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时代、生平、著作和学术渊源 1
第一节 时代 1
第二节 生平 12
第三节 著作 24
第四节 学术渊源 46
第二章 司马光的自然哲学 62
第一节 《潜虚》的“虚气”宇宙观 62
第二节 唯物的“太极”、“太玄”观 85
第三节 丰富的无神论思想 96
第四节 系列基本范畴论 112
第三章 司马光的辩证哲学 120
第一节 阴阳“变化本原”论 120
第二节 万物“变化有常”论 129
第三节 “中和之道”论 141
第四章 司马光的认识哲学 155
第一节 “格物致知”论 155
第二节 “行贵于知”论 164
第三节 认识论他论 178
第五章 司马光的历史哲学 185
第一节 “以礼养众”论 185
第二节 “民本”、“农本”论 190
第三节 “治乱之道”论 199
第四节 非“正统”史观 208
第六章 司马光的人生哲学 216
第一节 有善有恶的性情论 216
第二节 二重理想人格论 227
第三节 自主人生修养论 245
第四节 人生观诸论 260
第七章 司马光的伦理哲学 270
第一节 “礼本”道德规范论 270
第二节 “义之为利”的价值论 277
第三节 “中和”道德教化论 291
第四节 家庭伦理道德论 299
第八章 司马光的政治哲学 318
第一节 “礼”、“才”、治“本”,治“要”论 320
第二节 “主于民”的君民君臣论 326
第三节 “王霸无异道”论 340
第四节 中和“损益”变革论 345
第九章 司马光哲学的作用与地位 360
第一节 司马光哲学在理学诞生中的作用 360
第二节 司马光哲学的特点 382
第三节 司马光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392
第四节 司马光哲学长期沉落的原因 400
附:主要参考书目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