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自负盈亏的发展和演变 2
第一章 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自负经济责任 2
第一节 自负经济责任的两种方式 2
第二节 两类自负经济责任之间的根本差别 4
第三节 研究自负盈亏要把负债方式作为重点 6
第二章 资本主义以前的自负盈亏 9
第一节 奴隶时代的自负盈亏 9
一、打上奴隶制烙印的完全自负盈亏 10
二、奴隶制法律的有关规定 14
第二节 封建时代的自负盈亏 17
第三节 完全自负盈亏在小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1
第三章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负盈亏 2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完全自负盈亏的两种形式 23
第二节 完全自负盈亏的黄金时代 27
第一节 有限责任制的产生 35
第四章 有限债务责任制的产生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53
第二节 机器大工业与有限责任制 37
一、产业革命把有限责任制推上了历史舞台 38
二、有限责任制的广泛发展 42
三、有限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46
第三节 有限责任制是私人垄断资本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48
一、有限责任制是相对自负盈亏 54
第四节 有限责任制的实质 54
二、相对自负盈亏和完全自负盈亏 56
第五章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自负盈亏 61
第一节 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自负盈亏 61
一、实行完全自负盈亏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62
二、实行相对自负盈亏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65
三、相对负盈亏的新形式——非股份有限责任制 70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盈亏管理 74
一、资本主义国家承担企业债务责任的两种方式 75
二、共负盈亏的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77
三、自负盈亏的资本主义国有企业 79
第三节 完全自负盈亏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82
第四节 相对自负盈亏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85
第五节 自负盈亏发展的历史趋势 87
第二篇 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的相对自负盈亏 92
第六章 学术界研究自负盈亏的两种思路 92
第一节 学术界在自负盈亏问题上的基本分歧 92
第二节 有限债务责任制发展的新阶段 94
第三节 评“一定程度自负盈亏论” 96
一、“一定程度自负盈亏论”的宗旨和主要内容 97
二、“一定程度自负盈亏论”不愿于自负盈亏的范畴 100
三、“一定程度自负盈亏论”的实质 102
四、盈亏责任制理论的重要贡献和适用范围 10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自负盈亏 105
第一节 自负盈亏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05
一、研究自负盈亏必须考虑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05
二、承担国有企业民事责任的两种方式 107
三、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就是自负盈亏 109
第二节 自负盈亏条件下的等价交换 110
一、从财政调节到等价交换原则调节 110
二、从有天然保证人的等价交换到没有天然保证人的等价交换 112
第三节 债权债务关系是等价交换的核心问题 115
第四节 企业用以负亏的东西是其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118
第五节 国有企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无条件的 119
第六节 自负盈亏的“盈亏”是资金运动的盈亏 121
第七节 国有企业自负盈亏的实质 123
一、承担企业盈亏责任的责任者是国家 123
二、自负盈亏是国家对企业债务的有限责任制 126
三、国家对企业债务有限责任制与企业自负盈亏的关系 128
四、国有企业的自负盈亏是相对自负盈亏 130
第八节 具有全民经济特色的有限债务责任制 131
第九节 国家对企业债务有限责任制的两种具体形式 133
一、自负盈亏改革中的股份有限责任制 133
二、自负盈亏改革中的非股份有限责任制 135
第十节 自负盈亏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形式 137
一、政府分支企业不适应自负盈亏的需要 138
二、股份公司和有限独资企业 140
第八章 实行自负盈亏是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 142
第一节 国有企业能够自负盈亏 142
第二节 国有企业应该自负盈亏 145
一、盈亏责任制不适应盈利性经济活动的需要 145
二、盈利性国有企业必须自负盈亏 149
第三节 自负盈亏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纽带 151
第九章 自负盈亏与安定团结 157
第一节 自负盈亏对安定团结的适应能力和促进作用 157
第二节 破产制度的利与弊 158
一、追求利润的利与弊取决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否统一 159
第三节 追求利润的利与弊 159
二、追求利润适应盈利性经济活动的需要 162
三、追求利润不适应非盈利性经济活动的需要 163
四、教科文卫部门不能普遍追求利润 164
第四节 在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前提下实行自负盈亏 166
第三篇 自负盈亏条件下的两个积极性 169
第十章 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发挥国家和企业两个积极性 169
第一节 实践需要对单纯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思路进行反思 169
第二节 所有者无为难以搞好国有企业 173
一、所有者无为是国有企业不活的主要原因 174
二、把所有者排除在生产之外违反客观经济规律 176
一、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要依靠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179
第三节 发挥两个积极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79
二、发挥两个积极性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80
第四节 发挥两个积极性是全民所有制的客观要求 184
第十一章 “经营者支配论”难以成立 190
第一节 在学术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经营者支配论” 190
第二节 “企业本位论”质疑 193
第四节 “责权利统一论”是片面的 199
第五节 关于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及其权力 201
第六节 两权分离的另一面 204
第七节 微观领域不是国家活动的禁区 207
第八节 政企难以完全分开 208
一、“政企分开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209
二、政企完全分开不符合国家所有制的性质 210
三、为传统计划经济服务的旧政企关系 214
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政企关系 216
第九节 “双重所有权论”是错误的 218
一、“双重所有权论”难以成立 218
二、股权分散条件下的股权和法人所有权 221
三、一人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关系 229
四、国有企业没有能够与国家相抗衡的权力 231
第十节 用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否定国家作用是悖理的 232
第十一节 “所有者与企业关系淡化论”不符合我国国情 238
第十二节 搞市场经济不能完全依靠“企业家” 240
第十三节 从“经营者支配论”到“两个积极性论” 244
第十二章 自负盈亏条件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247
第一节 经营者支配论的纲领:企业自我发展战略 247
第二节 企业自我发展战略的弊端 248
第三节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不是规律 249
第四节 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历史 252
一、积累的史前史 253
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256
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衰落 261
第五节 我国应实行企业多种途径发展战略 263
第十三章 国有经济的生产要素流动与资金集中 266
第一节 国有经济的生产要素必须能够自由流动 266
第二节 生产要素流动的动力来自切身的经济利益 268
第三节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活化产权 270
一、活化产权的三种形式 270
二、活化产权是对旧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 274
第四节 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到资金集中 275
第五节 国有企业是资金集中的主体 278
第十四章 我国近二十年的自负盈亏改革 282
第一节 我国自负盈亏改革的艰难历程 282
第四篇 我国自负盈亏改革的实践 282
一、以利改税为目标的阶段 283
二、以承包制为主的阶段 287
三、1992—1995年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292
第三节 完全自主经营不是自负盈亏的前提条件 295
四、国企改革的新趋势:发挥两个积极性 296
第二节 自负盈亏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302
第三节 自负盈亏改革中出现的重要失误 303
第四节 选择正确方向是自负盈亏改革成功的关键 307
一、建立自负盈亏体制必须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 307
二、选择正确改革方向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308
三、抓住本质是建立自负盈亏体制的首要条件 309
四、适合我国国情的自负盈亏形式 311
五、自负盈亏改革的宗旨 313
六、我国自负盈亏改革的正确方向 314
第十五章 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国企改革的重心 315
第一节 难有作为的所有者 315
第二节 难以独挑重担的厂长经理 317
一、力不从心的厂长经理 318
二、难为企业献身的厂长经理 320
三、缺乏约束的厂长经理 323
第三节 国家与企业之间扭曲了的经济关系 326
一、十五大报告肯定直接融资意义重大 326
二、国家对企业无偿投资不等于“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328
三、拨改贷、利改税、承包制混淆了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界限 330
四、只索取不投入难以搞好国有企业 335
一、把解决所有者无为问题作为当前企业改革的重点 336
第四节 当前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336
二、用权力制衡代替自我约束 339
三、税利分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45
四、股息、红利和利润分成 347
五、建立投贷结合的投资体制 348
六、自负盈亏条件下的税后还贷 349
第十六章 两种现代企业制度之抉择 351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 351
第二节 西方式的现代企业制度难以成功 355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共性、个性和可发展性 356
第四节 建立发挥两个积极性的现代企业制度 360
一、单纯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旧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361
第五节 发挥两个积极性是国企改革的必然趋势 361
二、发挥两个积极性是今后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364
第五篇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 371
第十七章 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71
第一节 发展国有经济必须突破现代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371
第二节 创立没有两极分化和经济危机的新型市场经济 376
第三节 保持速度优势必须突破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框架 37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按双主角规则运行 385
第五节 市场经济和它的三个发展阶段 392
第六节 勇敢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之路 406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