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俞大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117001054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

(一)整体观念 2

(二)辨证论治 3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4

第一节 阴阳学说 4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

(一)阴阳对立 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5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5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

(四)阴阳转化 5

(三)阴阳消长 5

(二)阴阳互根 5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6

(四)用于疾病的论断 6

(五)确定治疗原则 6

(六)归纳药物性能 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7

(一)五行的特性 7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7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8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9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9

小结 10

第二章 藏象 11

第一节 脏腑 11

一、五脏 11

(一)心(附心包) 11

(二)肝 12

(三)脾 13

(四)肺 14

(五)肾(附命门) 15

二、六腑(附奇恒之腑) 16

(一)胆 16

(二)胃 16

(三)小肠 16

1.脑 17

〔附〕奇恒之腑 17

2.女子胞 17

(五)膀胱 17

(六)三焦 17

(四)大肠 17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18

(一)脏与脏 18

(二)脏与腑 19

第二节 气、血、津液 21

一、气 21

(一)气的概念 21

(二)气的生成和分布 21

(三)气的功能 22

二、血 22

(一)血的生成和功能 22

(二)津液的代谢 23

(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功能 23

(二)血液的循行 23

三、津液 23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24

(一)气与血的关系 24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24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 24

小结 25

第三章 经络 26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26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概况 27

一、十二经脉 27

(一)名称 27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 27

(五)流注次序 28

二、奇经八脉 28

(三)分布规律 28

(四)表里关系 28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29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30

一、说明病理变化 30

二、指导诊断和治疗 30

小结 30

第四章 病因、病理 32

第一节 病因 32

一、外感致病因素 32

(一)六淫 32

(一)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35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35

二、精神致病因素 35

(二)疫疠 35

三、其它致病因素 36

(一)饮食 36

(二)劳逸 36

(三)外伤、虫兽伤 37

四、继发病因 37

(一)痰饮 37

(二)瘀血 37

第二节 病理 38

一、邪正斗争 38

二、阴阳失调 39

小结 39

(二)察色 41

(一)望神 41

一、一般望诊 41

第一节 望诊 41

第五章 诊法 41

(三)望形态 42

(四)望五官 42

(五)望斑疹 43

(六)望小儿食指络脉 43

二、舌诊 44

(一)望舌质 44

(二)望舌苔 45

第二节 闻诊 46

一、听声音 46

(一)语言 46

(二)呼吸 46

(三)咳嗽 46

第三节 问诊 47

(二)排泄物 47

(一)恶寒发热 47

一、问寒热 47

二、嗅气味 47

(四)呃逆 47

(一)口气 47

(二)寒热往来 48

(三)但热不寒 48

(四)但寒不热 48

二、问汗 48

(一)有汗、无汗 48

(二)出汗时间 48

三、问头身、胸腹 48

(一)头昏晕 48

(二)头痛 48

四、问饮食口味 49

(二)口味 49

(一)食欲、食量 49

(五)腹痛 49

(四)胸胁痛 49

(三)身驱痛 49

(三)渴饮 50

五、问二便 50

(一)大便 50

(二)小便 50

六、问睡眠 50

(一)失眠 50

(二)嗜睡 50

七、问经、带、胎、产 50

(一)月经 50

(一)脉诊的部位 51

第四节 切诊 51

一、脉诊 51

(三)胎、产 51

(二)带下 51

八、问小儿 51

(二)寸口脉分候脏腑 52

(三)切脉的方法 52

(四)正常脉象 52

(五)常见病脉 52

二、按诊 54

(一)皮肤 55

(二)手足 55

(三)胸腹 55

小结 55

一、表里 57

(一)表证 57

(二)里证 57

第一节 八纲辨证 57

第六章 辨证 57

〔附〕半表半里证 58

二、寒热 58

(一)寒证和热证 58

(二)寒热错杂和寒热真假 58

(三)虚实的夹杂和虚实的真假 59

(二)实证 59

(一)虚证 59

三、虚实 59

(三)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59

(四)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60

四、阴阳 60

第二节 脏腑辨证 60

一、心与小肠病 61

(一)心气虚、心阳虚 61

(二)心血虚、心阴虚 61

(五)痰迷心窍 62

(三)心脉痹阻 62

(四)心火亢盛 62

二、肝与胆病 63

(一)肝血虚、肝阴虚 63

(二)肝气郁结 63

(三)肝火上炎 64

(四)肝风内动 64

(五)肝胆湿热 65

(六)寒滞肝脉 65

三、脾与胃病 65

(一)脾气虚 65

(二)脾阳虚 66

(三)寒湿困脾 66

(四)湿热蕴脾 66

(七)胃火证 67

(八)食滞胃脘 67

(六)胃寒证 67

(五)胃阴不足 67

四、肺与大肠病 68

(一)肺气虚 68

(二)肺阴虚 68

(三)风寒束肺 68

(四)风热犯肺 69

(五)痰热壅肺 69

(六)痰浊阻肺 69

(七)大肠湿热 69

(八)大肠液亏 70

五、肾与膀胱病 70

(一)肾阴虚 70

(二)肾阳虚 70

(五)膀胱湿热 71

(四)肾不纳气 71

(三)肾气不固 71

六、脏腑兼病 72

(一)心脾两虚 72

(二)心肾不交 72

(三)肝脾不调 73

(四)肝胃不和 73

(五)肝肾阴虚 73

(六)脾肾阳虚 74

(七)肺肾阴虚 74

(八)脾肺气虚 74

第三节 六经辨证 75

一、太阳病证 75

(一)太阳中风证 75

(二)太阳伤寒证 75

三、少阳病证 76

四、太阴病证 76

(一)阳明经证 76

(二)阳明腑证 76

二、阳明病证 76

五、少阴病证 77

(一)少阴寒化证 77

(二)少阴热化证 77

六、厥阴病证 77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78

一、卫分证 78

二、气分证 78

(一)热扰胸膈 79

(二)热壅于肺 79

(三)热炽阳明 79

(四)热结肠道 79

(二)热入心包 80

(一)热伤营阴 80

三、营分证 80

(五)湿热蕴蒸 80

四、血分证 81

(一)血热妄行 81

(二)肝热动风 81

(三)阴虚风动 81

小结 81

第七章 防治原则 83

第一节 预防 83

一、未病先防 83

(一)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 83

(二)避免病邪的入侵 83

一、治病求本 84

第二节 治则 84

(二)防止传变 84

(一)早期诊治 84

二、既病防变 84

(一)治标与治本 85

(二)正治与反治 85

二、扶正祛邪 86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86

(一)因时制宜 86

(二)因地制宜 87

(三)因人制宜 87

小结 87

第八章 中药 88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88

一、中药的采集与贮藏 88

二、中药的炮制 88

(二)五味 89

(一)四气 89

三、中药的性能 89

(三)升降浮沉 90

(四)归经 90

四、中药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91

(一)配伍 91

(二)禁忌 91

(三)用量 92

(四)用法 92

第二节 常用中药 93

一、解表药 93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附:麻黄根) 桂枝 荆芥 紫苏(附:苏子、苏梗) 防风 细辛 白芷 香薷 93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蝉蜕 升麻 96

小结 99

二、清热药 100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芦根 100

(二)清热燥湿药 黄莲 黄芩 黄柏 龙胆草 苦参 102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紫花地丁 板蓝根 白头翁 虎杖 鱼腥草 104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附:鲜生地) 牡丹皮 玄参 犀牛角(附:水牛角) 紫草 107

(五)清虚热药 地骨皮 青蒿 银柴胡 109

小结 110

三、温里药 附子 干姜(附:生姜、炮姜) 肉桂 吴茱萸 110

小结 112

四、泻下药 112

(一)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113

(二)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114

(三)逐水药 甘遂 牵牛子 115

小结 116

五、祛湿药 116

(一)芳香化湿药 蒮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砂仁 116

(二)淡渗利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滑石 118

(三)清热利湿药 茵陈 金钱草 车前子 木通 萹蓄 120

(四)祛风湿药 羌活 独活 秦艽 防己 威灵仙 桑寄生 豨莶草 木瓜 122

小结 124

六、祛痰止咳平喘药 125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 天南星(附:胆南星) 白芥子 125

(二)清化热痰药 前胡 贝母 瓜蒌(附:天花粉) 竹茹(附:竹沥) 天竺黄 葶苈子 126

(三)止咳平喘药 杏仁 桔梗 紫菀 款冬花 百部 桑白皮 129

小结 131

七、理气药 陈皮(附:青皮) 枳实 (附:枳壳) 木香 乌药 香附 川楝子 郁金 131

小结 134

八、理血药 134

(一)活血祛瘀药 丹参 赤芍 桃仁 红花 川芎 牛膝 益母草 泽兰 鸡血藤 延胡索 乳香 (附:没药) 王不留行 134

(二)止血药 小蓟(附大蓟) 仙鹤草 三七 地榆 茜草 白芨 139

小结 141

九、补益药 141

(一)补气药 人参(附:党参、太子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甘草 142

(二)补血药 熟地黄 何首乌 当归 白芍 阿胶 144

(三)补阴药 沙参 麦冬(附:天冬) 石斛 旱莲草 枸杞子 鳖甲 146

(四)补阳药 鹿茸 淫羊藿(附:仙茅) 巴戟天 肉苁蓉 菟丝子 杜仲 补骨脂 148

小结 151

十、消导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莱菔子 鸡内金 152

小结 153

十一、安神药 153

(一)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154

(二)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牡蛎 龙骨 155

小结 156

十二、平肝熄风药 羚羊角 天麻 钩藤 地龙 石决明 僵蚕 代赭石 156

小结 159

十三、芳香开窍药 麝香 牛黄 苏合香 石菖蒲 159

小结 160

十四、固涩药 山茱萸 五味子 乌梅 诃子 椿根皮 乌贼骨 金樱子 160

十五、驱虫药 苦楝根皮 使君子 南瓜子 槟榔 163

小结 163

小结 165

第九章 方剂 166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166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166

二、方剂的变化规律 166

(一)药味的加减变化 167

(二)药物配伍的变化 167

(三)药量加减的变化 167

(四)剂型更换的变化 167

三、常用剂型 167

(一)汤剂 167

(二)丸剂 167

(六)酒剂 168

一、解表剂 麻黄汤 桂枝汤 银翘散 桑菊饮 麻杏甘石汤 败毒散 麻黄附子细辛汤 168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68

(五)丹剂 168

(四)膏剂 168

(三)散剂 168

二、清热剂 白虎汤 栀子豉汤 清营汤 清热地黄汤 普济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 清暑益气汤 龙胆泻肝汤 白头翁汤 青蒿鳖甲汤 171

三、温里剂 理中汤 小建中汤 四逆汤 参附汤 真武汤 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176

四、泻下剂 大承气汤 (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温脾汤 麻子仁丸 十枣汤 179

五、和解剂 小柴胡汤 四逆散 逍遥散 半夏泻心汤 182

六、祛湿剂 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 三仁汤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五苓散 实脾饮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185

七、祛痰剂 二陈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止嗽散 半夏天麻白术汤 189

八、润燥剂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 肺汤 养阴清肺汤 麦门冬汤 191

九、理气剂 越鞠丸 金铃子散 柴胡 疏肝散 苏子降气汤 旋覆代赭汤 193

十、理血剂 血府逐瘀汤 生化汤 补阳还五汤 十灰散 小蓟饮子 196

十一、补益剂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四物汤 归脾汤 生脉散 六味地黄丸 肾气丸 198

十二、消食导滞剂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202

十三、安神剂 酸枣仁汤 朱砂安神丸 203

十四、熄风剂 镇肝熄风汤 羚角钩藤汤 大定风珠 204

十五、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 苏合香丸 206

十六、固涩剂 玉屏风散 牡蛎散 金锁 固精丸 完带汤 真人养脏汤 207

十七、驱虫剂 乌梅丸 胆蛔汤 210

〔附〕常用中成药简表 211

第十章 常见病证 219

感冒 219

咳嗽 220

气喘 222

呕吐 223

腹泻 225

胃痛 227

黄疸 229

眩晕 230

心悸 232

水肿 233

痹证 235

疖、痈 236

月经不调 237

痛经 241

崩漏 242

带下 243

恶阻 244

缺乳 245

麻疹 246

疳积 247

小儿暑热症 248

(一)十四经腧穴 250

二、腧穴的分类 250

(三)阿是穴 250

(二)经外奇穴 250

一、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250

第一节 腧穴概述 250

第十一章 针灸 250

三、腧穴的主治作用 251

(一)近治作用 251

(二)远治作用 251

(三)特殊作用 251

四、腧穴的体表定位 251

(一)解剖标志定位法 251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251

(三)指量法 253

(四)简便定位法 253

第二节 常用十四经脉腧穴和经外奇穴 253

一、十四经脉腧穴 253

(一)手太阴肺经 中府 尺泽 列缺 太渊 少商 253

(二)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 间使 内关 中冲 254

(三)手少阴心经 少海 神门 少冲 255

(四)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手三里曲池 肩髃 迎香 256

(五)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 外关肩髎 翳风 耳门 258

(六)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后溪 肩贞 天宗 听宫 259

(七)足阳明胃经 地仓 颊车 下关 天枢 足三里 上巨虚 丰隆 内庭 260

(八)足少阳胆经 听会 阳白 风池 环跳 风市 阳陵泉 绝骨 261

(九)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肺俞 心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肾俞 大肠俞 膀胱俞 次髎 承扶 委中 承山 昆仓 至阴 262

(十)足太阴脾经 公孙 三阴交阴陵泉 血海 265

(十一)足厥阴肝经 太冲 曲泉 266

(十二)足少阴肾经 涌泉 太溪 照海 复溜 267

(十三)任脉 中极 关元 气海 神阙 中脘 膻中 天突 廉泉 268

(十四)督脉 长强 腰阳关 命门 至阳 身柱 大椎 哑门 百会 人中 269

二、经外奇穴 271

(一)头面部 太阳 印堂 四神聪 271

(二)躯干部 定喘 夹脊 维胞 272

(三)四肢部 落枕 四缝 八邪 十宣 膝眼 阑尾 八风 272

一、毫针刺法 273

第三节 针灸法 273

(一)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 274

(二)操作方法 275

(三)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278

二、三棱针刺法 280

(一)针具 280

(二)操作方法 280

(三)适应范围 280

(四)注意事项 280

三、皮肤针刺法 280

(一)针具 280

(二)操作方法 280

(二)操作方法 281

五、耳针 281

(四)注意事项 281

(三)适应范围 281

(一)针具 281

四、皮内针刺法 281

(四)注意事项 281

(三)适应范围 281

(一)耳廓表面解剖 282

(二)耳穴的分布 282

(三)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283

(四)耳针的应用 286

六、灸法 287

(一)工具 287

(二)操作方法 287

(三)适应范围 288

(四)注意事项 288

七、拔罐法 288

(一)工具 288

概述 289

第四节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289

(二)操作方法 289

(三)适应范围 289

(四)注意事项 289

感冒 290

咳嗽 290

哮喘 291

胃痛 291

呕吐 292

泄泻 292

呃逆 293

阑尾炎 293

晕厥 293

眩晕 293

失眠 294

头痛 294

中风后遗症 295

癔病 295

面瘫 295

落枕 296

腰痛 296

坐骨神经痛 296

痹证 296

痛经 297

乳少 297

胎位不正 298

子宫脱垂 298

疳积 298

遗尿 298

小儿麻痹后遗症 299

牙痛 299

荨麻疹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