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第一次国共合作 3
一、概说 3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 3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前的中国形势 10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的提出 17
(一)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7
(二)中国共产党的国共合作主张 25
三、共产国际在中国选择联合对象问题的探索 29
(一)接近吴佩孚与试探陈炯明 29
(二)联合孙中山 35
四、孙中山联共思想的产生和确立 39
(一)寻求同盟者的历史教训与探寻盟友思想的变化 39
(二)陈炯明叛变和孙中山联共思想的确立 42
五、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后确立 47
(一)中共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的争论 47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原则的确立 51
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共同基础 54
(一)国共两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共同认识 54
(二)国共两党共同革命的需要 58
(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63
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63
(二)联共案的通过 67
(三)大会《宣言》的通过 71
(四)国民党改组任务的完成 77
八、黄埔建军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83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83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88
九、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和扶助农工政策的实施 95
(一)孙中山扶助农工思想的确立 95
(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 101
(三)广东农民、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106
十、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合作的活动 112
(一)冯自由派与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 112
(二)“戴季陶主义”、“孙文学会”右派思潮与团体的出笼 117
(三)共产党人协同国民党左派维护国共合作的斗争 122
十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127
(一)北伐军胜利北上 127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132
(三)国民党右派公开背叛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139
十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证明:合则两益,分则两害 144
(一)“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 149
一、日本侵华的步步深入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化 149
第二编 第二次国共合作 149
(二)日本侵略势力向华北扩张,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54
(三)日本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强 157
二、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 160
(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60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开始转变 164
三、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 170
(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 170
(二)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转变 175
(三)国共关于联合抗战的初步谈判 180
四、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开端 186
(一)西北地区合作抗日 186
(二)西安事变的发生 193
(三)国共关于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 199
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05
(一)关于联合抗日的谈判 205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 211
六、国共合作抗战 220
(一)正面战场对日军的抗击 220
(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228
(一)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35
七、国共合作后的两种抗日方针 235
(二)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 239
(三)国民参政会的设立 245
八、国共之间的摩擦与反摩擦斗争 252
(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反共方针的制定 252
(二)反共高潮的发生与解决 260
九、皖南事变——国共关系的重大转折 267
(一)皖南事变的发生 267
(二)共产党对事变的决策 272
(三)改善两党关系的谈判 278
(一)民主政治问题的商议 286
十、国共关于联合政府问题的谈判 286
(二)联合政府问题的谈判 292
十一、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问题的谈判 297
(一)重庆谈判 297
(二)政协会议的召开 304
(三)政协决议贯彻的障碍 312
十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320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320
(二)国共两党合作的再次分裂 323
(三)历史的启示 327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