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早期的货币金融学说 3
第一章 金属主义的货币学说 3
第一节 金属主义与名目主义的交替起伏 3
第二节 重商主义者的学说 5
一、重商主义者的主张 5
二、重商主义主要代表人的学说 7
第三节 亚当·斯密的学说 11
一、货币的起源 12
二、货币的职能 16
三、银行券的发行 19
四、货币的价值 24
五、一国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 26
第四节 亚当·斯密以后的金属学说 30
一、货币是一种商品 30
二、货币须具有实质价值 33
第二章 早期的名目主义货币学说 39
第一节 巴本的学说 40
第二节 贝克莱的学说 41
第三节 孟德斯鸠的学说 43
第四节 斯图亚特的学说 45
第三章 早期的货币数量学说 51
第一节 货币数量说的演变及其基本错误 51
一、货币数量说的萌芽 55
第二节 十七、十八世纪的货币数量说 55
二、洛克的学说 56
三、孟德斯鸠的学说 57
四、坎铁翁的学说 59
五、休谟的学说 61
第三节 李嘉图的学说 62
一、货币的价值及流通所需货币量 62
二、货币数量说及其与劳动价值说的并存 64
三、黄金在国际间的分配理论与货币自动调节原理 69
第四节 穆勒父子的学说 71
一、詹姆斯·穆勒的学说 71
二、约翰·穆勒的学说 74
第一节 两种信用学说的消长 81
第四章 信用媒介学说 81
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学说 82
一、银行信用的形式 82
二、银行信用的作用 83
三、银行信用的限度 87
第三节 李嘉图的学说 89
一、信用节约流通费用 89
二、信用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 90
第四节 约翰·穆勒的学说 92
一、信用的作用 92
二、信用与物价 96
三、信用与商业危机 98
第五章 桑顿的信用券学说 101
第一节 信用券的种类和性质 102
第二节 信用券与物价、汇价和利率 103
第三节 信用券与资本形成 105
第六章 通货主义的货币金融学说 109
第一节 金块论争与通货论争 109
第二节 通货与物价 111
一、通货的概念 111
二、通货数量与物价的关系 113
第三节 货币资本与利率 116
一、影响利率的因素 116
二、货币借入与资本借入 118
第四节 通货与商情循环 120
第五节 银行券的调节 123
一、银行券调节的必要与标准 123
二、银行券发行制度的改革 125
第七章 银行主义的货币金融学说 129
第一节 通货的概念 129
第二节 通货与物价 131
一、通货的价值 131
二、物价决定通货数量 132
三、通货数量影响物价的条件 134
四、所谓“收入数量说” 138
第三节 社会流通所必需的通货数量 139
一、纯粹金币流通的情形 140
二、银行券及其他信用形态与金币混合流通的情形 141
三、不兑现纸币流通的情形 142
第四节 商情与通货 144
一、商情与物价 144
二、商情变动非由于银行券的增减 145
三、商情变动非由于信用的扩缩 145
四、商情变动非由于利率的升降 146
第五节 货币信用政策 147
一、银行券兑现性的保持 147
二、信用统制的必要 148
第八章 现代的名目主义货币学说 153
第二篇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 153
第一节 克拉蒲的学说 154
一、货币是票券的支付手段 154
二、价值单位的名目性 157
三、支付手段的定形性 159
四、支付手段的流通满足性 160
第二节 彭迪生的学说 161
一、研究货币的方法 162
二、共同体经济与货币 163
三、所谓典型货币 165
第三节 艾思德的学说 167
一、所谓存在的考察法 167
二、经济的形态 168
三、支付共同体的理论 170
四、货币的概念 172
第四节 凯恩斯的学说 175
一、计算货币与货币 175
二、货币的形态 177
三、货币的购买力 180
第九章 现代的货币数量学说 185
第一节 现金交易数量学说 186
一、甘末尔的学说 186
二、费雪的学说 189
第二节 现金余额数量学说 197
一、马歇尔的学说 197
二、庇古的学说 200
三、凯恩斯的学说 202
第十章 信用创造学说 209
第一节 信用创造学说的先驱者--约翰·劳的学说 209
第二节 麦克鲁德的学说 212
一、信用就是财富 213
二、信用就是货币 215
三、信用就是资本 216
四、信用与物价、利率和危机 219
五、银行的本质 221
六、信用创造的限度 222
第三节 韩的学说 223
一、信用与资本形成 224
二、资本形成与商品分配 230
三、信用与物价、利率及经济变动 232
四、“银行的授信业务优先于其受信业务” 233
五、银行能无限地创造信用 235
第十一章 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学说 239
第一节 资产阶级货币经济理论的兴起 239
第二节 货币的作用 243
第三节 修正货币数量说的企图 246
第四节 为物价调节者的利率 249
第五节 自然利率的概念 252
第六节 累积过程的理论 256
第一节 总需求与消费者收入 261
第十二章 霍曲莱的纯货币的经济危机学说 261
第二节 经济周期性变动的过程 264
第三节 信用的统制 266
第十三章 凯恩斯的物价水平基本方程式 269
第一节 一些经济概念 271
一、收入与生产费 272
二、企业家的正常报酬与意外利润 272
三、储蓄与投资 273
第二节 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式 275
第三节 均衡的条件 278
第十四章 哈耶克的中立货币学说 287
第一节 均衡状态下的经济结构 288
第二节 货币数量不变与新均衡的建立 291
第三节 货币数量变动与均衡之不能建立 294
第四节 货币数量不变的条件 297
第三篇 当代货币金融学说 305
第十五章 凯恩斯的收入支出理论 305
第一节 有效需求原理 307
第二节 流动性偏好 309
第三节 投资与乘数 313
第四节 储蓄与投资 317
第五节 物价论 321
第十六章 IS--LM分析 329
第一节 “古典”的与“新古典”的利率学说 330
第二节 IS--LM分析的首倡与阐发 332
第三节 IS曲线与产品市场的均衡 338
第四节 LM曲线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340
第五节 二曲线交叉与二市场的同时均衡 342
第六节 变数变化与均衡点的移动 345
一、资本边际效率表的上升 345
二、消费倾向的增大 345
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346
四、流动性偏好的增加 346
五、物价水平的上升 347
第十七章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 349
第一节 货币需求函数 350
第二节 货币理论模式 352
第三节 政策主张 359
第四节 通货膨胀见解 369
第十八章 新通货膨胀学说 375
第一节 需求拉上说 376
第二节 成本推进说 379
第三节 需求移动说 381
第十九章 信用的利用可能性学说 383
第一节 关于利率政策效果的三个命题 384
第二节 贷款人的利率变动感应性 386
第三节 利率变动对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流动性效果 388
第四节 利率变动对信用利用可能性的其他效果 390
第二十章 金融中介机关的机能学说 397
第一节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 398
第二节 分配技术与中介技术 401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关的机能 403
第四节 统制银行以外的金融中介机关的必要 405
第二十一章 资产选择理论 409
第一节 资产选择的基本原理 410
第二节 最适当的资产构成 414
一、在安全资产与风险性资产间的选择 414
二、在两种风险性资产间的选择 415
三、分离定理 420
结束语 423
人名索引 432
词汇索引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