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31
第一节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1
一、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 31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1
三、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47
第二节 意识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51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51
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59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 62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2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2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65
第二节 物质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7
一、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67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7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75
第三节 物质世界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83
一、质、量、度 83
二、量变和质变 85
第四节 物质世界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90
一、辩证的否定 90
二、否定之否定 94
三、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97
第三章 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100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0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00
二、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5
三、实践在主体反映客体中的作用 108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14
一、认识是充满矛盾的过程 114
二、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反复性 116
一、真理的客观性 124
第三节 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124
二、真理的辩证性 128
第四节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34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34
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137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 141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和社会结构 141
一、社会历史前提 141
二、社会结构 147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 153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3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7
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159
一、人的本质 162
第三节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本质和作用 162
二、人的价值 165
三、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169
第四节 社会历史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173
一、社会历史的创造表现为一种合力 173
二、社会历史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175
三、历史主体的自觉选择 179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183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183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内在矛盾 183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89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9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194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 194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197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20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04
二、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性和虚伪性 210
第四节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212
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及其核心 212
二、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15
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19
第六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22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221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21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 22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 227
一、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 227
二、伴随财富积累的贫困积累 233
第三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实现过程中的矛盾 236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 236
二、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限制 238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限制 242
第四节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冲突的结果和表现 246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强制性的暂时解决 246
二、资本主义经济在周期性危机的困扰中运行 248
第七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 253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53
一、国内的垄断统治 253
二、国际的垄断统治 260
第二节 战后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 266
一、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巨大影响 266
二、私人垄断地位的强化 269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73
四、跨国公司的广泛发展 278
第三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制度的新形式和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282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制度的新形式和新特点 282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287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292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性 292
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革命作用 292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备条件 297
一、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 297
二、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301
三、无产阶级政党 307
第三节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 311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311
二、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面临的新课题 314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历史过程 318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多种体制模式 3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22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 32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329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政治特征 332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3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多种体制模式 347
一、社会主义的体制模式及其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关系 347
二、冲破单一模式的束缚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349
三、社会主义的多种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352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着和未来发展 3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56
一、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 356
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能够进行自我完善 359
三、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动力和主要途径 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发展 368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368
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371
三、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372
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74