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脾胃学的形成和发展 3
一、战国时期 3
二、秦汉时期 8
三、隋唐时期 10
四、宋元时期 12
五、明清时期 16
六、近代研究 25
(一)脾胃病证防治的研究 27
(二)脾胃相关的实验研究 35
(三)脾胃治疗法则的研究 44
(四)脾胃药物与方剂研究 47
(五)脾胃与针灸疗法的研究 50
(六)脾胃与气功疗法的研究 53
脾胃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56
一、脾胃学研究的内容 56
二、继承与创新结合的方法 56
(一)继承先辈成就 56
(二)重视临证实践 57
(三)先进科技与学术的应用 57
三、实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58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 58
(二)临证实验的研究方法 59
四、研究中尚存的问题 60
脾胃系统的形态结构 61
一、口腔形态结构 61
(一)口唇与颊形态结构 63
(二)腭部形态结构 64
(三)牙齿形态结构 65
(四)舌部形态结构 66
(五)唾液腺形态结构 70
二、咽部形态结构 71
(一)咽部形态 72
(二)咽部结构 74
(一)食道形态 75
三、食道形态结构 75
(二)食道结构 77
四、胃腑形态结构 78
(一)胃腑形态 78
(二)胃腑结构 80
五、小肠形态结构 84
(一)十二脂肠形态 85
(二)空肠与回肠形态 86
(三)小肠结构 89
六、大肠形态结构 94
(一)大肠形态 94
(二)大肠结构 98
(一)中医脾脏结构 101
七、脾脏形态结构 101
(二)脾与小肠相关 102
(三)脾与胰腺相关 102
(四)脾与肝胆相关 104
(五)脾与门静脉相关 107
(六)西医学中的脾脏 109
脾胃系统的生理功能 112
一、口腔生理功能 112
(一)咀嚼功能 113
(二)唾液的作用与调节 113
(一)吞咽功能 114
二、咽与食道生理功能 114
(二)传输功能 115
三、胃腑生理功能 116
(一)受纳功能 116
(二)腐熟功能 117
(三)生理特性 121
四、小肠生理功能 123
(一)化物功能 124
(二)分清泌浊功能 130
五、大肠生理功能 131
(一)传导功能 131
(二)变生粪便 132
六、脾脏生理功能 133
(一)主转输与运化 134
(二)脾能统血 142
(三)脾主肌肉 143
(四)脾荣唇口 144
(五)生理特性 144
七、脾系功能的协调与完整性 145
八、脾系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49
(一)脾系与心系的关系 149
(二)脾系与肺系的关系 150
(三)脾系与肝系的关系 151
(四)脾系与肾系的关系 152
(一)脾系与津液的关系 153
九、脾系与津液气血阴阳的关系 153
(二)脾系与气血的关系 154
(三)脾系与阴阳的关系 155
脾胃病证的致病因素 157
一、先天致病因素 157
(一)精气不足 157
(二)妊娠失养 158
二、素体致病因素 158
二、六淫致病因素 159
(一)风寒致病 160
(二)邪热致病 160
(三)燥邪致病 160
(五)寒湿致病 161
(四)暑湿致病 161
(一)饥饱失宜 162
四、饮食致病因素 162
(二)饮食不洁 163
(三)饮食偏嗜 163
五、情志致病因素 165
六、劳逸致病因素 166
(一)过劳因素 166
(二)过逸因素 166
七、内生致病因素 167
(一)痰饮因素 167
(二)瘀血因素 167
八、自衰致病因素 168
(三)浊质因素 168
九、其它致病因素 169
(一)脏腑相累 170
(二)胃肠手术 170
(三)用药失误 171
脾胃病证的发病与病机 172
一、脾胃病证的发病机理 172
(一)邪犯胃肠 172
(二)气机紊乱 173
(三)升降失常 174
(五)阴寒内盛 176
(四)湿热壅滞 176
(六)水湿滞留 177
(七)固摄无能 178
(八)气结血瘀 179
(九)血络伤损 180
(十)形质亏损 181
(十一)功能虚衰 182
(十二)脏腑相累 184
二、脾胃病证的病机转归 184
(一)脾系中本病的转变 185
(二)实证与虚证的转变 186
(三)脏腑间的相互转变 187
(四)脾胃与津液的转变 188
(五)脾胃与气血的转变 188
(六)脾胃与阴阳的转变 189
脾胃病证的诊法概要 190
一、病史的收集内容与方法 190
(一)自觉症候 191
(二)发病经过 191
(三)既往病史 192
(四)个人经历 193
(五)家族病史 194
(六)相关病史 194
(一)形神动态诊法 195
二、脾系病证的诊查内容与方法 195
(二)头面部诊法 197
(三)口腔诊法 201
(四)咽部诊法 213
(五)颈部诊法 214
(六)胸部诊法 214
(七)腹部诊法 216
(八)肛部诊法 254
(九)背腰诊法 256
(十)四肢诊法 257
(十一)浊物诊法 258
(十二)脾胃脉象 261
(一)临证思维的依据与方法 262
三、脾胃病证的检验与器械检查 262
四、辨证与诊断的思维方法 262
(二)辨证与诊断的要求 264
脾胃病证的治法与治则 268
一、药物疗法 268
(一)催吐法 268
(二)导滞法 270
1.消食导滞法 270
2.行气导滞法 270
3.补脾导滞法 271
4.温脾导滞法 271
1.调中降逆法 272
(三)降逆法 272
2.清热降逆法 273
3.化痰降逆法 274
4.温中降逆法 274
(四)除湿法 275
1.清热除湿法 275
2.补脾渗湿法 276
3.补脾化痰法 277
4.温阳利水法 277
(五)化浊法 278
1.解表化浊法 278
3.清热化浊法 279
2.消食化浊法 279
4.扶脾化浊法 280
5.温中化浊法 281
(六)清热法 281
1.清热泻火法 281
2.清热解毒法 282
3.清热和胃法 283
4.清胃凉血法 283
5.养阴清胃法 284
6.甘温除热法 285
(七)泻下法 285
2.温里泻下法 286
1.清里泻下法 286
3.润肠通便法 287
4.益气通便法 288
5.扶阳通便法 288
(八)止泻法 289
1.清热止泻法 289
2.消食止泻法 290
3.调中止泻法 290
4.益气止泻法 291
5.温阳止泻法 292
6.温中清下法 293
1.清胃止血法 294
(九)止血法 294
2.益气止血法 295
3.温阳止血法 296
4.化瘀止血法 296
(十)驱虫法 297
1.杀虫驱虫法 297
2.安蛔止痛法 298
3.扶脾驱虫法 298
(十一)化瘀法 299
1.理气行血法 299
3.软坚散结法 300
2.活血化瘀法 300
4.扶正化瘀法 301
(十二)补益法 302
1.生津益胃法 302
2.养阴实脾法 303
3.补气扶脾法 303
4.温中扶阳法 304
5.补脾固脱法 305
(十三)兼治法 306
1.补益心脾法 306
2.补益肺脾法 306
3.调和肝脾法 307
4.补益脾肾法 308
二、针灸疗法 309
(一)作用机理 309
(二)穴位选择 310
(三)手法应用 311
(四)病证选穴与治法 312
(五)注意事项 312
针灸附图 313
三、按摩疗法 319
(一)作用机理 319
(二)腹部按摩法 319
1.益胃扶脾法 320
3.旋摩疏导法 321
2.理脾导滞法 321
4.温阳散寒法 322
5.疏通消结法 323
(三)背腰按摩法 324
1.脊旁推揉法 324
2.捏脊疏导法 325
3.拍脊理脾法 326
(四)穴位按摩法 326
(五)注意事项 327
四、气功疗法 328
(一)作用机理 328
(二)练功方法 329
(三)功种选择 330
1.扶脾益胃功 330
2.理脾导滞功 331
五、饮食疗法 334
(一)食疗方式 335
(二)食疗选方 335
脾胃病证防治 336
一、口腔病证 336
(一)唇部病证 336
唇肿 336
唇裂 339
口唇糜烂 341
口唇颤动 345
口唇青紫 347
(二)口味异常 350
口淡 350
口甜 353
口酸 355
口苦 358
口咸 361
口腻 363
口臭 366
唾液增多 370
(三)口颊病证 370
唾液减少 372
口颊溃疡 375
口颊糜烂 378
(四)舌质病证 381
舌肿 381
舌强 385
舌萎 388
舌颤 390
舌麻 394
舌衄 396
(五)齿龈病证 400
齿龈肿溃 400
齿龈出血 403
齿龈萎缩 406
(六)牙齿病证 409
牙齿疼痛 409
牙齿松动 413
二、咽部病证 417
咽干 417
咽痛 421
咽肿 424
咽梗 429
悬雍下垂 432
吞咽疼痛 434
三、食道病证 434
噎膈 437
四、胃腑病证 441
食欲减退 441
多食易饥 445
异食 448
嘈杂 450
嗳气 454
恶心 457
泛酸 462
反胃 465
呃逆 469
呕吐 473
呕血 480
痞满 485
胃痛 491
胃泄 497
胃缓 500
胃结 504
关格 507
五、脾脏病证 511
食后困倦 511
脾病水肿 514
脾病眩晕 518
脾病发热 521
脾病出血 524
脾病带证 527
脏腑下垂 530
六、小肠病证 533
湿温 533
霍乱 537
肠鸣 541
脐腹痛 544
肠结 549
七、大肠病证 553
便秘 553
滞下 558
泄泻 561
痢疾 569
肠痈 575
便血 578
小腹痛 584
少腹痛 588
大便失禁 592
八、肛肠病证 595
痔疮 595
肛裂 599
脱肛 601
肛瘘 605
九、脾胃相兼病证 608
腹胀 608
疳积 612
十、脾胃相关病证 618
心脾相关病证 618
肺脾相关病证 622
肝脾相关病证 626
脾肾相关病证 632
肝瘟 638
胁痛 647
胆痒 652
黄疸 656
臌胀 662
奔豚 666
积聚 670
脾胃病证病案示例 675
病例1:食欲减退,脾虚气滞例 675
病例2:吞咽疼痛,食道腐伤例 677
病例3:呕吐,妊娠扰胃例 681
病例4:痞满,阴气两虚例 682
病例5:胃痛,酒食伤胃例 685
病例6:胃痛,肝郁胃虚例 688
病例7:胃痛,胃络瘀阻例 691
病例8:胃痛,食积疫毒例 693
病例9:胃缓,心脾两虚例 695
病例10:呕血,胃络伤损例 697
病例11:胃泄,脾肾虚衰例 701
病例12:腹痛,气滞血郁例 704
病例13:泄泻,脾肾阳虚例 706
病例14:久痢,虚实相兼例 708
病例15:便血,大肠腐伤例 712
病例16:便秘,阳虚寒凝例 716
病例17:胆痒,胆逆犯胃例 719
病例18:胁痛,肝血瘀阻例 721
病例19:臌胀,肝瘀脾虚例 724
病例20:节食,脾胃伤损例 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