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导论 1
第一章 研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缘由 3
一、何谓工业化 3
(一)斯大林看法的剖析 4
(二)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看法的剖析 5
(三)我国学者看法的剖析 6
(四)工业化定义 7
二、社会主义有没有工业化问题 9
(一)何谓社会主义? 9
(二)社会主义有没有工业化问题 12
(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工业化问题 16
三、研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18
(一)现实意义 18
(二)理论意义 19
(三)未来意义 19
第二章 如何研究社会主义工业化 21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1
(一)特殊性一 21
(二)特殊性二 22
(三)特殊性三 24
(一)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 25
二、研究的方法 25
(二)实证的和规范的方法 27
(三)比较研究方法 28
三、研究的前提和思路 29
(一)研究的前提 29
(二)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31
第三章 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研究的贡献 34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344
(一)产生阶段 35
(二)发展阶段 37
(一)从狭义的角度 41
二、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研究的主要贡献 41
(二)从广义的角度 45
第二编 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质论 53
第四章 工业化的起点和终结 55
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 55
(一)手工业生产的三个特征 55
(二)手工业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合拍的原因 57
二、机器大工业及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 58
(一)机器的产生 58
(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62
三、工业化的历史终结 64
(一)何谓历史终结 64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和终结 65
第五章 工业化的一般性质 67
一、以大机器生产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发展方面的性质 67
(一)工业化性质之一:社会产品的品种数量增长及其增长速度高于以往任何时期 68
(二)工业化性质之二: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动激烈 74
(三)工业化性质之三:生产技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迅速 82
二、全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方面的性质 88
(一)工业化性质之四: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89
(二)工业化性质之五;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93
(三)工业化性质之六;产品实现过程的进一步社会化 97
(四)工业化性质之七;机器大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及其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生产领域 102
三、社会生产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效果方面的性质 107
(一)工业化性质之八:合家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107
(二)工业化性质之九: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很快 109
(三)工业化性质之十:城市化水平急剧上升 11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性、目标及任务 119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性 119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特性之一:以大机器生产为代表的社会生产是为社会全体劳动者和劳动者生产集体的需要和利益服务的 119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特性之二: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关系始终处于领先的地步 122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特性之三;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自觉计划化程度提高 124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及其衡量 125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体系 125
(二)目标的衡量分析 127
(三)工业化目标的指标体系 132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和任务 133
(一)工业化的实质 133
第三编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抉择论 137
第七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不唯一 139
(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140
一、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导出 140
(二)列宁的推导 143
二、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扩大再生产 145
(一)简单再生产 146
(二)扩大再生产 147
一、苏联二十年代关于工业化道路的争论 15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抉择的历史回顾 155
(一)布哈林其人 155
(二)苏联二十年代关干工业化道路的争论及其要害 156
(二)机器大工业的确立 160
(三)对这场争论的简略评价 161
二、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考察 162
(一)苏联工业化的历史起点 163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确定 165
(三)如此工业化道路推进下的成就和问题 168
第九章 可供选择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分析 173
一、工业化道路和工业化战略 173
(一)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战略的定义 174
(二)对各种概念的剖析 175
二、工业化基本起步方式和途径的分析 181
(一)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分析 181
(二)工业化任务的解决 184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优先发展轻工业的分析 189
(三)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分析 192
三、可供选择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97
(一)可供选择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类型 197
(二)可供选择的具体工业化道路 198
第十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抉择模式 203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抉择的约束因素分析 203
(一)国内约束因素分析 203
(二)国际约束因素分析 211
(三)所有约束因素的综合分析 217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抉择 219
(一)约束因素组合分析 219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抉择的准则 224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抉择模型 230
第四编 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论 231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的实质 233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 23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的实质及阶段 233
(二)非均衡的经济发展运动过程 236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244
(一)对若干工业化阶段划分论的述评 244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24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演进的动因和机制 253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演进的动因 253
(一)自力更生迅速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愿望 254
(二)技术进步 256
(三)需求变动 257
(四)企业家创新才能 260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演进的机制 262
(一)产业关联机制 263
(二)比较利益机制 265
(三)二元机制 268
(四)生产方式演进机制 271
(一)各种所有制比例关系的发展变化 271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演进中的结构 274
一、所有制结构的发展变化 275
(二)公有制形式及其比例关系的发展变化 279
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285
(一)产业分类标准和产业结构 285
(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 286
(三)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 290
(四)社会主义工业化演进中产业结构变动是否有异 293
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 295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思想 299
(二)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变化趋势 299
四、贸易条件和结构的发展变化 304
(一)贸易条件的发展变化 305
(二)贸易结构的发展变化 308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演进中的体制变迁 313
一、工业化演进中的体制要求及其变动 314
(一)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 314
(二)工业化演进中对体制的要求及变动 316
二、对几种经济管理体制的分析 320
(一)集权体制的分析 321
(二)分权体制的分析 324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体制的分析 325
三、工业化演进中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基调及变迁 328
(一)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的基调 328
(二)工业化演进中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 330
第五编 社会主义工业化对策论 335
第十五章政府与工业化演进 337
一、政府在工业化演进中的基本任务 337
(一)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338
(二)维持经济和谐增长 338
(三)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339
(四) 组织和引导生产方式的变革 339
(五)设定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和管理手段 340
(六)调控宏观经济 340
(七)规范市场和引导企业 341
(八)推进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341
二、政府在工业化演进中的作用 342
(一)政府在工业化演进中的直接作用 342
(二)政府在工业化演进中的间接作用 347
一、工业化演进中宏观控制的重点及受控标志 350
第十六章 工业化演进的宏观对策 350
(一)工业化演进中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 351
(二)工业化演进中宏观受控的标志 354
二、工业化演进中宏观经济调控的对策要点 358
(一)总量控制的对策要点 359
(二)结构调控的对策要点 362
(三)政策体系变动的调控要点 364
(四)经济波动的淡化处理 366
第十七章 工业化演进中的微观对策 369
一、工业化演进中微观调控的重点及受控标志 369
(一)对微观经济调控的重点 369
(二)微观经济受控的标志 374
二、工业化演进中微观经济调控的对策要点 377
(一)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控的对策要点 377
(二)生产方式推进的对策要点 380
(三)企业家阶层形成的对策要点 384
(四)企业生产规模适度化的调控要点 386
第六编 现实论——对中国工业化的实证研究 389
第十八章 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及基本特征 391
一、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及起点 391
(一)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391
(二)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396
二、中国工业化的基本历程 398
(一)传统的高度集权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工业化 398
(二)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405
三、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414
(一)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 414
(二)工业化的动因及推动力来自于政府 417
(三)工业化目标的速度偏好及无计划结构的推进 420
(四)工业化推进是行政手段下的粗放式推进 422
第十九章 中国工业化的成就、现实及约束 426
一、中国工业化至今的成就 426
(一)已建成比较完整的机器大工业体系 426
(二)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427
(三)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428
(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等有了发展 429
二、中国工业化现状的分析 430
(一)结构变动中的偏差和反常 431
(二)生产方式推进的滞后和反常 441
(三)经济发展效果方面的偏差和反常 446
(四)简要结论 452
(一)体制约束 453
三、中国进一步工业化的现实约束 453
(二)资源约束 457
(三)人口约束和人才约束 459
第二十章 中国工业化近期推进的条件及设想 463
一、中国工业化推进的有利条件 464
(一)经济逐步开放 464
(二)传统体制有所改革 465
(三)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466
(四)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有利于发展的格局 468
二、中国工业化近期推进的具体设想 469
(一)深化体制改革 469
(二)重置工业化目标体系 472
(三)实行工业化道路的转轨 473
(四)工业化推进方式和手段的构造 475
后记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