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语境和语境学 1
一、语境 1
二、语境学 6
第一章 语境学和其他学科 8
第一节 语境学和修辞学 8
一、同义手段和语境 9
二、修辞方式和语境 12
三、寻常词语艺术化和语境 13
第二节 语境学和语体学 15
一、语体是适应语境需要而产生的 15
二、语境决定语体的选择和使用 16
三、语体本身也构成一种语境 19
第三节 语境学和语用学 20
一、指示语的实际意义和语境 21
二、话语的前提和语境 24
三、语用含义和语境 26
四、言语行为和语境 30
第四节 语境学与语义学 32
一、语境是区分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的条件 32
二、语境有助于区分指称和语义 33
三、语境有助于确定所指 34
四、语境有助于认识歧义现象 34
五、有助于认识语义模糊现象 38
第五节 语境学和社会语言学 39
一、语言变体和语境 40
二、言语交际和语境 42
三、语言接触和语境 45
第六节 语境学与话语语言学 46
一、语境学和口语语篇分析 47
二、语境学和书面语篇章分析 49
第二章 语境的构成要素 53
一、何时 54
第一节 构成语境的一般要素 54
二、何地 59
三、何人 60
四、何事 66
五、何故 66
六、何如 66
第二节 构成语境的特殊要素 67
一、传媒要素 67
二、伴随要素 69
第三章 语境的科学分类 84
第一节 中外学者对语境的分类 84
一、陈望道先生的分类 84
二、国外学者的分类 85
三、张志公先生的分类 87
四、王均裕先生的分类 87
六、王建平先生的分类 90
五、常敬宇先生的分类 90
七、何兆熊先生的分类 91
八、王德春和刘焕辉先生的分类 92
第二节 科学的分类 92
一、微观语境与宏观语境 93
二、显性语境与隐性语境 102
三、简单语境与复杂语境 110
四、题旨语境与情境语境 117
五、情绪语境与理智语境 121
六、逻辑语境与人为语境 125
七、模拟语境与零度语境 128
八、单语语境与双语语境、多语语境 132
第四章 语境的宏观分析 135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言语表达的制约 135
一、社会政治制度对言语表达的制约 135
二、物质生产方式对言语表达的制约 139
三、经济生活对言语表达的制约 142
一、宗教信仰 144
第二节 人文心态对言语表达的影响 144
二、思维方式 149
三、审美情趣 154
四、社会心理 159
五、民俗风情 163
六、文史典故 165
第三节 时代对言语表达的限定 168
一、语言适应时代的特征 168
二、语言反映时代的面貌 169
第四节 地域对言语表达的牵制 172
一、地形、地貌影响言语表达 173
二、谚语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 174
三、地域方言对文学语言的影响 175
第五章 语境的微观分析 178
第一节 语境与词语的选用 178
一、语境对词语选择的制约 180
二、语境对词语搭配的创造 188
第二节 语境与语言形式的选择 193
一、语境与音节的调整 194
二、语境与音节的选用 200
三、语境与韵字的选择 204
第三节 语境与语义的变化 208
一、语境与增义 211
二、语境与减义 217
三、语境与反义 218
四、语境与转义 221
第四节 语境与修辞手法的运用 226
一、婉曲与语境 227
二、双关与语境 230
三、歧疑与语境 232
四、比喻与语境 233
五、拟人与语境 234
六、其他 236
第六章 言语表达者与语境 237
第一节 言语表达者对语境的建构 237
一、言语表达者建构语境的普遍性 238
二、言语表达者建构语境的客观性 245
三、言语表达者建构语境的主观性 249
第二节 言语表达者对语境的适应 254
一、言语表达的起止应视语境本身的需要而定 254
二、言语表达的运行应保障表达意图的实现 259
三、言语表达对时空因素的适应 260
四、言语表达对交际对象的适应 264
五、言语表达对上下文语境的适应 270
第三节 言语表达者对语境的利用 273
一、利用语境使表达简洁 274
二、利用语境使表达含蓄 277
三、利用语境使表达新颖 280
四、利用语境使表达幽默 284
五、利用语境使表达生动 289
第四节 言语表达者对语境的控制 292
一、语境控制行为的发生 293
二、语境控制行为的分布 296
三、语境控制行为的实施 300
第七章 语境与言语接受 304
第一节 语境在言语接受中的填充作用 304
一、语境与言语信息的获取 304
二、语境对言语接受中语言因素的填充 308
三、语境对言语接受中副语言因素的填充 316
四、语境对言语接受的校正 320
第二节 语境在言语接受中的制约作用 325
一、语音制约 326
二、语义制约 331
三、形式制约 339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