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篇 微波电子学的基础理论 6
第二章 运动学理论 6
2.1 引言 6
2.2 理想间隙的速度调制 6
2.3 任意间隙的耦合系数 8
2.4 漂移区内的电子群聚 13
2.5 感应电流及间隙中电子与场的能量交换 20
2.6 间隙的电子负载 24
2.7 空间电荷效应 27
3.2 空间电荷波的基本方程 35
第三章 空间电荷波理论 35
3.1 引言 35
3.3 一维空间电荷波 38
3.4 等离子体频率降低因子 38
3.5 圆柱形电子注中的空间电荷波 40
3.6 空间电荷波对群聚现象的描述 42
3.7 有限磁场聚焦电子注中的空间电荷波 44
3.8 空间电荷波的等效传输线 55
3.9 动功率流定律 58
3.10 空间电荷波的矩阵表示 60
3.11 具有纵向直流电场的情况 62
3.12 周期静电聚焦电子注的空间电荷波 63
3.13 空间电荷波的激励 69
3.14 空间电荷波与波导中的导波及慢波系统中的慢波的比较 73
第四章 耦合模理论 77
4.1 引言 77
4.2 简正模和耦合模的基本概念 77
4.3 漂移空间中电子注上空间电荷波的简正模 82
4.4 空间电荷波中的动功率流 84
4.5 电子注上回旋波及同步波的简正模形式 84
4.6 空间电荷波与线路波的耦合及行波管的耦合模分析 88
4.7 求简正模方程组的普遍方法 93
4.8 耦合模的普遍形式 95
5.1 引言 97
第二篇 电磁慢波系统 97
第五章 慢波系统的一般特性 97
5.2 慢波系统的基本场方程 98
5.3 慢波系统中的场分布 102
5.4 慢波系统的特性参量 104
5.5 周期性慢波系统的一般特性 106
5.6 周期性结构中的电磁储能与功率流 110
5.7 慢波系统的禁区 115
第六章 慢波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117
6.1 引言 117
6.2 场的匹配方法 118
6.3 等效电路的分析方法 123
6.4 各种网络链的传输特性 133
6.5 多根导体传输线分析方法 141
6.6 慢波系统的变分法求解 150
第七章 螺旋线型慢波系统 161
7.1 引言 161
7.2 单根螺旋线的近似分析 162
7.3 金属屏蔽筒及介质对螺旋线特性的影响 168
7.4 带状螺旋线理论 174
7.5 双绕螺旋线 185
7.6 同轴双螺旋线 187
7.7 反绕双螺旋线与环杆结构慢波系统 193
7.8 环圈结构 202
第八章 对插销慢波系统与梯形慢波系统 213
8.1 引言 213
8.2 多导体传输线波导纳的场计算法 213
8.3 对插销慢波系统 225
8.4 对插销慢波系统的耦合阻抗 233
8.5 梯形慢波系统 238
第九章 梳形及类似的慢波系统 252
9.1 引言 252
9.2 梳形慢波系统的理论 252
9.3 梳形慢波系统的进一步分析 259
9.4 具有周期性膜片的圆柱波导 269
9.5 圆柱载膜波导的不均匀理论 272
9.6 具有膜片的同轴波导 276
9.7 均匀介质填充的圆柱波导 279
9.8 介质膜片加载的圆柱波导 283
第十章 耦合腔慢波系统 286
10.1 引言 286
10.2 双耦合孔谐振腔链 287
10.3 单隙缝(孔)耦合腔链 292
10.4 隙缝耦合腔链的近似等效电路 295
10.5 其它类型的耦合腔结构 297
10.6 耦合腔慢波结构的场论分析 301
10.7 对称耦合腔链的色散方程 305
10.8 强耦合谐振腔链的近似解 308
10.9 隙缝耦合腔链色散特性与耦合阻抗的计算 315
第三篇 微波管的线性理论 324
第十一章 概述 324
11.1 引言 324
11.2 自洽场方法的建立和困难 324
11.3 基本假设 327
11.4 关于微波管理论的简短说明 328
第十二章 线型行波管的小信号理论 330
12.1 引言 330
12.2 行波管的工作方程 330
12.3 行波管的特征方程 335
12.4 行波管的正规模式方程 337
12.5 正规模式展开的另一种形式 342
第十三章 行波管工作的基本分析 349
13.1 引言 349
13.2 行波管特征方程的代数解 349
13.3 增益参量C较大时行波管增益的计算 359
13.4 反向波的影响 365
13.5 反射对行波管特性的影响 369
13.6 行波管特征方程的级数解 374
13.7 行波管内部衰减器的分析 377
13.8 衰减器表面比电阻的影响 389
13.9 行波管的自激振荡 391
13.10 速度零散的影响 396
13.11 行波管效率的估计 403
13.12 行波管中的差拍状态 407
13.13 行波管的零增益状态 410
13.14 螺旋线行波管参量的计算 416
13.15 关于等离子频率降低因子的估计 423
第十四章 返波管的小信号分析 426
14.1 引言 426
14.2 返波管工作方程 429
14.3 返波管工作的基本分析 430
14.4 大QC值及大损耗下的起振电流 439
14.5 外部反馈和反射对返波管振荡器的影响 443
14.6 速度分布对返波管起振电流的影响 450
14.7 返波管放大器 455
14.8 返波管变频器 460
第十五章 微波管小信号理论的逐次逼近法 466
15.1 引言 466
15.2 给定场作用下电子的群聚(零级近似) 466
15.3 一级近似和二级近似 470
15.4 行波管增益的计算 471
15.5 空间电荷影响的考虑 473
15.6 返波管的逐次逼近法分析 475
15.7 给定场的另一种解法 478
16.2 场方程与电子运动方程 482
16.1 引言 482
第十六章 正交场器件的小信号分析 482
16.3 正交场器件中的电荷波效应 488
16.4 忽略空间电荷影响时的小信号分析 493
16.5 考虑空间电荷影响时的小信号分析 500
16.6 正交场放大管工作状态的基本分析 507
16.7 正交场返波管的小信号分析 514
第四篇 微波管的非线性理论 522
第十七章 建立非线性理论的某些基本问题 522
17.1 引言 522
17.2 自洽场方法建立的困难性 522
17.3 行波管的等效线路模型和分析的基本假定 524
17.4 流体力学的基本关系 电子注中的物理量 526
17.5 电子运动方程 运动坐标系 530
17.6 空间电荷场的计算之一(圆盘模型) 532
17.7 空间电荷场的计算之二(诺埃的方法) 535
17.8 空间电荷场的计算之三(瓦因斯坦的方法) 538
第十八章 行波管非线性理论 542
18.1 引言 542
18.2 行波管非线性工作方程 542
18.3 工作方程组的初始条件 546
18.4 建立行波管非线性工作方程的另一种方案 548
18.5 两种方案的比较 551
18.6 行彼管非线性工作方程的第三种方案 553
18.7 行波管大信号理论的计算结果 557
第十九章 行波管非线性状态的基本分析及其效率改善问题 566
19.1 引言 566
19.2 具有集中衰减器的行波管的大信号分析 566
19.3 行波管的相位失真 AM-PM转换 570
19.4 行波管的效率问题 576
19.5 行波管中收集极内的能量分布 582
第二十章 注入式正交场前向波器件的非线性理论及其效率改善问题 588
20.1 引言 588
20.2 二维“M”型行波管的大信号分析 588
20.3 计算结果举例 594
20.4 “M”型行波管的效率改善 597
20.5 具有相速渐变和相互作用空间渐变的“M”型行波管非线性方程 605
第五篇 新型毫米波器件 607
第二十一章 概述 607
21.1 引言 607
21.2 毫米波、亚毫米波器件的发展概况 607
第二十二章 史密斯-帕塞尔效应和绕射辐射电子器件 609
22.1 引言 609
22.2 绕射辐射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参量 609
22.3 准光学谐振系统 610
22.4 奥罗管的准光学谐振系统 618
22.5 奥罗管的线性理论 621
23.1 引言 626
第二十三章 电子回旋脉塞及回旋管 626
23.2 回旋管的典型结构 627
23.3 回旋管中电子的群聚 628
23.4 回旋管的高频结构 630
23.5 回旋管中电子的静态运动 636
23.6 电子回旋脉塞的线性理论 640
第二十四章 其他新型毫米波器件 651
24.1 引言 651
24.2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IO,EIA) 651
24.3 潘尼管(Penitron) 656
24.4 尤必管(Ubitron) 664
附录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