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梅贻琦与清华大学 1
引言 1
第一章 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学校 1
一 “国耻纪念碑”——清华建校的历史背景 1
二 “生斯长斯 吾爱吾庐” 3
三 甫归母校 良师益友 6
四 热心校事 广泛参与 6
第二章 从教务长到留美学生监督 8
一 教务长风波 8
二 改革计划 10
三 《赠别大一诸君》——留学观 11
四 请辞教务长——民主与法治精神 12
五 外巡——纵论“教育大势” 12
六 《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初露 14
七 接掌清华国学研究院 15
八 代理校务 16
九 清华暑期体校校长与留美学生监督 17
第三章 初长清华——“黄金时代” 19
一 “改大”前后 19
二 校长风潮 21
三 就职演说 23
四 “中邦三十载 西土一千年” 26
五 智、德、体、美、群、劳诸育并进 31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清华与西南联大 41
一 卢沟烽火 衡湘暂驻 41
二 绝徼移栽 桢干爰济 43
三 筚路蓝缕 “弦歌不辍” 45
四 院系春秋 教研成果 47
五 清华办事处、研究院与“特种研究所事业” 65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梅贻琦 80
一 危难中建业 激流中引航 80
二 《大学一解》——教育思想大成 83
三 “王帽”——教育家气度 86
四 俭约、廉明 治明德风 88
第六章 复员时期的清华与梅贻琦 91
一 “漫卷诗书喜欲狂” 92
二 重庆之行——全国教育善后会议 95
三 十教授致蒋、毛电 100
四 复员繁忙 102
五 “一二·一”惨案 104
六 闻一多事件 108
第七章 复员后的清华与梅贻琦 111
一 无复旧池台——复校艰难 111
二 院系与教育概况 112
三 “教育的出发点是爱” 115
四 梅贻琦出走 120
下篇 125
一 友生谈梅撷粹 125
周恩来等谈梅贻琦(五则) 125
梅故校长精神永在(1962)&浦薛风 129
在昆明公祝会上的致辞(1940)&徐君陶(佩璜) 133
记教育家梅月涵先生&吴泽霖 135
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校务领导体制和前校长梅贻琦&陈岱孙 145
校长在抗战期间&沈刚如 156
梅贻琦先生和西南联大&郑天挺 160
临危不苟的梅贻琦先生&张起钧 165
琐事忆梅师&赵赓扬 169
梅月涵校长掌教清华二十五年感言&周诒春 177
梅月涵夫子任教廿五年序&潘光旦 179
清华的民主制度&朱自清 183
记梅月涵先生的“言”和“行”&李长之 185
梅校长任教母校二十五年经过述要&马约翰 187
庆祝梅校长服务廿五年纪念&龚钟均 189
梅校长任职廿五年纪念题名录序&刘文典 190
梅贻琦校长六十寿相序&张子高 192
值得我们学习&傅任敢) 194
在梅贻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冯友兰 198
《梅贻琦先生纪念集》序&陈岱孙 200
怀念梅贻琦先生&施嘉炀 206
在梅贻琦诞辰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汤佩松 211
参加梅贻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的感想&尚传道 213
《梅贻琦先生纪念集》序&尚传道 216
祭文 梅贻琦治丧委员会 222
梅校长为清华树立的民主风范&刘兆玄 223
追忆校长梅贻琦先生&林从敏 225
梅月涵先生墓碑&蒋梦麟 232
追念梅月涵先生&毛子水 235
怀念梅校长&徐贤修 237
怀念梅校长月涵先生&张静愚 241
为百世师,为天下法&蔡麟笔 244
忆梅校长&叶公超) 251
追忆月涵师&刘师舜 255
忆念月涵师&林公侠 258
五月十九念“五哥”&梅贻宝 261
我与梅贻琦&韩咏华 268
同甘共苦四十年&韩咏华 274
忆念先父梅贻琦校长&梅祖彦 289
二 梅贻琦文稿选录 295
赠别大一诸君 295
体育之目标 297
就职演说 299
在“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303
体育之重要 305
致全体校友书 307
在昆明公祝会上的答辞 317
大学一解 318
时局与教育 330
对战后清华发展之理想 331
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 332
附录一 天津梅氏先世别考&卞僧慧 341
附录二 梅贻琦重要年表(&黄延复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