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孔子的生平事迹 1
一 引言 1
二 青少年时代 3
三 办学成名 12
四 在鲁从政 23
五 周游列国 33
六 晚年结局 53
第二章 孔子的政治思想 62
一 问题的复杂性 62
二 在东方复兴周礼 64
三 礼治的变和不变 68
四 孔子为什么也讲正名 73
五 怀德与怀刑 76
一 所谓“均无贫” 80
第三章 孔子的经济思想 80
二 命与利 84
三 谋道与谋食 88
第四章 孔子的哲学思想 92
一 引言 92
二 “畏天命”与“知其不可而为之” 92
三 “敬鬼神而远之” 96
四 “生知”与“学知” 98
五 “仁” 103
六 “中庸之道” 113
七 孔子与“名教” 116
第五章 孔子的文艺思想 119
一 选诗与正乐 119
二 “诗言志”与“思无邪” 124
三 存雅乐与“放郑声” 131
一 孔子与《春秋》 137
第六章 孔子的史学思想 137
二 所谓“《春秋》之义” 140
三 从“《春秋》笔法”看孔子的史观 143
四 孔子与《尚书》 157
五 孔子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163
第七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上) 168
一 孔子的教育活动 168
二 私学的出现和孔子的私学 175
三 以培养“君子”为办学宗旨 183
四 “有教无类”主张的两重性 190
第八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下) 195
五 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 195
六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0
七 孔子办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224
第九章 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是礼 238
一 孔子和封建专制主义 244
第十章 孔子学说在封建时代的演变 244
二 “三纲”理论的早期发展 245
三 孔子学说的神学化 251
四 孔子学说成为僵化的封建教条 259
第十一章 五四时期对孔子思想体系的批判 265
一 打倒孔家店 265
二 易白沙的第一枪 268
三 陈独秀对三纲说的抨击 270
四 吴虞、鲁迅揭露封建家长制 274
五 李大钊初步总结孔子学说与封建经济基础的关系 277
附录 282
一 孔学主要是礼学 282
二 孔子和历代孔子崇拜者的关系问题 286
三 孔子教育思想要具体分析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