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二版序 3
第一版序 3
第一部分 社会研究的原理 3
第一章 研究过程 3
第一节 社会科学是科学 6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步骤 12
(一)循环 13
(二)复制 14
第三节 例示:人口密度研究 15
第二步:制订研究方案 17
第一步:选择课题和陈述假设 17
第三步:搜集资料 20
第四步:登录和分析资料 21
第五步: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 22
第二章 选择研究课题 24
第一节 影响课题选择的因素 24
第二节 常用研究例示 26
第三节 应用研究与纯理论研究 28
(一)应用研究 28
(二)纯理论研究 28
(三)纯理论兼应用的研 30
第四节 研范式 31
第五节 价值 35
(一)价值无涉社会学 36
(二)价值无涉社会学的神话 38
(三)社会研究中价值的作用 39
(四)价值和知觉 41
第六节 反应 42
第七节 方法论与方法 44
第八节 分析单位 46
第九节 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47
第三章 确立社会解释 50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 50
(二)预测 51
(一)解释 51
第二节 解释性研究 51
第三节 理论 52
(一)概念和变数 53
(二)命题界定 54
(三)变数间的关系 55
第四节 命题的类型 55
(一)假设 55
(二)经验概括 58
(三)公理式理论的构成:公设,公理,定理 59
第五节 双变量关系 60
(二)相关的强度 61
(一)正相关与负相关 61
(三)对称关系与不对称关系 62
(四)自变数和倚变数 62
(五)自变数和倚变数的区别 63
(六)因果关系 64
(七)线性相关与非线性(曲线)相关 67
(八)伪相关和中介相关 68
(九)压抑变数和歪曲变数 70
第六节 假设之成立和检验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71
(一)经典方法 72
(二)扎根理论 75
(三)经典方法与扎根理论法比较 76
(四)操作论 77
(五)对操作论的批评 79
(六)经典方法、扎根理论法和操作论方法的比较 80
第四章 测量 81
第一节 定量/定性的区别 82
第二节 测量层次 83
(一)定名测量 84
(二)定序测量 84
(三)定距测量 87
(四)比率测量 88
(五)离散测量与连续测量 89
第三节 对测量的有效度和可信度的测量 90
第四节 有效度评估 93
(一)表面有效度 93
(二)准则有效度 94
(三)构造有效度 96
(四)内在有效度和外在有效度 97
第五节 可信度评估 98
(一)交错法或并行法 99
(二)检验/反复检验可信度 101
第六节 误差 102
第五章 调查抽样 109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方法 109
第一节 术语 111
第二节 样本与总体 111
第三节 抽样效率 113
(一)抽样失败著名事例 113
(一)抽样成功事例 114
(三)抽样法的优点 114
第四节 确定抽样范畴 116
第五节 概率抽样 120
(一)随机抽样 120
(二)系统抽样 123
(三)分层随机抽样 125
(四)聚类抽样 127
第六节 非概率抽样 129
(一)方便抽样 129
(二)定额抽样 130
(三)维量抽样 131
(四)立意抽样 132
(五)雪球抽样 132
第七节 样本数 133
(一)样本数的统计上的考虑 135
(二)样本数与抽样比例 139
(三)分层抽样的样本数 139
(四)加权本样 140
(五)加权样本举例 141
(六)聚类抽样的样本数 143
第六章 问卷设计 144
第一节 设计问卷 146
第二节 问卷的适切性 148
(一)研究的适切性 148
(二)问题切合研究 150
(三)问题切合回答者 151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中容易发生的错误:问题的措词 152
(一)“一问该两答”的问题 152
(二)含糊不清的问题 153
(三)措词水平 157
(五)诱导性问题 160
(四)抽象的与实际的问题 160
(六)敏感性或威胁性问题 161
第四节 开放性和封闭性回答的种类 164
(一)封闭性问题 164
(二)开放性问题 167
(三)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比较 168
第五节 回答种类安排形式 170
(一)种类数目 176
(二)定序变数 177
(三)定距量表 182
第六节 问题次序 184
第七节 相倚问题 190
第八节 封面信或介绍词 193
第九节 给访谈员或回答者的指南 197
第十节 预先测验 201
第七章 邮寄问卷 205
第一节 邮寄问卷的优点 205
第二节 邮寄问卷的缺点 207
第三节 总体设计方法 211
第四节 影响邮寄调查的因素 214
(一)主办者的身份 214
(二)问卷的形式和颜色 215
(四)封面信函 216
(三)问卷的长度 216
(五)使问卷表能不费力地完成和寄回 218
(六)对回答的诱导 218
(七)回答者的性质 222
(八)邮寄形式 223
(九)邮寄的日期、星期和月份 225
(十)跟踪信件和电话 226
(十一)跟踪或提醒的次数与时间 227
第五节 适当的回答率 235
第六节 有效度和可信度 237
(一)有效度 238
(二)可信度 239
第八章 访谈研究 241
第一节 访谈研究的优点 241
第二节 访谈研究的缺点 243
第三节 作为社会互动的访谈 245
第四节 作为次属关系的访谈 248
第五节 访谈员特征的影响 251
(一)种族和民族 252
(二)性别 254
(三)社会地位 254
(四)年龄 256
(一)接近回答者的途径 258
第六节 访谈 258
(五)衣着和修饰 258
(二)对拒绝的处理 260
(三)进行访谈 261
第七节 无结构式访谈 263
(一)开放性问题 263
(二)试探 264
(三)半结构式访谈 266
(四)临床式访谈 268
(五)非结构式访谈 269
(六)非结构式访谈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269
(一)语言技巧 271
第八节 对儿童进行访谈 271
(二)儿童一成人关系 272
(三)访谈情境 273
第九节 投射法 275
第十节 电话访谈 277
电话访谈的革新 278
第十一节 访谈员的训练 283
第十二节 进入现场 285
第十三节 定组研究 287
第十四节 有效度和可信度 289
第三部分 非调查资料搜集技术 295
第九章 实验 295
第一节 实验法的优点 297
第二节 实验法的缺点 298
第三节 封闭 301
第四节 实验法的逻辑 303
第五节 一组和两组实验设计 305
无控制组的前后实验 306
第六节 控制组实验对象分配法 308
(一)随机化 309
(二)简单配对(精度控制) 310
(三)频数分布控制 312
(一)两实验组同一控制组 313
(二)因子设计 313
第七节 多组设计 313
(三)拉丁方设计 315
(四)相互作用效应 316
(五)所罗门两控制组设计 318
(六)所罗门三控制组设计 321
第八节 实验室实验进一步的例子 322
(一)现场实验 324
(二)准实验法 326
第九节 有效度和可信度 329
第十章 观察 332
第一节 观察法的优点 334
第二节 观察法的缺点 336
第三节 观察的类型 338
第四节 现场研究 342
(一)获准进入 343
(二)取得友善关系 347
(三)观察和记录 349
(四)对付危机 353
(五)资料分析 354
第五节 全结构式观察 358
(一)半结构式研究 363
(二)非结构式实验室研究 367
第六节 间接观察 368
(二)累积测量 371
(一)腐损测量 371
第七节 有效度和可信度 373
(一)直接观察的有效度 374
(二)对有效度的测量 377
(三)间接观察法的有效度 378
(四)可信度 380
第十一章 民俗方法论 382
第一节 民俗方法论与调查研究的比较 386
(一)过程与实施的比较 386
(二)索引性表达 390
第二节 交谈结构 393
(一)有效度 398
第三节 有效度和可信度 398
(二)可信度 401
第四节 见解对比 402
第五节 民俗方法论的优点 405
第六节 民俗方法论的缺点 406
第十二章 文献研究 407
第一节 文献研究的优点 408
第二节 文献研究的缺点 411
第三节 资料来源 414
第四节 第二手分析 415
第五节 文献分析类型 418
第六节 个人文献 419
第七节 内容分析 423
(一)目的 424
(二)抽样 427
(三)范畴 427
(四)记录单位 430
(五)语境单位 432
(六)点算体系 433
第八节 历史研究 441
第九节 有效度和可信度 444
(一)有效度 444
(二)可信度 446
第十三章 模拟和博弈 448
第一节 模拟的优点 449
第二节 模拟的缺点 452
第三节 博弈型式 453
(一)二人博弈 454
(二)多人博弈 458
第四节 计算机模拟 461
第五节 有效度 463
第四部分 资料的简化、分析、解释和应用 469
第十四章 编码和资料简化 469
第一节 计算机卡片 469
第二节 资料简化 472
(一)先编码 473
(二)后编码 477
(三)编码簿构架 478
(四)无回答的编码 479
第三节 键控穿孔 481
(一)资料净化 483
(二)列联净化 485
第四节 卡片分类 486
第十五章 量表测量 488
第一节 定名量表测量 489
第二节 定序量表测量 489
(一)总合评量 490
(二)利氏量表测量 493
(三)格氏量表测量 494
第三节 定距比例量表测量 501
第四节 因子量表测量 504
(一)因子量表测量的优点 512
(二)因子量表测量的缺点 513
第五节 语义差度 514
(一)问题形式 516
(二)语义差度的用法 517
(三)解释结果 517
第六节 多维测量 518
(一)类型的确立 519
(二)基础和简化 520
(三)聚类分析 521
(四)最小空间分析 523
第七节 群体特征 524
(一)分解的特征 524
(二)整体的特征 524
(三)结构的特征(社交测量学的测量) 525
第十六章 资料的分析、描述和解释 528
第一节 图表描述 530
(一)单变量描述 530
(二)百分比描述 532
(三)双变量描述 533
(五)三变量图表 538
(四)图表形式 538
(六)三个变数2×2图表 540
(七)设计图表类别和分离图表 541
第二节 假设的检验 544
(一)X2检验 548
(二)费雪尔准确检验 552
第三节 相联测理 553
(一)?系数(Phi) 555
(二)γ(Gamma) 556
(四)级序相关系数ρ(rho) 558
(三)列联表的加算相联测量 558
第四节 定距资料 559
(一)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τ 559
(二)最小平方回归线 566
(三)复相关,偏相关,以及复偏回归 568
(四)方差分析 571
(五)路径分析 573
(六)无回答处理 575
第十七章 社会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577
第一节 如何保持道德 579
(二)计算机模拟 580
(三)业已存在的负影响 580
(一)动物研究 580
(四)小原因和短时间 581
(五)知情同意 581
(八)公布汇总资料 583
(六)为损害受实验者辩解 585
(七)抽样 587
第二节 私事的侵犯 588
第三节 欺骗 589
(一)伦理道德问题 589
(二)方法论上的问题 592
第四节 有赞助的研究 594
第五节 职业道德准则 597
第六节 研究道德中易被忽略的方面 600
第十八章 应用 602
第一节 限制社会研究应用的因素 602
(一)对社会科学不信任 602
(二)无能力进行研究 605
(三)无能力贯彻研究的结果 605
(四)对研究结果的价值有争执 606
第二节 社会科学资料的应用范围 607
第三节 引起争论的社会科学应用 609
(一)布朗与教育部之争执 609
(二)莫伊尼瀚报告 611
(三)科尔曼报告 613
(四)詹克斯研究 615
(五)詹森研究 616
第四节 分析 617
(一)传播媒介 617
(二)决定论 618
(三)价值 619
(四)伦理道德 620
第五节 评鉴研究和发展社会指标 621
(一)评鉴研究 621
(二)发展社会指标 626
第一节 解释 628
第十九章 建立和修订综合理论 628
第二节 形式理论 631
第三节 综合性的和解释性的演绎理论 638
(一)综合性的演绎理论 638
第四节 关系的强度和形式 642
第五节 功能论 644
第六节 评鉴社会理论 649
第七节 修正社会理论 650
附录 655
一 随机数字表 655
二 美国社会学协会道德准则 658
三 美国舆论研究协会职业道德和实践准则 670
(二)解释性的演绎理论 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