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讲 刑法的阶级本质 1
第二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产生和发展 16
第三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指导思想和制定的根据 25
一《刑法》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制定的 25
二《刑法》是以宪法为根据制定的 35
三《刑法》是依照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制定的 36
四《刑法》是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37
五《刑法》的几个基本原则 38
六《刑法》中几个问题的修订情况 44
第四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 55
第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63
一 对领域的适用范围 63
二 对人的适用范围 65
三 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70
第六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上犯罪的概念 76
一 犯罪的概念 76
二 罪与非罪的界限 80
三 类推 89
四 产生犯罪的社会根源 91
第七讲 犯罪构成 97
一 犯罪构成的概念 97
二 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 101
第八讲 犯罪客体 106
一 犯罪客体的概念 106
二 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108
第九讲 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及其因果关系 112
一 犯罪行为 113
二 危害结果 117
三 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19
四 犯罪的方法、时间和地点 130
第十讲 犯罪主体 133
第十一讲 犯罪的故意和过失 139
一 故意的概念和种类 140
二 过失的概念和种类 142
三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148
四 刑法上的意外事件 150
五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152
第十二讲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57
一 正当防卫 158
二 紧急避险 163
第十三讲 故意犯罪的几个阶段 172
一 犯罪既遂 174
二 犯罪预备 175
三 犯罪未遂 177
四 犯罪中止 179
第十四讲 共同犯罪 184
一 共同犯罪的概念 184
二 共同犯罪的形式 186
三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188
第十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198
一 刑罚的概念 198
二 刑罚的目的 202
第十六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208
一 刑罚的体系 208
二 刑罚的种类 211
第十七讲 量刑 226
一 量刑的一般原则 226
二 从重从轻的情节 232
一 数罪并罚的概念 241
第十八讲 数罪并罚 241
二 数罪并罚的原则 244
三 三种不同情况的数罪并罚 247
四 不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几种情况 255
第十九讲 缓刑 257
一 缓刑的概念和意义 257
二 缓刑适用的对象和条件 258
三 缓刑考验期限和撤销缓刑 259
一 减刑的概念和意义 261
第二十讲 减刑 261
二 减刑的条件 262
三 减刑后刑期的计算方法 263
第二十一讲 假释 264
一 假释的概念和意义 264
二 适用假释的对象和条件 265
三 假释的考验期限和撤销假释 266
第二十二讲 追诉时效 267
一 追诉时效的概念和意义 267
二 追诉的有效期限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