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论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忠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0414021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

前言页 1

前言 1

第一篇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研究前史 3

第一章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预设性研究及其留给后人的三类论述 3

第一节 关于“社会所有制”与“个人所有制” 6

第二节 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19

第三节 关于国家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31

第二章 本世纪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应采取的形式的若干观点及有关改革主张的概述 38

第一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论述 39

第二节 列宁以后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应采取的形式的五种观点 42

第三节 改革之初中国经济学界所有制改革讨论中的四种意见 45

第四节 1986年前后提出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思路 48

第三章 研究社会主义所有制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与对其正确方法的探寻 51

第一节 先前各种研究方法的分析比较 51

第二节 对研究社会主义所有制演变趋势正确方法的探寻 5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有制的原生形式 65

第二篇 国家所有制历史实践的理论分析 6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及其理论界定 66

一、社会主义国有制的理论模式 66

二、国有制原生形式的形成 67

三、国有制主体的规定及其历史使命 69

四、国家所有的实质 72

第二节 国有制的内在诸矛盾 75

一、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 75

二、国有制的基本矛盾 76

三、国家何以成为生产主体与分配主体 77

四、按劳分配:一条并未实现过的原则 79

五、雇佣劳动与劳动异化 81

六、与社会化过程相悖的国家积累过程 83

第三节 国有制运行过程的理论实证研究 87

一、决策结构的一体化 87

二、动力结构的外推化 90

三、信息结构的纵向化 94

四、“大脑直接拨动心脏”的人工组织机制 95

第四节 在国有制原生形式中潜存的自我否定因素 9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有制的次生形式 10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过程及其终结 101

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重新定义 101

二、劳动异化与企业异化 102

三、国有制原生形式的成败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103

四、外源性积累的枯竭 105

五、国民经济发展效率递减的趋势 106

一、效率的选择 110

第二节 国有制次生形式的产生 110

二、改革的发端:放权让利 111

第三节 国有制次生形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过渡性质 113

一、双重经济关系的结晶体:企业自留基金 113

二、双重运行机制的凑合:政府模拟的市场 116

三、国有制次生形式内含的企业所有制胚胎 11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制的后生形式 122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是财产经营与生产(职能)经营的分离 123

第一节 对改革过程的回顾与对改革思路的反思 123

二、一道根本无解的难题 129

三、商品经济是完整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134

四、企业交换主体地位的确立 137

第二节 对各类改革思路的分析 139

一、利润分享制的功过 139

二、净产值分成制的利弊 143

三、国有资产股份化的歧途 145

四、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是非 147

第三节 企业所有制产生的各途径 150

一、企业所有制在租赁制中分娩 150

二、企业所有制在资金双轨制中萌生 152

三、企业所有制在股份制实验中露头 154

四、企业所有制从集体所有制演变过程中降生 156

五、企业所有制在经济联合中成长 158

第一节 对选择与优化概念的讨论 167

第三篇 商品经济与公有制相容性的理论探索 167

第七章 所有制选择的一般原理 167

第二节 所有制选择 169

一、所有制能否选择 169

二、何谓“所有” 172

三、何谓“所有制” 180

第三节 所有制变革 183

一、所有制变革的三种方式 183

二、所有者的双重规定 187

第四节 所有制优化 189

一、所有制优化的两种类型 189

二、第二种类型优化的理论根据 190

三、自觉的选择与所有制的优化 193

四、所有制选择的双重标准 194

第八章 商品经济规定性的理论研究 196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人类的社会化 196

第二节 对商品经济存在时限的再考察 199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 216

一、商品经济是一种特定的劳动占有方式 216

二、商品生产力 219

三、商品生产关系 222

四、商品经济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关系体系 228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不同历史形态 231

第五节 商品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分类 237

第九章 社会所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结合点 2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对其所有制形式选择的限定原则 247

一、家庭的本质 248

二、劳动力也是所有制的客体对象 251

三、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 253

四、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规定 260

五、社会所有制 262

第二节 商品经济对财产所有权的限定要求 2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在所有制选择中的矛盾及其解决 267

第四节 法人所有制与集团所有制 270

第五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主体形式的重新选择 273

一、重新选择的必要性:国家所有权的虚拟化 273

二、重新选择的实质:更换社会财产的监护人 275

三、重新选择的限定条件:生产的商品经济形式与财产的社会性质 280

四、重新选择的道路:从租赁制到企业所有制 283

第四篇 社会主义企业所有制的理论构想 289

第十章 企业作为财产主体的理论设定 289

第一节 企业成为财产所有者的条件 289

第二节 企业所有制下的新型财产关系 297

第十一章 企业内部经济关系的理论推断 303

第一节 集体生产过程的目的 304

第二节 净产值生产过程 306

第三节 社会扣除与集体劳动收入的形成 309

第四节 集体劳动收入的分解 311

第五节 个人消费基金的分配:等量劳动效用占取等量个人收入 313

第六节 绝对劳动收入的生产 315

第十二章 企业之间经济关系的理论推断 320

第一节 财富之母与净产值的生产 321

第二节 集体劳动收入转化为企业资金 323

第三节 积累量与积累率的确定 325

第四节 超额集体劳动收入 328

第五节 劳动平等在竞争过程中的实现 331

第十三章 部门之间经济关系的理论推断 335

第一节 成本价值与剩余价值 335

第二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双本利润 339

第三节 等价交换:等量剩余劳动占取等量剩余价值 344

第四节 双本价格:等量劳力资本占取等量利润 347

第五节 双重收入:资金利润的分割 353

附录 参考文献 357

论著 357

论文 359

后记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