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点和特点 7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质 7
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同规律 7
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 8
政权和平地和非和平地转到工人阶级手中 9
工人阶级利用议会的可能性 11
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12
第四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 12
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形式和人民民主形式 14
第二章 社会占有主要生产资料 15
第一节 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国家所有的必要性 15
以国家为代表的全社会所有制 15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国家所有制的社会本质 16
第二节 主要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和全民公有化 17
社会主义国有化的本质 17
国有化和工人监督 19
生产资料的国有化是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化的起点 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有化的方法 20
实行国有化的两条道路 20
用没收的方法实行国有化 22
用赎买的方法实行国有化 23
工人阶级所利用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24
第四节 为生产和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化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24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本质 24
第三章 革命的土地改革 26
第一节 革命的土地改革的本质 26
第二节 实行土地改革的方法 27
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国有化 29
分土地给农民所有 30
中国分土地给农民所有 31
革命的土地改革的意义 31
第四章 过渡时期经济的矛盾 32
第一节 过渡时期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 32
多种成分的经济 32
社会各阶级 33
第二节 最适宜的比例 34
社会主义成分的主导作用 34
第二节 过渡时期矛盾的性质 35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35
社会主义工业和小农经济的矛盾 36
解决过渡时期矛盾的方法 37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解决过渡时期的矛盾 38
第三节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保证社会主义取得胜利 39
在争取社会主义的胜利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39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42
第五章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成 43
第一节 大机器生产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43
社会主义制度下大机器生产的普遍性 43
社会主义生产的高度技术水平和社会化水平 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 45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本质 45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源泉和速度 47
把体力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到脑力劳动者的水平 48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业中熟练干部的造就 4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水平和结构 48
工业中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统治 49
国民经济比例的改变 49
第六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
第一节 农民经济合作化的必要性 51
农民经济不能实行国有化 51
生产合作化的本质 52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个共同规律 53
农业的社会改造和技术改革 54
第二节 生产合作社的各种形式 55
非生产的合作社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前提 55
生产合作社的主要形式 55
第三节 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化的方法 57
农民生产资料有补偿的公有化 58
土地股份的收入 58
农民生产资料无补偿的公有化 59
第四节 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消灭 59
消灭富农阶级 59
消灭富农阶级的方法 60
创立能够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61
第七章 不发达国家和民族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61
第一节 经济落后国家和民族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 61
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63
不同民族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64
第二节 苏联民族边区人民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66
革命的社会经济改革 66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 67
农民的合作化 68
第三节 人民民主国家的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68
第四节 民族民主国家沿非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可能性 70
国营经济和国家调节经济 70
革命的土地改革 71
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本质 73
第一节 消除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 73
第八章 社会主义完全和最终的胜利 73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及其国际意义 76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范围内社会主义胜利的不可动摇性 77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的确立 79
人们对主要生产资料关系的事实上的平等 79
个人物质利益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必要条件 80
国家的全民所有制形式的必要性 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合作社形式 83
合作社所有制的形式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83
合作社社员的个人副业 86
第四节 社会的社会结构 87
各阶级及其经济关系的性质 87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 88
各民族间经济关系的新性质 90
社会主义和个人的经济自由 90
第五节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92
第一篇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原理 96
第九章 计划性是社会主义生产运动最普遍的形式 96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体系 96
计划性的客观基础 97
第一节 自觉调节全部社会生产的必然性 97
全社会范围内的计划性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98
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 101
第二节 生产关系及经济规律作用的计划性 103
劳动的直接社会性 103
经济规律作用的性质 106
第三节 有计划保持的平衡 109
计划性与平衡 109
比例的种类 110
社会主义制度下部分比例失调的可能性 111
第四节 计划性与国家 112
国家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 112
国家的经济职能 113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计划与管理原则 114
计划的科学根据 115
经济政策与计划 116
民主集中制原则 116
改进计划经济的领导 118
第一节 劳动者同公有化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 120
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关系 120
第十章 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充分福利和全面发展是基本经济规律 120
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 122
同志般地合作与互助 123
劳动变成创造性活动 123
满足劳动者的需要是全社会事 124
第二节 基本经济规律的本质 125
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全体成员福利不断增进及其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的实现 125
借以最充分地保证需要的条件 129
基本经济规律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 130
对歪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念的批判 132
第三节 劳动者福利的增进 133
第十一章 社会产品及其成分 136
满足个人需要的产品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1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的特殊形式 137
必要产品 139
剩余产品 140
必要产品量与剩余产品量 141
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141
第二节 必要产品与剩余产品的分配 142
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143
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上的不平等 144
必要产品的两种分配形式 144
归自己的产品和归社会的产品 145
归自己的产品和归社会的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146
合作部门中社会产品分配的特点 147
归自己的产品和归社会的产品相互关系的变化趋势 1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 150
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性 150
社会主义积累同资本积累的根本区别 152
生产资料的积累 153
第十五章 商品和价值规律 1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关系的形式和性质 156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消灭 156
第二篇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货币关系 156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关系的范围 157
社会主义经济不同领域中商品关系的性质 15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保存商品关系的原因 161
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是没有根据的 161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合作社形式和商品货币关系 162
社会主义制度下所保存的劳动的不平等 162
不可能有计划地使劳动的社会经济差别平等化 165
使劳动平等化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必要性 167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直接社会性的发展和商品关系 1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关系的矛盾 171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17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 17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174
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计划形式 174
价值规律作用的体制 175
价值规律和社会劳动分配 176
价值规律和技术的发展 178
价值规律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179
价值规律和按劳分配 179
商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演变 181
第三篇 必要产品形式 183
第十八章 劳动报酬 183
劳动报酬是必要产品的基本形式 185
必要产品的社会界限和个别界限 186
劳动报酬量 187
劳动报酬是所创造的产品的份额 188
第一节 工资是劳动报酬的特殊形式 190
第十九章 工资的实质和经济界限 190
保存工资形式的原因 191
工资的二重性 192
工资和商品货币关系 193
工资的特点 194
第二节 工资额 195
决定工资额的因素 195
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 197
工资级差的经济基础和根源 199
缩小工资差别 203
第三节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205
提高实际工资的途径 205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实际工资的基础 206
第二十章 工资的组织和形式 207
工资对劳动贡献的依从性 207
第一节 工资组织和物质刺激 207
在全国范围内工资组织的统一 208
企业在工资组织中的积极作用 208
工资结构 209
第二节 工资组织的基本成分 212
劳动(劳动时间)定额化 212
工资等级制(国家工资等级制) 214
奖金和奖励制 215
工资的形式 217
第三节 改进工资组织、工资形式和物质刺激方法 219
调整工资 219
进一步改进工资组织的基本方向 220
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中工资新形式的发展 221
工资组织中个人物质利益的刺激和集体物质利益的刺激相结合的必要性 222
经济定额和改进工资组织 223
第二十一章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劳动报酬 225
第一节 按劳付酬基金形成的特点 225
计算劳动的货币形式和直接货币报酬 226
第二节 集体农庄按劳分配的两种基本形式 226
用劳动日计算劳动和按劳动日付酬 227
从劳动日向直接货币报酬过渡 228
保证劳动报酬的稳定性 228
第三节 补加报酬 229
定期支付 229
第二十二章 在劳动报酬以外分配的社会消费基金 230
第一节 在劳动报酬以外分配的社会消费基金的组成和形式 231
社会消费基金的特征 231
就经济用途和消费方式来说的各种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 232
就社会消费基金分配方式来说的社会消费基金形式 234
就社会基金的形成来源和形成方式来说的社会基金形式 234
第二节 在劳动报酬以外提供的社会消费基金的必要性和职能 235
两种分配形式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35
社会消费基金总额的增长 235
保证不从事劳动的社会成员的需要 236
对个别需要满足的彻底性和程度的影响 237
社会关心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和加强他们的教育 237
劳动报酬以外的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 238
满足与劳动条件有关的需要 239
共同的社会消费 239
社会消费基金发展的其他社会经济效果 240
社会消费基金和劳动报酬之间必要的比例关系 241
第三节 劳动报酬以外分配的社会消费基金的实质 242
与劳动报酬相比,社会消费基金的特点 242
社会消费基金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范畴 244
第五篇 社会主义企业的再生产。归社会的产品的形式 248
第一节 经济核算制的实质 248
第二十四章 经济核算制 248
第二节 为了整个社会利益的企业经济计划管理 250
第三节 企业在经济上业务上的独立性 251
第四节 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节约制度的实现 254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金的循环和周转 2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金及其循环 256
企业的基金是社会主义特有的范畴 256
生产基金循环的主要阶段 2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金的周转。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 258
基金周转的概念。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58
生产基金分为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 259
固定基金及其物质构成和货币表现 260
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261
折旧 263
修理和现代化 263
固定基金利用状况的改善 264
流动基金及其合理利用 264
第三节 集体农庄生产基金循环和周转的特点 266
第四节 信贷的必要性及其在社会主义企业基金周转过程中的作用。利息 268
社会主义制度下信贷的必要性 268
信贷在企业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周转中的作用 269
利息 270
第二十六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纯收入 2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产品成本 271
产品成本是价值的一个独立部分 271
成本的种类和结构 273
降低成本的途径 275
集体农庄合作社企业中成本结构的特点 277
第二节 纯收入及其分配形式 279
纯收入的形成 279
利润及其分配和使用 281
周转税 283
集体农庄合作社企业的纯收入 2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赢利 285
赢利的概念 285
赢利率 287
第四节 流通费用和商业企业利润的形成 288
流通费用的属性 288
补充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289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流通费用和资本主义流通费用的区别 290
流通费用的降低 290
第二十七章 级差地租 291
第一节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及其社会属性 291
社会主义社会的地租关系 291
固定级差收入的自然基础 292
商品生产是级差收入形成的前提 293
级差地租存在的原因 295
农业集约化和级差地租Ⅱ 297
抽取级差地租和为一切集体农庄创造同等经济条件 299
第二节 级差地租的分配 299
地租集中于全民基金的方法 301
第二十八章 社会主义社会中有计划的价格形成 305
第一节 有计划规定价格的原则 305
第六篇 价格形成 305
第二节 生产资料的批发价格 308
批发价格的种类 308
生产资料价格中的纯收入 310
生产资料价格对技术进步的作用 311
生产资料价格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312
生产资料价格的差别 313
第三节 农产品的价格 316
农产品的区域采购价格和区域交售价格 316
区域价格的职能 318
造成价格差别的其他因素 319
调整价格制度的办法 319
单位面积产量和价格 319
第四节 零售价格 320
零售价格的构成 320
零售价格的职能 322
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324
第五节 关于拉平价格中的纯收入问题 327
第七篇 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及其计划组织方法 331
第三十章 再生产的比例 331
第一节 比例的特点 332
最重要的国民经济的比例 332
比例的变动性 333
最适宜的比例关系问题的实质 334
制定最适宜的计划的困难和前景 336
第三节 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数量的比例关系 337
第四节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 338
社会主义条件下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必要性 338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增长速度对再生产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 342
第三十一章 生产基金的补偿和扩大。基本建设投资的效果 345
第一节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基本建设投资 345
生产资料的完善和产品的基金占用率 345
基本建设投资及其来源 346
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概念 347
第二节 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数量尺度 348
基本建设投资的绝对效果 348
相对投资效果 349
定额效果系数的计算 351
相互有关的投资 352
经济效果的实物指标 353
第三节 我们著作中的投资经济效果问题 354
第四节 提高投资效果的方法 355
投资额的不断增加 355
确定基本建设投资效果是计划工作的必要因素 356
缩短施工期限和降低工程造价 357
企业的改建和现代化 358
第三十二章 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 359
第一节 工作人员总数的增长。充分就业 359
国民经济就业人数的绝对增长 359
有劳动能力的居民的充分就业 360
第二节 保证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文化技术水平相适应 361
提高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基本方向 361
培养熟练干部的形式 363
第三节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就业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365
非生产领域就业人口所占份额的增长 365
农业部门就业人数的绝对减少和相对减少 366
第一节 计划工作的连续性 367
第三十三章 确定和保持国民经济比例的计划方法 367
工业部门之间劳动力分配上的变化 367
第二节 计划定额。平衡法 369
定额是计划计算工作的基础 369
平衡表 370
第三节 现代数学方法的应用 372
在计划工作中广泛应用数学的必要性 372
数量分析与所研究现象的经济属性之间的联系 374
利用新计算技术的经济意义 375
第四节 计划工作和物资供应工作的改进 376
经济中比例失调现象的克服 376
保证生产计划与物资技术供应计划之间的协调一致 378
从物质利益上的关心和计划工作的改进 378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形成 381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体系 381
第三十六章 各国之间新型的经济关系 381
第三部分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 381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发展的阶段 3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各国经济结合的实质 383
社会主义各国友好团结的客观基础 384
各民族经济的接近 385
第三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际分工 3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际分工的特点 389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配合是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方法 391
第三十八章 国际经济联系的形式。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平 394
第一节 国际专业化和协作的基本方向 394
部门间的专业化 395
部门内的专业化 397
第二节 贸易和财务的联系 398
贸易在社会主义各国合作中的作用 398
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的价格 399
社会主义各国的信贷和清算关系 401
第三节 科学技术合作 402
交换技术文件 402
培养熟练干部 403
科学机关的合作 404
第四节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平 405
第四部分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411
第三十九章 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 411
第一节 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建立的主要前提 411
第二节 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中的作用 412
国家普遍电气化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环节 413
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在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中的作用 414
化学生产的发展 415
第三节 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 416
生产的积聚和联合 416
生产专业化的改进 417
国民经济比例的变化和结构改变 418
第四节 国家技术政策的统一 420
第五节 达到最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421
新型的生产工作者 421
最高劳动生产率是创造丰裕的物质和文化财富的主要因素 422
第六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改进和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企业 422
社会主义企业改进的方向 422
试验示范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企业的重要阶段 423
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全民形式和集体农庄形式发展和接近的途径 426
第一节 集体农庄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水平的实质 426
国家所有制的主导作用 427
对农业的物质技术援助的加强 4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农业的两种形式即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发展和接近 428
社会主义农业形式的完善 428
集体农庄生产积聚的增长 429
庄际的和国家与集体农庄的联合组织 430
关于集体农庄变为国营农场的问题 431
劳动组合转变为全民企业 432
第三节 集体农庄内部关系的完善 432
农业地区生产管理局 432
集体农庄中积累和消费的最合适的结合 433
劳动报酬的条件和形式的改变 434
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副业消亡的条件 435
工人阶级同农民之间差别的克服 436
第四十一章 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的城市和乡村 436
第一节 城市和乡村之间社会经济差别的克服是共产主义建设的规律性 436
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别的观点的发展 436
社会主义制度下城市和乡村之间差别的保留 437
城市和乡村之间社会经济和文化与生活差别消灭过程的本质 439
第二节 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克服城市和乡村之间社会经济差别的途径 440
生产力的增长和农业劳动变为一种工业劳动 440
城市和乡村之间社会经济和文化与生活差别的消灭 441
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社会经济差别的实质 445
第四十二章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别的克服 445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对立的消灭 445
第一节 在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经济差别的必要性 445
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社会经济差别消除的客观必要性 446
第二节 克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社会经济差别的基本途径 447
科学技术进步是人们生产活动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日益完全结合的物质基础 447
社会主义竞赛是体力劳动同脑力劳动日益融合的因素 449
劳动活动中创造因素的发展 450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报酬水平差别的缩小 450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社会经济差别的完成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451
第四十三章 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451
第一节 共产主义劳动的社会经济实质 452
为社会的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452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刺激因素 453
创造是共产主义劳动不可分割的特点 453
共产主义劳动是自觉的必然性 454
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劳动的社会经济特点 455
第二节 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条件 456
社会主义劳动变为共产主义劳动的物质基础 456
空闲时间的增加 456
生产文化的提高 457
人的培养 457
第四十四章 向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过渡 458
第一节 生产规模的增长对分配的影响 459
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可能性 459
充分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过渡到共产主义分配的必要前提 460
第二节 逐渐达到分配中完全的社会平等 461
按劳分配同通过社会消费基金的无偿分配相结合的必要性 461
克服劳动报酬额差别的趋势 462
社会消费基金的共产主义成熟程度的提高 464
第三节 加强对劳动量和消费量监督的必要性 465
在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个人所有制的必要性 467
第四十五章 个人所有制性质的逐渐改变 467
第一节 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个人所有制的作用 467
个人所有制的界限 468
第二节 使公共生产成为个人所有制的唯一来源 470
个人所有制的各种来源 470
个人副业的消失 470
家务的改造 471
第三节 个人所有制界限的相对缩小和消费达到完全的社会平等 473
第四十六章 生产管理形式的发展 475
第一节 在共产主义经济形态两个阶段上生产管理共同的和特殊的特征 475
第二节 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生产管理形式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478
吸收社会全体成员参加生产管理和扩大社会组织的作用 478
工业与建筑业管理的改组和民主集中制的发展 481
提高地方苏维埃的作用及其中的社会因素 484
农业管理机关的改进 485
第一节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是客观的必然性 487
确立地球上的永久和平是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487
第五部分 两个世界体系的经济竞赛 487
第四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 487
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实质 4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 490
两个世界体系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必要性 490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491
社会主义国家同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 493
第四十八章 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经济竞赛中胜利的必然性 496
第一节 经济竞赛的实质和阶段 496
第二节 在生产增长速度方面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497
第三节 两个世界体系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 498
第四节 经济发展水平对比的变化 501
第五节 社会主义保证劳动者有最高的生活水平 504
第六节 共产主义是全人类发展的道路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